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42题探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全国卷42题探析.ppt(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历史全国卷高考历史全国卷42题探析题探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命题特点分析试题类型审题方法答题方法备考策略第五部分.第一第一命题素材选呈现多样性,有文字材料、也有历史事件简表、也有公式、地图等等第二第二答题导向与要求非常明确第三第三侧重主干知识,体现历史学科的综合性与具体性第四第四一 命题特点分析命题立意聚焦考查历史素养,重在学科价值体现二 试题类型2011-2017年全国卷小论文题统计表年份材料形式对应知识点2011年1卷文字材料(西方崛起)西方近代政治、经济史2012年1卷材料+图片(西方的冲击-中国的反应)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史2013年1卷历史地图(东汉十四州与唐开元
2、十五道)中国古代政治2013年2卷历史图片(太和殿与白金汉宫、唐宁街)世界近代政治、古代中国政治2014年1卷教科书目录(抗日战争内容目录摘编)中国近代政治2014年2卷教科书目录(世界近代教材目录对比)世界近代、经济、政治、思想2015年1卷公式(科技乘法效应)世界近代经济2015年2卷数据统计表(我国1950-2008年度假日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2016年1卷著作摘录(世界近代制度构想与实践)世界近代政治2016年2卷历史地图(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中国古代科技文化2017年1卷历史事件简表(中西方14-17世纪对比)中西方古代、近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2017年2卷历史事件简表(
3、钟表的演变)中西方近、现代科技文化1 评述论证类(2011新课标全国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到欧洲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
4、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 比较说明类(2014新课标全国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目录A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5、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第二章 (略)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
6、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3 关系探讨类(2015新课标全国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
7、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4 修改建议类(2014新课标全国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8、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奈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5 主题提炼类(2017年全国II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材料:表1 1 钟表的演变钟表的演变古代古代日晷被成为日晷被成为“最早的钟表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末期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近代早期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准度提
9、高,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准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8501850年前后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2020世纪初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汽车时都可佩戴。2020世纪世纪5050年年代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子制造出原子钟,精准度可以达到每根据原子物理学原子制造出原子钟,精准度可以达到每100100万年万年误差误差1 1秒。秒。2121世纪
10、初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所拟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据。)三三 审题方法审题方法1 审材料 (1)提炼材料主旨,把握材料关键词。(评述论证类、主题提炼类)。(2)分析材料立论的角度。(修改建议类、评述论证类)(3)对于多段材料注意找出其中异同点。(比较说明类
11、、关系探讨类)2 审设问(1)注意设问的限定词,尤其是时间,国别的限定。如“用世界近代史的知识进行论述”、“中西联系”等。(2)看清设问的方式,从而分析题目类型。(20132013年全国年全国1 1卷)卷)阅读材料,完成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9 9、图、图10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图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示例一:示例一:
12、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示例二: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说明:唐代“道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示例三:示例三:信息:汉代北方地区的州比唐代北方地区的道密集;信息:汉代北方地区的州比唐代北方地区的道密集;唐代北方地区的道比唐代北方地区的道比 汉代北方地区的州少。汉代北方地区的州少。说明:中央集权程度加深;地方控制力减弱;唐
13、代裁撤合并行说明:中央集权程度加深;地方控制力减弱;唐代裁撤合并行政区域,减少了行政支出,缓解经济负担。政区域,减少了行政支出,缓解经济负担。示例四:示例四:信息:吐蕃、南诏不见于汉代信息:吐蕃、南诏不见于汉代 说明:从汉至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深;密切说明:从汉至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深;密切中央王朝与中央王朝与 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唐代少数民族政策效果明显;促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唐代少数民族政策效果明显;促进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进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 流;缓和民族矛盾。流;缓和民族矛盾。四 答题方法(2015新课标全国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历史学者为
14、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下表为2015年全国1卷42题评分标准)论证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一等(129分)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够准确
15、、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二等(85分)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40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有观点,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广东省42题评分标准 1.选题(2分)题目 2.论点 (2分)观点 3.结合史料,史实依据(4分)4.具体论证(4分)注意:题目是大范围的文章的标题;观点是文章的核心论点。标题有时候与核心论点重合,有时
16、候不重合。例如:题目:思想启蒙与民主政治的辩证关系 观点:思想启蒙对民主政治有促进作用。当你的观点和标题重合时,建议将它写两遍。1.观点部分(1)要有明确的观点。观点的主语最好与材料的行为主语保持一致。(2)观点是完整、通顺的句子。(要有主谓宾)(3)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拟定不同类型的观点。a.评述论证类题目,应先评对材料观点予以评价,如“我认为是正确的/错误的”,再展开论述。b.比较说明类题目,观点是两个事件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如“事件A与事件B在方面有相似之处/存在不同”。c.关系探讨类题目,观点是两个事件的相互作用。如“事件A促进了事件B的发生”/“事件B推动了事件A的进程”。d.修改建议类
17、题目,分析材料理论角度,找出其缺陷,然后参考材料中其他标题。格式:“建议:增加/将修改为”e.主题提炼类题目。找准材料主题,围绕主题提炼观点。2 论证部分(1)要正确区分“史”、“识”。(历史事实是指过去发生过的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不参杂主观内容。历史认识是指历史学家或者某人对历史现象的一些看法和解释。)(2)围绕中心观点选取史料,要充分利用材料信息,再加上课本知识。(3)逻辑严密地论证观点。不能只有观点无史实支撑,也不能只有史实堆砌没有观点论证。(4)适当使用一些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分析论证、类比论证等。3.结语部分:可适当深化观点。论题:科学技术、劳动工具与生产力的辩证关
18、系 观点:科学技术促进了劳动工具的改进,有利于生产力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新式交通运输工具蒸汽轮船、火车的发明,使得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汽车、飞机等新式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不断促进劳动工具的改进,最终能提高生产力。(2015新课标全国全国卷)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生产力=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五 备考策略1 注重通史与专题史的结合。2 关注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3 多角度解读历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