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6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6篇 教案在拟订的过程中,你们须要留意与时俱进,写教案可以提前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肯定的预知,以下是我细心为您举荐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教案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理解体积的意义,相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育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同学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括多少个体积单位。 教学重点: 1、建立体积概念。 2、相识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建立体积概念。 教学用具: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慧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2、? 二、新授: 1、体积的意义。 (1)、打算:我们也来做一个试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其次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状况?为什么?这说明白什么?(鹅卵石占了肯定的空间。) (2)、每一个物体都占有肯定的空间。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3、启发同学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 (4)、比较:用同学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局部。整个url=学校/url是一个大
3、空间,老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肯定的空间,既有自身的体积。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局部,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局部。 2、体积单位: (1)、讲:丈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丈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丈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板书) 相识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可以分别写成 ( 2)、相识立方厘米: 出示:棱长是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 说明: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3)、相识立方分米: (方法同立方厘米) 粉笔盒的体
4、积接近于立方分米。 (4)、相识立方米: 出示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具。视察后总结:边长是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立方米。 相识立方米的空间大小。 立方米水约可以装满个暖瓶。立方米的木材约可以做课桌张。 小结: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哪个体积单位大?哪个体积单位小? 体积单位的用途是什么? (5)、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 橡皮的体积用( ),火车的体积用( ),书包的体积用( )。 (6)、比一比: 到现在为止,我们都了学哪些丈量单位?(板书) 长度、面积、体积三种单位的区分: (7)、练习: 说一说:丈量篮球场的大小用( )单位。 丈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 )单位 丈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 )单位。 、
5、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 ),外表积是( ),体积是( )。(你想怎样填?) 、推断:一只长方体纸箱,外表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外表积大。( ) 3、体积初步相识: 确定体积大小,是看它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 a 、演示:用棱长1厘米的4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是多少? b、说出下面物体的体积(3个体积单位,4个体积单位,) c 、摆一摆:请你也摆出一个体积是3立方厘米的物体。摆出体积是4立方厘米的物体。 d、小结:怎样知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同一个体积数,可以摆出不同的形态。 动手摆一摆: 请大家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拼一个体积是8 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6、。(想一想你拼的物体体积是多少?)可以怎么摆?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使学生直观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分辨这些图形.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直观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图形的名称. 难点:分辨这些图形.能够区分长方形与长方体,正方形与正方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打算 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多少个正方形?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圆?(投影片) (二)学习新课 1.初步相识长方体. (1)出示长方体实物(装墨水瓶的纸盒、火柴盒) 师:同学们看这个纸盒和火柴盒,谁知道它们是什么 形态?学生能回答可由学生
7、回答,不能回答老师告知学 生,并板书:长方体. (2)看一看、摸一摸. 让学生拿出一个长方体实物,看一看它的形态,摸一摸每个面.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怎样正确地数出?(长方体有上、下两个面,前、后两个面,左、右两个面,一共有六个面) 师:长方体每个面是什么形态的?相对的面一样吗?(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一样) 老师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师:这也是一个长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相对的面一样吗?(这个长方体有六个面,有四个面是长方形,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一样) (3)举例. 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的形态是长方体? (4)小结. 师:
8、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我们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着的两个面的形态相同,有的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有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是长方形. 板书:6个面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老师出示长方体实物,变换摆放方向,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视察、相识长方体.如下图: 2.初步相识正方体. (1)出示正方体实物(魔方玩具、方积木块) 师: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态的?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正方体. 师: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 让学生拿出事先打算好的正方体数一数有几个面,再拿一个正方形的纸放在正方体的每个面上比一比.师生共同得出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板书:6个面 正方形
