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历史高考热点:粮食安全、关乎百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历史高考热点:粮食安全、关乎百姓.docx(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热点07粮食安全关乎百姓一、单选题(2022天津河西一模)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发表于2009年,宣言指出“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 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 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由此可见,各国政府认识到()A.粮食安全至关重要B.国际合作解决经济危机C.需要开放贸易市场D.当今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指出目前面临的粮食安全威胁,认识到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际合作的信息,排除B项;也没有涉及需要开放贸易市场,排除C项;当前世
2、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但材料只是强调粮食安全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1. (2022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高二期中)如表是1978-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粮食安全政策演变历程, 据此可知时间主要特征1978-1984粮食购销政策不变,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计划调控方式初步转变1985-1990废除粮食统购政策,建立价格双轨制,扩大市场对生产的调节1991-1993通过统购同价和保量放价政策,废除粮食统销制度,力图发挥市场作用A.政策适应市场需要B.计划手段退出历史C.粮食价格持续走高D.经济体制完成转型【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计划调控方式初步转变”、“扩大市场对生产的调节”、“力图发挥市场作用
3、”等信息可知,1978-1993 年中国共产党的粮食安全政策改变计划调控方式,逐渐扩大市场的作用,这说明政策适应市场需要,A项 正确;材料只是改变计划调控方式,扩大市场的作用,并不能说明“计划手段退出历史”,而且这一说法不符 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粮食的具体价格,无法看出“粮食价格持续走高”,排除C项;我国的经 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深化时期,没有完成转型,排除D项。故选A项。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粮食生产加快发展。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和政策措施,坚持不以牺牲耕地搞开发,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 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按
4、照市场需求,把粮食的生产、转化、加工、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 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开发和整体建设。国家农业科研的投入比重不断提高,加快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 体系,”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等重大工程顺利实施。健全完善中央储备粮与地方储备粮之间的补充 机制,统一协调省、市、县三级储备的吞吐,确保各地国储库和中央储备粮规模的稳定。2007年,中国粮 食产量再次登上10000亿斤阶段性水平。2008年,粮食产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摘编自尹成杰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I)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美国占领当局解决口本人吃饭问题的措施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
5、国为保障粮食安全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答案】(1)措施:进口美国粮食;设立饮食改善协会,改变饮食结构。影响:缓解了战后日本的饥荒; 维护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改变的日本饮食结构;有利于美国粮食倾销;强化了美国对日本 的控制;便利美国的经济扩张。(2)措施: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耕地保护机制;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支持粮食生 产区;构建农业产业体系;推广农业技术;健全粮食储备体系。意义:保障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 进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3)认识: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维护国家
6、主权的基础;要加强粮食自给,恰当的使用 贸易手段,维护国内粮食安全;要重视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解析】(I)措施:根据材料一中“(美国占领当局)推动日本大规模进口美国粮食“可知,进口美国粮食;根据“美 国设立了,饮食改善协会二赠予旧本学校面粉和牛奶,并培训面包师。日本人的食材逐渐从以米、鱼、蔬 菜为主变为以小麦、肉类、乳类为主可知,设立饮食改善协会,改变饮食结构。影响:根据材料一中“美国 占领当局”“占领区经济复兴”等,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可知,美国占领当局为解决日本 人吃饭问题采取的措施,缓解了战后日本的饥荒,维护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根据“日本人的 食材逐渐
