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一、文学常识.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具体作者已不可确考, 普遍认为不像是出于一人之笔,也不像是出于一时之作。全书按国别编辑,分为东周、西周、 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策,共33篇,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 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 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权谋、言论举止,反映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 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斗争。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主要记述战国时代 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
2、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当时各诸侯国、各阶级 、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资料。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 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土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 上亦占有重要地位。1 .作者简介: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 家,汉皇族。他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古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工作,其作品既 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2 .写作背景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国灭掉魏国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领安陵国。安
3、 陵是附属于魏国的一个小国,安陵君原是魏襄王的弟弟。当时,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 灭亡,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 奄待毙。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王就想用欺骗的手 段轻取安陵。出小诱而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此时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在这 种情况下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与虎狼之秦作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这篇文章就是这次斗 争的实录。二、字音唐雎(ju)怫然(fu)跣(xian)抢地(qidng)韩傀(gui)休衩(jin)缩素(gdo)色挠(ndo)三、朗读节奏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
4、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 日:“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 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月./秦灭韩/ 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 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 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
5、日: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裱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土必怒,伏尸二人, 流血五步,天下缩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 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四、词语解释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二 青灰色)轻寡人与(“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值”,只, 仅仅)寡人谕矣(“谕”通
6、“喻”,明白)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凭借) 以君为长者(以:把)亦免冠徒跣(徒:光着,动词)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凭借) 以君为长者(以:把)亦免冠徒跣(徒:光着,动词)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用)徒以有先生也(以:因为)以头抢地耳(以:用)徒以有先生也(徒:只,仅仅,副词)此庸夫之怒也(夫:的人)此庸夫之怒也(夫:的人)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夫:句首发语词,无意义)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怒:发怒,动词) 怀怒未发(怒:愤怒,名词)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使:派遣,动词)挺剑而起(表修饰,不翻译)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两者皆为动词,前“使
7、”:派遣;后“使”:出使)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而:表转折,但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而:不译)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之:结构助词,的)愿终守之(之:代词,指代安陵国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长跪而谢之曰(之:代词,指唐雎) 以君为长者(者:的人)虽千里不敢易也(虽:转折连词,即使) 受地于先王(于:从)请广于君(于:给)轻寡人与(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岂直五百里哉(直:只,仅仅。)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徒以有先生也(徒:只。)长跪而谢之(跪:一种坐姿。)请广于君广:扩充虽千里不敢易也 千里:千里的土地伏尸二人伏:使动用法,使伏 亦免冠徒
8、跣 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长跪而谢之曰(之:代词,指唐雎) 以君为长者(者:的人)虽千里不敢易也(虽:转折连词,即使) 受地于先王(于:从)请广于君(于:给)轻寡人与(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岂直五百里哉(直:只,仅仅。)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徒以有先生也(徒:只。)长跪而谢之(跪:一种坐姿。)请广于君广:扩充虽千里不敢易也 千里:千里的土地伏尸二人伏:使动用法,使伏 亦免冠徒跣 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秦王怫然怒(然:的样子)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者:的原因) 虽然,受地于先王(虽:假设连词,即使)仓鹰击于殿上(于:至IJ)与臣而将四矣(与:加上)非若是也(是:这样,如此。
9、) 休楼降于天(休:吉祥。今:常用作休息) 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即使这样。) 秦王色挠(挠:屈服。)以头抢地耳(抢:撞。)轻寡人与?轻:轻视。流血五步 流:使动用法,使流 天下缩素缩素:穿戴丧服免,脱去。 不辱使命(辱:辱没、辜负)大王加惠(加惠:给予恩惠) 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 逆寡人者(逆:违背)布衣之怒(布衣:平民) 公 以头抢地耳抢:撞;罢了大王加惠(加惠:给予恩惠) 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 逆寡人者(逆:违背)布衣之怒(布衣:平民) 公 以头抢地耳抢:撞;罢了故不错意也(故:所以)非士之怒(士: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公:先生)(曾经)庸夫之怒(庸
10、夫:平庸无能的人)寡人谕矣(明白,懂得)五、重点语句翻译: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 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虽然: 既便如此。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 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秦王怒气冲冲地对唐雎说道:“你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形吗? ”唐雎回答道:“我 还没有听说过啊。”秦
11、王说道:“天子发怒,可以使尸体倒下上百万具,鲜血流满上千里的 地方。”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说道:“大王曾听说过平民百姓发怒的情形吗? ”秦王说道:“老百姓发怒,也 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路,把头拼命地往地上撞罢了。”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
12、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 (这)不是小看我吗?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拿一千里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禳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 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1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缩素,今日是也。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 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
