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心理学》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题库(分学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心理学》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题库(分学期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心理学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题库(分学期版)国开(中心电大)本科心理学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题库(分学期版) 说明:试卷号:1293。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18.试述影响实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答:实力的形成与发展依靠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这些因素既包括先天的遗传素养,又包括后天的环境、教化、个体的实践活动和人格特征等。 (1)遗传素养是实力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个体假如缺乏某一方面的素养,就难以发展某一方面的实力。如天生的盲人难以发展绘画实力;先天失聪的人也无法培育高水平的音乐实力;而唐氏综合症患者则很难智力超群,等等。 (2)环境和教化是影响实力发展与差异的重要因素
2、。 胎儿诞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诞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从诞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假如此时忽视了环境的作用,将会造成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明显落后。很多学者都强调早期教化在个体实力发展中的重要性。人类的生命早期是个体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供应良好的教化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教化是有目的、有安排、有组织地对年轻一代施加影响的。首先,学校普遍地教化青少年具备至少的学问技能,学生在驾驭学问技能的同时也发展了实力。其次,学校通过义务教化,帮助大部分无力担当子女教化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化,这在肯定程度上有助于
3、缩小实力的个体差异。第三,学校有各方面的专业老师和多种设备器材,能够满意不同实力学生的需求,从而在新的水平上造就更加多姿多彩的个体差异,实现相对于学生个体实力而言的公允教化。 (3)实践活动的影响。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会使相应的实力得到高度发展。比如,卖油翁熟能生巧的倒油实力,宇航员超群的平衡实力,职业经理人精彩的管理实力等。 (4)人格特征的影响。剧烈的动机、深厚的爱好、坚韧的意志等人格特征是促进实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影响实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无法精确估算各种影响因素在确定实力凹凸与发展历程中各自所占比重,但有一点是不行否定的,即遗传、环境、教化、实践活动和个
4、体的人格特征在实力发展中的作用缺一不行。 19.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论述友情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答:友情是一种自愿的、个人的关系,通常能够供应密切和帮助,在友情关系中,双方相互宠爱并寻求彼此相伴。 友情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提高社会技能,还能够为儿童供应社会支持。详细来讲,友情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点。 (1)友情可为儿童供应情感支持。 (2)友情可以为儿童供应更多的玩耍、交往和消遣机会。 (3)友情可以为儿童双方供应参照榜样,为儿童供应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 (4)友情可以为儿童供应社会支持和牢靠的同盟。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于以上4点作用进行
5、论述分析合理恰当的,另加8分。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8.什么是知觉?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有哪些? 答: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说明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相识,就是知觉。 (1)邻近原则: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像性原则:在大小、形态和颜色等属性上相像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3)连续性原则:具有良好连续性的几条线段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4)闭合原则:指人们倾向于将图形知觉为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形态。 (5)同域性原则:处于同一地带或区域的刺激物更简单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1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华蜜感的有效策略。
6、答:主观华蜜感是一种以高水平的生活满足度、高水平的主动心情和低水平的消极心情为特征的主动心理状态。 增进华蜜感的有效策略: (1)建立带给自己归属感的密切关系。 (2)多接触带来主动心情的自然环境。 (3)从事能够展示自己胜任力的工作。 (4)适度休闲。 (5)正确对待得与失。 结合生活实际,对以上5种策略进行合理恰当地论述分析,给7分。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8.论述实力与学问、技能的区分与联系。答:实力与学问、技能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分,又有联系,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 (1)实力与学问、技能的区分表现在: 实力与学问、技能的含义不同,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范畴。实力是干脆影响
7、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当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学问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阅历总结和概括;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阅历。 实力与学问、技能在来源上有区分,个体的学问、技能完全是后天的,实力则除了要受后天的环境教化等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个体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学问和技能是随着一个人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而日益增长和积累的,实力在人的一生中则是渐渐形成、发展和相对衰退或者停滞的过程。 从迁移的特点来看,学问和技能的迁移范围相对较窄,它们只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而实力则有广泛的迁移范围,可以在许多场合(即使它们并不很相像)发生作用。 与实力的发展相比,