7、从以米、鱼、蔬莱为主变为以小麦、肉类、乳类为主”可知,改变了日本饮食结构;根据“1973-1974 年,日本谷物和豆类进口的67%来自美国“,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外交实质等方面分析可 知,有利于美国粮食倾俏,强化了美国对日本的控制,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2)措施:根据材料二中“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坚持不以牺牲耕地搞开发可知,制定 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耕地保护机制;根据“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可知,保护农村土地承包 关系的长期稳定:根据“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可知,支持粮食生产区;根据“把粮食的生产、 转化、加工、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
8、系,进行系列开发和整体建设”可知,构建农业产业体系: 根据“国家农业科研的投入比重不断提高,加快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可.知,推广农业技术;根据“健 全完善中央储备粮与地方储备粮之间的补充机制”可知,健全粮食储备体系。意义:根据材料二中“2007年, 中国粮食产量再次登上10000亿斤阶段性水平。2008年,粮食产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等信息,结合所学知 识,从民生、经济、政治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分析可知,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采取的措施,保障了人民生活,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推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3)认识:综合以上材料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民生和文明进步等方面分析
9、可知, 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基础,要加强粮食自给,恰当的使用贸易手段, 维护国内粮食安全,要重视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22. (2022山东聊城二模)材料图东汉牛耕图像石图齐民要求图隋唐含君仓遨址(1)为研究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某学习小组搜集到以上三则史料,请分别说明其中料价值。(2)若全面研究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问题,应关注哪些基本因素?(3)运用史料进行历史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说明:东汉牛耕画像石属于实物(图像)史料,描绘了二牛一人犁耕法,反映了当时铁犁牛 耕的使用情况,该耕作方式的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粮食产量;齐民耍术属于文献史料
10、,该书 系统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农作物 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对研究中国古代粮食生产有重要价值;隋唐含嘉仓遗址属于实物 史料,作为隋唐时期的重要国家粮仓遗址,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粮食储存技术和粮食产量有重要价值。(2)基本因素:耕作工具、耕作方式、耕作技术、耕作制度、农作物品种、耕作动力、水利工程、灌溉工 具、耕作者素质、土地制度、气候、历法、赋税制度、政治局势、人口数量、粮食储备等。(3)问题:注意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客观正确的史料;注意选取史料的多样性,并对史料进行甄选、 辨别;审视史料背后的历史语境;合理利用史
11、料,史论结合。【解析】(1)史料价值:按照题目要求,观察三幅图片,分别了解其展示的史料名称、属性,然后结合所学知识, 就不同史料,不同领域,一一说明它们在史学研究中的具体价值,如通过观赛图一,可得出东汉牛耕画像 石属于实物(图像)史料,其描绘的二牛一人犁耕法,反映了当时铁犁牛耕的使用情况,以及该耕作方式 的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粮食产量,而图二齐民耍术则属于文献史料,该书的内容为系统总 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因其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农作物的 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其主要价值在于可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粮食生产,图三展示的隋唐含 嘉仓遗址,属
12、于实物史料,作为隋唐时期的重要国家粮仓遗址,该史实对研究当时粮食储存技术和粮食产 量有重要价值。(2)基本因素:综合三幅图片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科学、社会等方面分析可知,要全面研究中国 古代的粮食安全问题,应关注耕作工具、耕作方式、耕作技术、耕作制度、农作物品种、耕作动力、水利 工程、灌溉工具、耕作者素质、土地制度、气候、历法、赋税制度、政治局势、人口数量、粮食储备等多 种因素。(3)问题:综合以上史料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运用史料进行历史研究时,应注意史料来源 的真实性,选取史料的客观正确性、多样性,须对史料进行甄选、辨别,还要注意审视史料背后的历史语 境,总之,要争取做到合
13、理利用史料、史论结合。23. (2022四川凉山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两宋的粮食仓储包括正仓、义仓、常平仓和社仓四种。正仓亦称官仓和省仓。正仓一般设在京 城、各重要转输地点和边境驻军地区。正仓积谷数量很大,北宋京城正仓年积谷最多时达700万石。宋太 祖乾德元年(963),令各州县开始设置义仓,直至1094年,中间历经五次设置和废止,此后未再废止,南 宋时则一直存在。常平仓的设置比较广泛且经营规模甚大。1006年,在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 淮南两浙等路皆立常平仓;1020年,荆湖、川陕、广南各路皆置常平仓。1021年,各路总汆数18. 3万余 斛。为了赚养州县郭内老幼
