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建筑物和景物具体描写对于审美教育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建筑物和景物具体描写对于审美教育的作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摘要红楼梦中,想必读者们最为熟悉的还是大观园吧,作者曹雪芹对于大观园的描写也是不乏笔墨的,他以绚丽的带有魔力的语言和文字,带领我们走近这样一座梦幻一般的“文笔园林”。大观园这样一处说是独特又不乏典型的园林建筑,是作者总结了那个年代的江南一带园林和帝王苑囿的极具特色之处而创作出来的。在红楼梦中大观园最让人称奇的就是它的建筑和景物,作者对于大观园的这两个方面的描写,可以说是十分出众。曹雪芹用他的美学素养,给读者们呈现出一副几近完美的园林建筑和景物特色。其中大观园的建筑,或雄伟、或秀雅、或安谧、或流动,处处体现着古典建筑的永恒魅力。曹雪芹其人是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学素养,这就使他能融汇诗词曲和散文的一些
2、表现方法,根据人物性格和环境安排整体的景物特色,使人物与环境相互映衬。曹雪芹通过对大观园建筑和景物的的细致描写可以让我们对于审美艺术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领悟。关键词:园林;大观园;审美;教育目录摘要1第一章 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的景物描写的分析2(一)景物的相关描写2(二)景物描写的相关分析3(三)景物描写的作用4第二章 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建筑结构描写的具体分析4(一)大观园建筑结构的相关描写4(二)大观园建筑描写的方式和特点5第三章 红楼梦建筑物和景物具体描写对于审美教育的作用6(一)从景物描写看审美方式6(二)从建筑物描写看审美方式7第四章 从红楼梦大观园景物建筑物描写的审美教育到审美教育的
3、拓展7(一)从大观园相关描写得出的结论7(二)对上述结论的延伸分析8第五章 总结8第一章 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的景物描写的分析(一)景物的相关描写“佳园结构类天成,快绿怡红别样名。长槛曲栏随处有,春风秋月总关情。”这首诗表达的就是对作者曹雪芹描写大观园景物特色的欣赏,“佳园结构天成”和“长槛曲栏”等等正体现了曹雪芹描写的精美奥妙之处,整体来看是十分具有审美气息的。古往今来,许多学者都对红楼梦进行了相当深刻的阅读理解,除了书中人物的分析,对于建筑和景物描写的分析也有很多,这些学者们对于作者的描绘手法可以说是拍案叫绝。曹雪芹对大观园中的景物描写除了对于整本书中的人物情感和故事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通过
4、对大观园的景物描写所展现出来的艺术审美也是十分重要的,带给后世许多宝贵的学习内容。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整体描写的写作手法十分巧妙,作者不是按照一般写作的直入主题对大观园的景物进行描写,而是利用贾政父子和清客相公作“冷子兴”受邀做客,从此引入,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跟在他们身后一步一步踏入大观园,感受其中的风光美妙,而此时大观园刚刚才落成,正是万事具新的阶段,非常适合细致描述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园林。(二)景物描写的相关分析对于红楼梦一书而言,大观园作为整本书中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最为频繁,书中故事主线和副线都需要穿插的场景,是全书中无法替代的最为重要的场景,在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无可取代
5、。在这个大观园中,许多的精彩故事就此展开,许多的人物从此出现,它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当然,这一环境对于全书中,各个人物角色的思想或者性格的表现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大观园的衬托下各个人物的性格充分的得到表现。有许多学者认为红楼梦这本书主要表现了表现了贾府作为明显代表的封建大家庭经历的兴衰成败,而大观园就是这样封建大家庭兴衰成败的见证。作者在对大观园的景物进行描写的时候,手法十分特别,显得整个文字看起来清丽脱俗,衬托出景物的清新与灵动,比如作者在文中描写桥梁小路,有“清溪泻雪,石蹬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的通衢大桥,也有“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的清幽小
6、路,从柳荫中露出的朱栏小桥。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不仅仅是十分细致,还十分具有特色,仅仅相隔咫尺但是整体的风景意境就已经变化多端了,让人好像恰如其境,行走在大观园的精致小道上,目不暇接。再如描绘这里的花木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更有奇花异草,牵藤引蔓,垂山巅,穿石隙,垂檐绕柱,萦砌盘阶,“丝垂翠缕,葩吐丹砂”。而就读者方面而言,在这样的语言文字的环境下,仿佛能看到一个个美好的景物像富有诗意的画卷一般展现在面前,好像逐一赏阅过后,就能陶醉于其中。我们都知道,古代文人写诗文都会经常用到借景抒情,借物喻理这样的手法,这正是因为,我们的大自然千变万化,拥有着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景
