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2023精选优质范例 202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2023精选优质范例 202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2022精选优质范例 2022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的:1、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整5分的,知道1时=60分。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拟、动手操作和理论应用才能。3、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教学难点: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闹钟。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展示钟面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那老师今天就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出示谜语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师:对,钟表,有了钟表,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知道时间。师:
2、同学们,一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谁能举手说说钟面上的时间,投影逐个出示9时,11时生答复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小朋友真能干。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时间,边说边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来读一遍课题。二、自主探究,认识几时几分。师:孩子们,请看大屏幕。1、投影展示钟面。师: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钟面,和同桌说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呢?学生观察后汇报。时针、分针、数字等师:哪位小朋友来说说你的发现?(提问三人,你观察得真到位。2、认识时针的运行。师:钟面上有12个数字,我们把连续的两个数字之间叫一大格,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面马上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几大格?生:12大格,请2至
3、3名学生说是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时针走2个大格,是几时?时针走一圈又是走了几时?3、认识分针的运行。师:老师边演示边说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叫一大格,那这就叫小格师手指课件,生齐说师:一大格里面有几小格呢?请同学们拿出钟面数一数,同学们数好了吗?生:5小格。师:两大格呢?10小格师:那整个钟面一共有几个小格呢?请小朋友再数数,和同桌交流交流。师:小朋友,你们数完了吗?(提问2人你是怎么数的?师:下面跟老师数一数。优化5格5格数的方法并和学生一起演示一遍。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有谁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呢?答复并板书,让学生读一遍那分针走一大格呢答复并板书,让学
4、生读一遍?师:假如分针从12走到3,是几分?分针从12走到6,是几分?师:对,当分针从12走到6,是30分。我们在生活中也把30分叫做半小时,因为这个时分针刚好走了半圈,所以我们叫它半小时。师: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分针从12走到9,又是几分?师:好,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90页,完成钟表的钟表的填空。师:做完的同学请举手。你们填得对不对呢,如今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这里填几.课件显示答案4、探究时分的关系。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那分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60分师:分针走1圈有的认为是60分,有的认为是1时,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观察“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5、?”师:如今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睁大眼睛,看好了。(播放课件:学生观察并考虑)师: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请小组讨论。师:哪组先来汇报,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那时针走1大格是多长时间?板书1时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分针走一圈是60分板书:60分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1时和60分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谁再来说一说?师:看来孩子们都发现了“分针走1圈的同时,时针走了1大格。分针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所以1时=60分,反过来:1时=60分。板书:1时=60分师:请同学们如今把课本合上,再来读一遍1时=60分。5、读写时间师:同学们已经会看整时的钟面,下面请大家看这一个钟面,
6、谁能说说这个时刻?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看的?小组交流,老师巡视。师:好,如今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如今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生:4时5分。我的方法是:时针走过4就是4时,分针指着1就是5分,所以是4时5分。师:这位同学说得很棒,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师:我们除了会读时间,还要会写时间。同学们还记得一年级学的两种方法吗?一种是普通计时法板书,一种是电子计时法,边板书边说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几时,中间写2个小圆点,是几分就在右边写上几分,特别要注意,假如分不够10,就要在这两个小圆点后面加上一个0,然后再写分。电脑出示4:30,4:45钟面师:下面再来考考大家。看到这两个钟面,请同学们拿出
7、练习本用两种方法来表示这2个时刻,1、2组写左边的时间,三、四组写右边的时间,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巡堂从一、二组找一个代表,从三、四组找一个代表上黑板书写。之后老师评讲。师:一、二组同意你们代表的这个答案吗?三四组呢?师:这位同学写4时30分,除了这种写法,同学们还有其它写法吗?生:4时半。师:为什么?生:因为分针这时候刚好走了半圈。老师小结:从刚刚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学会了读时间的方法,这就是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师: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三个时间,注意到它们的时针了吗?4:05的时针只是刚刚走过了4一点点,4:30的时针那么是在4和5的中
8、间,4:45,时针非常的接近5,但还没有走过5,所以不是5:45分。如今请同学们写一写课本91页的.做一做,并对易错题评讲。6、拨时间练习课件出示。师:同学们如今已经学会了读时间和写时间,如今我们就来进展一个小比赛,动手拨一拨时刻,请同学们做好准备,老师说,你们拨。3:20,5:50,拨完的同学请举手,让老师看看,拨对了没有?师:拨完了老师所说的时间,接下来同学们再拔一个你们喜欢的时刻,并和同桌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时间。师:好了,同学们,拨钟时间完毕,请同学们把手中的钟面放好。三、生活中的时间。向学生展示升旗和动车票,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络。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你们看这2幅图