8、学问与技能的驾驭更快一些。 (2)实力与学问、技能的联系表现在: 实力的形成与发展依靠于学问、技能的获得。随着人的学问、技能的积累,人的实力也会不断提高。 实力的凹凸又会影响到驾驭学问、技能的水平。一个实力强的人较易获得学问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小;而一个实力较弱的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驾驭同样的学问和技能。所以,实力会影响一个人驾驭学问、技能的速度与质量。 1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华蜜感的有效策略。答:主观华蜜感是一种以高水平的生活满足度、高水平的主动心情和低水平的消极心情为特征的主动心理状态。 增进华蜜感的有效策略: (1)建立带给自己归属感的密切关系; (2)多接触带来主动
9、心情的自然环境; (3)从事能够展示自己胜任力的工作; (4)适度休闲; (5)正确对待得与失。 结合生活实际,对以上5策略进行合理恰当的论述分析,给7分。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18.论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分与联系。答:(1)性格与气质的区分 首先,从起源上看,气质更多地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主要是先天的;而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在个体生命起先时是无性格可言的,它是个体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其次,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改变较慢,可塑性较小;而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是明显的,即使是已经形成的性格,变更也要简单些。 第三,气质仅影响个体行为的动力特征
10、,如速度、强度、敏捷性等,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则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如有的人乐于助人,有的人自私自利等,因而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是亲密而又困难的。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性格特征相像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详细地说,二者的联系有以下三种状况: 首先,气质使性格具有某种独特的色调或表现形式。例如,同是勤劳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表现出的是精神饱满,精力充足;粘液质的人则会表现的踏实肯千,仔细细致;同是友善的性格特征,胆汁质的人表现为热忱豪爽,抑郁质的人表现出温顺细心。 其次,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
11、展的速度。例如,同样形成自制力这种性格特征,抑郁质的人就比较简单,而胆汁质的人往往须要经过极大的克制和艰苦努力,形成之后也不够稳定。 第三,性格会在肯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外科医生应当具有镇静冷静的性格特征,这种要求在职业训练中有可能掩盖或改造胆汁质者简单冲动和急躁的气质特征。 1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答:(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酷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和改造现实。 (5)能协调与限制心情,心境良好。 (6)人格和谐完整。 (7
12、)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8.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答: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克服各种障碍,由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大部分的问题解决都经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策略和检验策略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的问题比较明显,只须要人们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许多问题是比较隐藏的,不易被人们发觉。能否正确地提出问题会干脆影响人们能否正确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冲突。 (2)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后,就要对问题进行分析。问题一般都包括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分析问题就是找到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间的
13、差距,从而确定问题解决的方向。分析问题的核心是把握住问题的实质,这将有助于提出更高效的解决方法。 (3)选择策略:通过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实质,还要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详细策略。能否提出合理的策略,一方面依靠于个体在该领域的学问阅历,学问阅历越丰富,就越简单提出合理的策略;另一方面,依靠于个体思维的敏捷性,思维越敏捷,能够提出的策略就越多。 (4)检验策略:选择的策略是否可行,还必需通过执行策略加以检验,假如执行的结果达到了原来的要求和目标,说明解决方案是正确的,问题得到解决;假如执行的结果没有达到要求和目标,就说明原来的策略是错误的或有缺陷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时,就须要解决者提出新的策略
14、,再进行验证,直至达到目标状态。 以上只是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可能并不会有意识地一步步地思索问题解决的过程,而是将完全的解题过程知觉为一个整体。 19.什么是表情?表情有哪些类别和功能? 答: 与心情有关的外部表现,叫表情。心情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言语形式和非言语形式两种,非言语形式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等几种途经传递信息。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改变来表现各种心情状态。人的眼睛是最擅长传情的,不同的眼神可以表达人的各种不同的心情。例如,兴奋和兴奋时“眉飞色舞”,生气时“怒目而视”,恐惊时“目瞪口呆”,哀痛时“两眼无光”,惊异时“双
