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说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 鉴赏小说语言的题型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所选择的句子从内容上有两类,一是小说中描写景物的句子,二是小说中描写人物的精彩语句。上述试题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均为描写人物的精彩语句,前者写“不少人”,后者写“无定”。二、题干中有“赏析”等关键词,意谓以表达技巧为重点的综合性赏析活动。这里的表达技巧主要是描写艺术,重点是写人艺术。如上述题目“结合文意赏析两处画线部分”,要求中明确有“赏析”二字,这也是答题方向。 做这种题型,关键有二:一是细读所给语句,抓住关键词,把握内容;同时注意把它放在上下文中解读。比如上文中画线的第(1)处“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
2、蓄的恶心”,其中“不少人”“板硬”“恶心”就是关键词,从这些地方来看,突出了人们眼中曾老头的“丑陋”。二是掌握答题要求:语句赏析表达技巧具体内容作用。答题首要的关键是对“表达技巧”的判定。散文中的语句赏析一般首先切入的是修辞手法,而小说中首先要切入的是人物描写的方法,即一般要判定它属于哪种描写技巧。当然,在人物描写角度已明晰的情况下从修辞角度切入是首选。如上述对第(2)句答题时就可以按照答题模式来完成:心理描写(表达技巧)表现出此时无定对老人的同情和对小臭儿夫妻言行的反感(作用)。类题通法: 1从表达方式入手。小说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四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分析作品的表达方式,可以分析作品
3、在运用某一种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如叙述的技巧(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描写的技巧(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抒情的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等。 2从表现手法入手。一篇小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对不同的情感,作者往往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分析时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3从谋篇布局入手。分析小说的谋篇布局特点要做到两个统一,即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重点分析作者安排的意图。上述试题中对“延迟”手法表达效果的分析就要从谋篇布局入手。 4从语言表达入手。作品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包括
4、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二是句式的选择,如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等;三是语言的整体风格,如清新、平淡、富有哲理、幽默诙谐、情韵悠长、引人回味等。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既要分析语言表达的外在美、形式美,还要分析这种表达所带来的意境美、情感美。因题说法:技法1,从修辞角度切入。揣摩词句所运用的修辞,体会其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和效果。答题表述:运用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情感。技法2,从用词特点切入。一是从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贴切、传神”等角度去理解词语(特别是动词、形容词)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和作用;二是从词语的感情色彩、语境义去赏析,分析其深层含义和在
5、语句中的表达作用。答题表述:运用一词,生动形象(或准确)地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情感。技法3,从描写角度切入,判断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体会这些描写所表达的内容情感。技法4,从句式角度切入。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疑问句或加强语气或吸引读者注意和思考;感叹句能抒发强烈感情;骈散句、长短句能使语言清新生动,富于表现力。语言与表达技巧分析鉴赏作品的语言与表达技巧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考纲分别在“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中进行了说明: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1小说的语言小说是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而高考集中考查的则是在赏析
