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范文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7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设计方案范文7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一、教学目标1、会认“宜、层、尽、染、叠”等11个生字,会写“谷、金、丰”等10个字。2、读好“叠翠流金、天高云淡”等12个四字词语,感受秋天的美3、培养积累词语、收集词语的兴趣和习惯。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二年级第一课,识字1伸出小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1、借助字典,自读词语。2、检查自主识字情况:(1)出示词语,学生看大屏幕,自己试着读。(2)交流难认难读的生字。预设一:染借助拼音学习生字,纠正学生发音,学生当小老师领读。预设二:爽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字形识记生字。预设三:叠通过演示汉字演变过程,理解字义,认读生字。(3)巩固
2、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同桌互相游戏抢读提醒:第一、二行分别注意前、后鼻韵母读清楚。(三)理解词语,感受秋色之美1、整体认读词语。自己再读读这些词语,看看读词语的时候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学生交流。读了这些词语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画面?3、出示秋天画面看图理解:“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等词语意思。4、欣赏着这些美丽的画面,谁再来读这些词语。(出示词语)谁再来读?5、你看这个词谁能读?(出示:天高云淡)指导读出词语韵律美。你看这样读就读出了词语的味道,读出了词语蕴含的美!用这样的方法,相信你一定也能把这些词读好!谁来读?(出示:秋高气爽秋收冬藏春华秋实)6、这么美的景色你知道是什么季节的吗?(秋天
3、)这一课里有个词说的也是秋天,知道是哪个词吗?(金秋时节)孩子们看,金秋时节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色呢!(出示词语:金秋时节,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大雁南飞、瓜果飘香、山河壮美)刚才我们想象着天高云淡的样子就能把词语读好,用刚才学会的这种方法,想象着金秋时节,大雁啊,瓜果啊,山河的样子再来读这些词语,相信你一定更能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来,同桌两个人先互相读一读练一练吧!一会再来读!我们一起读!(四)理解词语,感受秋天的丰收1、学生读词语,提出质疑。刚才大家通过自己学习,读懂读好了这些词!课文中还有其他的词语呢!一起读!(出示其他词语)这些词语中你有不懂的吗?2、出示学生不理解的词语,采用不同方法引导学生理
4、解词语。预设一:叠翠流金(1)教给学生方法:理解这样的词要抓住关键字,关键字理解了,这个词你就明白了!(2)借助查字典理解“翠”的意思。(绿色)(3)借助图片,指导朗读。(出示图片)你看一层又一层的青绿色重叠在一起上面点缀着那么多的金黄色多美啊!带着这样的感受谁再来读这个词?(4)感受秋天丰收。想象一下秋天里什么是金黄色的?变成金黄色说明什么啊?(成熟了)景色美让我们感到愉快,丰收后让我们感到欣喜!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吧!(出示整篇词语,指名配乐读)(五)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交流。2、教师示范写,学生观察。3、学生写字,先描红,再认认真真写两遍。提醒写字姿势。(古筝配乐)(
5、六)总结拓展秋天是美丽的,让我们尽情享受秋天带给我们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吧!课后请同学们搜集关于秋天的词语或图片,咱们下节课再来交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2教材分析本课将引导学生制订一个班级总的研究计划,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研究项目制订小组研究计划。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研究与班级总体目标的关系,加深体验科学研究的分工合作。学情分析造成小金鱼死亡的相关因素非常多,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志趣,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组研究。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分工合作的习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小组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习目标1.知道小组研究与班级总的专题研究的关系,树立合作的意识。2.能根据自己选择的
6、研究主题制订可行的研究计划。教学重难点制订合理、可行的计划是研究取得成功的保证。评价任务制订一份专题研究方案。教学准备为各小组专题研究计划准备表格。教学过程一、进行专题研究总动员1.谈话:在上节课,我们同学就造成小金鱼死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推测,大家谈到了水质、水温、放养密度、鱼食投放量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金鱼死亡。在今天开始我们的研究之前,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了解了哪些影响金鱼生存的新信息?(以上谈话及询问,一方面获取学生收集到的上节课没有谈到的影响金鱼存活的因素,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一机会,交流学生收集到的与水质、水温、放养密度、鱼食投放量等因素有关的详细信息。这为下一步全面和深入地开展研究设计活
7、动奠定了良好的认识基础。)2.学生汇报、交流各自掌握的相关情况。(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可抓住发言中的关键词进行摘要性地记录,为学生后期制定研究计划的针对性和条理化做好引导性工作。)3.谈话: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以往经验或收集到的资料对造成小金鱼死亡的原因已经有了一个间接的认识。为了获得第一手确凿的证据,查出造成小金鱼死亡的真正原因,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小金鱼生活得更好,我建议我们班开展一个小金鱼生存环境的研究。大家认为这项研究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通过哪些方式展开呢?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4.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到部分小组进行必要的提示或指导。(教师到小组个别指导,可以引导学生将可能造