7、物,而这些景物都是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去发现,这样这些景物和人们的生活思想感情的关系就十分的紧密。因而诗人、作家、艺术家在以艺术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时候,也就常常花去不少的笔墨对大自然景物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借着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身的情感。而红楼梦的作者在这本书中对于景物描写的作用发挥的更是淋漓尽致,他将自己的审美情操全部寄托在书中对景物的描写,使得整本书的景物描写精致又显得脱俗。这样的写作方式对于文学审美教育工作来说是十分具有价值的。由于他继承和发挥了我国古典诗歌词曲的因情咏物、借物抒情的传统,并且打破了诗、词、曲等形式的限制,用更加通俗的白话语言加以描绘,使人与
8、物、情与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不仅有浓厚的诗情画意,而且把人物内心世界充分地揭示出来。红楼梦的景物描写是这座伟大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伟大的艺术才华。(三)景物描写的作用通过上述的分析,想必大观园这一园林对于红楼梦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了。大观园在作者进行全书的艺术构思中有可以说是思想载体的作用了,是作者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角度而着力打造出来一个精致的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古代园林建筑,具有着古代园林的典型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难以抹杀的气质。对于审美教育来说,大观园时不可多得的“实际教材”,在现代审美艺术中,我们从现实主义的创作角度来分析曹雪芹关于大观园景物的相关
9、描写,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景物描写也是构成“典型环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而作者对于大观园的景物之所以描写如此细致写实,也是为了通过这样的典型环境,对于书中各式各样在大观园中发生的情节更加的生动饱满,而这样的景物特色对于全书的人物情感和作者希望表现出来的内心世界描绘的更加具体,更加突出特点。第二章 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建筑结构描写的具体分析(一)大观园建筑结构的相关描写 仔细研读整本书不难发现,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三次较大的游园相关活动反复的进行皴染的,那么这三次活动就是:宝玉试才游园、元妃省亲游园与刘姥姥中秋游园。贾宝玉试才题对,这是在大观园刚刚落成的时候。贾政带着贾宝玉以及众清客入园观赏,既是对
10、大观园景色的概览,同时也将父子两代在园林建筑和艺术见解等问题上矛盾冲突暴露出来。仔细研读,我们可以发现,在这样一个大观园中是分布着几个具有不同风格特色的建筑群落的,由亭台、楼阁、水榭、曲廊等各个部分共同构成,虽然构成主体大同小异,但是建筑群落的风格却是各不相同的,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和形成了自身的美感。 从书中可以看出,建造大观园的最开始的原因是为了元妃省亲,因而在省亲结束之后,贾宝玉与各个姐妹都奉命搬入园中居住,而为了凸显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红楼梦中这些主要人物的住所也是各具特色。其中,以贾宝玉的居所怡红院和林黛玉的潇湘馆为代表。(二)大观园建筑描写的方式和特点红楼梦对于书中几大主角性格特征
11、的描写都是十分明显,可以看出贾宝玉的性格就是喜欢奢侈华丽,生活十分注重精致和讲究的公子哥,因此,他的屋舍绝对不能是那种泥墙茅屋、纸窗木榻的稻香村;“院外绕过月洞门,就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院内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芭蕉,另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院内略略有几点山石,其中有两只仙鹤在松树下剔翎。回廊上吊着各色笼子,里面是各种仙禽异鸟。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上面悬着一个匾额,四个大字:“怡红快绿”。”这样的建筑物描写正凸显了贾宝玉其人的个性特征。而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可以用“梨花带雨”来形容,自然她居住的潇湘馆则是以淡雅清幽为主的,书
12、中所描写的潇湘馆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这里小桥流水人家,翠竹婆娑,粉墙黛瓦,仿佛置身于江南园林中。“从院外可见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进门来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从作者对建筑物的描写中就可以看出人物的细腻情感。而就书中来看,薛宝钗性格圆润光滑,但是因其家庭原因,住的蘅芜苑则清冷寂寥。在实际上,林黛玉与薛宝钗的个性都可以说是“冷”,但林黛玉的冷是不入世俗,孤傲的冷;而薛宝钗的冷则是洞察世事,明哲保身的冷。这样的人物性格在她们所居住的园林描述也有明显的体现,潇湘馆是幽竹万竿的阴凉,而蘅芜苑则是雪洞一般的清冷。前者诗意盎然,后者孤寂肃杀。因
13、此,在这一点上,园林的风格与其主人的性格是非常一致的,每座园中园都是其主人的情感个性格的射影,是大观园中建筑艺术“个性化”的最突出反映。第三章 红楼梦建筑物和景物具体描写对于审美教育的作用(一)从景物描写看审美方式 根据上述分析,作者对于大观园的景物描写是十分具有艺术特点的,从这些相关的景物描写中我们是可以收获一些十分特别的艺术审美方式的。例如: “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捕了来玩要,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捕;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姣喘细细。”这里无
