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声声慢》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821450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声声慢》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22《声声慢》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声声慢》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声声慢》教学反思.docx(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声声慢教学反思声声慢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声声慢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声声慢教学反思1声声慢是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晚年时期的作品,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词中展现的家愁国愁,身世飘零之悲,令人动容。词人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可以说整首词都紧紧围绕词眼愁字展开。因此,授课中,我把握住“愁”这个关键字,将“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1、作者前期创作与后期创作变

2、化比较大,她的词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比较突出,学习本课时先让学生了解词人的身世经历,使学生在理解词中“愁”的由来时更深入,学生对愁的诸多内涵的把握较准确。2、课前开始播声声慢歌曲,营造凄惨愁戚的诗词气氛,引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学习情境创设得较为成功。3、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按照“怎样入愁、怎样写愁、因何生愁”的思路引领学生进行了分析探讨。4、鉴赏诗词主要是把握感情、体会意境,不要让学生纠缠于某一个文言词语的字面意思上,而应注意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5、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课堂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质疑是主线。本节课可以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的充分的发挥

3、,让学生自己品读意象,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到了让学生个体直接与文本对话。老师的点拨也十分到位。当然,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1、在听过名家的朗诵,且配乐自读之后,学生对朗诵明显有了兴趣,但却因为时间的缘故,未给学生更多的时间。2、板书虽在课前有所设计,但因为黑板所留位置不足,而未能很好的表现,以致学生没有一个深刻的印象。3、小组讨论前,由于教师没能放手让每一位学生充分独立的思考,导致小组活动中少争辩,少合作,结果小组的发言便成了小组代表“个人”,即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发言。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我说存在缺憾的课堂是向上的动力。尽管本堂课仍有不足之处,但是我相信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修

4、改,下一堂课会更好。声声慢教学反思2选择声声慢作为课赛的课题起初就是一种单纯的喜欢,是叹服开头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14个叠字的精妙吗?是被结尾“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无尽的愁绪所打动吗?其实,自己也说不清楚。可是,当题目被敲定后,开始进入准备阶段的时候才发现,一切并非自己想的那么容易!首先,对词本身并没有深入的理解,仍然处于一个很浅显的层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此低程度的把握很显然是不够的。其次,所谓:“知人论事”,要想深入文章的精髓,要想听作者内心的呼唤,就必须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而对于声声慢这首词,如果抛除作者的生平不去了解,就要用一课时的时间,所以对于时间的把

5、握很重要。这节课有一些值得进一步发扬的方面,比如:对品诗步骤的引导、诵读的指导、学生讨论等。以上几方面,领导、老师以及语文组的前辈们给予了我一定的认可,同时也给我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让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反思和前辈们的意见整理如下:1、课堂不够紧凑。教学环节是精心设计的,但因为上课时有点紧张,有疏漏。因而上完后感觉课堂不够紧凑。由此看来,自己的个人素养还应加强。2、课堂应急机智不够灵敏。课前,自己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以及教学内容,但由于前部分的问题处理结束之后已经用了相当长的时间,自己没有做出很好的应变措施,及时的删减一些内容,还是按部就班根据自己的设定进行,以致影响了后面教学任务的完成。导

6、致了后面的环节都是匆匆带过,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前松后紧。3、学生在班上讨论时,应让学生站起来,这样效果会好一些。因为既然是讨论,那就应该让学生动起来,不能仅仅局限在小组内部的讨论,小组与小组间的讨论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这虽然是一个细节,但也会影响上课效果,不可忽视。再有当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做出展示的时候,没能做到小组的评价奖励机制,导致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竞争意识较弱。4、对于诗词的鉴赏,没能加强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的能力,在学生展示环节只是几个学生频繁展示,应该做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展示当中,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5、课堂上的环节衔接过渡准备不好显得生硬,应做好各个环节的衔接过渡一环扣一环

