《清华大学管理会计课件-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大学管理会计课件-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ppt(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本本-量量-利利(CVP)分析分析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1 本本-量量-利分析,又称为利分析,又称为CVP(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分析,分析,是指对是指对成本、业务量成本、业务量(产量、销售量产量、销售量)和利润相互和利润相互间的内在关系所进行的分析。它是以成本间的内在关系所进行的分析。它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通过确定损益分界点,性态分析为基础,通过确定损益分界点,进而分析有关因素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进而分析有关因素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为企业预测、规划和实现最优利润目标,为企业预测、规划和实现最优利润目标,研究可行的生产、销售和价格方案
2、,改善研究可行的生产、销售和价格方案,改善经营管理和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等提供有经营管理和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等提供有用的信息。用的信息。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2本本章章主主要要内内容容预测损益分界点预测损益分界点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条件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条件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本量利分析的进一步应用本量利分析的进一步应用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3 损益分界点,又叫损益平衡点、盈亏点、临界损益分界点,又叫损益平衡点、盈亏点、临界点、保本点、够本点、两平点等,是指企业利润为点、保本点、够本点、两平点等,是指企业利润为 零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零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损益分界点能够帮助决策者损益分界点能够
3、帮助决策者(管理者管理者)理清产理清产品的销售量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企业要盈利,品的销售量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企业要盈利,销售量必须超过这个业务量水平,如果低于这个销售量必须超过这个业务量水平,如果低于这个业务量水平,就会发生亏损。业务量水平,就会发生亏损。具体而言,预测损益分界点的方法通常有两大具体而言,预测损益分界点的方法通常有两大类:方程式法和图示法。类:方程式法和图示法。第一节第一节 预测损益分界点预测损益分界点 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4(1 1)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变动成本(2 2)单位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3
4、3)销售收入)销售收入 -产品变动成本产品变动成本 =制造边际贡献制造边际贡献 制造边际贡献制造边际贡献-期间变动成本期间变动成本 =营业边际贡献营业边际贡献 不特指时一般来说指的是营业边际贡献。不特指时一般来说指的是营业边际贡献。1.1.边际贡献方程式边际贡献方程式边际贡献是管理会计中的重要指标,边际贡献是管理会计中的重要指标,其绝对额又称贡献边际、边际利润、其绝对额又称贡献边际、边际利润、贡献毛益,它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贡献毛益,它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扣减变动成本后的余额。扣减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是反映产品盈利能力边际贡献是反映产品盈利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亦或是反映强弱的重要指标,亦或是
5、反映产品能为息税前利润做多大贡产品能为息税前利润做多大贡献的指标,它也是企业盈利水献的指标,它也是企业盈利水平的最高上限。平的最高上限。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5(1 1)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销售收入100%100%单位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价100%100%(2 2)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收入100%100%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价100%100%(3 3)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1 2.2.边际贡献率方程式边际贡献率方程式 变动成本率越高,边际贡献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变动成本率越高,边际贡献率越
6、低,盈利能力越低;反之,变动成本率越低,边际贡献率越高,盈低;反之,变动成本率越低,边际贡献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利能力越强。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6利润销售收入利润销售收入 -总成本总成本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 =单价单价 X X 销量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X X 销量销量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 =(单价(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X X 销量销量-固定成本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 X X 销量销量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又因为: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又因为: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销售收入 边际贡献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
7、献率 X X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 利润利润=边际贡献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所以:所以:利润利润=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固定成本 =(1-1-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固定成本3.3.损益方程式损益方程式如果不特指,利润通如果不特指,利润通常指的是息税前利润常指的是息税前利润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7我们常用的损益方程式:我们常用的损益方程式:利润利润=(单价(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X X 销量销量-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所以有:所以有: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8(一一)损益分界点的基本计算模型损益分界点的基本计算模型损益分界点利润损益