14、贫疾不能自存者,仁宗嘉祐二年(1057),诏天下置广惠仓。原来没人绝户田皆 由官府出售,后来枢密使韩琦建议,请留勿卖,募人耕种,收租谷另置仓储存,用以救济经常性的老幼残 疾贫苦无依者。社仓多由民间劝输并由民间管理,接受地方官吏的监督协助。义仓多为官办,随同王赋输 纳,不由劝捐。由于人口剧增,且大量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部门流失等原因,粮食在局部地区经常出现危机。 例如北宋仁宗时朝廷每年要从江南等地买米200万石。摘编自吴宾 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粮仓设置的特点与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政府重视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答案】(1)特点:多种救济仓库
15、储存粮食,具有多样性;救济仓储存量大,地域广;官府与民间结合,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区域统筹:注重救济老幼残疾贫苦无依者;虽然正仓有废止,政府坚持储粮。(对 三点给满分)原因:重农政策影响与商业发展的冲击;儒学复兴,民本思想影响;应对社会危机,为社会稳定提供物质 保障。(答对两点给满分,如答“传统注重救济的影响”也可给分)(2)意义:注重粮食安全有利于重视农业技术与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提高粮食自足水平,增强国家粮食安 全保障能力(有利于国家救灾救荒),促进社会稳定;粮食安全是民生工程,需要协调人地矛盾等,有利于 提升公共治理水平。【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两宋的粮食仓储包括正仓、义仓、常平
16、仓和社仓四种”可知多种救济仓库储存粮食, 具有多样性;根据材料“正仓积谷数晟很大,北宋京城正仓年积谷最多时达700万石”可知救济仓储存量大, 地域广;根据材料“社仓多由民间劝输并由民间管理,接受地方官吏的监督协助。义仓多为官办,随同王赋 输纳,不由劝捐”可知府与民间结合,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材料“1006年,在京东西、河北、河东、陕 西、江南、淮南两浙等路皆立常平仓;1020年,荆湖、川陕、广南各路皆置常平仓”可知注重区域统筹;根 据材料“为了赡养州县郭内老幼贫疾不能自存者,仁宗嘉祐二年(1057),诏天下置广惠仓”可知注重救济老 幼残疾贫苦无依者;根据材料“中间历经五次设置和废止,此后未再
17、废止,南宋时则一直存在“可知虽然正仓 有废止,政府坚持储粮。原因:根据特点和所学知识可从政策、经济、思想、社会稳定等角度分析,具体分析可得重农政策影响与 商业发展的冲击;儒学复兴,民本思想影响;应对社会危机,为社会稳定提供物质保障。(2)意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对农业、对国家安全、国家治理、社会安定等角度去分析,具体分 析可得注重粮食安全有利于重视农业技术与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提高粮食自足水平,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 障能力(有利于国家救灾救荒),促进社会稳定:粮食安全是民生工程,需要协调人地矛盾等,有利于提升 公共治理水平。24. (2022辽宁葫芦岛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九一
18、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备战备荒,于1933年10月,制定了“兴办仓储计划”,将仓储分为 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和县仓、区仓。同时,明确划分国家、省级、地方不同粮食储备主体的贪任。1935 年,实业部制定了农仓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大力推动新型农仓的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当 时的农民银行、中国银行等均在各地设立了仓库。农仓业法规定:“业务,除堆藏及保管零中外,可以 兼营受寄物调制改装及包装或介绍借款业务,并规定农仓于收受哥托物后,应发绐仓单,”但政府财力 匮乏,导致仓储设施简陋,储粮损失较大,加之可收购根源有限,使得粮仓调剂余块、平抑粮价的功能无 法真正发挥出来。摘编自金梅等粮食安全与根食储备
19、制度的发展演变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主要是根据粮食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有针 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年到1952年,利用政权力量对粮食进行合理调配,利 用市场机制使粮食得到正常流通,同时制定政策刺激粮食生产,加大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投入;1953年到1954 年,根据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镇人口发展的情况,采取了控制粮源的措施,制定了统购统销政策,将 粮食的收购和销售控制在国家手中;1955年之后,针对统购统销造成的农村关系紧张等问题,为了完善和 改进统购统销政策,采取了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摘编自马双龙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
20、的实践和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特点以及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的 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的特点。【答案】(1)特点:粮食仓储制度化;确立三级管理制度: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建仓主体多样化;农仓功能多样化;业务范围较大。原因:政局混乱,政策不稳定;生产力较低,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等导致收购粮源有限:自然灾害的影响:仓储设施简陋。(2)特点:具有阶段性;国家主导;经济政策具有针对性;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到以计划为主。【解析】(1)关于特点:根据材料一“于1933年10月,制定了,兴办仓储计划,将仓储分为
21、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 仓和县仓、区仓。同时,明确划分国家、省级、地方不同粮食储备主体的责任。“得出粮食仓储制度化;根 据材料一“明确划分国家、省级、地方不同粮食储备主体的责任。得出确立三级管理制度:根据材料-935 年,实业部制定了农仓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大力推动新型农仓的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得 出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根据材料一“当时的农民银行、中国银行等均在各地设立了仓库。得出建仓主体多样 化;根据材料一“除堆藏及保管零中外,可以兼营受寄物调制改装及包装或介绍借款业务,并规定农仓 于收受哥托物后,应发给仓单”得出农仓功能多样化;业务范围较大。关于原因: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 识可从政局
