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国债理论与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国债理论与管理.ppt(6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国债理论与管理国债理论与管理学习本章应思考的几个现实问题:学习本章应思考的几个现实问题:1、阿根廷由债务危机引发经济危机、阿根廷由债务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启示的原因及启示2、人们为什么称中国的上一界政府、人们为什么称中国的上一界政府为赤字政府?为赤字政府?3、如今的中国有债务风险吗?、如今的中国有债务风险吗?阿经济终究没能挺过阿经济终究没能挺过2001年年 1 1、01 01年年11月,阿根廷股市暴跌,国家风险基数月,阿根廷股市暴跌,国家风险基数创下新高。创下新高。2 2、阿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阿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12亿美元贷亿美元贷款的谈判陷入僵局,款的谈判陷
2、入僵局,3 3、阿陷入债务支付困境和货币贬阿陷入债务支付困境和货币贬4 4、银行存款大规模流失。银行存款大规模流失。5 5、12月月1日,阿政府为避免金融系统崩溃,宣布限制日,阿政府为避免金融系统崩溃,宣布限制 银行提款数额措施,顿时,全国上下人心惶惶。银行提款数额措施,顿时,全国上下人心惶惶。6 6、12月月18日到日到21日,不堪忍耐的阿根廷人民终于发日,不堪忍耐的阿根廷人民终于发动了严重骚乱并由此发生了政治危机。动了严重骚乱并由此发生了政治危机。债务危机债务危机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政治危机 阿根廷打砸抢阿根廷打砸抢 1 13月4日,李卡多洛培茲慕菲慕菲任命为新经济部长。16日,宣布4
3、4.5亿美元的紧缩控开支计划发生严重骚乱发生严重骚乱2000人聚众抢掠人聚众抢掠为免遭哄抢为免遭哄抢 阿超市免费分发食物阿超市免费分发食物 阿根廷惩治打砸抢阿根廷惩治打砸抢 阿根廷打砸抢阿根廷打砸抢 阿根廷惩治打砸抢阿根廷惩治打砸抢五月广场示威群众成千上万五月广场示威群众成千上万示威群众成千上万示威群众成千上万总统德拉鲁阿引咎辞职总统德拉鲁阿引咎辞职政府更迭频繁一年换了四位央行行长一年换了四位央行行长12月9日晚宣布仅37岁的经济学家阿方索帕拉特盖盖伊伊执掌阿根廷中央银行,以接替上周刚刚辞职的阿尔多皮尼皮尼亚亚内利内利。因为他是阿根廷政府2001年任命的第四位央行行长,被一些媒体称为“阿根廷的
4、第四次起跑”1010天之内天之内3 3任总统下台任总统下台 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一、国债的涵义一、国债的涵义 1、国债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 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2、国债是以中央财政为债务人,主要通过发 行有价证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等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商品。二、国债的特点二、国债的特点 1、与其它财政收入相比:(1)发行上的灵活性(2)认购的自愿性(3)偿还性2、与私债相比(1)发行主体不同(2)发行担保不同三、三、国债的功能国债的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2、筹集建设资金3、调节经济(实施宏观调控 抑制经济波动)央行购买国债使用资产方:资产方:公债增加公债
5、增加负债方:财政负债方:财政金库存款增加金库存款增加金库金库存款存款下降下降商行商行存款存款增加增加商行商行存款存款准备准备增加增加商行商行扩大扩大放贷放贷规模规模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商行不扩大放贷规模商行不扩大放贷规模货币供给不增加货币供给不增加同时压缩对商行的贷款规模同时压缩对商行的贷款规模调调节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投资及产品结构投资及产品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地区经济结构 第二节国债的负担与限度一、国债的负担一、国债的负担1、债权人(认购者)负担2、债务人(即政府)负担3、纳税人负担二、国债的规模二、国债的规模1、国债规模的三层含义:(1)历年积累的债务总额(2)当年发行国债
6、总额(3)当年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2、国债的最佳、国债的最佳(适度适度)规模规模使国债的净正效应达到最大化的国债规模3、衡量(名义)、衡量(名义)国债规模的指标:国债规模的指标:(1)负担率:当年国债余额/GDP(45%)(2)偿债率:国债还本付息额/财政收入22%(3)国债依存度:国债发行额/财政支出 (中央财政:25-30%)4 4、制约国债规模的因素:、制约国债规模的因素:(1)认购方的负担能力(2)政府的偿还力(3)国债的使用方向、使用结构和使用效率 国债的最佳(适度)规模国债规模国债规模国债国债净正净正效应效应OYQQ*债债务务危危机机国债年度国债年度国债国债还本还本本付本付息额息额O
7、QT2008年2万亿第三节国债的制度和管理一、一、种类种类 、按发行的形式:借款、债券、按发行的地域:内债、外债 、按国债的流动性:可转移让国债、不可转让国债二、二、国债的结构国债的结构 、应债主体的结构 、国债持有者结构 、期限结构三、国债的发行和偿还三、国债的发行和偿还1、国债的发行发行方式()固定收益出售()公募拍卖()连续经销()直接推销()综合方式、国债的偿还方式、国债的偿还方式、资金来源资金来源 1)国债的还本方式还本方式(1)分期逐步偿还(2)抽签轮次偿还(3)到期一次偿还(4)市场购销偿还法(5)以新替旧偿还 国债的发行方式财政部财政部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一级自营商一级自营商中
8、国银行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12社会投资者社会投资者商业银行商业银行3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社保机构社保机构保险公司保险公司42)还本资金来源)还本资金来源 (1)建立偿债基金 (2)用财政盈余 (3)通过预算列支 (4)举借新债 3 3、付息方式、资金来源、付息方式、资金来源 (1)按期分次支付法 (2)到期一次支付法 (3)一般性财政收入税收收入4、国债的发行价格和利率国债的发行价格和利率1)国债的发行价格)国债的发行价格 (1)平价发行 (2)折价发行 (3)溢价发行2)影响)影响国债利率的因素国债利率的因素 (1)市场利率 (2)银行利