9、,同学们可以从图中找出今天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吗?四、进步题课本95页第8题。让学生写时间,并能根据规律画出时针和分针。五、总结:时间总是匆匆走过,今天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时间的哪些知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非常的珍贵,所以希望同学们可以珍惜时间,认真学习。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第二篇课题:十几减9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详细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才能。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老师挑选几位学生进展“找伙伴”游戏详细过程参考探究活动二
10、、学习新课。1、教学例1。师:数字娃娃们找到了自己的伙伴,便来到了果园摘苹果,一共摘了9个红苹果,2个青苹果。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你们能帮他们算一算吗?随后老师先后出示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再出示集合图。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因为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所以用加法学生答复后,老师板书:9+2=11。师:苹果的总数是多少?假如数字娃娃们吃掉了9个,还剩几个?随后出示11个苹果图,老师一边把11个苹果画上集合圈,把9个红苹果画上虚线圈。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因为要从11个苹果中去掉9个,所以用减法师:怎样列式?学生答复后,老师板书:11-9=师:11-9的计
11、算我们没有学过,怎样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把你怎样想的说一说。可能有以下讨论结果:1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2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2。即:11-9=11-1-8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许多方法。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的这些方法都是对的。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第2种计算方法。请同学们观察左图和加法算式,右图和减法算式,想一想:苹果的总数都是11个,其中一局部是9个红苹果,另一局部是2个青苹果。为什么一个
12、用加法,另一个用减法解答呢?左图是把两局部合起来,求总数。所以用加法。右图是从总数里去掉一局部数,求另一局部数。所以用减法根据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又学过9+2=11,那么在计算11减9时可以怎样想呢?想:9加几得11,9加2得11,11减9得2同时老师板书得数“2”。指名复述想的过程。读算式:9+2=11,119=2。2、教学例2。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2朵花,去掉9朵,还剩几朵怎样列式?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3得12,12减9得3同时板书得数“3”。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4个圆,去掉9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学生答复后,板书:14-9=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5得14,14减
13、9得5同时板书得数“5”。读算式:12-9=3,14-9=5。3、教学例3。让学生在桌上摆一摆先摆13个五角星,用手势表示去掉9个,还剩几个?,说一说说出算式,并说出想的过程,算一算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13-9=4同样方法学习:16-9=7。4、教学例4。让学生看教科书,先独立在里填数,老师行间指导,然后订正,并指定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同时板书算式:15-9=617-9=818-9=95、小结。老师指着减法算式,提问: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是什么?十几减9老师板书:十几减9。师:这些减法算式有什么一样的地方?被减数都是十几的数,减数都是9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在做十几减9的减法题时,可以想9加几得被
14、减数,这题就得几这种方法就是想加算减,今后学习中还要用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第三篇课题:十几减9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详细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才能。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老师挑选几位学生进展“找伙伴”游戏详细过程参考探究活动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1。师:数字娃娃们找到了自己的伙伴,便来到了果园摘苹果,一共摘了9个红苹果,2个青苹果。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你们能帮他们算一算吗?随后老师先后出示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再出示集合图。学
15、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因为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所以用加法学生答复后,老师板书:9+2=11。师:苹果的总数是多少?假如数字娃娃们吃掉了9个,还剩几个?随后出示11个苹果图,老师一边把11个苹果画上集合圈,把9个红苹果画上虚线圈。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因为要从11个苹果中去掉9个,所以用减法师:怎样列式?学生答复后,老师板书:11-9=师:11-9的计算我们没有学过,怎样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把你怎样想的说一说。可能有以下讨论结果:1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2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
16、2。即:11-9=11-1-8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许多方法。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的这些方法都是对的。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第2种计算方法。请同学们观察左图和加法算式,右图和减法算式,想一想:苹果的总数都是11个,其中一局部是9个红苹果,另一局部是2个青苹果。为什么一个用加法,另一个用减法解答呢?左图是把两局部合起来,求总数。所以用加法。右图是从总数里去掉一局部数,求另一局部数。所以用减法根据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又学过9+2=11,那么在计算11减9时可以怎样想呢?想:9加几得1
17、1,9加2得11,11减9得2同时老师板书得数“2”。指名复述想的过程。读算式:9+2=11,119=2。2、教学例2。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2朵花,去掉9朵,还剩几朵怎样列式?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3得12,12减9得3同时板书得数“3”。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4个圆,去掉9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学生答复后,板书:14-9=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5得14,14减9得5同时板书得数“5”。读算式:12-9=3,14-9=5。3、教学例3。让学生在桌上摆一摆先摆13个五角星,用手势表示去掉9个,还剩几个?,说一说说出算式,并说出想的过程,算一算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13-9
18、=4同样方法学习:16-9=7。4、教学例4。让学生看教科书,先独立在里填数,老师行间指导,然后订正,并指定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同时板书算式:15-9=617-9=818-9=95、小结。老师指着减法算式,提问: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是什么?十几减9老师板书:十几减9。师:这些减法算式有什么一样的地方?被减数都是十几的数,减数都是9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在做十几减9的减法题时,可以想9加几得被减数,这题就得几这种方法就是想加算减,今后学习中还要用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第四篇教学目的: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2、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亲密