22、、经济发展情况、自然环境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一“政府财力匮乏,导致仓储设施简陋,储粮 损失较大,加之可收购根源有限,使得粮仓调剂余缺、平抑粮价的功能无法真正发挥出来。”得出仓储设施 简陋。(2)根据材料二“根据粮食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得出 具有阶段性;根据材料二“利用政权力吊”“加大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制定了统购统销政策,将粮食的收 购和销售控制在国家手中等得出国家主导;根据材料二“根据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镇人口发展的情 况”“针对统购统销造成的农村关系紧张等问题”等信息得出经济政策具有针对性;根据材料二“利用市场机制 使粮食得到正常流通,同时
23、制定政策刺激粮食生产,加大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得出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到以计划为主。25. (2022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早在夏朝就建立了粮食仓储制度,并且成为当时一项重要的财政制度。在粮食储备设施方 面,从周朝开始历代王朝建设了中央粮食储备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注重地方粮仓的建设。粮食储备分为 官办储备和民办储备两种类型。其中官办储备主要采用常平仓、惠民仓、广惠仓等仓库进行储备;民办储 备一般采用义仓、社仓、预备仓等仓库进行储备。为了加强对粮食储备的管理,国家制定了粮食储备管理 条例和制度,如西汉的粮食会计簿册和秦代的仓律。古代粮食储备发挥着平抑
24、粮价,调控市场;贩灾备荒, 安民固本:供养军队,备战应战3方面的作用。摘编白费佐兰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趋势材料二北洋政府时期的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制度是我国历史上较为混乱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粮食安全 问题尤为突出。为躲避战乱,农民外逃,土地荒废,粮食产量锐减,粮食仓储日益萎缩,仓政废驰,粮价 飞涨。据贩务委员会1930年的调查显示“各地仓舍幸完储谷未散者,百不获一”,曾享有“湖广熟,天下足” 美誉的湖南甚至出现了“所有仓破,数年不加修理,大率被毁”的惨状。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获得了迅速 发展,到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巳实现“十一连增随着粮食产量的增长,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矛盾
25、也由过去的粮食产量低、供应量不足,逐渐转变为在确保粮食产量和供应量的同时,通过提高国内粮食生 产能力和适度进口,在满足人民群众对根食数量要求的同时满足对粮食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形成了“以我为 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新时期粮食安全战略。摘编自金梅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演变(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储备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台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时期粮食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年以来粮食安全战略的意义。【答案】(1)历史悠久,起源早;随时代发展逐渐完备,逐步体系化制度化;政府和民间协作;种类多, 内容丰富;立法,颁
26、布相关的法律;功能多样。(2)战乱频繁,政局动荡;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小农经济日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军阀割据,北洋政府统治受到削弱,对地方控制力下降;产量低,管理废弛。(3)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国家稳定,保障民生;满足人民群众的需 求;促进农业发展。【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一“中国早在夏朝就建立了粮食仓储制度,并且成为当时一项重要的财政制度“可以得 出历史悠久,起源早;依据“从周朝开始历代王朝建设了中央粮食储备的基础设施”可以得出随时代发展逐渐 完备,逐步体系化制度化;依据“粮食储备分为官办储备和民办储备两种类型”可以得出
27、政府和民间协作;依 据“中官办储备主要采用常平仓、惠民仓、广惠仓等仓库进行储备;民办储备一般采用义仓、社仓、预备仓 等仓库进行储备”可以得出种类多,内容丰富;依据“国家制定了粮食储备管理条例和制度可以得出立法, 颁布相关的法律:依据“古代粮食储备发挥着平抑粮价,调控市场;赈灾备荒,安民固本:供养军队,备战 应战3方面的作用”可以得出功能多样。(2)原因:依据材料二“为躲避战乱,农民外逃,土地荒废,粮食产量锐减,粮食仓储口益萎缩,仓政废 驰,粮价飞涨并结合所学可知,战乱频繁,政局动荡;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小农经 济日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军阀割据,北洋政府统治受到
28、削弱,对地方控制力下降;依 据“各地仓舍幸完储谷未散者,百不获一”、“出现了所有仓底,数年不加修理,大率被毁的惨状”可知,产 量低,管理废弛。(3)意义:依据材料二“逐渐转变为在确保粮食产量和供应量的同时,通过提高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和适度 进口,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粮食数量要求的同时满足对粮食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形成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 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新时期粮食安全战略”并结合所学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改革开放与 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国家稳定,保障民生;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农业发展等角度分析。26. (2022江苏宿迁高二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