9、3.相识长方体图和正方体图. 师:现在我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画成图,你们相识吗? 老师出示已画好的长方体图和正方体图,让学生说出它们各自的名称,并贴在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左面. 4.分辨长方体和正方体.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正方体是什么样子的? (2)选图形(投影片) (三)巩固反馈 1.教科书 p.23做一做. 先让学生说一说中间一行的每一个图形的名称,再让学生把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和它所对应的几何图形用线连起来.然后集体订正. 2.在长方体下面画. 3.在正方体下面画. 4.数一数. 长方体有( )个 正方体有( )个 长方形有( )个 正方形有( )个 5.动
10、手摆. 教科书练习七第2,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些感性相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分辨就可以了.由于是初步相识,因此不要对学生提更高的要求. 首先通过实物对长方体有感性相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知道长方体有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继而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然后老师通过变换长方体的摆放方向,从直观上加深对长方体的相识.最终老师再出出示长方体图,让学生抽象的相识长方体.体现了对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培育. 通过选图形、数一数、摆一摆三个层次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已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概括、迁移,在比较中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分辨长方
11、形和长方体、正方形和正方体.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度的发散状态,达到培育学生思维敏捷性的目的.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通过视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驾驭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 教具、学具打算 老师打算: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投影仪。学生打算: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 教学过程 备注 一、 复习引入: 1、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2、你能将这些学过的图形分类吗?(平面立体) 3、揭示课题:长方体也好、正方体也好都是立体图形,这节课我们接着探讨“长方体的相识” 二、探
12、究实践 1让学生拿出打算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视察它们的特征。 (1)相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探讨) 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留意培育学生有依次地视察) 每个面是什么形态?(留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再依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别状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态、大小完全相同。 (2)相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依次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终统一为“棱”) 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
13、数的方法) 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依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相识长方体的顶点。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 教学过程 备 注 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视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投影显示) 长方体是由个长方形(特别状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围成的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相对的棱的长度。 2、教学
14、长方体的长、宽、高。 让学生分组探讨如下的两个问题: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知大家。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投影显示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态是由它的长、宽、高确定的。 三、课堂实践 1量一量教科书的长、宽、高。 2练习的第2题。 3练习的第3题。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结今日学习的内容。 口诀: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 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
15、好; 6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六、课外延长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爱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细致视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爱的图案。 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去,摸、碰,说长方体、正方体各个部分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耀,老师应当充分确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许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珍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老师的教学思路。很缺憾这个环节处理的不是很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教案篇4 一、说教材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小学数学五
16、年级上册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许多的平面图形的,比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本节课的学习即与之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有着亲密联系,但又有着本质的不同。亲密的联系在于探讨方法、探讨的切入点有相同的地方。本质的区分在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在小学阶段中第一次全面、深刻、系统的学习立体空间图形的起先。由平面图形扩展到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这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立体图形以及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地位显得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借助详细的实物和模型,驾驭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
