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突破练习21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突破练习21公开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突破练习21一、选择题1. (2016 浙江10月选考)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种群的性比率都为1 : 1B.种群内的个体都能互配繁殖C.种群在理想环境下呈“S”形增长D.种群的老龄个体比例过大,预示种群密度将下降解析:大多数物种的种群,其性比率基本保持1 : 1,有些生物种群雄性个体多于雌性个体或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个体;种群在理想环境下呈“J”形增长;种群的老龄个体比例过大时,说明其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其种群密度将会下降。2.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
2、成的解析: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不包括空气、水等非生物成分。3. (2016 浙江湖州期末)如图是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曲线。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B )解析:据图可知,夏季斜温层的温度变化为10 C左右,而冬季斜温层 的温度变化几乎为0;夏季表水层02浓度为9 u L - L1左右,冬季表水 层浓度为13 PLL左右,与冬季相比,夏季表水层温度高,浮游植 物光合作用强,产生的多;群落的垂直结构指不同生物的空间分布 情况,同种生物的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16. (2016 浙江杭州质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 )A.随机分布的种群其成员之间依赖性和排
3、斥性较强B.所有种群的年龄组成都包括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C.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净初级生产量先增大后减小D.杂草的水平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解析:随机分布的种群,其成员之间既不具有依赖性,也不排斥;一些 昆虫,生殖后期为零,如蝉;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群落的结 构和复杂性逐渐增加,净初级生产量增加,当演替至森林后,生态系统 达到稳定状态,净初级生产量接近零;种群是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 物的所有个体,杂草包括多种生物。17.某火山于1980年爆发,爆发后形成一种恶劣的地貌:可用无机盐 少、干旱、经常地表移动形成各种小地形。研究人员从1981年到1998 年持续监测了该处植物种类
4、数和植物盖度(植物地上部分投影的面积 占地面的比率),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 )植物种类数A.该处植物的分布以集群分布为主B. 1982年以后只有少数几种植物种类迁入C.当该处植物达到20余种时,表示此处已经达到顶极群落D. 1984年到1988年间,群落的初级生产量在逐渐增加解析:恶劣地貌、小地形意味着资源分布不均匀,应以集群分布为主; 从图可知,1982年该地有约20余种植物,后续时间,物种数未发生较 大变化,说明1982年以后只有少数几种植物种类迁入;植物种类有20 余种后,盖度还在增加,说明植物初级生产量还在增加,演替还在进行, 还没有达到顶极群落。二、非选择题18. (2
5、016 浙江温州期中)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 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请回答:根据图分析,大黄鱼的种群数量呈 增长。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 点。aabc时间(2)可用 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填“偏高”“偏低” 或“不变”)。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 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 o解析:(1)据图分析,横坐标是时间,因变量为种群增长速率,种群增长 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可知大黄鱼种群以“S”形曲线增长即逻辑斯谛增 长。要获得
6、最大持续捕捞量,应使种群的增长速率维持在最大,故捕捞 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由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二第二 次捕获总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可得种群数量二第一次捕 获的个体数X第二次捕获总数十第二次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 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小,故种群 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海洋鱼类由于食物不同,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 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 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答案:(1)逻辑斯谛b (2)标志重捕 偏高垂直(群落的)演替(或原生演替)t eK K-
7、 2 种群数量t eK K- 2 种群数量A.种群在b点时增长速度最快B.种群在bc段死亡率大于出生率C. K值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D.逻辑斯谛增长总是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解析:b点表示K/2,此时种群具有最大增长速率,增长速度最快;种群 在bc段数量持续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K值是一个种群长期维 持的最大数量,也就是稳定平衡密度;逻辑斯谛增长是自然环境下种 群的增长方式,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4. (2016 浙江金华调研)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C )A.种群的存活曲线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间的变化情况B.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征C.群落在环境
8、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D.水生群落的垂直结构由光照的垂直分布决定解析:存活曲线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群落的结 构是群落中不同生物的空间配置情况,水稻的斑块性不属于群落的水 平结构;群落具有可重复性,在相似的环境中可重复出现;水生群落的 垂直结构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5. (2015 浙江卷)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 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 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
9、内竞争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解析:该种灌木空间结构的改变即改变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这种改变 只是灌木种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变化,不属于群落的演替过程;大灌木 在空间上的均匀分布是个体所需的空间较大,相互之间种内竞争的结 果;幼小和小灌木的集群分布,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有关。6. (2014 浙江卷)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解析:环境容纳量只代表种群数量在达到饱和时的一个
10、平均值,实际 的种群数量在这个平均值的上下波动;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外 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两大类,调节的目的是维持种群的数量,但不 改变环境容纳量;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没有环境容纳 量;植食动物在冬天由于食物减少,所以环境容纳量不会达到最大。7. (2016 浙江宁波模拟)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C )A.种群的很多特征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包括种群密度和分布 型等B.种群的年龄金字塔中有一条中线,该线代表每一个年龄组中间年龄 的个体数C.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复杂的斑块性和镶嵌性是空间异质性的 一种表现D.地球上现存的群落都为顶极群落,其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