8、分界点利润 =(单价(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X X 销量销量-固定成本固定成本0 0VCVC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FCFC固定成本;固定成本;SPSP单价单价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9 利润利润=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固定成本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10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单位售价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单位售价5050元,单位元,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3030元,固定成本元,固定成本5000050000元。计算损益分界元。计算损益分界点。点。单位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50-30=20=50-30=20(元(元/件)件)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20
9、/50100%=40%=20/50100%=40%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11损益分界点作业率损益分界点作业率(达到损益分界点的开工率)(达到损益分界点的开工率)安全边际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正常销售量-损益分界点销售量损益分界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额正常销售额-损益分界点销售额损益分界点销售额损益分界点作业率是指损益分损益分界点作业率是指损益分界点销售量(额)占正常销售界点销售量(额)占正常销售量(额)的比重。量(额)的比重。是指正常的销售量(额)超过损益分是指正常的销售量(额)超过损益分界点销售量(额)的差额,界点销售量(额)的差额,是正指标,是正指
10、标,表明现有或预计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表明现有或预计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的距离有多远,企业经营安全程度有的距离有多远,企业经营安全程度有多大,危险程度有多高。多大,危险程度有多高。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量(额)与正常销是指安全边际量(额)与正常销售量(额)之比。售量(额)之比。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12解:解:安全边际量=4000-2500=1500(件)安全边际额=400050-250050=75000(元)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单位售价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单位售价5050元,单位变动元,单位变动成本成本3030元,固定成本元,固定成本5000050000元。正常销售量为元。
11、正常销售量为40004000件,件,计算的损益分界点为计算的损益分界点为25002500件。要求计算安全边际。件。要求计算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率+损益分界点作业率损益分界点作业率=1=1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13衍生的利润计算公式衍生的利润计算公式利润利润=单位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 X X 销售量销售量-固定成本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 X X(损益分界点销售量(损益分界点销售量+安全安全 边际量)边际量)-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X X 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量利润利润=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 X X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率边际
12、贡献率 X X(损益分界点销售额(损益分界点销售额+安全边安全边 际额际额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 X X 安全边际额安全边际额=(1-1-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X X 安全边际额安全边际额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14损益分界图就是将损益分界点分析反损益分界图就是将损益分界点分析反映在直角坐标系中。损益分界图依据数据映在直角坐标系中。损益分界图依据数据的特征和目的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的特征和目的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对于传统式、边际贡献式必须掌握其绘制对于传统式、边际贡献式必须掌握其绘制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并且能够运用图形方法以及各自的特
13、点,并且能够运用图形进行分析。进行分析。(二(二)损益分界图)损益分界图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15销售量(件)收入、成本(元)FC=28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TC=FC+VCV =2800+60VTR=SPV=100V损益分损益分界点界点盈利区盈利区亏损区亏损区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7070件件28001.1.基本的损益分界图传统式基本的损益分界图传统式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16销售量(件)销售量(件)收收入入、成成本本(元元)0 20 40 60 80 100 12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14000140001200012000100001000080008000600060004000400020002000损益分界图分析损益分界图分析损益损益分界分界点点盈利区盈利区亏损区亏损区7070件件2800利润利润变动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收入收入保本作业保本作业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17销售量(件)销售量(件)收收入入、成成本本(元元)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40001400012000120001000010000800080006000600040004000200020