15、目注视”等等。 面部肌肉松弛表明心情开心、轻松、安逸,肌肉惊慌表明苦痛、严峻、肃穆。一般来说,面部各个器官是一个有机整体,协调一样地表达出同一种情感。口部肌肉的改变也是表现心情的重要线索。难过时嘴角下撇,欢快时嘴角提升,委屈时撅起嘴巴,惊异时张口结舌,忿恨时咬牙切齿,忍耐苦痛时咬住下唇。 姿态表情可分成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两种。身体表情是表达心情的方式之一。人在不同的心情状态下,身体姿态会发生改变,如兴奋时“捧腹大笑”,恐惊时“紧缩双肩”,惊慌时“坐立担心”等等。一些关于心情的感觉可以通过身体姿态表现出来,身体姿态的表现最为常见的是放松、惊慌、喜爱和厌恶。“放松”时,假如人坐着,身体一般会向后靠
16、,胳膊和腿随意地伸开。“喜爱”时,人体会倾向自已喜爱的对象。身体姿态也能显示出人的心情状态,当一个人胜利时,身体姿态更显挺立。消沉时总是驼着背,这好像是较为固定的模式。 同一个姿态在不同文化中会有不同的意义,例如你把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形成一个圆圈,这个姿态在北美洲的意思是“一切顺当”或“很好”,在法国和比利时的意思是“你一钱不值”而在意大利是“你像头蠢才”。 手势经常是表达心情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手势通常和言语一起运用,表达赞成还是反对、接纳还是拒绝、喜爱还是厌恶等看法和思想。手势也可以单独用来表达情感、思想,或做出指示,在无法用言语沟通的条件下,单凭手势就可表达起先或停止、前进或后退、同意或
17、反对等思想感情。“振臂高呼”“双手一摊”“载歌载舞”等手势,分别表达了个人的激愤、无可奈何、兴奋等心情。 除面部表情、姿态表情以外,语音、语调表情也是表达心情的重要形式,它是通过声调、节奏改变来表达心情。朗朗笑声表达了开心的心情,而呻吟表达了苦痛的心情。言语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同时,语音的凹凸、强弱、抑扬顿挫等,也是表达说话者心情的手段。例如,人们惊恐时的尖叫,悲伤时声调低沉,节奏缓慢,生气时声高,节奏变快,仰慕时语调松软而且有节奏。所以播音员转播乒乓球的竞赛实况时,他的声音尖锐、急促、声嘶力竭,表达了一种惊慌而兴奋的心情;而播出某位领导人逝世的公告时,语调缓慢而深厚,表达了一种哀思而惋惜的
18、心情。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18.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答:(1)让学生常常体验胜利;学生亲身经验的胜利和失败对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胜利的阅历会提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会降低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2)树立学习榜样;视察学习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解决了一道难题,会认为自己经过努力也可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增加自我效能感。 (3)要设立短期、详细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探讨表明目标应是短期的、详细的,下一次或下一周的要比六星期后或半学期的目标更能增加自我效能感及内在动机。 (4)创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老师要信任学生,关
19、切爱惜学生,同等地对待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老师不应当粗暴训斥,也不要包办代替,而要耐性启发,循循诱导。 (5)培育学生进行主动的自我强化;进行自我强化首先须要建立自己的行为标准,然后依据设立的标准来评价、检查自己的行为及效果。当达到自己的标准或目标时,个体就会体验到自己的实力,从而产生或增加自我效能感。 19.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论述友情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答:友情是一种自愿的、个人的关系,通常能够供应密切和帮助,在友情关系中,双方相互宠爱并寻求彼此相伴。 友情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提高社会技能,还能够为儿童供应社会支持。详细来讲,友情在儿童
20、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点: (1)友情可为儿童供应情感支持; (2)友情可以为儿童供应更多的玩耍、交往和消遣机会; (3)友情可以为儿童双方供应参照榜样,为儿童供应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 (4)友情可以为儿童供应社会支持和牢靠的同盟。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18.什么是心情调整?联系实际谈谈心情调整的策略。答:心情调整是个体对心情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实行的监控、调整,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须要的动力过程。 心情调整的策略: (1)回避和接近策略也叫情境选择策略。 (2)限制和修正策略。 (3)留意转换策略。 (4)认知重评策略。 (5)表达抑制策略。 (6)合理表达策略。 在实际生
21、活中,一个成熟的个体还会选择更多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情,如变更生活方式、活动方式、体育熬炼方式、倾诉方式等等。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这些心情调整的方法与策略是特别有效的,不仅有益于增进个体的心情健康,也有益于增进团体的华蜜。 1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答:(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酷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和改造现实。 (5)能协调与限制心情,心境良好。 (6)人格和谐完整。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对以上要点进行说明,并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22、18.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答: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克服各种障碍,由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大部分的问题解决都经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策略和检验策略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的问题比较明显,只须要人们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许多问题是比较隐藏的,不易被人们发觉。能否正确地提出问题会干脆影响人们能否正确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冲突。 (2)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后,就要对问题进行分析。问题一般都包括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分析问题就是找到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间的差距,从而确定问题解决的方向。分析问题的核心是把握住