29、全的重要基础,历代政府均把根食安全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地位汉代贾谊 积极主张发展粮食生产,重视粮食储备,认为粮食储备是“天下之大命唐宋时期,形成了体系健全的救荒 救灾的仓储制度,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历代政府一方面发挥政府在粮食流通中的干预作用;另一方面, 还发挥自由贸易在调节粮食余较方面的作用。清乾隆皇帝对建立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必要性就有着清醒的 认识,并给粮食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摘编自吴宾等 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材料二 圈地运动早在15世纪就已经在英国盛行,它为资本家提供了雇佣劳动力,并将封建土地所 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16世纪中期,土豆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
30、洲;17世纪 时,土豆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1842年,英国和德国兴建了制造过磷酸盐化肥的工厂1861 年,美国拥有的收割机已超过10万台。摘编自王荣生近代欧美国家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材料三 随着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大批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和工业就业人数激增。 1953年 国家收入粮食540亿斤,支出粮食587亿斤,赤字达47亿斤。而农民在土改后生活改善,对粮食 消费的需要提高了,有余粮也不急于出售。东北等产粮区遇到灾荒,使供销局势更显紧张。一些私人粮商 又乘机抢购粮食,囤积待机。市场粮价大幅上涨,一些经济困难的城市居民已难以购得必须的口粮,造成 人心惶惶据现有情况,只能采取
31、这样的政策: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实行定量分配摘编自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第3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重视粮食安全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欧美各国能实现粮食安全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粮食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答案】(1)措施:提升粮食安全到治国安邦的地位;建立救荒救灾的仓储制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建 立全国统一的粮食市场;实行政府干预和自由贸易相结合的政策等。(任答对两点即可)(2)原因: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新航路开辟后,引进改良农作物品和工业革命 开始后,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大力建立化肥厂,支持农业生产等
32、。(任答对两点即可)(3)背景:“一五”计划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激增,扩大了对商品粮的需求;土地改革后个 体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部分商人囤积居奇趁机抢购粮食等。(任 答对两点即可)【解析】(1)据材料一“均把粮食安全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地位”,得出提升粮食安全到治国安邦的地位;据材料一“唐 宋时期,形成了体系健全的救荒救灾的仓储制度,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得出建立救荒救灾的仓储制度; 据材料一“积极主张发展粮食生产,重视粮食储备”等,得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据材料一“清乾隆皇帝对建 立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必要性就有着清醒的认识”等,得出建立全国统一的
33、粮食市场;据材料一一方面发挥 政府在粮食流通中的干预作用;另一方面,还发挥自由贸易在调节粮食余缺方面的作用等,得出实行政府 干预和自由贸易相结合的政策等。(2)紧扣设问“近代以来”“欧美各国能实现粮食安全”,从政治、经济等角度来分析,据材料二“为资本家提 供了雇佣劳动力,并将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等,得出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的确立;据材料二“16世纪中期,土豆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等,得出新航路开 辟后,引进改良农作物品种:据材料二“1861年,美国拥有的收割机已超过1()万台等,得出工业革命开始 后,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据材料二T842年,英国和
34、德国兴建了制造过磷酸盐化肥的工厂等,得出大力 建立化肥厂,支持农业生产等。(3)据材料三“随着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大批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和工业就业人数激 增(粮食)赤字达47亿斤”等,得出“一五”计划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城市人I激增,扩大了对商 品粮的需求:据材料三“农民在土改后生活改善,对粮食消费的需要提高了,有余粮也不急于出曾等,得出 土地改革后个体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据材料三“东北等产粮区遇到灾荒,使供销局势更显 紧张”,得出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据材料三“一些私人粮商又乘机抢购粮食,囤积待机。市场粮价大幅上 涨,一些经济困难的城市居民已难以购得必须的口粮