11、降雨量所 决定解析:种群密度和分布型是种群所特有的特征,不是个体特征的统计 值;年龄金字塔的中线是各年龄组中雌雄个体的比例中轴线;地球上 现存的群落大部分为顶极群落,群落类型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 决定。8. (2016 浙江绍兴期中)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 面有关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B )此过程属于初生演替,最终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该杂草地动物没有分层现象,所以该群落没有垂直结构A. B. C. D.解析: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但最终是否能演替成为森林,还要看环 境条件;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
12、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9. 如图为某种群的平均出生率(实线)及平均死亡率(虚线),与该种群 所依赖的资源量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平均出生率或平均死亡率 高 低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内群体特征的统计值B.资源量是该种群数量最主要的内源性调节因素C.资源量长期小于R会导致该种群密度降低D.随着资源量的增加,此种群的K值可以无限增大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根据单位时间内出生和死亡的个体数计算得 到的,是个体特征的统计值;资源量是该种群数量最主要的外源性调 节因素;资源量长期小于R会使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导致该种群密度 降低;据图示无法判断随着资源量的增加,该种群的K值的最终变化 趋势。1
13、0. (2016 浙江杭州诊断)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C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B.营养、水分、小地形、土壤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 原因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D.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解析: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也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 演替。11. (2016 浙江温州期中)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变化 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粕群数量粕群数量A.b点以前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为逻辑斯谛增长B.导致种群乙变为曲
14、线丙的原因最可能的是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 个体C. 一般情况,食物是影响曲线中ab段波动的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D.曲线乙可用于表示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长期动态变化 规律解析:由图可知,b点以前种群数量都先增加,然后到一定程度后不再 下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如果某条件引起种群乙变为曲线丙所示情 况,有可能是外界条件更适宜,如有了充足的食物和空间;一般在最大 环境容纳量的情况下,气候是影响其波动的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封 闭环境中酵母菌后期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基本不会增殖,种群数量 会有所下降,可用曲线甲表示。12. (2016 浙江杭州期中)某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 的动态变化”实
15、验中,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 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D )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结构为稳定型C. 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解析:ab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增大,be段,酵母菌种群数 量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因此在b点两侧,酵母菌种群数量可能具有相 同的增长速率;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其 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本实验在时间上存在前后对照。13. (2016 浙江10月选考)图中甲、乙
16、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 线表示6 (5二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 3和t4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同B.t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C. 12ft4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解析:种群密度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tLt4 乙种群出生率一直大于死亡率,则种群密度t4时刻大于如时垓IJ;自然 增长率为出生率减去死亡率,t2时刻甲、乙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 相同,但差值不一定相同,故t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 同;同理乙种群t2、t3时刻的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同;甲种群 的出生率先大于死亡
17、率,种群密度先上升,之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 群密度下降。14 .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 个体数量改变的4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错误A.若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 过度放牧B.若图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是草鱼的 繁殖能力增强C.图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D.图曲线可以说明如果将害虫仅消灭到K/2的数量就达不到理想 效果解析:过度放牧会使种群数量短时间内出现快速增加,之后会由于环 境资源的过度利用而导致其所能维持的K值下降,故若图所示为草 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
18、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若图 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环境中草鱼 的食物来源增多或天敌减少,增加了草鱼的环境容纳量;图中c点 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从图曲线 可以看出,将害虫消灭到K/2,害虫数量会在短时间内恢复而无法达到 理想效果。15 .如图表示北温带某湖泊的垂直结构示意图。某种成年鱼生活在静 水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表水层,滤食浮游动 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 )2 4 6 810121416-QL-L-1)A.夏季斜温层的温度变化较大B.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取决于光的穿透性、温度、氧气的垂直分 布不同C.夏季表水层。2浓度虽然低于冬天,但。2产生量远大于冬季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层与其食性有关,因此属于群落的 垂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