6、作品语言特色和重要语句的含意及艺术效果两个方面。常见小说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赏析重要语句含意包括分析句子本身的意思,句子的深层含意,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其中包括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句子使用了何种句式、什么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2小说的表达技巧小说的表达技巧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狭义的表现手法和情节安排的技法等。分析小说的“表达技巧”,可以提高自身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高考命题一般不会孤立地考查小说的表达技巧,而是常常和小说三要素联系起来,考查表达技巧对塑造人物、营造环境、推动情节所起的作用。典题探究【典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7、14题。知音余显斌雪,很大,夜很静。一把火,从他房后烧起,一眨眼间,席卷了整个茅屋。他跑出来,随着他的,只有一把二胡。他没有回头,即使回头,也看不见什么,因为他是盲人。风吹来,浑身很冷。在风里,他一步步走了,最终,变成一粒黑点,消失在天边。从此,他漂流异乡。陪伴他的,是一把破旧的二胡,小镇村庄,一路行来。二胡声,在他走过的地方流泻,如一声声低低的诉说,细细的,蛛丝一样。夜里,他歇宿在破庙里,草堆后,静穆地坐着,一双盲眼,一动不动,望着虚空。手指颤动,一缕月光水色,从琴弦上淌出,闪着波纹,扩散着,荡漾着。他走过的地方,要一点剩饭,或者两个冷馒头。一般的,他只吃一半,另一半,放在自己寄宿的地方,草
8、堆旁,或者是破庙里。第二天走时,留在那儿。大家都说,这个人,穷讲究,不吃隔夜东西。他没说什么,摇头叹息。要饭时,仍多要些,拿回寄宿的地方。剩下一些,放在那儿。有时,要少了,他不吃,把要来的东西都放那儿。这日,一个雪天,他头晕眼花,倒了下去。醒来时,一个女孩的声音,清脆地响起,醒了,你终于醒了。他点头,慢慢坐起来,很是感激。无物感谢,就拿起二胡,闭着眼,手指颤动,一支乐曲,婉约流淌。曲子停止了,一切都静静的。过了很久,女孩醒悟过来,赞叹,你的二胡拉得真好啊,我去告诉师傅,你就跟着我们杂技团吧。说完,女孩一阵风,跑了。不一会儿,女孩进来了,坐下。他一笑,道,不收吧?是啊,一个杂技团要一个拉破二胡的
9、干啥啊?你别急,我再求求师娘。女孩说。他笑笑,在女孩离开后悄悄走了,一步一步,走向流浪的远方。二胡音,仍如水,随他流淌。时间,也在二胡声中流淌。他在乞讨和流浪中,慢慢老去。一日,在一个破庙里,他摸着个人,睡在那儿,奄奄一息。显然,是饿的。他忙拿出讨要的馒头,喂他吃下。两个冷馒头下肚,那人有了精神气,坐起来。那夜,没有旁人,只他俩。他坐在神案前,手指轻弹,两滴乐音溅下,闪着晶亮的光。然后,二胡音悠扬,在静静的夜空响起,一会儿如一缕花香,拂过人心;一会儿如一丝轻风,浮荡如纱。那人静静听着,罢了,哑着嗓子一声长叹,是月夜鸟鸣吧,真是人间一绝!他笑笑,眨眨已盲的眼,和衣躺下,道,睡吧,明天,还要讨饭呢
10、。那人,也睡下。以后,他拉二胡,挣点小钱,养活两人,因为那人也是盲人。夜里,坐在破庙里,他拉二胡,那人听。在奔波中,一天一天,他走向生命的尽头。那天,他吐了几口血,靠在一个草堆旁,对那人说,你不是想得到松风流水的乐谱吗?今天,我给你拉。你怎么知道?那人惊问。你眼睛也看不见东西;右手食指有弦痕,是拉二胡的;在这个人世,能欣赏我二胡的,只有两人,一个是个女孩,另一个是我的弟子。他道,脸上有一丝温馨。师父!那人跪下,不再哑着嗓子,流着泪喊。他点头,微微一笑,你多次向我讨要松风流水的音谱,又悄悄一把火烧了我的茅屋,不就是想逼我带着乐谱逃走,你好中途盗取吗?哎,世间最好的乐谱不在纸上,在心中。这些年,你
11、跟在后面,我知道。没说破,是想让你跟着吃苦,时间长了,就领会了我当年的话。你留下饭菜,也是给我的?那人哽咽着问。你脸皮薄,不讨要,会饿死的。他仍一脸平静。说完,二胡音流出,始如蚊痕,继如流水,最后,如一地灿烂春光。音乐越来越低,流入地下,渺无音痕。二胡落下,他也倒下。你知道是我,为什么不恨我啊?那人抱着他,号啕大哭。你是我的弟子,我的知音。他说,带着一丝笑,咽了气。那人跪下,恭敬地叩下头去。然后,拿起二胡。月夜里,二胡音如水,波光闪闪,流泻一地。1(考点题)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分析概括错误的两项是()A小说题目为“知音”,从文中我们可以得知,盲人师傅的知音很少,只有他弟子一人,所以他明知是弟子放
12、火烧了自己的房子,但他也不记恨弟子。B小说中记叙了一个小女孩救活漂泊中的盲人一事,这个小女孩赞叹盲人师傅二胡拉得好,从侧面描写出盲人师傅的技艺高超。C房子起火后,盲人师傅只带着一把二胡跑出来,说明他家非常贫穷,没有别的贵重物品。D文章结尾,弟子跪在师傅身旁,恭敬地叩头,此时此刻,弟子才懂得师傅的良苦用心,但师傅已死,此时回报师傅的只有传承师傅的绝技。E这篇小说起于二胡,结于二胡,中间又多次描写二胡,可以说二胡即本篇小说的线索。解题思路:A项,“只有他弟子一人”错,小女孩也是盲人师傅的知音。C项,“说明他家非常贫穷,没有别的贵重物品”无中生有。答案:AC2本文情节看似突兀,实则在情理之中,请举例