35、,造成人心惶惶”,得出部分商人囤积居奇趁机抢购粮 食等。27. (2022江苏南通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古代社会的粮食问题历来受到高度重视,粮食政策的制定往往成为政治斗争的焦点和社会危机 的导火索。历代政府均把粮食安全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地位。汉代贾谊认为粮食储备是“天下之大命”,晁错 提出“贵五谷而贱金玉的见解,并大声疾呼:“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粮食专仓储备制度创于春秋战 国之际,至隋代已具宏大规模,史称“资储遍于天下古代粮食流通从西周的官定粮价,到春秋战国的“平 粟”,再到西汉、北宋一度出现的政府全面干预,复到近世较为平稳的政府市场互补,经历了一个在曲折反 复中逐渐彰
36、显自由市场意识的边程。一些月令书中强调人的活动要与自然的规律相一致,以避免灾害发生, 至今仍有科学含义。一摘编自吴宾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材料二圈地运动早在15世纪就已经在英国盛行,它为资本家提供了展佣劳动力,并将封建土地所有 制转化的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16世纪中期,土豆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17世纪时, 土豆巳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18世纪初,英国人唐森仿效荷兰人的做法,用粘土和石灰混合成泥灰 做肥料,施焚沙地上,使之变成可耕地。这在英国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1842年,英国和德国兴建了制造 化肥的工厂。1861年,美国拥有的收割机已超过10万台。1860-1910年
37、间,美国小麦产量增长近3倍,畜 牧业也有了迅速发展,很快成为世界上小麦、棉花、肉类等的重要出口国。摘编自王荣声近代欧美国家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初探(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粮食安全观的基本内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欧美各国能实现粮食安全的主要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粮食安全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普遍意义。【答案】(1)提升粮食安全到治国安邦的地位;建立救荒救灾的仓储制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建立全国 统一的粮食市场;实行政府干预和自由贸易相结合的政策。(2)原因: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新航路开辟后,引进改良农作物品种;工业革命 开始后,大力发
38、展农业机械化。(3)保障粮食安全有助于掌控经济社会发展,保证经济发展安全:粮食安全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 性,保障农民财产;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有利丁加快粮食的进出口贸易;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探索农业发展新道路,加快农业发展。【解析】(1)根据“历代政府均把粮食安全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地位“得出提升粮食安全到治国安邦的地位;根据“粮 食专仓储备制度创于春秋战国之际,至隋代己具宏大规模”得出建立救荒救灾的仓储制度;重视发展农业生 产;根据“古代粮食流通从西周的官定粮价,复到近世较为平稳的政府市场互补,经历了一个在曲折反 复中逐渐彰显自由市场意识的边程”得出建立全国统一的粮食市场,实行
39、政府干预和自由贸易相结合的政策。(2)原因:根据所学得出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根据“16世纪中期,土豆被一个西 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得出新航路开辟后,引进改良农作物品种;根据“1842年,英国和德国兴建 了制造化肥的工厂”得出工业革命开始后,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3)综合材料和所学可得出保障粮食安全有助于掌控经济社会发展,保证经济发展安全;粮食安全有利于 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农民财产;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有利于加快粮食的进出口贸易;有 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农业发展新道路,加快农业发展。28. (2022天津市新华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40、。材料一 中国历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项目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1800年)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2. 35. 723. 856. 427. 210. 710. 5粮食亩产量(市斤)95110120154140/343155/337155/337总产量(亿市斤)205. 39591. 4415. 8889. 821749. 452385. 882340. 97全国人口(万人)3200600050009000120002000030000(说明:140/343和155/337中的140、155指北方亩产量,343、337指南方亩产量。)摘编自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
41、影响因素3. (2022湖南长郡中学高二期中)据下表分析,该时期我国我国粮食主产区对粮食安全贡献率()地区2000 年2005 年2010 年2015 年河北一 14. 8120. 89一.51-0. 86内蒙古35. 87-6. 4729. 2583. 75辽宁0. 440. 24-0. 280. 17吉林3172. 3860. 9473. 38黑龙江64. 9289. 55162. 96172. 44江苏1. 475. 350. 734. 12安徼5. 05一 0. 6613. 9325. 81江西-7. 896. 383. 294. 61山东一 16. 80一 19. 58一 12. 0