19、联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教具准备: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一、创设情境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拟、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拟适宜。主要是直尺或米尺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二、体验探究1、认识米,知道1米有多长。 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3、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归纳:100厘米=1米 , 1米=100厘米, 1
20、m=100cm 4、让学生联络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三、理论应用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拟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老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3、出示书中5页练习题。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第五篇【学习目的】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3、在建立1米长度观念的根底上,培养学生观察才能以及估算物体长度的意识。4、通过测量、观察、比拟等学习活动,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形成1米的长度观念,体验观察、比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5、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
21、习惯,感受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络。【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在交流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字“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量比拟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亲自测量初步感知“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来自于生活。二、探究体验。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58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经历进展估计。再估计
22、一下,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大约是1米呢,并贴上标签,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还是不到1米?师: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渐渐的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假如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启发:指着拉开的绸带,这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呢?可以用尺量那请小朋友用你们的尺量一下。得出用厘米尺量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这样测量你感觉怎么样?很费事师:看来同学们假如用自己的尺子来量很费事。那谁有更好的方法呢?做一把更长的尺子大家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的好方法。老师这里有一个好宝贝,用它很快就能量出绸带的长,想不
23、想知道是什么?设计意图从估测老师的身高入手,学生肯定兴趣很高,在此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长,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才能、估测意识,也为建立1米的长度单位打下了根底。2、认识米尺。出示米尺。1谈话: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用它来量比拟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出示米尺图这就是米尺的缩小图,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数字不同,刻度线不同2请一位学生拿自己的尺子来量一量老师的米尺上从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长?10厘米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根据学生答复,板书:1米=100厘米。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照、考虑学
24、生自主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3、用米尺量。1谈话:怎样用米尺量出刚刚绸带的长度是不是1米呢?谁来试一试?指名量出1米的绸带。你是怎么量的。小结:量物体的时候,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场,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课件演示2提问:王老师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你们刚刚在自己身上估计的1米对不对?同桌合作量一量,并把标签帖正确了。并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长?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多还是少?多几厘米?4谈话:同学们如今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小朋友张开双手,先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还是短。再量一
25、量。交流。问: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量一量6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理论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感知1米有多长,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并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三、方法应用。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牌大约有3人。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2、小组活动。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提问:同样走1米,
26、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间隔 。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小组活动。组织交流。3、小朋友如今已经知道1米的大概长度,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来找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的间隔 正好是1米?能再找个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还能找到这样的位置吗?学生纷纷站在老师的身边,最后成一个半径是米的圆。设计意图数学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观察、比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络。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忆整理,形成根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第 22 页 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