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1第三课.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918786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1第三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历史必修1第三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1第三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1第三课.ppt(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第3 3课课桃江四中桃江四中桃江四中桃江四中 刘志新刘志新刘志新刘志新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zz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的先河。,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的先河。zz 由此,历代封建王朝的君主们围绕着两对由此,历代封建王朝的君主们围绕着两对矛盾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矛盾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皇权皇权相权相权中央中央地方地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郡国并行制及解决 (1)汉高祖:汉承秦制,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

2、(2)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将诸侯王任免权收归中央 (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削弱王国封地,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原因:汉高祖实行封国制,为后代留下隐患对策:分封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给割据留温床2 2 2 2、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岭岭南南五五府府经经略略剑剑南南节节度度使使陇陇右右节节度度使使平平卢卢节节度度使使范范阳阳节节度度使使河河东东节节度度使使朔朔方方节节度度使使河河西西节节度度使使北北庭庭节节度度使使安安西西节节度度使使广广东东四四川川青青海海辽辽宁宁北北京京山山西西宁宁夏夏甘甘肃肃新新疆疆新新疆疆边镇

3、兵49万中央军9万: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安史之乱藩镇藩镇割据割据拥兵自重拥兵自重集权削弱集权削弱唐玄宗设藩镇 长官叫节度使,长官叫节度使,往往发展为地方割往往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据势力 节度使安禄山、史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唐由思明起兵反唐,唐由盛而衰盛而衰 持续百多年,严重持续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是削弱了中央集权,是五代十国的祸根五代十国的祸根貌不惊人的安禄山貌不惊人的安禄山貌不惊人的安禄山貌不惊人的安禄山思考:思考:“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这些现象的代十国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的共同问出现说明的共同问题是什么?题是什么?地方权力的膨胀地方权力的膨胀

4、会导致国家分裂!会导致国家分裂!宋太祖陵墓永昌陵永昌陵石刻宋太祖像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宋),宋朝开国君主,涿州人。后周时任殿前都朝开国君主,涿州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武艺高强点检,武艺高强,创太祖长拳。后发动陈创太祖长拳。后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在位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在位17年,年,终年终年50岁,庙号太祖。他的死因颇为奇岁,庙号太祖。他的死因颇为奇巧,历史上有巧,历史上有“烛影斧声烛影斧声”的传说,传的传说,传说是其弟赵匡义加害,篡夺帝位。死后说是其弟赵匡义加害,篡夺帝位。死后葬于河南巩县永昌陵。葬于河南巩县永昌陵。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措施:1 1)军事:

5、收兵权,编禁军;)军事:收兵权,编禁军;2 2)行政: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行政: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3 3)财政: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财政: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2 2)评价:)评价: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的祸根。3、权归中央、权归中央4 4 4 4、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蒙古帝国图蒙古帝国图元与北宋元与北宋元与北宋元

6、与北宋疆域比较图疆域比较图疆域比较图疆域比较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 1)措施)措施:(2 2)评价:)评价:设行省制度设行省制度省下分设路、府、州、县省下分设路、府、州、县设宣慰司(掌管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掌管边远民族地区)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一。的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汉朝: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

7、,形成内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形成内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2)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即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即尚书、中书、门下)(3)隋唐:)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4)宋朝:)宋朝: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5)元朝)元朝:设中书省,相权得到强化设中书省,相权得到强化评价:相权一分为三。评价: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三省六部

8、制的隶属关系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决策)(决策)(执行)执行)(审议)(审议)六六 部部吏吏 户户 礼礼 兵兵 刑刑 工工三三 省省皇皇 帝帝(相权一分为三)(相权一分为三)皇权独尊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分割相权示意图北宋分割相权示意图中书门下中书门下皇皇 帝帝(最高行政机构,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权)行使宰相权)参知政事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使 三司使三司使(行政权)(行政权)(军权)(军权)(财权)财权)(相权一分为三)相权一分为三)(总揽大权)(总揽大权)z学思之窗 宰相李沆与宋真宗的这段故事,能说明些什么问题?1、北宋从宋真宗开始,相权逐渐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李沆抵制