23、问题的实质,这将有助于提出更高效的解决方法。 (3)选择策略:通过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实质,还要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详细策略。能否提出合理的策略,一方面依靠于个体在该领域的学问阅历,学问阅历越丰富,就越简单提出合理的策略;另一方面,依靠于个体思维的敏捷性,思维越敏捷,能够提出的策略就越多。 (4)检验策略:选择的策略是否可行,还必需通过执行策略加以检验,假如执行的结果达到了原来的要求和目标,说明解决方案是正确的,问题得到解决;假如执行的结果没有达到要求和目标,就说明原来的策略是错误的或有缺陷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时,就须要解决者提出新的策略,再进行验证,直至达到目标状态。 以上只是问题解决的
24、一般步骤,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可能并不会有意识地一步步地思索问题解决的过程,而是将完全的解题过程知觉为一个整体。 1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答:由外部力气和外部环境(即诱因)激发而来的动机,称为外部动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的,因此,老师在课堂中设置的学习气氛是影响他们学习主动性的重要的外在因素。在课堂激发学生的动机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组织各类竞赛活动。在学习竞赛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剧烈。 (2)组织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在团体中,不同个体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团体中全部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获得胜利。若团体中有一个人不能达
25、到目标,其它人也达不到目标。合作情境的另一明显特点是共同努力。学生之间存在着主动的相互依靠关系,他们共同努力,共享胜利的嘉奖。 (3)正确运用嘉奖。要留意嘉奖的选择,嘉奖物的选择往往因人而异。可以给那些“总是落后的孩子们”更多的信念,使他们以主动的看法迎接将来的挑战。 (4)慎重运用惩处。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违规表现,实施惩处是必要的手段。不过在惩处的过程中,应当留意惩处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努力去避开惩处,而不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惩处。 (5)恰当运用表扬与指责。对学生的评价,一般来说,表扬应多于指责。假如用之不当,过分或过多的表扬会造成学生的傲慢、忽视自己缺点的倾向,并可能导致学生将主要的学习
26、目标置于脑后而片面地追求表扬,从而产生消极的结果。适当的指责,尤其对成果好的学生的指责也能取得肯定的好效果。当然,过分或过多的指责会造成学生对老师和学生的厌恶、怀疑、憎恨等不良的后果。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18.论述实力与学问、技能的区分与联系。答:实力与学问、技能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分,又有联系,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 (1)实力与学问、技能的区分表现在: 实力与学问、技能的含义不同,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范畴。实力是干脆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当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学问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阅历总结和概括;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阅历。
27、 实力与学问、技能在来源上有区分,个体的学问、技能完全是后天的,实力则除了要受后天的环境教化等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个体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学问和技能是随着一个人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而日益增长和积累的,实力在人的一生中则是渐渐形成、发展和相对衰退或者停滞的过程。 从迁移的特点来看,学问和技能的迁移范围相对较窄,它们只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而实力则有广泛的迁移范围,可以在许多场合(即使它们并不很相像)发生作用。 与实力的发展相比,学问与技能的驾驭更快一些。 (2)实力与学问、技能的联系表现在: 实力的形成与发展依靠于学问、技能的获得。随着人的学问、技能的积累,人的实力也会不断提高。
28、实力的凹凸又会影响到驾驭学问、技能的水平。一个实力强的人较易获得学问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小;而一个实力较弱的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驾驭同样的学问和技能。所以,实力会影响一个人驾驭学问、技能的速度与质量。 1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答:(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酷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和改造现实。 (5)能协调与限制心情,心境良好。 (6)人格和谐完整。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18.试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答:内部动机是指在没有外
29、在奖赏和压力的状况下,个体的目的指向活动本身可以激发行为,使人们得到心情上的满意,从而产生胜利感。例如,爱好能激发一个儿童产生阅读一本书的欲望,胜任力可以使一个儿童接受挑战。因此,内部动机包含着自我确定、胜任力和爱好等成分。 内部动机的激发,首先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确定,就要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运用下面的教化行为,会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确定。老师要理解、观赏和敬重学生。创建一个学习环境,激励学生的努力,激励学生充溢爱好和热忱地进行学习。老师要将学习气氛建构成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爱好和须要。老师要为学生创建选择、优先权和独立工作的时间。在课堂中规则、约束和限制是必要的。老师要与学生沟通
30、这些限制的合理性,为了创建自主支持性气氛,老师应把较差的成果和行为问题当作问题来进行解决,而不是当作指责的目标。 其次,培育学生的胜任力。学生只有面临最佳挑战时的胜利,才能产生真正的胜利和成就体验。学生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他们可能体验到胜利与开心,也可能体验到失败与懊丧。中等难度的任务是学生经过努力可达到的任务。同时,老师要创建一种对错误和失败的容忍,这种课堂的突出特点是人际信任和老师支持。 第三,提高课堂中的学习爱好。首先是使刺激产生改变,刺激改变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同时,须要留意的是,各种提高课堂中的学习爱好的策略,不仅要维持学生的留意力和警觉度,而且要促进学习以及智力的提高。 19.
