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 考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7029981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8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 考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3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 考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 考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 考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考点练习题汇编(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题。材料一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 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 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 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 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

2、赞扬“刚毅”。曾子提倡“宏毅”。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 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 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引千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反不暇 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合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后世的有 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 想源泉。“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

3、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西周末年史伯区 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 同裨同,尽乃弃矣。”所谓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孔子亦说:“君子和而 不同。”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 外来文化。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容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重视。清末 顽固派拒绝西学,事实上是违背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摘编自张岱年 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材料二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蜗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 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

4、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 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 这是匹夫之勇。大勇者何?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为大勇。大勇之“大”, 在与“义”融。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指人们在危难面 战胜一切的韧性与力量。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的不惧品格。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进取锐气与沉着静气呢?中国古人提出了 “克己”与“成己” 的辩证关系。孔子及

5、其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遭难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急之下, 其他人都惊慌失措,但孔子却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危机解除后, 子贡表示要铭记这次的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驳道:“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 丘者,皆幸人也。”孔子为何珍视这次坎坷遭遇呢?他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 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 态度。周易谓:“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己,在 克服消除内心恐惧、忧愁、烦恼的同时,积极砥砺自我、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 为。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6、就是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的特点 与“勇者不惧”的品格高度相似。同时,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的过程也与人在困境中 锤炼无畏勇气的历程相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 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间砥砺出的“勇者不惧”的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 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面对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强劲地展现着也进一 步锤炼着这一宝贵的精神品格。(摘编自沈壮海、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材料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孕育而成的意识,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以及民众 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精神支柱。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而取

7、得这次大考的胜利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强大助力。可以说,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 展进步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 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又被不断赋予新的内 涵,这体现在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 精神之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 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近代中国,从鸦 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外国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国的主权。但这不仅没能打垮中国人民,

8、反 而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热忱,呼唤人们挺身而出,进行救亡图存的抗争。正是 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从历史的一次次磨难中拼搏奋起。民族精神也是当代中国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今天,从耄耋之年 的钟南山、古稀之年的李兰娟院士到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医护人员,从湖北当地医院工作人员 的迎难而上到外省市医疗队的紧急驰援,从广大党员干部的守士尽责到联防联控的人民“战 争”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心中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长城。民族 精神是战胜风险和挑战的硬核力量,还是中国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为了打赢脱贫攻坚 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上下以伟大梦想精神为航标,一手抓疫

9、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 坚,创新工作方式,发扬奋斗精神。疫情期间,脱贫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 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新的时代,中国人民正书写着中华民族精神新的篇章。(摘编自新浪网)16.下列表述,与材料一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相符的一项是()A.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B.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人生到处知何似?应

10、似飞鸿踏雪泥。”(苏轼)D.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1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自强不息”激励我们要奋发图强,“厚德载物”告诉我们要仁厚宽容。“自强不息”与“厚德 载物,一刚一柔,相得益彰,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A. “勇者不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基因,勇者只要受到道义的感召,就会产生无畏的气 概。C.面对困境时,临危不惧的修为和态度能成就勇士,使得勇士克服自身烦忧,积极超越自 我,成就英勇人格。D.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风险和挑战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 胜利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1

11、8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因此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 的事情。B.真正的勇者要心系道义,坚守道义,并把困境当作机遇,在困境中修炼自己“勇者不惧” 的品格。C.新冠肺炎疫情中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体现了“勇者不 惧”的大勇。D.材料三中,第二段论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第三段引用名言,列举事例,论证了民 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战胜磨难的重要力量。19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20 .这三则材料论述的内容都与民族精神有关,但论述上各有侧重点,请简要概括。(五)现代文阅读I阅

12、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题。材料一: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 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在英美, 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 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 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 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

13、 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 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 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 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 是自己。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 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 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材料二:亲戚关系,