9、率 (3)社会资金的余缺状况 (4)政府信用 5 5、国债市场、国债市场1 1)国债的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国债的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发行市场是一级市场发行市场是一级市场.财政学课件财政学课件151.151.PPSPPS流通市场是二级市场流通市场是二级市场.财政学课件财政学课件152.152.PPSPPS政府政府承销机构承销机构认购者认购者一级市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二级市场场内交易场内交易场外交易场外交易 2 2)国债市场的功能)国债市场的功能(1)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2)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3 3)如何完善二级市场)如何完善二级市场(1)适当扩大国债规模,增加国债品种(2)规范国债市场的价格管理
10、(平准基金)(3)加快法制建设,强化管理监督(4)适时恢复国债金融期货第七章第七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 一、按支出用途一、按支出用途(一)从静态价值构成的角度:消费性、积累性、补偿性(二)从动态社会再生产角度:投资性、消费性二、二、按费用类别:按费用类别: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三、按经济性质分类三、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转移性三、按经济性质分类三、按经济性质分类1、购买性支出2、转移性支出要求掌握:含义及区别 各自主要内容 经济影响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间接影响收入分配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对政府和
11、市场主体的约束不同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1、财政收入(经常性收入)GDP2、财政支出(指经常性支出)GDP后一指标比前一指标更能反映实际情况:(1)更能准确衡量财政集中程度。(2)财政收入反映财政参与参与GDP分配过程;财政支出则反映财政对GDP的使用(3)更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一)财政支出增长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条规律(二)理论分析1、瓦格纳法则WagnersLaw2、内外因素增长论peacockWiseman3、经济发展阶段论R.A.MusgraveW.W.Rostow瓦格纳
12、法则WagnersLawOY国民收入国民收入G/GDPY1G1Y2G2财政支出弹性大于财政支出弹性大于1,即:,即:G/Y1GY第二时期的财政支出比率第二时期的财政支出比率大于第一时期的财政支出比率大于第一时期的财政支出比率即:即:G2/Y2G1/Y1内外因素(梯度渐进)增长论OT、YG军费军费战战前前战战后后战战争争总支出总支出民用支出民用支出经经济济发发展展阶阶段段论论OT、YG早期早期中期中期成熟期成熟期拐点拐点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一一)经济因素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经济体制的选择3、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二二)政治因素政治因素1、政局稳定与否2、政
13、体结构的行政效率(三三)社会性因素社会性因素1、人口状况2、文化背景等第三节财政支出结构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1、经济管理职能:经济建设支出2、社会管理:公共支出二、财政支出性质与结构二、财政支出性质与结构1、发展中国家侧重购买性支出2、发达国家侧重转移性支出三、财政支出用途与结构三、财政支出用途与结构1、加大纯公共物品方面的支出2、控制基建的规模四、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四、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思路;1、按社会公共需要的先后次序,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2、按经济政策目标,增量支出中理顺生产性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关系。五、财政支出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五、财政支出决策的科学
14、性与民主性1、科学性原则:效率效率:MCR=MPR(即财政财政部门资源使用边际效益边际效益等于民间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益边际效益)公平:公平:经济和社会公平(二)民主性原则:政治程序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民主性的基础第四节第四节财政支出效益财政支出效益一、财政支出追求效益1、效益含义:“所得”与“所费”;“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2、财政支出效益与微观主体追求效益不同(1)计算所费、所得的范围不同;(2)择优标准不同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一)“成本效益”分析法:(二)最低费用选择法(三)公共定价法:平均成本、二部、负荷美国.财政学课件122.PPS英国.财政学课件123.PPS中国电信价