7、。另外,还有两个弱点:1、自己在课堂上对于授课语言的表达还不是很规范,细节问题处理的不够好,给人感觉不严谨,随意性较强。2、口头禅非常多。“对不对”“是吧”之类的词不知道说了多少遍,这让人听来会感觉不舒服。声声慢教学反思3声声慢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李清照晚年的重要代表作,是一篇千古绝唱,词情凄清,催人泪下,是一篇写 ”愁”的名作,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李清照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把教学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的婉约风格

8、;过程和方法:诵读课文,鉴赏分析,比较探究;情感态度:感受声声慢的凄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回顾这节课,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从学生课堂的表现看,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也较好,但是自我反省,还有很多不足:1、朗读不够 教读古典诗文,一定要以读带动教学的进程,“读”,不仅是老师的范读,还有学生的各种各样的读,但无论是何种方式的读,必须让学生明白,“我读这一遍,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也就是“带着问题读课文”,而我在讲课时,没有处理好这一点。学生读懂了,读透了,方可进入诗的意境,然后,学生们才可带着感情读出韵味来。2、 在“缘愁选景”步骤中我要求学生从词中找出相关描写愁的意象并进行分析,这样虽然

9、可以让学生迅速把握作者宣泄“愁情”的切入口,在教学中更利于操作, 但却无形中削弱了对整体词句的品读,使词作的分析有些支离破碎,“愁”的深度和浓度都变浅、变淡了。因此我觉得诗词的赏析一定不要驾空,意象的品读要融入具体词句,边读边品,每分析完一个意象,应用精炼的总结性语言帮助学生提升对此意象的把握和其与全词的内在联系。不宜纯粹脱离感情基础去找一些景致。3、课堂内容的安排还是有些多,使得以上环节不能充分展开。声声慢教学反思4声声慢编排在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宋词。本单元主要选录了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的词和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和李清照的词作。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的重要代表作,是一篇

10、千古绝唱,词情凄清,催人泪下,是一篇写“愁”的名作,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把教学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过程和方法:诵读课文,鉴赏分析,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情感态度:感受声声慢的凄美以及词人深沉的家国愁情,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的教学设计从三个方面展开:即怎样入愁,如何写愁,为何生愁。首先课前播放安雯的月满西楼,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一剪梅,力求让学生早点进入课堂情境。导入我选择了李清照前期的两篇代表作如梦令和醉花阴,引出与这两首词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词声声慢。接下来是诵读,包括教师范读、名

11、家范读,学生自读三个方面,力求让学生通过朗诵进入课程情境。整个教学设计的中心是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首先探讨怎样入愁,即分析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蕴含的情感基调。其次分析如何写愁,即探讨意象所蕴含的愁情,由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以及这些意境传递的情感。最后分析为何生愁,联系李清照的生平,可以说本首词写出了词人的情愁、家愁、国愁,和醉花阴里的愁不一样,这是一种永恒的难解之愁。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总的来说,我这节课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实践了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了分组讨论探究这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讨。总体来说,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1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诵读课文。导入的时候我就让学生齐读如梦令和醉花阴,让学生对于学习过的文本有所复习。开篇由我自己范读课文,然后再听名家朗诵,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快速的进入到学习诗歌的状态中来,在此基础上学生有感情的朗诵。2、品读意象。意象在诗歌赏析中是重点中的难点,“愁”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如何在宏观层面表现愁,就是词人选取什么样的意象,意象的特点其实就是愁的特点。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诗人情感的意象,联系所学诗歌进行分析,这样既复习了所学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浓厚兴趣。3、小组合作探究有实效。将全班分成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最后将讨论结果汇总,由小组代表发

13、言。这样能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能当堂反馈学习成果,能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课程设计取舍不当,应变能力需要加强。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很多,但课堂上学生的答案千变万化,这就占用了很多分析引导的时间,导致教学时间不够,结尾处处理有所欠缺,日后定当有所取舍,详略有致。第二、课堂语言应该精炼。语文课堂随机生发的问题很多,这就需要老师合理利用课堂时间,一个问题切忌重复多遍,语言要精炼准确。第三、学生在班上交流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有些问题老师可以点拨学生就能完成的,教师尽量少讲,学生交流完的结果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次公开课的教学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也充分认识