15、00FC=2800FC=2800TC=2800+60TC=2800+60V VTR=100VTR=100V损益分界图分析损益分界图分析损益损益分界分界点点7070件件2800损益分损益分界点界点TR=SP TR=SP V V结论结论1 1:单价上升,损益分界单价上升,损益分界点下降;盈利增加,或亏损减点下降;盈利增加,或亏损减少。少。利润利润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18销售量(件)销售量(件)收收入入、成成本本(元元)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40001400012000120001000010000800080
16、00600060004000400020002000FC=2800FC=2800TC=2800+60TC=2800+60V VTR=100TR=100V V损益分界图分析损益分界图分析损益分损益分界点界点7070件件2800损益分损益分界点界点TC=2800+b TC=2800+b V V结论结论2 2:单位变动成本下降,单位变动成本下降,损益分界点下降;盈利增加,损益分界点下降;盈利增加,或亏损减少。或亏损减少。利润利润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19销售量(件)销售量(件)收收入入、成成本本(元元)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7、 140 14000140001200012000100001000080008000600060004000400020002000FC=2800FC=2800TC=2800+60TC=2800+60V VTR=100TR=100V V损益分界图分析损益分界图分析损益分损益分界点界点7070件件2800损益分损益分界点界点FC=aFC=a结论结论3 3:固定成本下降,损益固定成本下降,损益分界点下降;盈利增加,或亏分界点下降;盈利增加,或亏损减少。损减少。利润利润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20销售量(件)销售量(件)收收入入、成成本本(元元)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8、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4000140001200012000100001000080008000600060004000400020002000TVC=TVC=VCxVVCxV=60=60V VTC=2800+60TC=2800+60V VTR=100TR=100V V边际贡献式损益分界图边际贡献式损益分界图损益分损益分界点界点盈利区盈利区亏损区亏损区7070件件2800边际贡边际贡献区献区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21销售量(件)销售量(件)收收入入、成成本本(元元)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0 20 40 60 80 100 12
19、0 140 14000140001200012000100001000080008000600060004000400020002000损益分损益分界点界点盈利区盈利区亏损区亏损区7070件件2800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利润利润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式损益分界图边际贡献式损益分界图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22(三)多品种的损益分界点(三)多品种的损益分界点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231.1.本量利分析在相关范围内是有效的;本量利分析在相关范围内是有效的;2.2.收入总额与成本总额的性态在相关范收入总额与成本总额的性态在相关范 围内是线性的;围内是线性的;3.3.全部成本可分为
20、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全部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4.4.固定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固定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5.5.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6.6.单位产品售价保持不变;单位产品售价保持不变;第二节第二节 本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条件量利分析的假设条件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247.7.各成本要素的价格不变;各成本要素的价格不变;8.8.劳动生产率不变;劳动生产率不变;9.9.产销多种产品时,产品的品种构成不变;产销多种产品时,产品的品种构成不变;10.10.销售收入与成本以共同的单一业务量作销售收入与成本以共同的单一业务量作为基础
21、进行比较;为基础进行比较;11.11.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最关键的因素;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最关键的因素;12.12.产销量相等,不存在存货变化的影响。产销量相等,不存在存货变化的影响。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25第三节第三节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固定成本上升,损益分界点上升,盈利减少,固定成本上升,损益分界点上升,盈利减少,或亏损增加;固定成本下降,损益分界点下降,盈或亏损增加;固定成本下降,损益分界点下降,盈利增加或者亏损减少。利增加或者亏损减少。1.1.固定成本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固定成本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26例例:保保罗罗公公司司当当前前A A产产品品的的
22、销销售售单单价价为为100100元元,单单位位变变动动成成本本为为6060元元,固固定定成成本本为为400000400000元元。由由于于裁裁减减管管理理人人员员,保保罗罗公公司司的的固固定定成成本本下下降降5%5%,即即固固定定成成本本由由400000400000元元变变为为380000380000元。元。则固定成本变动后损益分界点销售量为:则固定成本变动后损益分界点销售量为:380000/380000/(100-60100-60)=9500=9500件件 损益分界点销售额损益分界点销售额380000/40%380000/40%950000950000元元 可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固
23、定成本下降可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固定成本下降5%5%,损,损益分界点下降(益分界点下降(10000-950010000-9500)/10000=5%,/10000=5%,损益分界点销售损益分界点销售额也下降了额也下降了5%5%。单位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100=100 60=40 60=40元元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 =40/100 X 100%=40%=40/100 X 100%=40%原损益分界点销售量为:原损益分界点销售量为:400000/400000/(100-60100-60)=10000=10000件件原损益分界点销售额原损益分界点销售额400000/40%400000/4