13、道歉说。六、原文和译文L原文.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日: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说(通假 字,通“悦” )o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 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山)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14、:“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an),以头抢(qidng)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 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i)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 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裱(jin)降于天,与臣而将 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缩(gdo)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译文秦始皇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
15、答应我! ” 安陵君说:“大王结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 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 ”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 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然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 作忠厚老实的人,所以不加注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 的意愿,难道不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 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 吗?”秦王气势汹汹的发怒了
16、,对唐雎说:“您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 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使百万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 经听说过普通平民发怒吗? ”秦王说:“普通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 地罢了。”唐雎说:“这是见识浅薄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 僚的时候,慧星的光芒冲击了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般白色的云气穿过太阳;要离 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扑击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 气还没发作,祸福的征兆就从天上降下来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同我一起将要成为四 个人了。如果有志气的人一定发怒,就要使两个人的尸
17、体倒下,使血只流五步远,全国人民 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立起来。秦王的脸色马上变软和了,长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为什么要这样呢!我明 白了:为什么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却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 啊。”七、文章结构本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里之地 易安陵”的要求,这是一个明显的骗局,因为安陵只是一个方圆五十里的附庸小国。安陵君 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唐雎在吞并和反吞并斗 争的背景下出使秦国,任务的艰巨程度可以想见。这一部分是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第二
18、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可分两层: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唐雎一 到秦廷,秦王就对安陵君提出严厉的指责。他一面装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脸孔,指责安陵君“逆 寡人” “轻寡人”,一面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 志。唐雎对此则洞若观火,立即重申“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 拒绝“易地”。这种尖锐的对立,势必促使双方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 合。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秦王的骗局既被揭 穿,炫耀武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进
19、一步用战争进行恫吓,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 引起的战争的可怕场景。对此,唐雎也毫不示弱,立即接过话题,以“士之怒”进行反击, 自然而然地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意即要跟秦王拼命。 说罢,立即付诸行动,“挺剑而起”。这是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秦王没有料到唐雎敢于跟他拼 命,只好“长跪而谢之”,表示屈服。这种表示虽属权宜之计,但也反映出他确实看到了唐 雎在保存安陵五十里地这件事情上的作用。这是斗争的结局。八、问题探究1 .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
20、陵君其许寡人!2 .安陵君是如何巧妙回答秦王的?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3 .课文是怎样写唐雎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呢?若土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缩素,今日是也。4 .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 扬?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5 .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 秦王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 “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 “谅
21、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6 .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 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 有如不同?唐雎比安陵君更强烈,更坚决。7 .秦王是怎样一个人?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前倨后恭8 .唐雎是怎样一个人?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9 .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史实有什么用意?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土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 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10 .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
22、的形象有何作用?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11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 的人?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 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 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 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12 .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所以 安陵君
23、派他出使秦国。13 .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14 .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决不答应。具体答案依 学生见解,不求统一。15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故事记叙了秦王以易地为名妄图夺取安陵,安陵君不甘屈服,派唐雎出使秦国,与 秦王面对面斗争的故事。16 .理清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第一段: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开端)第二段: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第三段: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高
24、潮)第四段: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结局)17 .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 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 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 了使命。18 .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想一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一是“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二是“巧”在针 锋相对、言之有“据”上。三是“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总之,在这场斗争中,唐雎的说话技巧是十分高明的。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 义”和“威力”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论敌,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