14、到自己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学会在反思中成长,在同事的互助中成长。未来的教学生涯还很长,我会继续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声声慢教学反思5优点:1、课前开始播月满西楼flash,营造诗词气氛,引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学习情境创设得较为成功。2、课前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使得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而且自己也阅读了大量关于李清照的事迹及诗词,了解她的经历,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让学生准确把握愁的诸多内涵。同时在阅读中知道作者前后期的经历不同,词作的风格也不同。3、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课堂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质疑是主线。本节课可以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的

15、充分的发挥,让学生自己品读意象,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到了让学生个体直接与文本对话。老师的点拨也十分到位。4、课堂上讨论落到了实处,使学生明确具体任务,时间充分,老师在巡堂过程中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切实掌握学生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作业的处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作者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不足:5、导入太长,意象品读拓展不足。也许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没有完全放开让学生去讨论,所以对意象的品读显得不十分到位,有点浅。6、解决“如何入愁”问题时,我非常在意时间,显得过于急躁,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处理的不够从容,给学生时间不够充分,整个课堂感觉很“赶”。7、课堂上老师的反应

16、不够灵敏,应对学生的回答语言显贫乏,单一,对学生的个性品读,不能给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只泛泛而谈,做不到一针见血。同时对回答好的同学没能给予及时的表扬。声声慢教学反思6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代表词作之一,感情深婉细密,耐人寻思、品读。因此,我把声声慢的教学重点定位为:通过朗诵、探究等让学生品味这首词的情感,理解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通过朗诵让学生初步体会这首词的情感;接着,在朗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这首词的理解,真正走向声声慢的更深处。此处是本课的重要环节,通过探讨声声慢中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以及鉴赏学生喜欢的句子来实现。然后再听录音带范

17、读,总结这首词的意象和意境,情和景的关系,使学生对声声慢这首词有一个整体把握。最后,为了让学生对李清照的词风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我设置了拓展延伸环节,比较鉴赏她后期的代表作声声慢和前期代表作一剪梅。通过以上几个教学环节,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想,这主要得益于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讨论探究这一教学模式。讨论探究这一授课形式可以较好地使学生战胜学习的心理障碍,激活思维,主动学习;还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语文活动的机会,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上课过程中,我注意到,强烈的表现欲使学生战胜了被动、依赖、害羞的心理,他们不知不觉参与到声声慢的鉴赏中。在整个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或

18、问或答,或思或记,大部分学生都主动、紧张地思考、学习,效果较好。同时,讨论探究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消除老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性,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也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这样就能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中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当然,这一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不足,比如会削弱对词的把握的整体性。它要求教师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堂教学中要有较强的概括总结能力。在上课过程中,我自己觉得,在总结这个环节中做得不够,还不能让学生对整首词有个高屋建瓴的把握。在引导学生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不足,问题提出后,让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充分,而且急于给学生提示,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另外,课堂节奏偏

19、快,容量偏大,使得学生不能完全消化知识。声声慢教学反思7已经是开学的第五周了,这个学期一直都在学习古文。前面已经讲了几首唐诗宋词了,每节课都是我教给了学生一些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今天学习声声慢,这是李清照的一首词,词的字面意义较简单,意境也比较的明晰。考虑到以上的一些因素,我决定实施我考虑了很久的一个想法:让学生自己来上一节课。让一个学生完整地上一节课是不太可能的,于是我决定让学生以宿舍为单位,这样容易准备,每个宿舍派一个代表来讲解课文。在我给了他们一些指导后,他们便开始准备了。我任教了两个班,这两个班的情况有些不同。9班的学生学习认真,我布置的任务也能够认真的完成。但是10班却有一些学生学习不

20、认真,并没有很认真地去完成这个任务,因此这两节课就会有一些差距,但是总体来说,两个班的学生都给了我一些惊喜。10班的梁婉莹同学就李清照词的意境,()结合李清照的生平,分析讲解得感情充沛,有理有据,透彻深入,见解独到。可见她查了许多资料,而且对于清照词有独到的理解和感受。9班的同学因为整体准备充分,因而在课堂上还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情况。通过这次课,让我看到了学生潜在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总是以为传授给学生知识是我们的责任,总是认为他们还太小,而不敢信任他们。其实,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机会,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他们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声声慢教学反思8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代表词