14、过去被认为是重要的社会联结,如今正在青年之中式微,他们以一种逃离的 心态远离传统的亲戚关系甚至“断亲”。这里所说的“断亲” 一般理解为跟直系亲属、同辈 之间乃至与长辈之间日常的互动频率降低,或者没有交往,不是法律上所指的绝对的割断亲 戚关系。传统社会中,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因为生产力、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下,人们总是要互 助才能活下去。我们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更多以市场经济为主。我们现在越来越处在 逐渐富足的状态,导致了每家每户都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家庭独立”的生存方式。包括发达 的市场经济、好的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我们不需要依赖传统的亲缘关系,来获取我们 的生存机会。另外,新世纪以来,中国

15、社会的快速变化导致了各种内卷。尤其是教育的内卷,使孩子 的大量时间都被各种辅导班和作业消耗掉了,他们从小到大都在“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 长生活,基本独立于扩大化的家庭。这种内卷化的社会生长环境,对于青少年而言,休闲生 活被极大地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与此同时,青少年从小就以学习 为主,从小就与学校朋辈同学的见面、交流、互动显著增加,使得他们有了情感替代,用同 学、朋友关系替换亲缘关系。而且,围绕着孩子的教育,家长们形成了一个圈子,造成“朋 友圈”的替代,也就把原来的那些亲戚关系逐渐拉远。作为中国典型的互联网“元世代”,00后在现实中越来越个体化、原子化和生活半径 的紧缩化

16、。互联网让00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的 “人与人”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抢占了青年的时间、空间和心理,造成了青年世代的交往惰 性,“断亲”因沉溺网络生活方式而堂而皇之地上演。最近几十年,中国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造成人们可以在不 同的城市乃至国外选择工作和成家立业。这种居住地的远距离分化,导致了表兄弟妹甚至亲 兄弟妹之间也没法频繁交往。尽管互联网世代的青年呈现了比以往世代更加独立的个性和独自生活的适应能力,“断 亲”的社会环境、时代条件和家庭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随着00后世代的 年龄增长,他们将成家生子,之后形成自己的核心家庭,

17、而结婚带来新的亲戚关系,他们要 不断适应成年人的亲戚网络,也将唤起新的亲缘。我把这个称为“亲缘唤醒”效应,只有亲 自体验才能唤醒。这种心理也可以扩展到亲缘关系或朋友关系认知层面,即有的年轻人只有 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血缘、亲缘与学缘、地缘同样重要,或许更重要。还有一个变化是,由于国家推行二孩三孩政策,未来很多年轻人会有二孩、三孩,独生 子女的现状会有很大变化。那么他们又有了兄弟姐妹了,下一代就会有二代的表兄弟姐妹。 这种回归,当然不一定是完全复原,但某种亲情唤醒的回归效应应该是会出现的。(摘编自何国盛“断亲”青年,谁还在走亲戚?).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西洋,

18、“家庭”是一个指向极其明确的概念,而在中国,它所包含的范围却很含糊。 B.中国人的亲属关系如同一个蜘蛛网,这张网以“自己”为中心、可能涉及无穷多的人。 C.材料二所谈及的“断亲”现象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心理意义上的,而非法律意义上的。 D.可以预期。后年轻人结婚成家后,必将唤起新的亲缘,传统的亲缘关系也会复原如初。 2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先生“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的比喻,形象地表明了西洋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即 “团体格局”。B. “家庭独立”的程度往往与社会的发展程度、人们的生活水平成正比,与对传统亲缘关系 的依赖成反比。C.当今社会教育的内卷严重挤占了青少年亲

19、缘交往的时间,这是青少年中出现“断亲”现象 的一个重要原因。D.现实生活中,血缘、亲缘关系远远要比学缘、地缘关系重要得多,所以全社会都必须重 视“亲缘唤醒”。23 .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与相应结论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A.吴局长把众多微信群中的“工作群”置顶,然后才是“家族群”“同学群”等等。这种排序体 现了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提及的“差序格局,B.因为老宅拆迁,本来关系亲密的张甲和张乙两兄弟,因拆迁费用分割问题而导致关系恶 化,亲情隔断,这也是一种“断亲”现象。C.王同学和李同学的家长为教育孩子等问题而成为微信好友,关系密切,这表明传统的亲 缘关系已经被现在的各种“朋友圈”所