31、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论述友情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答:友情是一种自愿的、个人的关系,通常能够供应密切和帮助,在友情关系中,双方相互宠爱并寻求彼此相伴。 友情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提高社会技能,还能够为儿童供应社会支持。详细来讲,友情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点。 (1)友情可为儿童供应情感支持。 (2)友情可以为儿童供应更多的玩耍、交往和消遣机会。 (3)友情可以为儿童双方供应参照榜样,为儿童供应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 (4)友情可以为儿童供应社会支持和牢靠的同盟。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18.论述实力与学问、技能的区分与联系。答:实力与学问、
32、技能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分,又有联系,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 约。 (1)实力与学问、技能的区分表现在: 实力与学问、技能的含义不同,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范畴。实力是干脆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当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学问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阅历总结和概括;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阅历。 实力与学问、技能在来源上有区分,个体的学问、技能完全是后天的,实力则除了要受后天的环境教化等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个体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学问和技能是随着一个人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而日益增长和积累的,实力在人的一生中则是渐渐形成、发展和相对衰退或者停滞的过程。 从迁移
33、的特点来看,学问和技能的迁移范围相对较窄,它们只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而实力则有广泛的迁移范围,可以在许多场合(即使它们并不很相像)发生作用。 与实力的发展相比,学问与技能的驾驭更快一些。 (2)实力与学问、技能的联系表现在: 实力的形成与发展依靠于学问、技能的获得。随着人的学问、技能的积累,人的实力也会不断提高。 实力的凹凸又会影响到驾驭学问、技能的水平。一个实力强的人较易获得学问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小;而一个实力较弱的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驾驭同样的学问和技能。所以,实力会影响一个人驾驭学问、技能的速度与质量。 1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华蜜感的有效策略。答:
34、主观华蜜感是一种以高水平的生活满足度、高水平的主动心情和低水平的消极心情为特征的主动心理状态。 增进华蜜感的有效策略: (1)建立带给自己归属感的密切关系; (2)多接触带来主动心情的自然环境; (3)从事能够展示自己胜任力的工作; (4)适度休闲; (5)正确对待得与失。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18.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答:(1)让学生常常体验胜利。学生亲身经验的胜利和失败对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胜利的阅历会提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会降低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2)树立学习榜样。视察学习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解决了一道难题,
35、会认为自己经过努力也可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增加自我效能感。 (3)要设立短期、详细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探讨表明目标应是短期的、详细的,下一次或下一周的要比六星期后或半学期的目标更能增加自我效能感及内在动机。 (4)创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老师要信任学生,关切爱惜学生,同等地对待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老师不应当粗暴训斥,也不要包办代替,而要耐性启发,循循诱导。 (5)培育学生进行主动的自我强化。进行自我强化首先须要建立自己的行为标准,然后依据设立的标准来评价、检查自己的行为及效果。当达到自己的标准或目标时,个体就会体验到自己的实力,从而产生或增加自我效能感。 19.试述影响
36、实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答:实力的形成与发展依靠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这些因素既包括先天的遗传素养,又包括后天的环境、教化、个体的实践活动和人格特征等。 (1)遗传素养是实力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个体假如缺乏某一方面的素养,就难以发展某一方面的实力。如天生的盲人难以发展绘画实力;先天失聪的人也无法培育高水平的音乐实力;而唐氏综合症患者则很难智力超群等等。 (2)环境和教化是影响实力发展与差异的重要因素。 胎儿诞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诞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从诞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假如此时忽视了环境的作
37、用,将会造成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明显落后。很多学者都强调早期教化在个体实力发展中的重要性。人类的生命早期是个体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供应良好的教化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教化是有目的、有安排、有组织的对年轻一代施加影响的。首先,学校普遍地教化青少年具备至少的学问技能,学生在驾驭学问技能的同时也发展了实力。其次,学校通过义务教化,帮助大部分无力担当子女教化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化,这在肯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实力的个体差异。第三,学校有各方面的专业老师和多种设备器材,能够满意不同实力学生的需求,从而在新的水平上造就更加多姿多彩的个体差异,实现相对于学生个体实力而言的公允教化。 (3)实践活