8、成小金鱼死亡的因素与研究小金鱼生存环境联系起来,以便形成相关的具体研究方向。)5.教师邀请学生汇报其讨论结果,并帮助学生梳理出相关可研究的课题及研究方法。6.讲述:当我们明确了可以开展研究的专题,以及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后,我们可以有步骤地来开展研究活动了。如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结论、撰写报告等。在大家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前,老师送大家两件“法宝”,一件法宝是交流,另一件法宝是帮助。希望在研究中,同学之间、小组之间要及时交流、勤于交流,当遇到困难时,大家要互相帮助。(班级总的研究计划并没有要求学生完全由自己讨论设计完成,其中有很多教师引导和指导的成分。其目的不是要替代学生进
9、行设计活动,而是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后面具体专题的研究设计中。这样处理既能保证后续活动有效进行,又能保证后续活动深入进行。)二、引导学生分析和自主选择研究主题1.谈话:开展不同的研究专题需要做不同的准备,比如研究水温变化对金鱼的影响,需要三个能控制水温的水族箱。那么其他研究专题又需要哪些条件呢?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教师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补充,形成相对完善和统一的认识。(明确活动所需条件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思考研究方法的过程,因此,充分地开展好这一活动,也是为后续制定研究计划铺平道路。)3.谈话:在这次研究小金鱼生存环境的任务中,不仅需要我们从多个小专题去开展研究活动,而且每项专题又涉及不同的
10、活动材料,一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需要多人进行分工与合作。为了让我们这次研究取得成功,现在,我们按照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进行研究。每一个专题同学们可以形成一个小组,也可以根据情况组成多个小组,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组合组成研究小组。4.学生自由组合研究小组。(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分组,做到能力均衡、人数合理。避免出现能力上相近的同学“扎堆”,要兼顾那些能力较低的学生参与到各小组中。如果条件允许,每个小组的人数以5-8人为宜,人数过多任务可能落实不到人,过少又不能充分体现分工的价值。每个专题有多个小组共同研究,还能增强实验的可靠性,避免因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的不
11、准确情况的发生。)三、小组讨论各自研究计划1.谈话:我们按照自己的条件和兴趣已经分成了不同的研究小组,现在,我们各小组需要商量出各自的研究计划,以便有条理地完成各自的研究专题。你们认为各自小组的研究计划应该考虑哪些问题?2.学生个别发言,教师做简单的板书记录。(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所做的记录应注意条理性,可以按照研究计划应进行的步骤在黑板上有顺序地表达出来,使得最后的板书记录就能成为专题研究计划的主要栏目。)3.讲述:制定一项研究的计划,我们一般要涉及研究主题、小组成员及分工、研究目标、对研究主题的思考和分析、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下面,大家就围绕这几个方面商量自己的研究计划。
12、4.教师向个小组分发事先准备好的专题研究计划表格,学生商讨制定计划。(专题研究计划的设计可以参考教材第47页的内容。教师在学生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可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并把重点放在研究过程的设计指导上。)四、交流并完善计划1.在大多数小组制定好大致研究计划的基础上,教师邀请一个小组向大家交流他们的研究计划。2.谈话:你们认为刚才这个小组汇报的研究计划有哪些地方考虑的比较详细,哪个环节的设计还存在不足?3.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说,并将评说的重点放在研究过程的设计评说上。4.讲述:在研究过程的设计中,尤其是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小组应该注意,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更容易发现问题。只是设计对比实验我们一定要
13、把握好对比实验的要点,那就是对比条件的选择,无论是对照组实验还是控制组实验,只有对比条件不同,而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一致。同学们对照这一点,检查一下自己的研究过程设计,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5.在学生针对研究过程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教师邀请其他专题的小组汇报各自研究计划。在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评价的过程中,让研究小组间取长补短,进一步全面完善自己的研究计划。6.讲述:为了解开“金鱼之死”的谜团,我们今天制定了各自的“侦破方案”。课后,请同学们做好实验侦破前的准备。预祝大家研究顺利,侦破成功!教学设计方案范文3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中探究出两步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应用两步乘法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2
14、.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间接信息灵活解决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教学预案:一、情景引入激活思维1、引言教师介绍学校体操比赛活动情况。相机解释“横队”、“纵队”“方阵”等词。2、收集数学信息引导学生看主题图,找出数学信息。教师把收集到的信息写在黑板上。每行有10人,有8行。有3个方阵。3、提出问题根据收集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教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1个方阵有多少人?)教学预设:学生可能提出:每个方阵有多少人?2
