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681289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22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docx(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说课稿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说课稿 篇1这节课是高二田径模块中投掷项目实心球的第二课,实心球项目同时是体质测试内容之一。这是一堂复习课,以高效课堂模式理念为指导,围绕投掷实心球动作的要领和力争达到体质测试的标准开展教学,从课堂的重难点出发,巧设练习手段,层层深入,带领学生模仿、体会、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紧紧抓住让学生掌握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及如何用力,体会全身协调用力和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2、。一、成功做法:1.目标的确立是适当的、合理的,目标达成度也达到了预期目标。2.整个课堂学习气氛不错,各教学环节衔接比较自然流畅。3.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怎样有序的拿球还球。4.尤其在有效发展学生体能身体素质上,采用的是对实心球项目的拓展,如有挟球上抛、挟球后抛、挟球前抛等,为今后教学打开思维的宽度,将体能发展与实心球项目拓展有机结合。同时,挟球上抛、挟球后抛、挟球前抛等练习手段,增强素质练习的趣味性。5.实心球是投掷项目的一种,练习密度不容易上去,容易形成教学的低效率,目标难以达成,课堂气氛沉闷。针对这一情况,我用激情、热情去感染学生;语言提示,调动学生, 用正面的评价激励学生,

3、注意了精讲多练,巡视时对各练习小组做到分组指导,个别指导的结合,这样既保证指导到位,又保证练习密度不减,充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在提高。二、不足之处1、实心球是投掷项目的之一,由于受投掷项目安全性较高的思维定视,未能真正敢于放手,而是由教师统一指挥练习,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2、在持球练习过程中,有多次只让学生投,未能给出更具体的练习目标。3.合作、探究放手力度还不够大。三、教学机智在拓展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做挟球前抛时,看到有一名同学用双手将抛出的球接住。看到这一幕后,我迅速让学生两人一组,尝试一人做挟球前抛,一人接球练习,然后再交换。效果很好。四、学生见解和问题用力顺序和如何发力

4、是学生通过模仿、体会及教师的引导、归纳总结出来的。五、学习心得想上一堂好课,一堂高效的课,必须去认謓备课,去钻研教材内容,去钻研教法、学法,从过去平时课堂中去了解学生、分析学情(如学生在投掷实心球时,出现的这两种现象较多一是光用手臂力量投掷出去;二是有力用不上,不能很好的协调用力。),真正找到适合学生的练习手段,在目标难度上设置要合理,在练习原则上循序渐进,同时,方法手段上要有创新,有新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个人认为教师的教学技能非常重要。为什么有的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思维跟老师走,教学目标达成度很高,教学效果很好,形成一种高效。而有的体育教师则不能做到。

5、显然主要问题不在学生。因此,我认为体育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高效,成为高效课堂,与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有直接关系。六、再教设计1.教学目标设置具体法。(1)、通过本堂的学习,85%以上的学生掌握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能说出由下向上的用力顺序。(2)、在学练过程中,学生能双腿蹬伸,收腹以胸带臂,两臂迅速用力向前挥摆,发展学生力量和身体协调性(3)、在学练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2-3人一组,相互观察并能指出同伴的优点与不足,共同提高。2.热身导入时,加入“拍手”或高呼“一二”。更进一步调动学生兴趣。3.持球练习过程,增加合作、探究,能指出同伴的优点与不足。潘蓉:听了徐健老师执教

6、的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是一堂典型的高效课堂示范课。听完本节课受益匪浅,徐老师的这节课,设计合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组织有序,方式吸引。徐教师在教学中能突出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特点,设计教学。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整堂课比较流畅,各部分环节衔接紧密,密度适中,课堂氛围较宽松、融洽,学生练习、讨论、游戏都比较热烈,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堂效果较好。尤其在三个方面徐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

7、的印象:1、教学辅助手段多样化很多教师在执教前抛实心球课时都是做枯燥的慢跑练习,而徐老师在这堂课的开始准备部分上带领学生进行蛇形跑练习及队形的变换,队形的变换和蛇形跑的练习给学生带来了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同时老师通过形象语言吸引学生,这应该是一堂课成功的开始吧。2、教学技术上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徐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多种徒手模仿练习以及熟悉球性练习、最后到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技术要领。在练习方式上从背弓练习到预摆练习再到连贯的动作练习,同时从连贯的动作练习上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从徒手练习过渡到持球练习,在持球练习的过

