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949198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过程课题8古诗二首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 .认识“依、尽”等11个生字,会写“依、尽”等11个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学习 重难点感悟诗中的哲理。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特点仍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所以在本课中,要 借助书中插图,让学生说说诗中描写的景物。在理解诗意时,主要抓重点词语,重点 词语的意思明白后,整个诗意便容易理解。教学辅助1 .多媒体课件。2 .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学习任务一图片导入,揭示诗题。(设计意图:学生欣赏鹳

2、雀楼图片,拉近与鹳雀楼的距离,交流图中之景,为后面想象诗歌画面 做铺垫,通过画节奏斜线,先读好题目,初步感受占诗的节奏感)1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秀美的地方可多了。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第四 单元,就展现了祖国各地的优美风光。同学们知道我国的四大名楼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图片,展示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鹳雀楼这四大名楼。2 .引出课题:今天首先让我们跟随唐代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去看一看。(板书:登鹳雀楼)学生齐读课题,注意据义断音,读好停顿:登/鹳雀楼。3 .学生简要介绍鹳雀楼。4 .学生简要进行作者简介。学习任务二初读诗歌,感受节奏。(设计意图:通过读诗,从读正确到读出节

3、奏,让学生对诗有一个整体感知,有节奏的朗读,让 学生与文本对话,在头脑中构建属于自己的诗境,为后面品读诗句做铺垫。)L引导自读: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见到了怎样的景象呢,请打开课本,一起读读这首诗吧!教 师提示: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5 .指名读诗,相机正音正字。6 .教师范读,帮助学生感受朗读的韵律。7 .请学生练读古诗,教师指导评价。全班齐读。学习任务三品读古诗,想象画面。(设计意图:借助插图想象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受诗人所描绘画面的壮美。多次引读,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理解。)1 .引导读诗:写景的诗就像一幅画,作者王之涣登上了鹳雀

4、楼,看到了哪些景物呢?请同学们再 读古诗,圈出诗人登上鹳雀楼之后看到的景物。学生圈画后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景物图片:白FI、山、 黄河、海。2 .学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1)理解诗词含义。“白日”的意思是指傍晚落山时的太阳。“依”指依存、依靠。“尽”是消 失的意思。“入海流”就是流入大海。这句话的意思是:傍晚的太阳依傍着山峦落卜.去了。滔滔的黄河 水滚滚流入大海。(2)学习“依”字。点拨:本诗中“依”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太阳依偎在群山的怀抱里。交流识字方法:同学们,“依”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借助形声字 构字规律;“加一加”)字理辅助识字。课件出示“依”的字理演

5、变图:解读字理:甲骨文的“依”就像是婴儿包裹在被子里一样,包婴儿的被子就像是成年人的衣服, 后来人们将“人”从“衣”中分离出来。所以“依”是依存、依靠的意思。组词:依靠、依赖、相依 为命。3 .学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理解诗词含义。“欲”是想要。“穷”是穷尽。“千里目”就是“目千里二用夸张的手法来 形容看得远。(2)感悟道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就要再登上一 层楼。)4 .想象画面,总结哲理。(1)提问:诗人登上鹳雀楼后看到了什么?在楼上又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想象 画面: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同学们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

6、了怎样的画面。预设:登上 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下沉,滔滔的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2)引导:诗人想把所有美景全部都看完,所以他踮起脚,伸长了脖子,使劲儿地向远处看,可是怎么都看不到,怎么办呢?预设:再登上一层楼就能看到更远了。追问:为什么要更上一层楼呢? 预设:站得高才能看得远。(3)教师总结:傍晚时分,落日依傍着山峦渐渐消失,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滚滚黄河水奔 腾向前,不可阻挡,最后归入大海。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无极无穷。我强烈地感觉到要想看得更 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不断进取。(4)试着背诵登鹳雀楼。学习任务四图片导入,初读感知。(设计

7、意图:出示庐山风光图,直观、形象地展现庐山之美,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1 . (1)课件出示不同瀑布的图片,带领学生欣赏瀑布。(2)导入诗题:在江西庐山有一座著名的山峰,因为常年云雾缭绕,就像燃烧着的香炉升起的烟 一样,于是人们给它取名“香炉峰”。这座山峰上的瀑布可美了,诗仙李白看过都赞不绝口,我们一起 去看看吧!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题目。学生齐读课题,注意据义断音,读好停顿:望/庐山瀑布。2 .这首古诗对很多同学来说并不陌生,能够背下来的同学,一起来背一背,如果背不下来,打开 课本,大家一起读一读。指名读整首诗,相机正音正字。3 .教师范读。提示:古诗是有韵律美的,读诗讲究节奏和韵律,请