24、0%10000001000000元元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272.2.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 单位变动成本上升,损益分界点上升,盈利减单位变动成本上升,损益分界点上升,盈利减少,或亏损增加;单位变动成本下降,损益分界点少,或亏损增加;单位变动成本下降,损益分界点下降,盈利增加或者亏损减少。下降,盈利增加或者亏损减少。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28接上例,由于原料成本单价下降,单位变动成接上例,由于原料成本单价下降,单位变动成本下降了本下降了5 5,即单位变动成本由,即单位变动成本由6060元变为元变为5757元。元。则边际贡献率变为则边际贡献率
25、变为43%43%。变动后损益分界点的销售量为:变动后损益分界点的销售量为:400 000/400 000/(100-57100-57)=9302=9302件件 变动后损益分界点的销售额为:变动后损益分界点的销售额为:400 000/43%=930200400 000/43%=930200元元可见由于单位变动成本下降可见由于单位变动成本下降5%5%,损益分界点,损益分界点销售量下降了(销售量下降了(10000-930210000-9302)/10000=7%/10000=7%。损益分。损益分界点销售额也下降了界点销售额也下降了7%7%。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293.3.单价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
26、影响单价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单价上升,损益分界点下降,盈利增加,或亏单价上升,损益分界点下降,盈利增加,或亏损减少;单价下降,损益分界点上升,盈利减少或损减少;单价下降,损益分界点上升,盈利减少或者亏损增加。者亏损增加。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30变动后损益分界点销售量变动后损益分界点销售量400 000/45400 000/4588898889件件变动后损益分界点销售额变动后损益分界点销售额88898889105105933 345933 345元元接上例,假设该公司现打算将销售单价提高到接上例,假设该公司现打算将销售单价提高到105105元,其元,其他因素不变。则单位边际贡献变为他因素
27、不变。则单位边际贡献变为4545元,边际贡献率变元,边际贡献率变为为42.9%42.9%。可可见见当当销销售售价价格格从从100100元元提提高高到到105105元元时时,损损益益分分界界点点的的销销售售量量由由10 10 000000件件下下降降到到8 8 889889件件,下下降降了了11%11%。损损益益分分界界点点的的销销售售额额从从1 1 000 000 000000元下降到元下降到933 345933 345元,下降了元,下降了7%7%。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314.4.多因素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多因素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32当产品品种结构发生变化
28、时,损益分当产品品种结构发生变化时,损益分界点的变动方向取决于以各种产品的销售界点的变动方向取决于以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比例为权数的综合边际贡献率的变化收入比例为权数的综合边际贡献率的变化情况。当综合边际贡献率提高时,损益分情况。当综合边际贡献率提高时,损益分界点会相应降低,反之,当综合边际贡献界点会相应降低,反之,当综合边际贡献率降低时,损益分界点会相应升高。率降低时,损益分界点会相应升高。5.5.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对损益分界点的影响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33(一)有关因素临界值的确定(一)有关因素临界值的确定由利润由利润=(单价(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
29、动成本)销售量销售量-固定成本固定成本0 0推推出:出:补充: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34(二)有关因素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敏感系(二)有关因素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敏感系数)数)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35 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预计销售量为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预计销售量为50005000件,固定成件,固定成本为本为6000060000元,产品单价元,产品单价5050元,单位变动成本元,单位变动成本2020元。元。若各种若各种因素均分别增长因素均分别增长20%20%,则分别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如下:,则分别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如下:1.1.利润对销售量的敏感系数利润对销售
30、量的敏感系数各因素不变时,各因素不变时,利润利润=5000=5000(50-2050-20)-60000=90000-60000=90000(元)(元)销售量增长销售量增长20%20%时,时,利润利润=5000=5000(1+20%1+20%)(50-2050-20)-60000-60000 =120000 =120000(元)(元)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36各因素不变时,各因素不变时,利润利润=5000=5000(50-2050-20)-60000=90000-60000=90000(元)(元)单价增长单价增长20%20%时,时,利润利润=5000 50=5000 50(1+20%1+2
31、0%)-500020-60000-500020-60000 =140000 =140000(元)(元)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预计销售量为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预计销售量为50005000件,固定成件,固定成本为本为6000060000元,产品单价元,产品单价5050元,单位变动成本元,单位变动成本2020元。元。若各种若各种因素均分别增长因素均分别增长20%20%,则分别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如下:,则分别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如下:2.2.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37各因素不变时,各因素不变时,利润利润=5000=5000(50-2050-20)-6
32、0000=90000-60000=90000(元)(元)单位变动成本增长单位变动成本增长20%20%时,时,利润利润=5000 50-500020=5000 50-500020(1+20%1+20%)-60000=70000-60000=70000(元)(元)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预计销售量为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预计销售量为50005000件,固定成件,固定成本为本为6000060000元,产品单价元,产品单价5050元,单位变动成本元,单位变动成本2020元。元。若各种若各种因素均分别增长因素均分别增长20%20%,则分别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如下:,则分别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如下:3.