15、格.财政学课件124.PPS(四)政府采购制度.财政学课件144.PPS1、政府采购制度的涵义政府采购制度的涵义:是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和所属团体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一种制度。2、政府采购制度的特点:政府采购制度的特点:(1)公开性(2)公正性(3)竞争性3、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1)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减少腐败,促进社会稳定。第九章第九章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第一节第一节财政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财政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一、投资刺激经济增长一、投资刺激经济增
16、长(一)原因:1、刺激需求2、增加供给3、是调节供求总量的重要手段(二)注意的问题:规模、结构、效益,二、政府投资的特点、范围二、政府投资的特点、范围()特点:1、资金来源、2、资金投向3、追求目标(二二)范围:范围:1、社会基础设施2、农业3、能源、通讯、交通有关国计民生国计民生的领域(“市场失灵市场失灵”领域)基础性基础性和社会公益性社会公益性项目。三、财政投资决策的判断标准三、财政投资决策的判断标准1、布坎南、波拉克:“资本”产出比率最大化2、盖伦森、利本斯坦:“储蓄率(资本一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3、卡恩:社会边际生产率标准。4、就业标准第二节第二节基础产业、农业的财政投资基础产业
17、、农业的财政投资一、基础产业投资一、基础产业投资(一)定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二)原因:1、资本密集型:投入资本大,回收期长。2、世界各国的惯例。3、基础部门供应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三)基础产业与财政投融资建立财政投融资制度,发展政策性银行。二、农业投资二、农业投资(一)重要性1、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财政收入的基础。2、自身积累差、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3、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必要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二)农业投资的重点凡具有“外部经济”及牵涉面广、规模巨大的农业投资,原则上由政府承担。第三节社会消费性支出一、性质:一、性质:满足纯社会公共需要、“公共支出”。二、行政管理费和国
18、防费二、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一)性质:国家的基本支出、非生产性(二)增减趋势1国防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的波动,与国际局势密切相关。2,行政管理开支占财政支出比重是下降趋势。(三)非生产性,要加以控制三、文科卫支出三、文科卫支出(一)性质:非生产支出、辩证地理解(二)资金来源:总体:政府与社会公众应共同出资。具体:1、文教事业方面,政府应为那些有助于普遍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教育和文化出资;2、科研方面,政府出资基础科研;3、医疗卫生,主要为卫生事业出资。(三)预算管理:根据单位性质、收支分三种:1、全额预算管2、差额预算管理3、经济核算办法第四节第四节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的含义一、社会
19、保障的含义国家对因疾病、失业、年老等种种原因导致国家对因疾病、失业、年老等种种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社会公众所给予的基本经济保障。生活困难的社会公众所给予的基本经济保障。二、主要内容二、主要内容1、社会保险:工伤、失业、养老、医疗等。2、社会救济:对城乡贫困户、失业者等。3、社会福利三、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三、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计划体制(一)计划体制:单位单位(全民、集体、国家机关、事业全民、集体、国家机关、事业)保保障障(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保障具有层次性:保障具有层次性: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2、:、:“养老养老”、“医疗医疗”实行个人帐户实行
20、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结合办法。和社会统筹结合办法。3、实施救济和部分民政福利。、实施救济和部分民政福利。第五节第五节财政补贴财政补贴一、定义一、定义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无偿支出。二、性质:二、性质: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三三、财政统计角度分类、财政统计角度分类:(一)物价补贴(二)企业亏损补贴(三)财政贴息(四)税前还贷(五)税收支出三、财政补贴的经济意义:三、财政补贴的经济意义:相对于经济制度,是经济调节手段,起辅助作用。(一)纠正不合理的价格结构,改变不合理的供给结构和需
21、求结构,有助价值规律发挥作用。(二)商品经济发达时,纠正市场缺陷,实现国家社会福利目标。四、中国的财政补贴四、中国的财政补贴(一)产生和蔓延的原因:价格改革、国企改革、客观调控改革。(二)改革出路:“归并”和“取消”。第三节第三节税收支出税收支出一、税收支出概念、性质一、税收支出概念、性质(一)概念(二)性质:属财政补贴。(三)分类:1、照顾性税收支出2、刺激性税收支出二、税收支出的形式二、税收支出的形式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等。三、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一)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控制(二)建立统一的税收支出帐户(三)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三、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三