20、替代。D.江浙一带有的地方在富裕后新建了大量祠堂,加强了大家族之间的亲缘交往。可见经济 发达、人们生活富足会增强人们对传统亲缘关系的依赖性。2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25 .“亲缘唤醒”是解决当前“断亲”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谈 谈有哪些方法可以“唤醒”日渐疏远的亲缘关系。(六)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题。材料一:中华古代智慧既浓缩在以“经史子集”为载体的伟大文典中,也以实践形态深深扎根于 先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中华传统文化因其时代性而主要属于古典学范围,而古典学作为古典 时代的人类智慧,又因与人之生存的切近特性及对生命本身的直接观照,在总体上属

21、于人类 早期共有的博物学传统。所谓博物学,就是广博宽泛地理解万物的学问,一如孔子所说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 名”。博物学知识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与人的身心经验有密切关系。在博物学的语境中, 人与自然的接触是直接的,感受是多样的,人的生命体验因而也是具体的,它不是纯知识论 的,而是寓有活动者自身的生命情感在其中。由于博物学是源于先民在大地上最基本的生存经验自然而然形成的知识,来自百姓日常 生活的直接需求,属于当地人生存于当地的生命智慧。如果往大处说,则具有地方性和民族 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个性。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文明,其知识主导类型就是这种 博物学的智慧。古希腊人所说的“爱智慧”,也只能在

22、博物学的范式下才是可能的。中国是一个在历史上有着从未断裂的博物传统深广之国度,中国古典学也具有无可比拟 的底蕴和内力。如何既继承和复活传统古典学经验,又匡正人类发展中的偏失,于己于世都 已成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博物学最大的特征是整体存在性。若仅仅按照现代性的要件性模 式,从中寻找有利于当下情形的若干元素,最终将导致杀鸡取卵的局面。就此,我们必须时 刻反思,探究如何按照博物学的原则开创新的教育方式和承继形式,繁荣和传扬中华古典学。首先,需要在普遍的文化精神方面倡导博物的情怀,提倡博物的精神,承认事物的多样 性和万物一体。其次,整体性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人类各民族的知识史中存有丰富的博物 学资源,

23、对这种教育不应支离破碎地进行,而是系统地展开,包括系统的实践训练和体验感 知。再次,弘扬中华古典学要落实在行动上。把口头上的真理在行动中实践出来,既是中国 古来一贯的传统,也应成为衡量今天“做人”水准的一个基本尺度。诚然,振兴中华古典学不是排他性地搞中国传统一枝独秀,而是在中华古典学的视域内 接纳一切建设性的文化。今天,整个地球连为一体已成为现实,这要求人类在生存中展开更 多的合作和共赢,需要起码的理解、相互尊重和自我克制,这是推动人类永久和平和中华民 族生生不息走向未来新文明的活力之源。(摘编自刘啸霆以博物方式繁荣中华古典学)材料二:人类历史上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积累了丰富的博物类知识。此类

24、知识多为人类学所描 述的“地方性知识”,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实用性。最近十多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博物 学日渐进入中国大众读者视野,博物学图书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出版界的热门板块。一批优秀 博物图书被翻译引进,本土原创者也开始增多。但与此同时,也有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困扰着人们。比如,博物究竟是怎样的一种 认知活动?它跟自然科学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了成熟的科学还需要博物吗?古老的博物学 未来该以什么形态存在?早先的理解,倾向于使博物服务于科学,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的多少便是衡量某种博物 好坏的标尺。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西方博物学文化一书,对博物与自然科学的关 系这类普遍性疑问做出新解答。博物认知与

