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导学案 (10)(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49582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虽有嘉肴》导学案 (10)(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虽有嘉肴》导学案 (10)(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虽有嘉肴》导学案 (10)(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虽有嘉肴》导学案 (10)(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虽有嘉肴导学案学习目标:1 .识记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相关文学常识。2 .初步学会用串译整合法翻译全文,以“意义”划分句子节奏。3 .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4 .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自主学习,思考问题【温故互查】L、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暴舂()()自理.()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 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 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成为世人必读之书。兑命()2.重点实词(1)弗像,不知其旨也(3)弗学,不知其善也

2、(5)教然后知困()*(7)故曰()*(9)到学相馋()2 . 一词多义其学(3)然后3 .通假字兑命曰(4 .古今.异义(1 )然后:.古义:r(2)困:古义:(3)强:古义:(4)旨:古义:二、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学家()和()。学学半()*)(2)虽有至道()(4)是改.学然后知不足()(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8)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0)学学学();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书籍。礼记一书的编定者是西汉礼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礼记的内容主要是()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 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

3、、历史、祭祀、文艺、日 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 ,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 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 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 同学之间的关系。三、素材积累礼记名句积累并翻译(1)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 人。【译文】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做个好臣下,然后才能 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

4、。(2)贤者钾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 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优点。(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识而且能礼让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可以,称之为君子。(4)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译文】君子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养成良好的风俗,他一定要从教育人手。合作探作,解决问题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后,听范读。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学生大声朗读:2、诵读展示。(学习小组形式展示)3.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

5、,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二 .速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使用文言直译-疏通文意。(不理解的提出来小组交流, 最后班内共同解决)三 .预设问题问题一文言词语与现代词语最大区别在于,文言词语以单音节构成。文言词的意思, 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弗食,不知(知道)其旨也”;有的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弗(不)学,不知其善(好处)也”。你能否选用一种方法解释下列句子?1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6、;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 .故日:教学相长也。兑命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问题二这篇短文给我们讲述了怎样的道理?探究从学习的角度看,“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我收获,我快乐)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达标检测一、积累与运用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的文章选集,是一 部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与合称“三礼” 0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记录 等的问答,记述 O二.课外延伸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3.

7、教学九原则;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衡,抚节 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讴:唱歌。饯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喝酒送行。抚节:打着节拍。 遏:阻止。3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薛谭学讴于秦青饯于郊衢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A.与相同,与不同 B.与不同,与相同C.与相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不同4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5 .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阅读礼记中的哲理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6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更失则多()(2)或失则募( )(3)馋善而救其失者也。()7 .下列“而”的用法属于顺承关系的一项是()A.思而不学则殆B.俄而雪骤C.人不知而不不愠D.长善而救其失者也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此四者,心之莫同也。(2)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9 .本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