13、加以说明。解题思路:题目要求分析情节的“突兀”之处,关键要在理清小说情节的基础上,把握小说情节“突兀”的具体体现,并且说明看似“突兀”的情节为何“在情理之中”。然后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学生在作答时可能会因对“突兀”的理解不到位,对“突兀”的情节分析不准确而使答案不准确或不全面。参考答案:本篇小说结尾交代了茅屋起火的原因以及弟子一直跟随师傅企图得到乐谱的情节,看似突兀,实则前文已经为这个结尾作了铺垫。文章开头“雪,很大,夜很静”的描写,为后文表明茅屋是被点燃的作了铺垫。盲人师傅要饭时经常“吃一半,留一半”,为后文弟子一直跟随他作了铺垫。弟子在漂泊途中第一次见到师傅时故意哑着嗓子,与真相大白时不
14、再哑着嗓子,前后呼应。3(考点题)本文二胡声音悠扬、动听,作者是如何描写二胡声音的?解题思路:本题要求分析“如何描写二胡声音的”,所以回答时首先要找出描写二胡声音的文字。然后分析描写的手法、角度及其作用。如果单单抄录文中现成的文字,肯定是不符合要求的。参考答案:侧面描写,小女孩赞叹盲人师傅二胡拉得好。弟子哑着嗓子说,月夜鸟鸣真是人间一绝!都表明师傅拉的二胡声悠扬、动听。比喻,“一会儿如一丝轻风,浮荡如纱”,突出二胡声音轻柔。通感,“一缕月光水色,从琴弦上淌出,闪着波纹,扩散着,荡漾着”,生动形象。4本文描写了两位盲人,他们是师徒关系,结合文本探究他们是怎样的人,并就其中一位谈谈给你的启示。解题
15、思路:本题实际上是综合了两个问题,一是分析鉴赏人物形象,二是探究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给予的启示。由于平时做题不注意的缘故,有些学生可能只回答“启示”而忽略了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参考答案:师傅是一个技艺高超的人,从小女孩的赞叹,弟子说月夜鸟鸣真是人间一绝,和文中多处对音乐的描写等情节可以看出。师傅是一个以德报怨的人。弟子放火烧了他的茅屋,他不但没有记恨弟子,反而在流浪途中宁可自己挨饿也要给弟子留下吃的。弟子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最终能认识错误悔改的人。弟子为了得到师傅的乐谱,放火烧了师傅的茅屋,并一直跟随师傅寻找机会,但最终被师傅感动,跪倒在师傅身旁,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方法归纳1体会重要语
16、句的丰富含意常见题型:(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2)某句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思路引导:一是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从语言方面分析人物性格;二是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三是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语言表达的一般格式: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3)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思路引导:描写如见其人、如听其言,读者有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人物语言个性化,显示了人物性格;语言简洁、传神;语言风格或幽默风趣,或典雅庄重,或含蓄凝练等。2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常见题型:(1)说出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
17、形象时所起的作用。(2)理解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3)说出文章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丰富而多样)以及给读者提供了哪些艺术审美情趣。语言表达的一般格式:文章运用了表达技巧,表达了内容,达到了艺术效果。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从表达方式角度。看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工描、景物描写等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
18、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从选材组材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从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借景抒情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从结构安排角度。看开头结尾是否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是否运用了烘托铺垫,前后照应;是否运用了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是否做到了起承转合,曲折有致。从语言运用角度。看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委婉含蓄、尖锐直露、冷峻深沉、热情澎湃等);给读者哪些艺术审美情趣;文中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喻、