21、作之一,是一片千古绝唱,词情凄清,催人泪下,是一篇写 ”愁”的名作,因此,我的教学设计中,将“愁”作为课堂的切入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一)知识与技能:品味叠词的作用;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后期的愁情。(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诗词的感情基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抓住六大意象鉴赏诗词的意境和意蕴,体味诗词的情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的意境美,体味词人的情感。回顾这堂课,我基本完成了课前设置的学习目标,从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也不错,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表现在对

22、朗读教学的指导上不够具体,学生因为齐读而语速较快,教师应适时点播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放轻、放慢语速;其次,在朗读的方式上面比较单一,除了教师示范、学生齐读、学生示范读之外,还可以播放名家示范朗诵等,增强学生朗诵的兴趣;最后,在“缘愁选景”步骤中我要求学生从词中找出相关描写愁的意象并进行分析,这样虽然可以让学生迅速把握作者宣泄“愁情”的切入口,在教学中更利于操作,但却无形中削弱了对整体词句的品读,使词作的分析有些支离破碎,“愁”的深度和浓度都变浅、变淡了。因此我觉得诗词的赏析一定不要驾空,意象的品读要融入具体词句,边读边品,每分析完一个意象,应用精炼的总结性语言帮助学生提升对此意象的把握和其与全词的

23、内在联系。不宜纯粹脱离感情基础去找一些景致。当然,这堂公开课使我最欣慰的是学生的全面参与,在拓展环节,中我要求学生寻找与声声慢中有相同意象的诗句,或者是一首歌等等。程度较好的学生争先分享了诗句,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平时语文学习较吃力的一个男孩子因为“黄花”而联想到了周杰伦的菊花台这一首歌,并深情演唱了一段,给同学和在座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这说明,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能否绽放出来,全在于教师对课堂的驾驭以及对学生的关注,只有教师给学生创造条件,学生才会激发自我潜能,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声声慢教学反思9注重诵读,以读为上,以读为美,是汉语言教育的一个优秀传统

24、。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新课标还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热爱。教学设想是:体现“人本”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诗歌鉴赏课的特色,增加课堂的文化含量,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艺术情境;重视意境的挖掘、情感的把握、语言的品味、形象思维的训练及诵读训练。所以我这节课设计思路是:以诵读为主线,诵读涵咏感受美合作探究解读美联想想象再现美声情并茂分享美。设计亮点:一、视野广阔,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多元化,注重学生参与的热情。1、开篇叠词与英译

25、进行比较,说明平仄变化造成的音韵之美是汉语所特有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声声慢与法国诗人克洛岱改写的绝望进行了对比,来彰显中国古典诗词意象那种蕴藉含蓄的艺术之美。3、从宏观层面拓展了意象,扩大了视野,探究了愁如何成了秋的文化象征符号。4、小组合作探究有实效,能当堂反馈学习成果,能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5、诵读pk环节,小组展示诵读成果,由全班同学做大众评委,以掌声的分贝决定名次。这既是个人的展示,又是群体的分享。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参与的热情。二、学习方式的创新:1、小组合作探究法:真正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上网查找等方式,整合李清照的历史资料,在对李清照的一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集合全

26、组智慧探究问题。2、活动法: 恰当的活动(如诵读pk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3、利用网络博客这一记录平台,让学生享受发表的快乐。长期以来,学生辛辛苦苦写出一篇作文,读者就只有老师,从唯一的读者那里得到的鼓励认可少得可怜,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长期无法得到满足。而网络是一个非常便捷的发表平台,利用它进行课堂片段写作训练,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传到班级博客,读者就成了全体师生。这既能使学生感受到发表的快乐,也能使他们不随便应付差事,同时也方便师生共同点评。效果分析:1、小组合作探究有实效。能根据查找的资料和文本的内容以及小组的思考,提出有价值的观点,这就训练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