22、、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一一)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控制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控制(二二)建立统一的税收支出帐户建立统一的税收支出帐户(三三)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 第十章第十章国家预算国家预算第一节第一节国家预算的组成与原则国家预算的组成与原则一、国家预算的概念:一、国家预算的概念: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二、国家预算的类别:二、国家预算的类别:(一一)以形式差别: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以形式差别: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二二)以内容差别: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以内容差别: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三、国家预算的组成:按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原三、国家预算的组成
23、:按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原则,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则,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5级级)四、国家预算原则:四、国家预算原则:(一一)公开性公开性(二二)可靠性可靠性(三三)完整性完整性(四四)统一性统一性(五五)年度性年度性四、国家预算原则:四、国家预算原则:1、公开性公开性2、可靠性可靠性3、完整性完整性4、统一性统一性5、年度性年度性五、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五、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1、编制编制2、执行(、执行(3件事)件事)3、决算、决算第二节第二节国家预算法(自学教材国家预算法(自学教材251-254页)页)改革:零基预算改革:零基预算.财政学课件财政学课件1
24、41.PPS集中支付集中支付.财政学课件财政学课件142.PPS巴西的国库制度巴西的国库制度.财政学课件财政学课件143.PPS第三节第三节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一、预算外资金的性质、范围和特点一、预算外资金的性质、范围和特点(一一)预算外资金的性质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属于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性财政性资金(二二)预算外资金的范围预算外资金的范围1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2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三三)预算外资金的特点预算外资金的特点1财政性;2专用性;3分散性。二、我国预算外资金的历史和现状二、我国预算外资金的历史和现状三、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一一)预算外资金范围的重新界定预算外资
25、金范围的重新界定(二二)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三三)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规模基金规模(四四)建立预算外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建立预算外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五五)积极、稳妥地推行积极、稳妥地推行“费改税费改税”1、湖南武冈税费改革、湖南武冈税费改革.财政学课件财政学课件121.PPS2、海南省燃油税改革海南省燃油税改革.财政学课件财政学课件125.PPS第十一章第十一章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第一节第一节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沿革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沿革一、预算体制的概念与内容一、预算体制的概念与内容(一一)预算体制的概念
26、预算体制的概念(二二)预算体制的内容:预算体制的内容:1、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2、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3、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4、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二、中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沿革二、中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沿革第二节第二节分级分级(分税分税)预算体制预算体制 及其理论依据及其理论依据一、分级分税预算体制的内涵一、分级分税预算体制的内涵(一一)分级预算体制的特征:一划分税种为核心分级预算体制的特征:一划分税种为核心一级政权,一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一级政权,一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二二)分级预算体制的要
27、点:分级预算体制的要点:1、分事、分事2、分税、分税3、分管、分管4、转移支付、转移支付二、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二、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一一)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性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二二)集权与分权关系集权与分权关系 第三节第三节中国分税制中国分税制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一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2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整体设计