42、7一 12. 12河南5. 135. 398. 6511. 1湖北-11. 89一 12. 17一 10. 957. 12湖南-11. 25一 16. 93一 1. 48-5. 76四川一 13. 33-23. 53一 18. 8522. 88粮食主产区7. 71一 5. 765. 0712. 92A.粮食主产区重心集中在北方B.粮食安全贡献率呈持续上升C.退耕还林造成耕地面积减少D.南方有优越的经济区位优势【答案】A【解析】有表格材料可知,从2000年到2015年,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安徽、河南等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 全的贡献率逐步增加,而且这曲省份主要在我国北方,所以我国粮食主产区重心
43、集中在北方,A项正确;材料二:近代中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1871年-1873年,中国进口大米41. 6万公担(1公担=100 公斤),到1909年-1911年,进口大米猛增至373. 2公担,增加约8倍。上海是主要粮食进口地区。上海 开埠后,粮食需求量不断上升,大米进口量由1913年的0. 012万公担上升到1922年的98. 08万公担。 面粉进口则由1864年的0. 63万公担增至1900年16. 91万公担。其次,广州开埠后也成为主要的粮食进 口 口岸,自1912年至1918年,广东每年平均进口大米、面粉等各类粮食8亿斤。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 通商口岸,外国米源源不断以低价向福建倾销。
44、据汪德平近代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研究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用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 了占世界22%的人口。1995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增长了 3倍多。目前,中国粮食总产量位居世界 第一,人均380公斤左右,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肉类产量41公斤、水产品21公斤、禽蛋14公斤、水 果35公斤、蔬菜198公斤,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增产 的谷物中,中国占31%的份额。一据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粮食问题(199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并简析造成明清粮食产量状况的原
45、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成为世界粮食进口大国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粮食生产的原因及意义。【答案】(1)特点:耕地面积不断增加;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人均占粮下降;人地矛盾突出。原因:人 口快速增长;赋税制度变革;高产农作物的引进。(2) (2)人口快速增长,国内粮食需求大;传统小农生产,生产力低下,无法满足社会对粮食的需要;近 代工业化与城市化加快,粮食需求增加;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了粮食种植和生产;西方列强迫使中 国开辟通商口岸,攫取关税特权,扩大粮食倾销。(3)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政局口趋稳定;国家政策的推动,如土地改革、家庭联
46、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等; 农业技术的提高,如农业机械化、杂交水稻技术等;人民的辛勒劳动。意义:消除饥饿,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了国家 粮食安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粮食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为推进全球治理 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析】(1)特点:从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耕地面积不断增加;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人均占粮下降;人地矛盾 突出。原因:结合清代的人口、赋税制度、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概括得出人口快速增长;赋税制度变革; 高产农作物的引进。(2)根据所学,可从人口快速增长,国内粮食需求大
47、;传统小农生产,生产力低下,无法满足社会对粮食 的需要;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加快,粮食需求增加;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了粮食种植和生产;西方 列强迫使中国开辟通商口岸,攫取关税特权,扩大粮食倾销等方面概括。(3)原因: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形势、国际环境、国家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的影响等角度概括,主 要有新中国成立后,政局日趋稳定;国家政策的推动,如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等;农业技术 的提高,如农业机械化、杂交水稻技术等;人民的辛勒劳动。意义:根据所学可得出消除饥饿,解决了中国 人民的温饱问题;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与发展;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粮食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世界 和平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9. (2022天津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中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1871年 1873年,中国进口大米41. 6万公担(1公担=100 公斤),到1909年 1911年,进口大米猛增至373. 2公担,增加约8倍。上海是主要粮食进口地区。上海 开埠后,粮食需求量不断上升,大米进口量由1913年的0.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