15、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比一个方阵多多少人?等等。4、解决问题。首先引导学生独立解决每个方阵有多少人?5、汇报交流互相评价学生汇报时候要说清楚思考的过程,即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教学预设学生已经学过用一步乘法算式解决问题,看到主题图后会很快收集到数学信息,学生也能清楚表达出思考的过程,如下:(1)、108=80(人)表示求8个1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810=80(人)表示求10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7、总结学习方法师生加以提炼学习方法:读-想-做-说,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8、揭示课题。(本环节设计意图运用学过的一步乘法算式引入新课,了解学生思维的基础,激活学生思维。然后经过
16、总结学习方法,表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考过程来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充分准备。)二、探究新知训练思维1、出示刚才提出的问题: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2、思考解决方法(1)独立列式,(2)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组长统计:本组有几种计算方法)(3)全班交流评价教学预设学生的解决策略可能有以下几种:第一种:108=60(人)803=240(人)第二种:810=60(人)803=240(人)第三种:83=24人2410=240人第四种:103=30人308=240人第五种:803=240人第六种:1083=240人或者8103=240人预设处理:根据学生的回答与解
17、释,教师相机用课件演示学生思考过程,利用课件的直观效应帮助中下水平学生渡过思维困区。黑板上去掉相同的做法,展示不同的算式。比较每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方法。基本方法鼓励全体学生都尝试做一做。3、课堂小结(本环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想、做、说等解决问题的思路中,做到先思后说,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能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注意严密规范把解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变为外在的表现形式,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有序性和合理性,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三、巩固应用发展思维1、课本中的做一做学生独立试做(设计意图:做一做的练习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这
18、道题引导学生利用学会的思维方式,掌握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能判断出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2、补充问题并解答:小青有两本相册,每本有24页,每页可以放4张照片(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初步应用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设计方案范文4学习目标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卡片。搜
19、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第一课时情境导入播放课件:昔日的洨河风光。谈话导入。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初读感知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自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汇报交流。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20、。a.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b.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c.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引导小结。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识字学词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指导写字。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上下结构:参、坚、案、贵独体字:爪b.学生写字。c.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布置作业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第二课时复习巩固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朗读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
21、句子画下来。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扩展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布置作业有兴趣的,可完成课件选做题。教学设计方案范文5一教学目标1.有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5个新词语的意思;用“像似的”、“恢复”造句。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4.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的捕鱼的乐趣。难点: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2.学会本课生字。3.读通句子。4.了解课文大意。5.重点教学第一自然段。6.感受水乡
22、的优美景色。(2)教学过程1、揭题,2、简介鸬鹚。1)课件呈现课题。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非常优美的课文21鸬鹚。谁能把题目读准?注意都是平舌音。3)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上网去查找鸬鹚的资料。谁能向同学们介绍有关鸬鹚的情况?4)课件呈现多幅鸬鹚的照片,定格喉囊的位置。这就是鸬鹚的喉囊。介绍鸬鹚喉囊的作用,教学“喉囊”,范写并要求学生在空白处写2遍。5)看课题猜想课文内容激趣。同学们,课文以“鸬鹚”为题,请你猜猜可能写些什么内容?是否和翠鸟一文写法相似?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的优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4、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课文写了什么内容?5、检查自学效果:1)