25、科学认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人类进步的 历史,尤其是工业化的历史,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而发生改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出现种 种问题。在人为化、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社会进程中,博物学和博物学家们一再提醒 人们:人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通物种,过分背离自然,人的日常生活和整体延续将变得不自然; 不仅仅是专家,普通人也需要寻找重访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几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博物学,也都很有价值。如何建立、处理与自 然的关系,是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的一个传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即说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诗经楚辞里的芳草珍禽到张华博物志、郦道元水 经注,中国人

26、通过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来认识自己生活的小环境和大环境。今天的我们, 需要发扬和推广这个宝贵传统。发展博物学,要与自然科学保持适当距离,在一阶和二阶两个层面同时推进。一阶探究 指实际的人与自然的互动,二阶探究指对上述活动的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层面 的研究。一阶探究比较容易理解,相关出版物日渐增多,与虫在野武汉植物笔记坛 鸟岁时记初瞳等都是国内近期非常优秀的作品,阅读它们确实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 识。比较而言,二阶探究的图书相对少了许多,林奈传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 堡的科学发现之旅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等是比较突出的二阶好作品,特别值得推荐。一阶工作者多阅读一些二阶作品,也会获得启发、提

27、升境界,改进对自然的观察探究工作。博物相关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到社会上博物活动的开展。这几年中国博物类作品 出版取得一些成绩,但还有要补的功课。有些地区尚没有齐全的本地自然手册,很难找到反 映本地山川、矿物、生态、蝴蝶、蘑菇、蜘蛛、作物、鱼类的图鉴,一些早年出版的植物志 也有许多信息亟待更新。不了解一个地方的基本物种、生态信息,环境和生态建设根基就难 做扎实;不了解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产与地质信息,我们自己的基建、商 贸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在实践中,我们倡导一种“百姓自己的博物学”,即普通人能亲自操作的博物学。博物 学的定位始终不离审美和生活,更应关注发现自己周边的美。在日常生

28、活中,不借助于价格 高昂的设备和完善的博物馆美术馆,普通人如何做博物?回答是:走进大自然,未必是多么 遥远的地方,在自己的家乡、小区,甚至校园、街道就可以做到,调动我们的情感和感官去 亲自感受,恢复与自然世界本来应有的亲密关系。知识在博物学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把知识运用起来去审美,跟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期待出现更多博 物爱好者和优秀博物学作品,也期待博物成为社会新时尚。(摘编自刘华杰期待“博物”成为新时尚).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博物学是一种生命智慧,它来自百姓日常生活的直接需求,是先民在大地上最基本的生 存经验相关的知识。B.博物学整

29、体存在性的特征,决定了繁荣和传扬中华古典学应遵循整体原则,不能仅仅从 中寻找有利于当下情形的若干元素。C.中华古代智慧以实践形态深深扎根于先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体现了古人对生命本身的直 接观照。D.博物认知与科学认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博物服务于科学,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 的多少便是衡量某种博物好坏的标尺。26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物学知识一般比较具体,与人的身心经验有密切关系,但又不是单纯知识论的,其中 蕴含有活动者自身的生命情感。B.博物学的定位始终不离审美和生活,我们平时走在路上,野外踏青,甚至在校园、街道 就可以做到发现自己周边的美。C.人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通

30、物种,不仅仅是专家,普通人也需要寻找重访自然、认识自然、 保护自然的途径。D.当前,我们只要按照博物学的原则,探究开创新的教育和承继方式,就既能继承和复活 传统古典学经验,又可以匡正人类发展中的偏失。27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类博物学传统的一项是()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文明C.中华民族先民的日常生活D.古希腊人所说“爱智慧”.请简述材料二的行文脉络。28 .本文两则材料都向人们介绍了博物及博物学,它们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七)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题。材料一:哲学仿佛是各种科学的宗邦,各种科学是逐渐由哲学分出来的独立国。哲学的领地,虽 然一