28、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二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分税制改革及评价、分税制改革及评价.财政学课件财政学课件171.PPS2、中国转移支付制度中国转移支付制度.财政学课件财政学课件172.PPS3、德国转移支付制度德国转移支付制度.财政学课件财政学课件173.PPS(二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分税制改革及评价、分税制改革及评价.财政学课财政学课171.PPS2、中国转移支付制度中国转移支付制度.财政学课财政学课172.PPS3、德国转移支付制度德国转移支付制度.财政学课财政学课173.PPS4、美国的税基分享制、美国的税基分享制.财政学课件财政学
29、课件174.PPS第十二章第十二章财政平衡与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第一节第一节财政平衡财政平衡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1 1、概念、概念 2 2、计算口径、计算口径3、如何理解、如何理解二、二、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三、三、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 总量平衡恒等总量平衡恒等式:式:C+S+T+M=C+I+G+X赤字预算恒等式:赤字预算恒等式:G-T=(S-I)+(M-X)直接影响总需求,间接影响总供给直接影响总需求,间接影响总供给第二节第二节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概念与功能一、财政政策的概念与功能1、导向、导向2、协调、协调3、控制、
30、控制4、稳定、稳定二、财政政策的类型二、财政政策的类型(一一)调周期:自动稳定、相机抉择调周期:自动稳定、相机抉择(二二)调总量:扩张性、紧缩性、中性调总量:扩张性、紧缩性、中性三、财政政策乘数三、财政政策乘数根据国民收入决定公式根据国民收入决定公式Y=C+I+G,得出:得出:C=a+byd(个人)个人)b: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C=a+by(全国)(全国)(一一)税收乘数:一税收乘数:一b(1一一b)(二二)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乘数:1(1一一b)(三三)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1四、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四、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一)政策目标一)政策目标1、物价相对稳定2、收入的合理分配
31、3、经济适度增长4、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二)(二)政策工具政策工具:税收、公债、政府支出等。五、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一)、相互配合的必要性1、作用机制不同、作用机制不同2、作用方向不同作用方向不同3、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二)配合的组合方式(二)配合的组合方式1、松松的财政政策和的财政政策和松松的货币政策的货币政策2、紧紧的财政政策和的财政政策和紧紧的货币政策的货币政策3、紧紧的财政政策和的财政政策和松松的货币政策的货币政策4、松松的财政政策和的财政政策和紧紧的货币政策的货币政策四、中国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四、
32、中国反周期的财政政策.财政学课件财政学课件162.162.PPSPPS五、美国五、美国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 的财政政策的财政政策 .财政学课件财政学课件161.161.PPSPPS财政学总复习财政学总复习(1)私有制、国家私有制、国家公共需要公共需要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C+V+M国家国家企业企业个人个人财财政政收收入入利利税税费费国内外债、借款国内外债、借款财财政政支支出出国防国防行管行管文教文教国债国债经济经济建设建设财政支财政支出是否出是否与商品与商品劳务相劳务相交换交换购买购买性性支出支出直接直接相交相交换换转移转移性性支出支出不直不直接相接相交换交换
33、积积累累性性消消费费性性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支出支出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文教科卫文教科卫行管国防行管国防1补助支出补助支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2捐赠支出捐赠支出3债务利息债务利息支出支出财政学总复习财政学总复习(2)财财政政分分配配国家国家预算预算收支收支计划计划预算预算外外预预算算法法预算管预算管理体制理体制中央中央预算预算地方地方预算预算权权限限划划分分53年前年前统收统支统收统支53起起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80起起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划分收支分级包干94年起年起分税制分税制执执行行结结果果收收 支支节余节余支支 收收赤字赤字收收=支支平衡平衡财政财政平衡平衡如何理解如何理解与总量的关系与总量的关系赤字的影响赤字的影响财财政政政政策策类类型:作用机制、作用效果型:作用机制、作用效果功功能:导向、协调、控制、稳定能:导向、协调、控制、稳定构成要素:政策目标、政策工具等构成要素:政策目标、政策工具等货币政策配合:配合方式等货币政策配合:配合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