33、3.利润对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利润对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38各因素不变时,各因素不变时,利润利润=5000=5000(50-2050-20)-60000=90000-60000=90000(元)(元)固定成本增长固定成本增长20%20%时,时,利润利润=5000=5000(50-2050-20)-60000-60000(1+20%1+20%)=78000=78000(元)(元)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预计销售量为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预计销售量为50005000件,固定成件,固定成本为本为6000060000元,产品单价元,产品单价5050元,单位变动成本元,单
34、位变动成本2020元。元。若各种若各种因素均分别增长因素均分别增长20%20%,则分别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如下:,则分别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如下:4.4.利润对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利润对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39敏感系数公式:敏感系数公式:注:公式中所有的数字皆为变动前的数字注:公式中所有的数字皆为变动前的数字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40 第二,关于敏感系数的大小。从上述公式第二,关于敏感系数的大小。从上述公式中不难看出,由于各因素敏感系数的分母均为中不难看出,由于各因素敏感系数的分母均为“P P”,所以其相互间的大小关系直接决定于所以其相互间的大小关系直接决定于其其各自
35、分子数值的大小,应具体分析。各自分子数值的大小,应具体分析。两点规律性的结论:两点规律性的结论:第一,关于敏感系数的符号。某一因素的第一,关于敏感系数的符号。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数为负号,表明该因素的变动与利润的敏感系数为负号,表明该因素的变动与利润的变动为反向关系;为正号则表明是同向关系。变动为反向关系;为正号则表明是同向关系。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41 我们以单价的敏感分析为例,当与其他因素我们以单价的敏感分析为例,当与其他因素的敏感系数进行比较时会有以下结果:的敏感系数进行比较时会有以下结果:1.1.由于由于VSPVSPV(SP-VC)V(SP-VC),所以单价的敏感所以单价的敏感系数系
36、数肯定大于销售量的敏感系数;肯定大于销售量的敏感系数;2.2.通常情况下,通常情况下,VSPVSP既大于既大于FCFC,又大于又大于VVC(VVC(这样企业才盈利这样企业才盈利),否则,企业可能连简单,否则,企业可能连简单再再生产都难以维持,现金支付也可能已经发生了严重生产都难以维持,现金支付也可能已经发生了严重困难,所以,单价的敏感系数一般应该是最大的。困难,所以,单价的敏感系数一般应该是最大的。也就是说涨价是企业提高盈利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也就是说涨价是企业提高盈利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手段 ,而价格下跌则是企业最大的威胁。,而价格下跌则是企业最大的威胁。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421.1
37、.预测利润预测利润 利用损益方程式。利用损益方程式。2.2.确定目标利润确定目标利润 根据资本利润率或者历史水平确定。根据资本利润率或者历史水平确定。第四节第四节 本量利分析的进一步应用本量利分析的进一步应用一、预测目标利润一、预测目标利润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433.3.预测目标销售量(额)预测目标销售量(额)4.4.确定单价确定单价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441.1.固定成本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固定成本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若其他因素不变,固定成本由若其他因素不变,固定成本由5000050000元降低到元降低到4000040000元,元,则计算保利点为:则计算保利点为:相关因素
38、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相关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5000050000元,产元,产品单价品单价5050元,单位变动成本元,单位变动成本2525元。预计目标利润为元。预计目标利润为4000040000元。元。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与目标利润之间固定成本与目标利润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45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5000050000元,产元,产品单价品单价5050元,单位变动成本元,单位变动成本2525元
39、。预计目标利润为元。预计目标利润为4000040000元。元。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变动成本由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变动成本由2525元降低元降低到到2020元,则计算保利点为:元,则计算保利点为:相关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相关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2.2.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变动成本与目标利润之间变动成本与目标利润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46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5000050000元,元,产品单价