23、读准字音2)记住字形:窄抹柔喉拣抛痕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是否读正确、通顺?读后请同学们评价。4)课文写了什么?6、教师小结。7、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你感受到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2)交流:总的感受是很静很美;从下列词句中感受到很静:A、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平得像一面镜子”是比喻,说明湖面没有风、很静。)B、岸边有几棵垂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几只有窄有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垂柳、一望无垠的稻田、浮”说明很静。)C、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悠然”是自由自在的样子,说明渔人的心里很静很美。)D、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
24、舷上,好象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把鸬鹚比作列队的士兵,说明鸬鹚威武精神;“在等待命令”说明鸬鹚还没有行动,还很静。)3)小结:第一自然段主要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小湖的平静和美丽?(湖面、渔人、鸬鹚)4)朗读指导。怎样读出静、读出美,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齐读。5)指导背诵:这么美的文字我们怎么把它记住呢?根据你的经验给同学们出出好主意?8、作业:背出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27自然段,(2、抓住重点词语“一抹”、“恢复”,(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感受渔民捕鱼的乐趣。2、教学过程(1)复习: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2)说说听了以后总的感觉是什
25、么?(3)导入新课,(4)学习课文25自然段。a、“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象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鸬鹚在等待什么命令?请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b、交流:1)鸬鹚在等待什么命令?(“一抹”)2)“一抹”是什么意思呢?3)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用哪些词语来把“一抹”代替?3、为什么用“一抹”而不用这些词语?这是第一个研究问题。请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一定要用“一抹”,好在哪里?4、交流:看看你研究出了多少?教师随机点拨,得出好在“一抹”写出了渔人对鸬鹚的关爱、渔人动作优美、鸬鹚训练有素、渔人发现鱼儿多多5、练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指名读齐读)6、刚才我们通过研究为什么一定要用“一抹”,
26、研究出了渔人对鸬鹚的关爱、渔人动作优美、鸬鹚训练有素、渔人发现鱼儿多多。接着请同学们研究第二个问题:渔人这轻轻“一抹”抹出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25自然段,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讨论。7、交流:抹出了鸬鹚下水、粼粼波纹、鱼儿多多、渔人忙碌、心情愉悦、奖赏鸬鹚。8、指导练读25自然段。9、交流:把你认为读得最好或最喜爱读的语句读给大家听齐读。10、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结束了,渔人载着满满一仓鱼,荡起桨,划着小船回去了。这时候湖面又怎么了?请同学们读读课文6、7自然段,哪些景物与前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边读边划出有关的语句。11、交流:1)天色:2)湖面(理解“恢复”)3)渔人4)鸬鹚12、练读6、7自
27、然段,体会文章的照应美。13、小结:渔人在这样景色优美的小湖上捕鱼,捕鱼前悠然自得,捕鱼时既忙又乐,捕鱼后满载而归,这些都写出了渔家捕鱼的乐趣渔家乐。这就是文章的写作目的。14、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背诵第一自然段。2、熟读全文。3、完成书面作业。教学过程1、齐读全文。2、总结全文。3、背诵第一自然段。4、默写第一自然段。5、指导用“恢复”造句。6、完成其他作业。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学习目标】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会正确书写“艺、涛”。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4、了解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学做生活的
28、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图画、课件。【教学过程】一、绘画设境,谈话导入老师知道你们个个都是小画家,老师想请小画家到前面画一幅画,需要画房子、太阳和大树,谁愿意来画?老师还想画风,怎么画呢,谁愿意告诉老师?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的方法真好,我们到课文中找一找答案吧。(板书:画风)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读?(自由读、默读、同桌互读)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办法认识它?学生说方法(问同学、问老师、查生字表)。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尤其是那些你刚认识的字。3、准
29、确朗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三、自主实践,互动感知1、你读课文时认识了哪些字?用什么办法认识的?还有许多同学的方法很好,为了让大家互相学习,请同学们小组内互相介绍识字方法。出示生字和图片并且板书,小组合作认识七个生字,指导书写两个学生挑出来的字(从结构上讲可以是生字“艺、涛”,也可以是其它的字)。巩固生字:出图片猜人名:赵本山、宋丹丹。背诵姓氏歌,巩固生字“陈”。读词闯关:艺术人生、文艺节目、综艺大观。读句子说句子:海水(显得)更蓝了。涛声(显得)更近了。()显得()。2、课文中三个朋友说了哪些画风的方法,请你读一读画一画。3、找出自己认为最好的画风的方法读一读。4、听一听风声(课件放一段风