8、程中用多种练习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徐老师在找学生师范时通过师范练习引导学生说出了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关键:力量、角度、速度三要素。从教学重点过渡到了教学难点,徐老师在处理重点难上恰到好处,使学生能够真正把握到知识的本质。3、一物多用徐老师能够根据器材特点,充分挖掘实心球的多种功能。从基本的熟悉球性练习、主教材前抛实心球,到最后的素质练习整堂课围绕实心球这一器材合理运用、因地制宜地开展练习、锻炼,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锻炼的积极性。总之,徐老师的这堂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教者的主导作用也得到充分的展示,教学氛围活跃,教学

9、效果良好,高效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说课稿 篇2一、 我说课的题目是马说,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自己不着一字,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却充溢其中。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当代千里马是否也要依赖于伯乐?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我准备达到以下目标:1、 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

10、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 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3、 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树立远大理想,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成为坚毅、执着、博学、谦逊的人才”的育人目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在教学思路和理念上我遵循以下几点:1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

11、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2语文学习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充分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和习惯,并且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按照以上思路,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1自主学习法 要求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经过自学,应基本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 2诵读品味法 要求学生在,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文中的韵味,还课

12、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读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文化的精神。3创造性学习法 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创新的精神。二、课前预习1、 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生字注音;2、 对照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读懂课文大意;并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3、 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有关韩愈及有关“马”的资料和文学作品。新课标提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之所以布置这样的预习题目,它的好处在于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 教学过程1 马的世界 让学生总结带“马”字的成语及与马有关的文学作品。这种导入既锻炼了学

13、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的能力,又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还将他们带入了文章情境。2 解读标题 标题为“马说”,实则为“说说马”,即发表一些关于“马”的看法,于是引出对“说”这种体裁的介绍。(用多媒体展示)3 讲解背景故事 这一项由学生自己完成。4 朗读课文,解读文本叶圣陶语“非读无以训练语感,非读无以激发美感”当今语文教改气氛活跃,新观念、新教法层出不穷,但溯本求源,探其精髓,都要求勿忘“读”这个本。所以,这个环节就是“边探究文本边朗读,解读到一定的深度,朗读也到位了。”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第一步:探讨“食”字的读法,带动对这个字的理解,然后教师范读。范读是为了体现教师的示范和楷模作用。第二步 一个学

14、生朗读,然后全体朗读。这样是为了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第三步细读课文、疏通文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着重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将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全班进行交流。基本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点拨,同时引导学生划出本课的重点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见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教师进行归类板书。(课件展示板书)新课标要求学生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我设计这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第四步 个别学生朗读,学生集体评议,并

15、说明理由。这样学生的诵读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理解上。学生的评议可能回涉及到这么几点:(1)5个“也”字句的语气(2)最后一段刻画食马者愚妄无知嘴脸的句子和自问自答的句子的语气。(3)整篇文章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激疑”和帮助“解疑”。第五步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正确语感、语气进行朗读。5 精品细读 教师此时应提出提纲挈领的问题让学生

16、对文章做更深一步的理解。“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至此,学生已较透彻地把握了文章。接下来该呈现出文章最实质的内核了,“文章是说马,但作者真的只想说马吗?”学生就很容易找出“千里马、食马者、伯乐”的寓意了。6了解作者 依据文章推测作者此时的处境和所怀有的感情。然后让学生介绍查阅资料所了解到的韩愈,和刚才的推测相印证。如有欠缺,教师作补充。7 情感延伸 你如何看待当代社会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但对较消极的学生要适当地进行鼓励。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

17、益启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我设计这一环节, 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8 网络大看台我在网上摘取了一些网友的帖子,(用多媒体出示)同学们可以看出它们是形式内容不同的读后感。然后,我就要求学生们也试着写回复帖,长短形式不拘。等到微机课上发上去,大家共赏。这个环节的设置,改变了以往读后感的形式,具有灵活机动性,又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可谓一举两得。说课稿 篇3教学设计欣赏课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美术课的难点。尤其是对于经典优秀美术巨作的教学中,由于年代和理念的差异性,学生对其很难理解并且不容易产生兴趣,

18、往往流于形式,成为简单的看图说话,根本领略不到经典美术作品的无尽内涵。另外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欣赏课,学生参与性低,教师讲的累,学生听的烦,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善于营造气氛,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文化情境,以研究性学习,合作式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过程。我在教学中采用美术课与音乐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的情趣性;通过学生试讲,表现活动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古今中外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其表现的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优秀的作品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不是简单的停留在对劳动的描绘上,而是选择