31、天一天地狭小,而宗邦的权威仍在哲学。科学之所穷,即哲学之所始。两者的性质上区别虽经确立,不容相混了,然而两者的界 限,却并未如长江大河为之截然分界。二者之间有一中区,譬如历史与哲学虽各有领域,而 历史哲学便处于二者之间,不能说完全属诸史学,也不能完全属诸哲学。立在史学上以考察其与哲学的关系,约有四端:1 .哲学亦为史学所研究的一种对象。史学的对象,是人生与为人生的产物的文化。文化 是多方面的,哲学也是其一部分,所以哲学也是史学家所认为当研究的一种对象。2 .历史观。史学家的历史观每渊源于哲学。但有人说史学家不应有历史观,应当虚怀若 谷地去研究,不可有偏见或成见,以历史附会己说,才可算是好史学家

32、。也有人说史学家应 有历史观,然后才有准绳去处置史料,不然便如迷离飘荡于洋海之中,茫无把握,很难寻出 头绪来。3 .就历史事实而欲阐明一般的原理,便不得不借重于哲学。4 .史学研究法与一般理论学或智识哲学有密切关系。现在再从哲学方面来考察他与史学的关系:1 .历史是宇宙的一部分,哲学是研究宇宙一切现象的,所以历史事实亦属于哲学所当考 量的对象之中。2 .人生哲学或历史学,尤须以史学所研究的结果为基础。3 .哲学可在旁的学问中,得到观察和考量的方法,所以哲学也可以由历史的研究,得到 他的观察法和考量法,以之应用到哲学上去。4 .要知哲学与一般社会及人文的状态的关系,于未研究哲学之先,必先研究时代

33、的背景 及一般时代的人文的状况。所以虽研究哲学,也必以一般史识为要。5 .哲学史亦是一种历史的研究,故亦需用历史的研究法以研究哲学史。历史哲学是研究历史的根本问题的。如人类生活究竟是什么?人类的行动是有预定轨道 的,还是人生是做梦一般的?我们所认为的历史事实是真的呢,还是空虚的?人类进化果然 是于不知不识中向一定的方向进行呢,还是茫无定向呢?种种事实,纷纭错杂,究竟有没有 根本原理在那里支配?这都是历史哲学的事。因为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只能到一定的程度 为止;科学所不及的,都是哲学的事了。(摘编自李大钊史学与哲学)材料二:数学的领域在扩大。哲学的地盘在缩小。哲学曾经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对象。那

34、时候,它是包罗万象的。数学却只不过是算术 和几何。17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使哲学退出了一系列研究领域,哲学的中心问题从“世界是 什么样的变成人怎样认识世界这个时候,数学扩大了自己的领域,它开始研究运动与 变化。今天,数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抽象结构所有可能的关系与形式。数学向一切学科渗 透。但西方现代哲学却把注意力限制于意义的分析。把问题缩小到“人能说出些什么哲学应当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先导,哲学关心的首先应当是科学的未知领域。哲学家谈论原子在物理学家研究原子之前,谈论元素在化学家研究元素之前,谈论无限 与连续性在数学家说明无限与连续性之前。一旦科学真真实实地研究哲学家所谈论过的对象时,哲学沉默了。

35、它倾听科学的发现, 准备提出新的问题。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望远镜。当旅行者到达一个地方时,他不再用望远镜观察这个地 方了,它用于观察前方。数学则相反,它最容易进入成熟的科学,能够提出规律性的假设的科学。它好像是显微 镜,只有把对象拿到手中,甚至切成薄片,经过处理,才能用显微镜观察它。哲学从一门学科退出,意味着这门学科的诞生。数学渗入一门学科,甚至控制一门学科, 意味着这门学科达到成熟的阶段。哲学的地盘缩小,数学的领域扩大,这是科学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智慧的胜利。但是,宇宙的奥秘无穷。向前看,望远镜的视野不受任何限制。新的学科将不断涌现, 而在它们出现之前,哲学有许多事可做。面对着浩渺的宇宙,面对