30、的声音),指导朗读几种画风的方法,请读得好的学生示范读,也可以给教师一个机会读。你从这句话中哪个词读出有风?重点读好词语:飘、弯弯的、斜斜的、呼呼地转。5、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读一读,读中感悟画风的几种方法。6、同学们最想听哪一个小组分角色读?推荐一组分角色读。四、拓展课文,积累语言1、同学们,三个小同学说出了几种画风的方法,你还有更多更好的方法画风吗?可以到黑板来画也可以直接说。2、再读课文,看看书中怎么说的画风的方法,假如你是书中人,你会怎么说?试一试,看你会不会这样说:课件出示:刘聪问:“你想怎样画风?”我说:“_。”3、把你说的写在书上,也许将来的课文中就用你说的方法呢。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31、7教材内容说明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活灵活现。先描述了蝈蝈的歌声,写出了声音的各种特点,如“柔和”“清脆”“尖锐”“窃窃私语”等,特别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接着又描写了蝈蝈的外形特点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文章重点内容写了蝈蝈的食物习性。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饶有兴趣地介绍了蝈蝈喜欢吃的食物是蝉,又解开了蝈蝈喜欢吃的是蝉肚子的原因是既有肉又有甜食。还介绍了蝈蝈之间的相处和睦,从不争吵的特点。教材使用说明七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又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
32、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因此让学生自主阅读,体验阅读过程中的快乐。在探究交流中,深透理解文意,体会生动传神的文学笔法。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关于蝈蝈生活的习性的图片资料等。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语言特色。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1.回忆所学课文蝉,2.比较写作内容写和作目的不同,3.两篇文体不同,4.明确本文是介绍科学知识,5.说明的对象是蝈蝈。二.检查预
33、习,夯实基础学生领读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学生领读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强调易错音和易错字。三、速读课文,提取信息四、再读课文,把握课文重点1、思考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绿色蝈蝈的特点?2、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教师指导明确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蝈蝈的习性写了叫声和食性。五、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学生可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学生依据问题组,
34、自由质疑。a.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b.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也许有的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也许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1)比较阅读材料夜色降临,蝈蝈出来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绿叶丛中蝈蝈在叫,声音很低沉,在连续不断的低声中,时不时发出一声尖锐、急促的叫声。要求和第三段对比阅读说说你更
35、喜欢哪一个?第三段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生动传神,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与趣味性。(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体会这样写的效果。当蝈蝈捕杀蝉时称: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晚上鸣叫时称:夜晚的艺术家当蝈蝈成为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称: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称:蝉的屠夫作者这样称呼蝈蝈的原因: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3)比较阅读材料二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
36、为“哥哥”。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写作特色:1、生动传神的描写表达方式,表现了作者对绿色蝈蝈的喜爱之情。2、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生动传神,读来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与趣味性。3、通过作比较来写蝈蝈。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这些作比较的运用,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特点,又让读者对其他昆虫也有所了解,同时,也说明作者对各种昆虫的特性了如指掌。六、总结课文,完成评价手册中该课的课后相关练习。七、教学探讨与反思:快速阅读,是一种基本的获得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既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又需要学生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阅读来实践、训练。本文作为一篇典型的科普性文章,作为学生快速阅读训练的材料是非常合适的,所以教师应充分对文本加以利用。文章采用生动的文学性笔调,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在行文中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学生总会喜欢某些方面的知识,因此采用个性化解读文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来赏析,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品味语言的美妙之处,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这样文章的写作特点也能认真掌握,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借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