19、富有表现力的情节,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环境气氛的渲染等手段,表达出画家对描绘对象的独特感受,并能引发观赏者的许多联想和深深的思考,以至对其创造的艺术形象久久不能忘怀。本课为山东教育出版社课程美术教材初一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为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内容比较繁杂,涉及的画种相当丰富,时间跨度相当大,需要三个课时才能完成。本课是第一课时。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第一节美术课就是欣赏以劳动为主题的许多名作,这对于学生的表达力和欣赏能力都是一个考验。所以,第一节课我不想让学生泛泛的看很多作品,我只带领他们深入欣赏一幅作品,目的是教给他们一些欣赏的方法,知道要从多角度欣赏作品。希望

20、在以后的欣赏中,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体会到作品的思想,获得美得享受。而夯歌这幅作品,不管从构图还是从人物的刻画等方面,都有很鲜明的特点,所以我选择了重点欣赏这幅画,希望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教学过程:导入阶段,预计5分钟,采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谈自己参入劳动和劳动体验,让学生形成对劳动的正确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插入表现劳动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和美术表现主题的不同方式。展开阶段,预计25分钟。首先看视频,感受劳动者场面,从视觉上感觉画面的氛围。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描述作品,使学生积极参入,积极思考,然后教师讲解,引领学生从各个角度欣赏作品,形成欣赏作品的经验。小结阶段,预计10分钟,分学生总

21、结报告和教师总结。学生用写和画两种方式展示自己在本课的收获。体现评价的多样性。按照课程标准总目标的设定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表现劳动的美术作品,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2、过程与方法:能从不同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作品进行分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对劳动的正确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评价设计:积极参入欣赏活动,运用常用的美术术语,通过讨论、写作、创作、描述、评价,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通过交流,能理解劳动者,体会劳动的快乐。教学难点: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教学重点:能用正确的方式探索作品的思想内涵。板书设计: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22、夯歌色彩环境的渲染 表情 人物的刻画 仰视 构图光 姿式 放射状说课稿 篇4今天我讲的是一年级下册识字4。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儿歌写的是六种小动物在夏天里活动的情形。本课要认识的字大多是带虫字旁的字。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是: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激发学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自主识字,认识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会写“蚂蚁”两个生字。一年级下学期,孩子刚刚迈入语文学习的大门。他们认识事物大多靠直观的接触,学习知识靠反复的巩固。因此,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遵循了低年级识字阅读教学的规律,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多种形式的识字,让学生感受到小动物的可爱,

23、感受到夏天的美好,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整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首先,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从一年四季谈到可爱的小动物,结合观察课文插图,引领孩子们走进本课学习的情境中。然后,熟读儿歌,学习生词让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评议读,齐读多种形式熟读儿歌,整体感知儿歌的内容。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笔圈出小动物的名字,利用图片,拼音帮助学生识字,再通过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开火车,把小动物送回家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识字。接着,寻找规律,教给方法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等六个生词后,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你发

24、现了什么”的提示下,学生感悟到了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的方法。这样,在完成识字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识字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汉字的神奇魅力,有效的识字方法为学生的持续学习及至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指导学生写好“蚂蚁”一词时,主要是从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等方面着手,让学生学会把字写正确、端正、规范。最后,深化朗读,培养语感在完成识字教学任务后,我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再读儿歌,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内容,边读边加上动作,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让学生的紧张学习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孩子们读得又开心,又巩固了儿歌。我还设计了让孩子们练说的环节,仿照儿歌句式说说自己熟

25、悉的小动物的活动。这种安排联系了孩子们的生活,打开了孩子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展示交流,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对本课的设计思路先说到这里,恳请各位同行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说课稿 篇5教材简析: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记叙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个科学故事。文中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一次偶然的发现,从中受到启示,通过反复的试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告诉我们只要平时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从雷奈克在生活中发现难题,萌发解决难题的构思,到偶然的发现,最

26、后通过反复的实验终于获得成果,叙述得有条有理、层次清晰。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3能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4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教学重点:能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教学策略:1、质疑中激趣导学。“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