27、力;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这个学习的认知工具,拓展了学习空间,提高了学习效率。2、学生在班级博客踊跃发言,语言及思维的训练非常有效。3、从诵读pk环节的当堂反馈情况看,学生欣赏美再现美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声声慢教学反思10全面贯彻“学引用清”课堂教学模式,即在课堂学习目标统筹下,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在教师及时、高效的引导下,师生、生生充分互动,完成课堂学习目标,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展示和培养,并检测出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1、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全词2、捕捉意象,品味语言,归纳诗词蕴涵的情感。捕捉意象,品味词作语言,体会词作蕴涵的词人深沉的情感。1、赏析开篇14个叠字的妙用。2、体会

28、作者因国破家亡而孀居沦落的的凄苦心境。1课时一、导入新课齐诵醉花阴。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同样是写愁,她的后期作品则蕴含了更为深广的愁思。今天我们来学习学习凝结了她万般愁情且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声声慢。(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温故知新;简洁导入,设置情境。)二、展示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全词2、捕捉意象,品味语言,归纳诗词蕴涵的情感。(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习意向)三、走进文本、品读鉴赏(一)诵读感知,读出情感出示自学指导(一):放声自由诵读,并思考:请用一个字来概括本词所抒发的情感,并找出词作中直接抒情的词句。提示:放声朗读,读出情感和滋味。期待你五分钟后的精

29、彩展示与回答。个读展示后,回答思考问题。(设计意图:以朗诵为起点,通过自由诵读、个读展示等形式,整体感知,熟读文本。从自学内容、学法指导、时间限制三个方面设置的自学指导,明确了自学的方向。)(二)品读叠词,赏析入愁。出示自学指导(二):首句直接抒情,能否把它改成“寻觅、冷清、凄惨”?或者“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冷冷清清”呢?提示:可以读一读进行比较、品味。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三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展示!(设计意图:教学内容问题化,无疑处设疑,在问题的引领下,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展示环节,旨在培养敢于展示自我、敢于表达自己的精神和竞争意识。)(三)捕捉意象,品读愁情出示自学

30、指导(三):为写“愁”情,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你能结合相关意象的其他诗句来说说该意象的内涵吗?提示:你可以采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问题:我选赏的是“ ”(词句)中的“ ”(意象),它在古典诗歌中往往代表 (意象内涵),如在 (作品名称)中的“ ”(含有选赏意象的诗句)。该意象在本词中的作用是 。请先独立思考,有困难可以互相讨论。五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展示!(设计意图:用已知接通未知。通过明确的学习指导,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诗词的方法。展示阶段,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提升。)(四)知人论世,深味结愁出示自学指导(四):当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

31、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合“清学稿”中的“背景知识”,想一想,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为何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的?教师引入背景资料:李清照大事记1103年: 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1127年: 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1129年: 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1131年: 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1132年: 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1155年: 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设计意图:知人论世,揭示情感主旨,深味词作蕴含的词人身世之愁和家国之愁。)四、课堂小结1、深情齐诵声声慢2、回顾本课主要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引导归纳学习成果,完成学习目标

32、,巩固学习内容,构建知识体系。)五、布置作业:1、当堂:完成“清学稿”。2、课外作业:课后阅读梁衡的散文乱世中的美神。(设计意图:当堂完成“清学稿”,做到及时反馈,实现学以致用。)一、“学引用清”教学是一种目标控制教学“学引用清”教学模式的本质是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的基本教学环节是展示目标达成目标检测目标巩固目标。展示目标的环节是导学的过程,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动机;达成目标的环节重在学(学生自学)、引(教师引导)、用(学以致用);检测目标的环节可以看作是学以致用的过程;巩固目标的环节可以理解为清学的过程。所有的环节,都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展开。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立足文本,突出重点

33、。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设为:1、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全词;2、捕捉意象,品味语言,归纳诗词蕴涵的情感。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均围绕既定学习目标的达成展开。二、“学引用清”教学模式蕴涵了丰富的教学思想“学引用清”教学模式的精髓是“先学后教”,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充分地备学生,尽可能考虑到他们在解读文本过程中会出现的困惑疑问,考虑到他们学习、思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这样才能对他们学生的学习进行高效的引导和评价,也才能真正做到“学引用清”模式所要求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是必须时时处处想着学生,譬如教学问题