36、着人类的种种困难问题, 哲学已经放弃的和数学已经占领的,都不过是沧海一粟。哲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无法与该学科一争高下,但它可以从事任何具体学科所无法 完成的工作,它为学科的诞生准备条件。数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有可能出色地工作,但它离开具体学科之后却无法作出贡献。 它必须利用具体学科为它创造的条件。哲学与数学,人类的望远镜与显微镜。(摘编自张景中数学与哲学)3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史学是由哲学分出来的一支,与哲学的性质相近,因此两者间的界限,并不分明。B.哲学史也是一种历史的研究,是研究历史根本问题的,耍以史学研究结果为基础。C.哲学从事其他任何具体学科所无

37、法完成的工作,也不能离开这些学科而独自存在。D.尽管哲学不断退出原有研究领域,它的研究范围仍然远超出其他所有学科的总和。32 .根据两则材料,下列对数学与哲学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哲学是研究宇宙一切现象的,所以数学问题也是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B.哲学可从数学的研究中得到他的观察法和考量法,并应用到哲学上去。C.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哲学与数学的研究范畴呈此消彼长的态势。D.数学开始研究“无限与连续性”后,哲学将会开拓一个新的研究方向。33 .学校史学社将举行辩论赛,辩题为“史学家应不应该有历史观”。下列材料中,你认为不 能看出史学家的历史观的一项是()A.书日:“郑伯克段于鄢。”段

38、不悌,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 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左氏春秋传B.(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 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史记项羽本纪C.开国承家,有法有制,家不臧甲,国不专杀。州乃齐民,作威作惠,如台不匡,礼法是 谓!述游侠传第六十二。汉书下叙传D.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后汉书班彪列传.“望远镜”和“显微镜”分别说明了哲学和数学什么样的学科特点?请简要概括。34 .借鉴两则材料中“史学与哲学”“数学与哲学”的关系,分析下面这首诗体现出的“文学与 哲学的

39、关系。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八)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题。材料一:中和之美,中华审美文化的核心范畴,是社会治理与人格塑造的理想境界,对塑造中华 民族的审美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先秦时期,儒家认为有德之人追求“尚中致和”,在将内 在的“仁”与外在的“礼”相统一的过程中求取君子之道。中庸有言,“君子之道:淡 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道家认为,有道之人崇尚“守中” “环中”,达到“游心于德 之和”的境界。汉代则以“温柔敦厚”为中和审美的重要标尺。六朝是中国美学自觉的重要 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

40、的感召。如果自己的行为 是正确的,哪怕有千军万马的阻拦,我们也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礼记有云:“有义 之谓勇敢。“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中国古人向 来批评那种什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忌惮、什么都不敬畏的蛮勇。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 “勇者不惧”,实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从大义、大局的角度出发,要藐视一切困 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要心怀敬畏、朝乾夕惕、如履薄冰。此外, 在道义感召下不惧外在艰险,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这也是勇者内心兼具的“无 惧”与“有惧”。真正的

41、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 的概念。所谓“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居然不动,“每临大 事有静气”。同时,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 “折而不挠”,有着 压倒和战胜一切的韧性与力量。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的不惧品格。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进取锐气与沉着静气呢?中国古人提出了克己与成己的辩证 工夫。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急之下从 人惊慌失据,但孔子却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 “修乐不休”。危机解除后,子贡表 示要铭记这场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驳道:“夫

42、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 幸人也! “孔子为何珍视这场坎坷遭遇?他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 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周易 谓:“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己,在克除内心恐惧、 忧愁、烦扰的同时,积极自我砥砺、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为。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的特点 与“勇者不惧”的品格高度相似。同时,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过程也与人在困境中锤 炼无畏勇气的历程相类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 被任

43、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间砥砺出的“勇者不惧”的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 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面对当前之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强劲地展现着,也进 一步锤炼着这一宝贵的精神品格。(摘编自沈壮海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材料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所孕育而成的意识,是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 共同发展的精神支柱。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而取得这次大考 的胜利不能脱离民族精神的强大助力。可以说,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 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 时期,中和观念逐渐扩展至