19、比拟、反语、夸张、排比等)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表达效果如何等。例如,2011年安徽高考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第3题,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对小说中画线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2)指出小说中画线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原文的相关片段为: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来,就去看个究竟。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余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
20、他想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说着,他当着众人把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得,我买下了。”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量一下嘛。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你赶紧拿走,能卖给谁就卖给谁。”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倒在地,号啕大哭。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别管他。”蒙铁尔毫不妥协。巴尔塔萨瞧那孩子半死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21、彼贝!”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他差不多大小的笼子,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什么好。解题思路:第(1)题要赏析的是人物语言,扣住“怎样描写的”和“有什么作用”两个方面回答即可,怎样描写,一般要考虑修辞手法、遣词、句式等。第(2)题回答描写方法,区分开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的方法就很简单了;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本题只要求分析情节结构方面的,联系下文分析即可。参考答案:(1)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赏之意。(2)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推动情节发展,是下文巴尔塔萨送鸟笼的直接原因。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
22、字,完成第14题。完美的猎物加拿大莫洛迪坎贝尔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猎物。萨莎按捺不住内心的窃喜,但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尊敬的样子: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你喜欢猫吗?呃、呃刚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萨莎乐不可支,强忍着不动声色。“我喜欢猫,你养猫了吗?”她飞快地回答,同时扫了一眼这套公寓,屋内的高档家具登时映入了她的眼帘。“正打算养,”老妇人颤巍巍地说,“我找钟点工就是为了帮我照料猫咪。”萨莎朝老妇人笑了笑。她确信自己很有把握做这个活她以前从未失过手。白发苍苍,不爱打扮,衣着朴素这样的老家伙们最容易摆平。萨莎要的薪酬比那些中介机构的开价低得多只要给现金就行,有了现金干什么事
23、情都方便。老妇人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她的猫,萨莎的眼睛却一个劲地在房间里扫来扫去。昂贵的家具,高雅的雕塑,餐柜上摆放着银光闪闪的蜡烛台,那八成都是些纯银的。毫无疑问,主人的卧室里肯定还有许多珠宝和大量的现金,像她这样的老家伙一般都不大喜欢银行卡。萨莎沾沾自喜,想象着即将到手的果实。寻找贵重物品的藏匿之处对萨莎来说是小菜一碟。“亲爱的,再加点茶?”萨莎欣然应允,笑容可掬。老妇人拿茶壶的那双手青筋毕露,满是皱纹的手背上布满了深褐色的老年斑。萨莎灵巧地迎上茶杯,让茶壶里的茶水恰到好处地倒入她的杯中。“天哪!”老妇人失声咕哝了一句。“莫蒂菲夫人,没什么事吧?”“哦,没什么,”她显得很尴尬,“实在对
24、不起,我需要去”,说着,她摇晃着身体从沙发上站起来,拖着沉重的步伐朝卧室奔去。“去卫生间了。”萨莎自言自语地嘀咕着。她一边品茶,一边微笑,即将来临的财运使她非常开心。这些老家伙们从来都懒得查看证明、介绍信什么的,这绝对有机可乘。呵呵,这些老人们都是些菜鸟。萨莎靠在长沙发上闭上眼睛,接下来的事情对她来说易如反掌。20分钟过后,穿着外套的埃尔维拉莫蒂菲从卧室走出来,直接来到躺在沙发上的萨莎萨罕斯卡身边,她仍然步履艰难,但脸上却带着古怪的笑容。老妇人从萨莎身上飞快地摘下三根金项链、一对厚实的金耳环,还有金手镯和金戒指,她动作如此熟练,令人瞠目结舌。她把这些战利品统统塞进外套里面装有拉链的那个贴身口袋