9、宋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不仅想扩充相权,也是从有利于治国的角度出发。2、中国古代的相权与皇权的消长,总体虽然朝着强化皇权的方向演变,但其间也有相权强化的时候,并非简单的直线发展。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汉朝:察举制察举制2、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3、隋朝:、隋朝:首创科举制首创科举制4、唐宋元:、唐宋元:继承并完善科举制继承并完善科举制评价:评价: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

10、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名名 称称时时 期期 标标 准准察举制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科举制汉汉 朝朝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隋唐宋元品品 行行门门 第第才才 学学5 5 5 5、选官、用官制度的表格、选官、用官制度的表格、选官、用官制度的表格、选官、用官制度的表格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994年韩国再现科举科举考场宋代科举考试小结与评价地方分权地方分权集集中中中央集权中央集权

11、集集中中皇皇 帝帝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 1、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 2、这种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这种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3 3、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施有效的治理。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 1、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A A、削藩削藩 B B、郡国制郡国制 C C、推恩令推恩令 D D、分封制分封制 2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古代地

12、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A A、郡县制的实行郡县制的实行B B、郡国并行制的推行郡国并行制的推行 C C、三省六部制的推行三省六部制的推行D D、行省制度的创立行省制度的创立 3 3、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A A、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 B B、郡县制郡县制 C C、分封制分封制D D、科举制科举制 4 4、唐朝中期,政府要在某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来、唐朝中期,政府要在某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来 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A A、尚书省尚书省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礼部礼部 B B

13、、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礼部礼部 C C、门下省门下省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礼部礼部 D D、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中书省中书省礼部礼部 CDBB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5 5、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确立于唐太宗时期确立于唐太宗时期 B B、门下省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C C、尚书省负责官吏的考核和任命尚书省负责官吏的考核和任命D D、分散了相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分散了相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6 6、元朝设立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元朝设立的最高行政机关是():A A、中书省中书省 B B、中

14、书门下中书门下C C、行中书省行中书省 D D、三省体制三省体制 7 7、汉朝选官实行的察举制,其选拔人才的依据是、汉朝选官实行的察举制,其选拔人才的依据是 A A、门第门第 B B、孝廉孝廉C C、进士进士 D D、名望名望8 8、我国古代采用科举取仕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我国古代采用科举取仕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A A、汉朝汉朝 B B、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 C C、隋朝隋朝 D D、唐朝唐朝 DABCz9.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zA.体现三

15、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z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Bz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z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z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z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z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Cz11.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z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z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z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z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D12、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材料一材料一:汉初诸侯,惟张良出身最贵:汉初诸侯,惟张良出身最贵其余陈平、王

16、陵、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陆贾等皆白徒(农民)等皆白徒(农民)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赵翼赵翼2222史札记史札记 材料二:材料二:西汉一代之制:凡为相者,就爵而言,必封侯西汉一代之制:凡为相者,就爵而言,必封侯丞相为百官之长,位高而权重。丞相为百官之长,位高而权重。西汉前半期西汉前半期“常以列侯为常以列侯为丞相丞相”中国宰相制度中国宰相制度 材料三材料三:武帝元封年间,名臣文武欲尽。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武帝元封年间,名臣文武欲尽。汉兴功臣受封者百余人余人子孙骄溢,忘其先子孙骄溢,忘其先至太

17、初(前至太初(前2 2世纪末)百余年间,世纪末)百余年间,见侯五,余皆坐法殒命亡国。见侯五,余皆坐法殒命亡国。武帝以后,宰相之材不能不武帝以后,宰相之材不能不取于列侯之外。取于列侯之外。(同上)(同上)材料四材料四: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至至昭宣之世,大将军权兼中外昭宣之世,大将军权兼中外在内朝预闻政事。在内朝预闻政事。汉书汉书问:(1)材料一中所言“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指的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汉武帝选任丞相的渠道及原因。(3)材料四叙述的是什么制度?材料三、四叙述的汉代中央官制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由贵族将相变为布衣将相 汉武帝在列侯以外选任丞相。原因:列侯为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列侯后代多腐败堕落、犯法丢爵。中外朝制度(或内朝制度)。实质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