27、进他们的发展。确实,我们的教学理应顺应孩子的需求与发展规律。教学伊始,通过出示“听诊器”图片引出课题,从题目入手,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好好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个词语最吸引你的眼球?”大家一致得出是“第一个”,并说出了道理,学生自然想知道有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内容,就会对所学的课文产生兴趣,带着解疑的愿望去阅读,就提高了读书、学习的针对性。2、层次阅读中深入对话。阅读教学应在语言文字中走几个来回,应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在阅读解疑后,安排再读课文,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想法,能使学生再次走进了课文,走进了主人公,同时,通过交流又获得了情感的释放。3、阅读对话中有效训练。在感

28、悟课文的同时,语文教学决不能忽略语文能力和思辩能力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不能空穴来风,找准生发点训练,则能收到多种功效。在指导“如果就”造句时,抓住文中句子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出示四句写有“如果就”围绕课文内容的填空,进行环环相扣地推理造句,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讲述发明听诊器的过程也分两个层次,先是初读后的汇报,再是游戏体验后的加入想象后的创造性的描述,能使认识更为深刻。说课稿 篇6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中东,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适用于七年级学生使用。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对这节课的设计。一

29、、对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本节课涉及到的标准是在地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及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活动建议:结合地区热点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并展开讨论。这充分体现了以下几点:一是新课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以人为本,从生活实际出发,降低学习难度,减少识记内容,基本技能要求比过去有所提高。二是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把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引入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实际体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动手动脑、快乐学习的过程。三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和关心世界的意识。二、学情分析长期以来,

30、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是非升学科目,不参加中考,学不学无所谓,导致了学生的上课态度不够积极。只有少数爱好地理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因而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前指导学生各种媒体搜集资料,使学生对中东地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课堂上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三、对本节教材的分析和处理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是在学生学习了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之后,从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国家出发,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

3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中东地区进行突出介绍。教材共包括长期的热点地区、三洲五海之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文化差异五部分内容。本节课我选取了“长期的热点地区”和“三洲五海之地” “丰富的石油资源”三部分内容为一课时进行教学。为了保证知识的整体性和减轻下一课时的压力,在这节课中对下一课时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渗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能读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和位置,认识主要的国家和城市。2.掌握中东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读图能力。借助相关资料及教材知识,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

32、的原因。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和关心世界的意识,理解战争的残酷,明确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和平共处。:根据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要求,确定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的地理位置重要性为教学重点,“中东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的地理背景既是教学重点亦为教学难点。四、教学方法分析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教程中着重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2.比较教学法:通过与已知的地理知识的纵向、横向比较,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创设直观性教学情

33、境。五、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情境导入、新课教学、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和结束语五部分。采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出现过的与中东地区相关的图片,如死海、麦加、屋顶旅馆等,通过师生谈话导入新课。这种设计不光考虑到精美的图片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是对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更主要的是,这与战争给中东地区的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形成强烈的对比,进而突出战争的残酷,突破情感目标。新课教学主要包括“长期的热点地区”和“三洲五海之地”两部分内容。首先通过大屏幕展示课题,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中东地区名称的由来。关于长期的热点地区的教学,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图片、媒体报道,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战争

34、的无情以及战争给中东地区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课堂上让学生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展示出来,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讨论。在学生情绪极端高涨的时候,用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一名巴勒斯坦男子站在已沦为一片废墟的家园前和躲在铁丝网后的巴勒斯坦儿童惊恐地看着走过的以色列士兵。当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学情境中时,教师及时引导:假如你就是一名中东地区的学生,你最想说的一句话会是什么?你最想做的事又是什么?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用过渡语把学生引领到下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当中: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愿意被长期的战争所困扰,那么中东地区为什么会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呢?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主要考虑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通

35、过讨论交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能力。关于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性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快速浏览教材,从整体上把握中东地区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的原因;紧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初步了解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再通过“中东”和“西亚”地区的对比,了解两个地区之间的差别,明确中东的范围及主要国家。最后,课件展示中东的地形图,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中东地区的国家和主要城市等。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件中闪烁等方式演示,形象直观的对比,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安排了一道必做题和一道选做题,

36、这样做的目的,主要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但使基础稍差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和答题,而且使能力较强的学生不必浪费较多的时间在简单的问题上。总体上讲,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适当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教学长处。以“战争给中东地区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为主线,以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为副线,通过纵向横向的对比,来突显战争的残酷,唤醒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给学生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说课完毕,谢谢大家!说课稿 篇7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黄河颂,下面我将从六大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一、说教材黄河颂是人教

37、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所选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爱国为主题的。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学习黄河颂这首诗,还要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作基础,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黄河。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它潜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读来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与旧大纲相比,新课标更突出了学生