8、同学们听老师来读这首诗,注 意节奏和韵律。4 .学生自主练读古诗。5 .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教师结合学生的朗读情况,通过范读、领读、跟读、借助手势读等方式指 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提醒注意诗句的停顿。6 .思考: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这两首诗从字数上看有什么不同?预设:登鹳雀楼是 五言诗,望庐山瀑布是七言诗。学习任务五品读释意,背诵古诗。(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降低学生理解古诗的难度,启发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美景,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带入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L请同学们再读古诗,圈出诗人看到的景物。预设:太阳、香炉峰、紫烟、瀑布。7 .学习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9、,遥看瀑布挂前川。(1)理解诗词含义。“香炉”指的是香炉峰,因为形状尖圆,像座香炉得名。“生”是升腾的意 思。“紫烟”瀑布附近的水汽在阳光下呈现紫色。“遥看”是远远地看。(2)请学生说一说诗句大意。预设: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 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远远望去,瀑布好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在山川之间。(3)学习“炉”和“烟点拨:这两个字都与火有关,所以都是火字旁。出示火炉、香炉和壁 炉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记忆。(4)学习“川二提问:作者远远地看到瀑布挂在哪里呢?(面前的山上)“川”在这里指山川。课件出示字理演变图,讲解:“川”是象形字,本意是指河流,两边是河的两

10、岸,中间是水流。III1 tc81川川 (5)欣赏图片,展开想象。出示前两行诗以及瀑布的图片,点拨:看到这样的瀑布,你觉得它像 什么?(一条大河、一块布)3.学习第二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理解诗词含义。“飞流”形容山高水急。“直”形容瀑布直泻。“三千尺”指很高。“疑”是怀 疑。“九天”指九重、九霄,形容很高。(2)学生交流诗句大意。预设:瀑布从高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不禁怀疑是银河从九重天飞落下来。(3)赏析“飞流直下三千尺二(板书:飞流直下三千尺)提问:“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尺约等于0.33米。这瀑布真有那么长吗?诗人为什么这么写?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诗人这么写是因为看到

11、眼前如此壮观的瀑布,心里充满了惊叹和赞美之情, 因此用夸张的数字来赞美瀑布的恢弘。(4)赏析“疑是银河落九天”。(板书:疑是银河落九天)提问:“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写的好吗?好在哪里?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诗人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银河”比喻瀑布,用“九天”形 容瀑布之高。描绘出瀑布从高处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的宏大景象。(5)教师点拨:三、九在古代都表示极多的意思,是虚指。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赞 美瀑布的恢弘。(6)交流: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自己练习说一说,再和同桌说一说。指名说。教师出示范例。清晨红日冉冉升起,太阳照在香炉峰上,阳光

12、透过水汽在峰顶上形成了云雾,弥漫缭绕,好像是 香炉峰生成的紫色烟雾。远远望去,陡峭的崖壁前面,瀑布从山壁间飞速地跌落下来,好像一条白丝 带挂在山前。看那瀑布从高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溅起无数的水花,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响。我恍惚 觉得,这该不会是那银河里的水从九重天飞落了卜.来吧,是那样壮观、美丽!(板书:惟妙惟肖雄奇 瑰丽)(7)试着背诵古诗。学习任务六指导书写,巩固字词。(设计意图:识字和写字始终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本环节通过教师指导出示范字。学生书 写。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每首诗都有重点词教学,使学生在书写.匕有所得。)L请同学们观察“依、尽、黄、层”,我们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预设:“

13、依”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尽”上下结构,上宽下窄。2.范写指导:(1)依:左窄右宽,右半部件“衣”的首笔点在竖中线右侧,长撇从横笔中部起笔,竖提在竖中 线上,末笔捺从竖中线起笔。(2)尽:上宽下窄,两个点被“尺”字罩住,斜向平行,竖中线处收笔,撇和捺写舒展。(3)黄:上部扁、宽,第四笔横长,在横中线上侧,“由”字的竖落在竖中线,撇和点上合下开, 底部相平。(4)层:左上包围,“云”字的上横在横中线上,下部的撇和点上合下开,底部持平。(5)重点指导书写“照”。请学生观察“照”字在用字格中的占位,说一说。教师示范书写。提箱:上边窄、大,下边宽、扁。学生描红、练写。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评一评、

14、改一改。3.学生自主练写“炉、烟、挂、川学教师巡视指导。4.书写展示,集中点评,及时改正。课堂总结:登鹳雀楼描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壮美山川和所感,向我们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 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 浪漫的情怀。自主作业:把今天学习的两首古诗给家长背一背,再说一说它们的意思。板书设计:登楼所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受鹳衣楼登楼所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融情于景 寓理于事望庐山瀑布香炉峰烟雾缭绕惟妙惟肖遥看一挂前川雄奇瑰丽,飞流直下三千尺布疑是银河落九天附:自主预习卡1 .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O”出本课会认字。2 .再读课文,给下列汉字注音。依尽黄层烟挂川3 .查阅资料,了解黄鹤楼及登鹳雀楼的作者,庐山及望庐山瀑布的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