17、名称、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 过程和方法:通过视察思索、动手操作,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立体思维。 情感看法和价值观:在总结、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中获得主动的学习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驾驭长方体和正方体,面和棱的特征 四,学情分析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初步相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且在生活中也会常常遇到长方体和正方体。虽然学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在平面图形中许多探讨方法学生已经驾驭,比如探讨平面图形,我们一般从点、边、角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五,教法、学法 主要采纳老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方法。 六,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长
18、方体正方体实物模型、探讨单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课起先,我们先出示一幅商场一角的情境图,让学生细致视察,都发觉了哪些形态的物体?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数学学问、数学语言来描述一下? 学生一般能够正确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是我们接着抛出一个问题?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见到过长方体和正方体?我想学生的回答应当是五花八门,比如魔方、快递包装盒、牛奶盒、铅笔盒、橡皮等等,或许学生描述不是那么精确,比有的如铅笔盒,它并不是一个平平的面,而是一个曲面,但是我们这时不要焦急否定学生,因为学生已经从以往的平面图形走到了现实中的立体图形,这是一个大的进步,我们的应当予以确定。对于那些不精确的描述,我
19、们会在最终进行探讨,让学生依据本节课学习到的学问进行推断。 (二)讲授新知 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样的道理,长方体和正方体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我们应当从实物中提炼出模型,因此我们可以探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当然志向条件下每个同学最好都有一份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第一步就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闭上眼睛想一想,今日我们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究竟有什么不同?通过直观的感知,学生的回答或许不是那么精确,比如,平面图形有一个面,立体图形有好多个面;再比如平面图形是画在纸上的,而立体图形是现实生活中的等。我想这
20、足以可以说明学生已经起先进行了立体图形的思索。 这时进一步追问,假如让你来描述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你觉得应当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帮助学生梳理,探讨平面图形时,我们可以从顶点、边、角等几方面来进行探讨。同样的道理在相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时我们也可以选取几个探讨点来进行探讨,比如面,棱(即面与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顶点(即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当然,这些名称的相识可以是学生课前预习,也可以作为老师的新知讲授。当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后,可以设计一个环节,让同桌两个相互说一说,加以巩固各部分的名称。 在驾驭了各部分名称后,我们可以先探讨长方体
21、、也可以先正方体;当然也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探讨,本节课我采纳先探讨长方体再将探讨方法迁移到正方体的模式: 长方体的特征,在前面我们已经确定了可以从顶点,面以及棱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顶点的数量很好数,是8个顶点,当然在数的过程中要留意引导学生有依次的来数。探讨的重点在于面和棱。这时我想完全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在小组探讨起先之前,我们要给学生供应几个问题:第一,长方体有几个面,面与面之间有没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验证的?其次,长方体有几条棱,棱与棱之间有没有什么特点?你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的?带着这两个问题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并完成探讨表格。 小探讨结束,学生在进行汇报沟通的时候,老师
22、应当引导学生,在去数面的个数的时候,怎么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可以上下、前后、左右来数。一共有6个面。对于面的特点,我们可以从面的位置、面的形态、面的大小也就是面积三个方面来描述,最终得出结论: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的大小、形态完全相同。(当然对于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这个说法在后面的练习中会进行特别的论述) 在去探讨长方体棱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仿照刚才探讨面的过程:比如,长方体一共有几条棱,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让学生绽开充分的沟通、探讨。有的学生会想到一个顶点对应3条棱,长方体一共有8个顶点,共计24条棱,但是在数的时候全部的棱都重复计算了一遍,最终要减半,所以长方体一
23、共有12条棱。还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到根据棱的长度去数,一共有三组,每组有四条棱长度相等,共计12条棱。还有的同学可能是根据空间位置来去数,这时可以让这位同学到讲台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进行标注,通过空间位置的划分,可以分为3组,每组有4条,共计12条棱。每种方法都可以,但是我们要激励学生运用第3种方法,因为第三种方法学生是真正站到立体空间的角度去思索问题,要予以确定。这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环节,同桌两个彼此不重复、不遗漏的数一数各自长方体的棱并说一说每组棱有什么特点。最终我们得出结论:长方体有12条棱,可以分为3组,每组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在学生驾驭了长方体的顶点、面、棱的数量和特征后,引导学
24、生视察长方体中一个顶点对应几条棱,学生很清晰的知道:一个顶点对应3条棱。在数学中,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且向学生介绍,一般来讲,我们把水平方向的较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说课稿二的棱叫做长,把水平方向较短的棱叫做宽,把垂直方向的棱叫做高。讲授完长宽高后,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说一说自己长方体模型的长宽高。让学生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摆放的位置进行改变的。 在探讨正方体特征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依据刚才探讨长方体的方法去探讨正方体。完成探讨表格,并对比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索得出结论
25、:正方体也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但是正方体的6个面大小、形态完全相同。并且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也完全相同。这正是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的不同之处。本环节的设计重点在于探讨方法的迁移,以及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比较。 最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包含关系:在平面图形中,我们学习过正方形是特别的长方形,只不过正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我们称之为边长。这里的正方体是不是特别的长方体呢?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索?其实,正方体就是一种特别的长方体,只不过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而已,我们把它称为棱长。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集合范围内,正方体是一种特别的长方体。二者是一种