25、里。那双枯枝般的手指紧接着又在萨莎的手袋里寻找,翻出了她的钱包。竟然有800美元!这足以让我们过上一段好日子,老妇人喃喃自语。最近账单上的各种费用都涨得相当厉害。老妇人把沙发后面的一个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长长的蓝色热水瓶,十分小心地把茶壶、茶杯、小奶壶里所有的东西都倒进瓶里,把每件茶具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整理好这一切以后,她拉上包上的拉链,起身站了起来。老妇人的眼睛最后在房间里打量着。临时找一套这样的公寓十分方便,房主及其家人一般总是在这个时候离家外出度周末。沙发上的姑娘仍然沉睡不醒。挑选这样的目标就意味着机会和成功,因为她或他们绝不会去报警。这些年轻人总是自以为是,其实很愚蠢。即使她
26、真的敢去报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这个年龄的老妇人看上去都差不多,年轻人绝对分辨不出谁的头发更白,谁的皱纹更多。老妇人弯下腰来注视着自己的猎物,摇了摇头。这些年轻人真的都是一些菜鸟!(选自译林2012年第2期)1(考点题)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开头几段对室内摆设如家具、雕塑、烛台等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地点的特征,为下文情节中萨莎为自己的诈骗对象选择得当而沾沾自喜作铺垫。B小说故事情节紧凑,悬念层出不穷,萨莎想要诈骗的对象老妇人竟然是个手段更加高明的反诈骗专家,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老妇人的骗术十分高明,她和萨莎的一番对话使萨莎放松警惕,放心地在沙发上入睡,
27、可谓是精于此道,深谙别人心理。D老妇人收拾好了所有的用具,并且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而最后眼睛还在房间里打量,这可能是在检查是否露出马脚,可见她具有极高的警惕性。E老妇人发现萨莎的钱包里居然有800美元,不禁喃喃自语,十分惊喜,可见其偷盗的主要原因是物价飞涨,不得已而为之。2小说中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概括并简要分析。3(考点题)小说对萨莎进行描写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文中“菜鸟”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有人认为这篇小说以“菜鸟”为题更好,请联系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考查角度四:语言与表达技巧1AD解析:B项,老妇人是个诈骗惯犯,习惯于黑吃黑,不是所谓的反诈骗专家,而且
28、事件也称不上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项,萨莎是被老妇人茶水中的药剂所迷倒,不是自己放心入睡。E项,“偷盗的主要原因是物价飞涨”属无中生有。2老妇人是一个靠诈骗为生的惯犯。她善于伪装,警惕性高,心思缜密,专挑偷盗诈骗者下手,善于揣摩被害者心理,经验丰富,手法熟练。如“你喜欢猫吗?呃、呃刚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颤巍巍”等语言动作的描写表明老妇人的善于伪装;而“飞快地摘下三根金项链、一对厚实的金耳环”“她动作如此熟练,令人瞠目结舌”等描写说明她经验丰富,手法熟练;从“十分小心地把茶壶所有的东西都倒进瓶里,把每件茶具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可见其警惕性强,心思缜密;而她挑选这类骗子作为施骗对象,
29、看准其不敢报案的心理,表现出她善于揣摩人的心理的特点。3语言描写:如:“我喜欢猫,你养猫了吗?”“莫蒂菲夫人,没什么事吧?”这表现了萨莎的见风使舵和善于察言观色。神态描写:“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尊敬的样子: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表现出萨莎伪装出的谦恭和内心的虚伪;“她一边品茶,一边微笑”表现了萨莎自认为即将得手时内心的自鸣得意。动作描写:萨莎说话的同时扫了一眼这套公寓,“眼睛却一个劲地在房间里扫来扫去”,流露出她的诈骗盗窃的本能反应;“萨莎靠在长沙发上闭上眼睛”,乐不可支,体现其放松警惕,自以为胜利在望,扬扬自得。心理描写:“即将来临的财运使她非常开心”“这些老家伙们从来都懒得查看证
30、明、介绍信什么的,这绝对有机可乘”,表现出萨莎对自己的骗术十分有信心,并且为此而沾沾自喜。解析:基本思路是:点明手法举例说明表达效果,描写手法的表达效果侧重人物性格这一角度,组织答案时注意分条表述。4菜鸟,即初学者,新手,生手。指刚进入某些圈子,对某些事物操作不熟悉,能力不高的人。示例一:“完美的猎物”合适:“完美的猎物”,“猎物”直接体现小说的主题,点明是一起诈骗事件;有利于情节的展开,老妇人和萨莎都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诈骗对象即猎物,并且对她们而言都是最“完美”的那一种;题目与文中的首尾照应,圆和如一,突出了中心。原题目合适。示例二:“菜鸟”合适:题目新颖,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有利于凸显主题,老妇人和萨莎都认定对方是菜鸟,围绕这个中心,巧妙斗智,老妇人成为了最后的胜者;“菜鸟”一词贯穿始终,是全文的线索。因此,以“菜鸟”为题是合适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