34、的设计就应当由浅到深,注意问题之间的承接与过渡。教学问题,尤其是自学提纲的设置,一定要方向明确,要能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本课教学“品读叠词,赏析入愁”环节纠缠太久,浪费了很多时间,主要在于备课时备学生不充分。三、“学引用清”模式下的多媒体运用要适量多媒体的使用,使教师教学更加形象直观,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运用,应取决于是否有助于学生读懂文本,促进师生对话,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本课教学“品读叠词,赏析入愁”环节纠缠太久的另一原因就是程序性课件太多,使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很被动。课件张数不宜过多,主要呈现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和必要的资料性文字,课件制作一定要为课堂教学预留生成空间。这样更利用教师在课堂上的

35、游刃有余地发挥引领作用,而不受课件程序性的牵制。附:清学稿李清照声声慢清学稿班级 姓名李清照大事记1103年: 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1127年: 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1129年: 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1131年: 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1132年: 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1155年: 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一、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二、阅读声

36、声慢,根据示例,完成下面的表格意象意象内涵相关诗句淡酒秋风过雁黄花细雨梧桐象征悲凉、孤寂、凄苦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李煜相见欢)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黄昏三、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声声慢。(选做)四、谈一谈收获:通过本课学习,你掌握哪些鉴赏诗词的方法?声声慢教学反思111、以新课标要求为依托。新课标提出鉴赏古典诗词的要从如下方面进行:在了解作品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和理解作品,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独到的思考;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在诗歌的鉴赏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2、以有效课堂为原则。

37、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的重要保障,本着有效课堂的原则,进行一切设计。文本:此词是清照后期词的代表作,是词人熔铸亡国之恨、丧夫之痛、流离之苦、怀乡之思、寡居之凄写成的。因词人生活的变化,词的风格已由前期的清新明快发展为哀婉凄凉、忧愤深沉。而作者这种深沉的情感一方面是借助直接抒情的字句,另一方面通过具有特定属性的意象营造富于深蕴的意境,加之创造性的连用叠词等来渲染和传达的。学情:1、作为高一学生,虽了解一定的诗词鉴赏技巧,但在实践中往往不能运用这些技巧,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2、与长于用典的辛词相比,清照词擅用口语、铺叙日常生活,这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清词备受学生喜爱,学生鉴赏的积极性会很高。

38、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并掌握叠词的效果及作用。2、捕捉词中具有特定属性的意象,并结合意象特点、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感知词中凄凉意境,深入体味词人“愁”的深刻内涵。3、掌握基本的诗词鉴赏技巧,并熟练运用这些技巧分析其他诗作,提高诗词鉴赏水平。设计目的: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1、品味意象丰富内涵、感知意境、深入体会词人别样“愁”情。2、运用诗词鉴赏基本技巧准确把握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情感。诵读感悟法自主鉴赏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设计目的: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读诗。自主方能突显个性解读,合作弥补个性之不足。一、导入设计:(多媒体出示李清照画像及其词园对联,

39、请同学猜是谁?)词采秀千秋,看风雅流传,才情自古无男女;生年交两宋,究悲欢转换,命运从来系国家。没错,她就是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古代男权社会,她却凭自己的才情在南宋词坛竖起一面鲜明的旗帜,她的词作哀婉凄美,令多少文人雅士折服。她不仅仅是我们女同胞的骄傲,更是我们山东的骄傲。因为她是我们山东人。我们曾经学过她的什么作品啊?(如梦令)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她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二、知人论世畅所欲言话清照1、学生自由发言。(课前准备任务查阅李清照相关资料)2、教师相机补充(幻灯片出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其词被称为易安体。南渡是李清照词的分水岭。前期:李清照自幼受过很好的教

40、育,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18岁嫁与宰相赵挺之子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前期词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词风真挚细腻、清新明快。后期:宋朝南迁,清照逃往南方,不久,赵明诚染病身亡。她变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她四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部分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孤独困苦中走完人生的最后路程。后期词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流离之苦、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哀婉凄凉。三、美读感知以声传情(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根据预习时对这首词的理解读出感情来)(2)分别请