26、包含的关系。 到此本节课的新授内容以基本结束,依据练习的层次性,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练习。 最终,让学生思索两个问题: 1,生活中的铅笔盒、冰箱等是不是标准的长方体 2,是不是全部的长方体的面都是长方形。 这两个问题留作学生课下思索。 八、板书设计 略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教案篇5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探究并驾驭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见多边形的特征,并直观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视察、了解四周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好基础。 例1教材一共支配了三个层次学习活动
27、,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长方体的特征。第一层次结合实物(或图片)从整体上感知长方体,其次层次通过对长方体的进一步视察,相识长方体的直观图及其面、棱和顶点,第三层次探究发觉长方风光和棱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介绍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例2着重引导学生利用相识长方体的已有阅历,自主探究并归纳正方风光、棱、顶点的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分。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相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驾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阅历,增加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索。 3、学生进一
28、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教学重点 相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驾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具打算 长方体、正方体教具、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视察与操作,相识长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1 出示画面:有一些长方体的实物和正方体的实物。(如电冰箱、饼干盒、魔方等) 谈话:同学们,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你能说说哪些物体的形态是长方体,哪些物体的形态是正方体? 学生回答,并举例再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态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长方体模型,谈话: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视察一个长方体,你
29、觉得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猜想。 分组操作,进行验证。学生分组从不同角度视察一个长方体,看一看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学生汇报、演示视察结果,并说一说从某一个角度进行视察,能同时看到的是哪几个面,看不到的是哪几个面。 提问:那么,从不同的角度视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说明:从不同的角度视察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谈话:依据同学们的视察结果,我们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标出面) 谈话:直观图中线和点都有各自的名称,请同学们自学课本。 学生看书,理解棱和顶点的含义。 指名说一说什么叫做棱,什么叫做顶点? (两个
30、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演示)在直观图中闪耀棱和顶点,指名说一说(指一指)这条棱是由哪些面相交得到的,这个顶点是由哪些棱相交得到的? 提问:直观图是用实线和虚线两种线画成,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吗? 说明:直观图中的实线表示从某个角度能看到的棱,而虚线则表示从某个角度看不到的棱。 提问: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自己数一数。 指名演示数一数长方风光、棱和顶点的个数。集体沟通数法。(适当进行指导,让学生能体会到面可以一对一对地数,棱可以一组一组地数,顶点可以4个4个或2个2个地数。) 得出: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提问:长方体的面和棱有什么特点? 学生视察长方体
31、,说一说自己的猜想和推断。 谈话:同学们视察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下面我们通过量一量、比一比实际操作进行验证。 学生分组活动,利用长方体模型进行操作活动,并在小组中沟通。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沟通。 学生1: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 学生2: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的2个面完全相同,前面和后面的2个面完全相同,左面和右面的2个面完全相同。 学生3:长方体的棱有3组,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 可以让学生演示操作,证明得到的结论。 谈话: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完全相同,前面和后面完全相同,左面和右面完全相同,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学生或老师说出(相对的面) 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是指的哪两个面;相
32、对的棱长度相等是指的哪四条棱。 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提问:这是长方体吗?这个长方体和刚才同学们视察的长方体有什么不同? 学生:这个长方体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4个面是长方形的。前面视察的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 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有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6个面中,会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演示闪动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 提问: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你知道这三条棱分别叫做什么?(长、宽、高) 说明: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中,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 设计意图: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
33、体有一些直观的相识,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视察、操作、测量、比较等活动,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并通过沟通,对有关发觉加以适当的整理和概括。 2、练一练 说明操作要求:同座两人一组,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先指出它的面、棱和顶点,再量出它的长、宽、高。 学生操作活动,相互说一说。 二、探究与发觉,相识正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2 出示正方体的直观图。 谈话:我们对长方体的特征有了肯定的相识,想一想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和几个顶点?正方体的面和棱有各有什么特征?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组里沟通。 学生自主探究,并在小组中沟通。 指名在班级中说一说。 学生1:正方体