40、产品单价5050元,单位变动成本元,单位变动成本2525元。预计目标利元。预计目标利润为润为4000040000元。元。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价由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价由5050元降低到元降低到4545元,则计算保利点为:元,则计算保利点为:相关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相关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 3.3.单位售价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单位售价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单价与目标利润之间是同单价与目标利润之间是同向增长的关系。向增长的关系。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47 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500
41、0050000元,产品单价元,产品单价5050元,单位变动成本元,单位变动成本2525元。预计销售元。预计销售30003000件,则预期实现利润为:件,则预期实现利润为:相关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相关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4.4.多种因素同时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多种因素同时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若其他因素不变,预计目标利润为若其他因素不变,预计目标利润为4000040000元。则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为:元。则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为: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48相关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相关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企业为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应采取下列步骤:企业为保证
42、目标利润的实现,应采取下列步骤:增加产量,但生产能力最高只能到增加产量,但生产能力最高只能到35003500件,同时价格降低件,同时价格降低4%4%,预计利润为:,预计利润为:350035005050(1-4%1-4%)-25-50000=30500(-25-50000=30500(元元)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为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为35003500 50 50(1-4%1-4%)-50000-40000/3500=22.29(-50000-40000/3500=22.29(元元/件件)若单位变动成本只能降低至若单位变动成本只能降低至2323元元/件,则预计利润为件,则预计利润为 350
43、035005050(1-4%1-4%)-23-50000=37500(-23-50000=37500(元元)降低固定成本,应降低为降低固定成本,应降低为 350035005050(1-4%1-4%)-23-40000=47500(-23-40000=47500(元元)可实现目标利可实现目标利润。即:当产量增至润。即:当产量增至35003500件,降价件,降价4%4%,单位变动成本降至,单位变动成本降至2323元,固定成本降低元,固定成本降低25002500元,才能保证目标利润元,才能保证目标利润4000040000元实现。元实现。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49影响利影响利润润的各因素分析的各因
44、素分析影响利影响利润润的因素的因素 后果后果 销销售售单单价的价的变动变动 将引起将引起销销售收入的售收入的变动变动,进进而而对对利利润产润产生影响。在生影响。在影响利影响利润润的其它因素不的其它因素不变变条件下,条件下,销销售售单单价提高,利价提高,利润润增加;反之,增加;反之,则则利利润润降低。降低。单单位位变动变动成本的成本的变动变动 将引起将引起变动变动成本成本总额总额的的变动变动,对对利利润产润产生影响。在生影响。在影响利影响利润润的其他因素不的其他因素不变变的条件下,的条件下,单单位位变动变动成本降成本降低,利低,利润润增加;反之,利增加;反之,利润润将降低。将降低。销销售量的售量
45、的变动变动 将引起将引起边际贡边际贡献献总额总额的的变动变动,对对利利润产润产生影响。在生影响。在影响利影响利润润的其它因素不的其它因素不变变的条件下,的条件下,销销售量售量扩扩大,利大,利润润增加;反之,增加;反之,则则利利润润降低。降低。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总额总额的的变动变动 将引起利将引起利润变润变化。在影响利化。在影响利润润的其它因素不的其它因素不变变的条的条件下,固定成本件下,固定成本总额总额增加,利增加,利润润降低;反之,降低;反之,则则利利润润提高。提高。总结总结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50二、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作用二、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作用1.1.设备更新的决策设备更新的决策2.2.新产品投产的决策新产品投产的决策3.3.接受订货的决策接受订货的决策第三章本量利(cvp)分析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