44、人物品评、书法、绘画、音乐、文学等诸多领域,重视“天人合 一”。在此观念影响下,六朝士人自我精神意志与自然山水达到和谐状态,出现了诸多具有 中和审美意蕴的理念。如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主张“迁想妙得” “物我合一”;音乐领域嵇 康将自我、自然与琴声融合为一,用山泉奔涌、泥沼漫衍、禽鸟高飞、骏马奔驰等自然景象 来描绘琴声。中和审美于隋唐时期逐渐走向成熟,隋唐文人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提倡“折 衷两端”的中和之美。魏征针对“江左清绮,河朔贞刚”的不同文风,主张这两种文风应“各 去所短,合其两长”,最终实现“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到了宋元时期,“温柔敦厚”的 中和审美观念尤其得到重视。北宋诗人赵湘认为文章

45、创作应“温而正,峭而容,淡而味,贞 而润,美而不淫,刺而不怒”。“中和”在明清时期成为重要的文艺美学原则,逐渐深化为 “温婉合度、中正平和”的审美心理。在书法方面,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主张书法应将阳刚与柔美相结合,肯定南朝陈叔怀的书法“字虽妩媚,而中藏劲气”,同时批评唐代诗人戎 昱的书法“筋骨太刚,殊乏婉媚”。(摘编自中华审美文化的“中和”之美)材料二:中和之美的哲学价值构成,涵盖了先秦的尚“中”思想、孔子的中庸思想和先秦的尚 “和”思想,它以“中”为正确的审美方法,以“和”为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一种动态平衡的“中和”状态中调控和指导着古代中国人的人生实践和艺术创造。“中”是中和之美的方法论原

46、则,即“执两用中”。中”是指一种持中不偏、均衡统 一的正确的势态。中西古代美学都讲“和谐”,但二者确立的审美法则是不同的。西方是“寓 多于一”,强调多样统一;中国古代是“执两用中”,强调的不是“多”而是“两”,即两 种不同的审美要素,它们是相反的、对立的,是事物的两端、两极、两面。“执两用中”是 指在事物的两端、两极、两面之间求“中”,使事物保持持中不偏均衡统一的势态,如此事 物才发展、平衡、和谐有序。以尚“中”思想为出发点,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怎样去获得“中” 的一整套思想原则或方法论原则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 矣。” “执两用中”是思想法则,也是方法论法则。它的主要内容

47、和特征,是以对“中”的 选取、追求为目标的,“中”是对立因素或对立面之间的正确之点、最佳之点,它不是固定 的而是变动的,就好比秤石它在秤杆上移动。“和”是中和之美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作为古代和谐观哲学基础的核心构成, 在先秦思想家的观念中,是指一种和谐的最佳状态。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 和。”孔子的“和而不同”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各种复杂事物的建构认识的基础上的哲学理论。 它首先承认事物的复杂构成、多样统一,无“不同”就不会有“和谐”。“和”与“不同” 乃是矛盾统一。这说明孔子对和谐的认识,是一种矛盾的和谐观与动态和谐观。“和”是人 际关系,也是“君子”人格。从“和实生物”角度看

48、,“和”是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得以持 久而不易互解的内在根据。不难看出,孔子言“和”,始终未离开主体的目的性,特别是政 治目的。这样的“和”是一种建立在政治学和伦理学上的哲学,或者说是一定程度上哲学化 了的政治学和伦理学,而非纯粹哲学。中和理论,简言之就是和谐适中,它始终强调的是事物对立面双方保持一种最佳关系状 态,以此去评价社会人事,围绕社会理性与个体感性的关系去思考审美问题。“中”突出的 是人对“正确”的崇尚,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和”突出的是人在处理人生现实和艺术问题 时的辩证态度。中和原则的实质就在于保证每一种具体的和谐关系的正确性与最佳性。它始 终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追求。(摘编自中和之美的人文底蕴及其现代意义).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庸“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这体现了“尚中致和”的审美思想。 B.隋唐文人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提倡“折衷两端”的中和之美,不再把“温柔敦厚”作为审 美追求。C.中西古代美学都讲“和谐”,西方强调“多样统一。中国则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