34、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学生2: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完全相同。 学生3: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学生演示操作,验证得到的结论。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出示比较的表格,让学生填一填,再在小组中沟通。 名称 长方体 正方体 相同点 不同点 学生在班级中沟通比较结果。 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和12条棱。不同的是长方体6个面是长方形或其中有2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正方体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12条棱都相等。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正方体都叫为棱长。 2、练一
35、练 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 学生在小组中操作,在班级中汇报测量结果。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相识长方体的已有阅历,自主探究并归纳正方风光、棱和顶点的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分,帮助学生能比较完整地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三、巩固与拓展,感受改变,加深理解 1、练习三第1题 学生独立看题,和同座同学说一说。 指名在班级中说一说,集体沟通。 提问:这三个长方体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发觉第2个和第3个长方体的长比宽要短,第三个长方体的长和高一样长,说明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2、练习三第2题 第2题中的4个问题学生先独立解答,在图中标注出数据,然后在组内进行沟通。 指名口答,并说
36、一说想法。说明各个面是什么图形及相应的长和宽的长度是多少。 (第4个问题,老师可以换一种提问:还有哪些面和同学们刚才视察的几个面完全相同?) 3、练习三第3题 出示图。 提问:视察这两个直观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看图,并说一说自己视察的结果。 学生:一个是长方体,一个是正方体。 学生: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4厘米和5厘米。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 谈话:接着视察,它们的面各有什么特征? 学生视察可以发觉长方体前后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其余的四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完全相同。正方体的6个面完全相同。 4、练习三第4题 说明题意,并指名说一说摆成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 学生独立标出各
37、个几何体的长、宽、高,再在小组中指一指,说一说。 指名在班级中说一说各个几何体的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和长度。 5、练习三第5题 出示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做一做,做好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和想法,集体沟通做法。 提问:怎样算长方体的底面的面积?正方体呢? (学生可以发觉,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就是长乘宽,正方体的底面面积就是棱长乘棱长。) 设计意图:在巩固练习中,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基本特征的相识,也让学生在视察和沟通中进一步拓展相识,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变式。并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做好打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一)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
38、的意义。 (二)理解并驾驭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培育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学用具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绽开)、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二)学习新课 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老师出示长方体教具,用手摸一下前面(面对学生的面),说明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再用手摸一下左边的面,说它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它的大小是它的面积。 老师: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6个面。 老师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依次摸一遍,说
39、明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请学生拿着自己打算的长方体盒子也摸一摸,同时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再请同学拿着正方体盒子,两人一组边摸边说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老师:(拿着长方体盒子)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能一眼全看到吗?想一想有什么方法能一眼全看到? 学生探讨。(把六个面绽开放在一个平面上。) 老师演示:把长方体盒子、正方体盒子绽开,剪去接头粘接处,贴在黑板上。也请每位同学把自己打算的长、正方体盒子的表面绽开铺在课桌上。 老师:请再说一说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口答。) 老师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
40、请同学拿着自己的长方体(用绽开图折上)。老师:请量出它的长、宽和高,说一说哪些面大小相等?指出相邻的三个面各用哪两条棱作为长和宽? 学生四人一组边操作边探讨后归纳: 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作为长和宽的;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老师:对长方体实物,我们已经会找它每个面对应的长和宽了,在平面图上会不会找呢? 请同学用自己的绽开图练习找各面的长宽。然后再请一两位同学上讲台,指出黑板上绽开图中相等的面和对应的长和宽。 (2)请同学们用新学的学问来解答下面的问题:例1(投影片)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
41、、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厘米2硬纸板? 3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老师:看看自己的正方体表面绽开图,能说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吗? (2)试解下面的题。 例2(投影片)一个正方体纸盒,棱长3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请同学们填在书上,一位同学板书: 326 =96 =54(厘米2) 答:它的表面积是54厘米2。 老师:假如这个盒子没有盖子,做这个盒子要用多少纸板该如何列式? 学生:少一个面。列式:325 老师:说表面积是指六个面,实际问题中有的不是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审题时要分清求的是哪几个面的和。 (3)练习:课本p26做一做。(请两位同学写投影片,其余同学做本上。) 用学生投影片集体订正。 (三)巩固反馈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其次部分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第三部分教学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