14、论写人写景,都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进行,在这样的手法下就能够达到大家所说的“空谷传声,一击两鸣”的艺术效果。再看写景方面,当中人物的相关活动与蝴蝶翩翩起舞的景色相互照应,使画面显得特别生动活泼而又妙趣横生。从写人来看,与景色交融的蝴蝶,撩拨了少女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而这些正是封建主义无法扼杀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描写下,整体的艺术形象十分饱满而又含蓄隽永。 这样的描写方式在红楼梦中到处可见,如黛玉葬花、宝玉吊金钏等等,作者将景物和人物融合的写法,简直让人分不清到底是写人还是写景了。这说明小说中的写景,既不同于绘画中的写景,又不同于散文中的写景,不能单靠画面的明晰和文章的意蕴去打动读者,而必须使画面的
15、明晰与文章的意蕴都成为靠近人物心灵的窗户,或者站在人物的角度去选择观景点,或者就干脆让人物活动在景物之中,组成一个艺术整体,才能唤起读者的审美兴趣。(二)从建筑物描写看审美方式 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是由正殿、蘅芜苑、稻香村、紫菱洲、蓼风轩、秋爽斋、潇湘馆、怡红院、栊翠庵九个园中园构成的。作为大观园兴建的起因,省亲用的正殿自然是整个院落的“中心”,高高的围墙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与威严,冰冷而没有人性,为了营造出皇家的气派,在进入正殿之前,必然是一条宽阔的大道,以营造出皇家的气派,恢弘的排场。这样在南北方向上就形成了强烈的主轴线,象征封建皇权。而大观园的总体布局则相对是自由的,有平坦宽阔的大道,也有曲
16、折多姿的小径,如果我们循路而行,将是异彩粉呈,目不暇接。所观之景,步移而景异,随时变格,趣味横生。如此富丽堂皇,美仑美奂的大观园,能在布局上做到如此纯熟精巧,作者在园林建筑方面的造诣也不是常人可及的。第四章 从红楼梦大观园景物建筑物描写的审美教育到审美教育的拓展(一)从大观园相关描写得出的结论对于建筑方面的艺术,要强调的是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统一,正是犹如人的肉体和灵魂一般,建筑的内部空间是需要按照人们使用的心理需要以及活动的顺序变化而分割的多个空间。再看大观园,九个主要的院落就是整个大观园的内部空间,而且其中有蕴含了许多小的空间,这样的艺术美是具有序列的特征的。而这样的特征构成下,读者唯有跟
17、随作者的脚步走动,移步换景,才能展现这种序列化带来的艺术流动之美,而这种美被建筑师们称为“建筑的灵魂。”大观园的山水景物的排列和组合,在园中都有明显的起始、陪衬,主体的结尾的系列,犹如一幅中国画的长卷,让人们在一抬头,一转身之间都会有所发现,令人目不应瑕,流连往返。建筑艺术是凝固的音乐,大观园亦是如此。曹雪芹虽然仅为我们创作了一座美仑美奂的纸上文笔园林,现实不曾出现,但读其文,如观其园。我们不仅从他的字里行间看到一个家族的衰亡史,也从他的丹青妙笔中走进了一座比现实园林更美、更典型、更理想、更可观赏、更富艺术性的皇家园林。(二)对上述结论的延伸分析曹雪芹远远没有满足于继承发展传统小说中的白描手法
18、,而是继续发展,找寻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他本人是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学素养,这就使他能融汇诗词曲和散文的一些表现方法,根据人物性格和环境安排整体的景物特色,使人物与环境相互映衬。曹雪芹对大观园的细致描写让我们对于审美艺术又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知识。在小说中,脱离了人物和情节去单纯孤立地写景,不管景物用了多么华丽的辞藻去描绘都显得空洞无依。即使辞藻再华丽,形容再丰富,都没办法带读者进入景物之中,而是总使人感到是一种飘浮在作品之外的东西。恩格斯在论及哈克纳斯的小说城市姑娘时,提出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第一次明确地把“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联系在一起,为我们文学创作和研究
19、指明了方向。当然,构成“环绕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典型环境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具体的场景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成功的环境景物描写,常常有助于展示在特定环境中生活的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并且可以对情节的发展起到某种渲染烘托作用。 第五章 总结 在文学大师曹雪芹的笔下,一个个优美独特的建筑意境在这所“文笔园林”大观园中生动地展现。大观园综合了北方皇家园林的富丽宏阔和南方私家园林的典雅幽深,其独特意境令人叹为观止。大观园的园林设计对后世的园林建造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迄今为止,它依然是我们研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典范。参考文献:1王婷.从大观园引开去看中国古典建筑与园林旅游审美赏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郑月宁.浅谈大观园的造园艺术J.现代园艺,20143李春娇.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植物景观浅析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4汪洋.红楼梦中的古典园林艺术J.南京林业大学,20165郭树文.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论刘姥姥和曹雪芹的文化观念J.红楼梦学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