38、的心灵品悟和个性解读。这样的课文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新教材选入这篇课文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强化爱国热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碰撞将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二、说目标本文是诗歌,易于朗诵,所以要加强朗读教学,不宜过多讲解,根据单元要求、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为:1.知识能力目标: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能力。2.过程和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

39、,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3.情感目标: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三、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初一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而诗歌的民族文化内涵,需要学生用心品悟与积极交流,否则就会造成学生对诗歌要旨的把握片面、肤浅甚或偏向。诗歌语言凝练,表意深刻含蓄,因此不能作过多、过繁的分析,否则会难为学生。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深刻的含义是教学的难点。四、学法的指导和

40、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整体阅读,学生可以把握作者的情感;通过体会对文中精彩语句的品读,可以了解把这种情感所表达出来的语言技巧;同时,通过阅读,学生还可以体会到汉语优美丰富的表现力。这篇课文非常适合朗读,大声地朗读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学生的感染。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本课在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注重以下几点的指导教学: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好诗歌。2、在合作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3、搜集信息、概括信息,养成勤写、勤积累的好习惯。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

41、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情境体验”“诵读感知”“合作探究”“四边对话”是我这篇课文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黄河颂音乐壮阔、热情、旋律激昂,气势磅礴,课前,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

42、,课堂上借助直观的黄河图片和音乐的力量,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感悟为主,以读启悟,品读诗歌,教学语言诗意化,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六、说教学设计1、情境导入师生共同欣赏搜集到的黄河图片,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借助图片、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充满激情的开头,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形成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心理,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2、说黄河,激发诗情 (调动学生的知识储藏认识黄河在地理、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黄河文化积淀。拓展学生的

43、视野,激发着学生的情感,给课文教学铺垫了一个厚实的文化背景。这也符合课标中倡导的“大语文观” )3、颂黄河,感知诗意(1)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情况(2)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学生齐读、美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交流中应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看法。先给一点时间小组中交流,可避免刚开始就单独朗读的胆怯。)4、研读诗歌(1)读一读,议一议,讨论两个问题:诗人是怎样描绘黄河、赞颂黄河的?你认为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师生交流明确5、绘黄河,拓展诗趣(1) 展开想像,学写诵诗。(加深理解,迁移运用)(2)齐颂升华(在

44、奔腾激越的音乐声中,教师小结课文,师生齐声诵读课文升华感情,同时让全课的教学余味犹存。)如有不足,恳请各位专家指正!谢谢大家!说课稿 篇8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一生物下册耳和听觉,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及前后联系耳 与听觉是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内容。本节课内容较少。又在前一节课学习“眼”的基础上学习,学生有了学习感觉器官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的 生理知识的经验与方法。在这些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耳”这个重要的感觉器官,学生更加感兴趣,学习并不困难。另外,对其他感官的了解,为后面学习神经调 节作铺垫。(二)

45、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耳的结构与各部门功能。(2)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2、能力目标(1)通过演示“耳的结构”的挂图或课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想象、阅读、比较的学习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听觉的形成”,让学生学会对“耳”的保健。(2)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生命奇妙性、协调性,从而热爱生命关爱弱势群体。(三)教学重点及难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确立依据:因为耳的结构是理解听觉形成的基础和关键。二、说教法:1、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2、利用实物图片进行形象生动导学的直观教学法。三、说学法:在前面学习了“眼与视觉”的基础上连续学习“耳和

46、听觉”,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因此,我确定的学法指导是:1、引导学生看图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四、说教学程序:1、复习引入我们上节课学过眼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视觉的形成在生活中,除了用眼了解世界外,许多信息是通过耳来听,从而获得听觉的,引起听觉后得到的。通过复习提问引导学生回答。2、听觉的重要性。让学生看图阅读(书本)。并回答句题,假如没有听觉会是怎样的结果?引导学生讨论。3、耳的结构和功能。(1)展示实物模型,对照挂图指导学生观察。(2)结合解剖图示,对照挂图指导学生观察。4、听觉形成的过程用声传播及振动发声的道理结合耳结构功能来说明由声波感觉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一定区域,使人产生听觉。5、耳和听觉的保护通过噪声的危害开展讨论,让学生认读课文(94页)。6、其他感觉器官提问:人体除了眼和耳外,还有哪些感觉器官?通过学生的回答,归纳再作简单说明。五、教学小结1、引导学生口头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