41、一到两名男生、女生诵读,其他同学聆听,点评,教师总结诵读要领。(3)师播放范读录音,配以汉宫秋的乐曲和“黄花满地,雁排长空,一女子翘首凝望”的图画,营造氛围,进入意境,感受音韵美。(4)通过读,你所感受到的词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悲凄低沉)四、整体把握用心体情师多媒体引导:诗词中有诗眼、词眼之说,“眼”,传神之所。“词眼”就是最能传达词人内心情感的字词。以形容词、动词居多,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1、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诗人又是怎样表现的呢?(学生结合预习情况,再读全词。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2、生自由回答,师归纳明确:词眼:“愁”,词人借助于一系列意象及恰当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词眼

42、的。哪些意象?(让学生关注意象的属性)意象:酒、风、雁、花、梧桐、雨(淡)酒、(急)风、(过)雁、(满地)黄花、梧桐、(点点滴滴)的细雨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神奇的叠字的运用;强烈感情的反问句的运用。通过这些表达了词人无限的孤寂凄苦之情。3、带着体味,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全词。五、佳句鉴赏个性品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诗歌注重个性化阅读,鉴赏佳句,融入意境,体味情感。1、学生再读全词,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佳句,并选择一角度加以鉴赏。小帖士:A选择含意象的诗句的同学,赏析时结合意象的特点、属性品味;B思考后,形成书面文字。2、学生自由选取诗句赏析。小组内自由讨论交流,互相推荐

43、、自由回答。对于名句教师可稍加点拨做重点鉴赏,其余简略分析。1、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果学生没关注叠词,可以如下引导)A赏析时让学生各删去一个与原词比较读,感受叠词的魅力。B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挖掘隐含信息,体味其中深情。师引导:开篇七组叠字,可谓“胆大包天”,具有开创性,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追问挖掘文字背后的文字信息。“寻觅”的可能是什么?寻觅的结果?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读来不觉累赘,只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极富音乐美,词人的情感似乎也加倍了。叠词作用:音乐美、增强情感。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在学生赏析的基础

44、上,引用古典诗歌中些酒的诗句,把握“酒”的意象内涵,重点品析“淡”。“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明确:“酒”愁的象征,酒“淡”,其实是说愁“浓”,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愁的是晚境何等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引导学生把握“雁”的特定内涵。秋天,北雁南飞,词人亦是北方人,避难南下,故说“旧时相识”。雁可回北方,人却客居江南,在异乡相逢,更添天涯沦落之感。明确:“雁”离愁的象征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引导学生把握,“黄花满地”内涵。(备用幻灯片引导)强烈的反问,

45、“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自己因忧伤而憔悴。黄花更显出一个人无限的孤寂凄苦之情。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把握“梧桐”“细雨”特定内涵,在学生赏析基础上,可引导学生用发挥想象,几十字描绘诗句所展示的凄惨的情景,体味情景交融效果。)结论:“梧桐”悲秋、悲凉的心境。梧桐叶落,细雨霏霏,细雨落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洒到地上。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添愁绪,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清照“愁”的内涵。(结合赏析归结)怀乡之思漂泊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六、共同总结积累方法。如何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鉴赏古典诗词?1、走进作者,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经历背景2、寻找词眼,整体把握。抓直接抒情句子、直接表现情感词。3、捕捉意象,关注特点。诗人往往借助意象、营造意境、传达情感。有些意象本身就有某些比较稳定的含义。如柳惜别之情,明月寄托相思,雁雁足托书,盼望亲人的消息,梅、兰、竹菊、鹤君子的象征。同时还要注意描写这些意象用了什么样的字眼,从这些字眼再体味作者的情感。如明月寒月缺月残月。这些虽都是月亮,但修饰语不同,意象也不同。4、明确技巧,品味效果。表现手法和技巧多种多样,恰当的技巧对表情达意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注意技巧的鉴赏。此词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