38、动的影响。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会使相应的实力得到高度发展。比如,卖油翁熟能生巧的倒油实力,宇航员超群的平衡实力,职业经理人精彩的管理实力等。 (4)人格特征的影响。剧烈的动机、深厚的爱好、坚韧的意志等人格特征是促进实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影响实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无法精确估算各种影响因素在确定实力凹凸与发展历程中各自所占比重,但有一点是不行否定的,即遗传:环境、教化和个体的人格特征在实力发展中的作用缺一不行。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18.试述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中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含义及特点。答:(1)感觉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信息输入感觉器官后,感觉信息
39、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在人脑中被保留下来的过程。感觉记忆只停留在感官层面,不加以留意则转瞬即逝。视觉的感觉记忆被称作图像记忆,保存时间也许在500毫秒以内。听觉的感觉记忆被称作声像记忆,也许能保持3-4秒。 (2)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一般是指保存时间少于1分钟的记忆。保持在短时记忆的刺激信息数量约为72个组块。复述是使短时记忆信息保存下来的有效方法,它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 (3)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的保留下来。容量大和保存时间长是长时记忆的两个最主要的特点。从容量上讲,长时记忆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它可以储
40、存我们关于整个世界的一切学问。从保存时间上讲,其保存时间可达几年甚至终生。 19.举例说明动机与行为、工作效率的关系。答: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像的动机。例如,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学生希望成为优等生,在班上拔尖,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有的学生为了报答父母的哺育之恩,不愿辜负父母、亲友的期望;有的学生是在英雄、模范人物的影响下,希望学好本事,将来为建设祖国服务;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动机,上学只是为了混日子等。这些不同的动机都表现在同一种学习行为中。学习动机不同,学
41、习效果也会不一样。另外,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例如几个人都想休息,但有的去剧院,有的去漫步,有的去划船等。(注:只要阐述合理举其他例子也可以给分) 在活动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上,状况也特别困难。一般来说,良好的动机应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不良的动机则会产生不良的行为效果,这就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动机与效果不统一的状况也时有发生。如一个孩子想帮父母干点家务活,但不当心打碎了窗户上的玻璃或撞倒了桌上的花瓶。从动机讲无可非议,但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却产生了不好的活动效果。(注:只要阐述合理举其他例子也可以给分)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
42、。探讨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常,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肯定的阻碍作用。如学习的动机太强、急于求成,会产生焦虑和惊慌,干扰了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当进行,使学习效率降低。考试中的“怯场”现象主要是由动机过强造成的。(注:只要阐述合理举其他例子也可以给分) 心理学家耶克斯和道德森的探讨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剧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探讨还发觉,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
43、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闻名的耶克斯一道德森定律。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18.试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答: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阅历、学校教化阅历、社会文化因素等。1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答:(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酷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和改造现实; (5)能协调与限制心情,心境良好; (6)人格和谐完整;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
44、征。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18.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答: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克服各种障碍,由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大部分的问题解决都经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策略和检验策略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问题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的问题比较明显,只须要人们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许多问题是比较隐藏的,不易被人们发觉。能否正确地提出问题会干脆影响人们能否正确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冲突。 (2)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后,就要对问题进行分析。问题一般都包括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分析问题就是找到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间的差距,从而确定问题解决
45、的方向。分析问题的核心是把握住问题的实质,这将有助于提出更高效的解决方法。 (3)选择策略:通过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实质,还要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详细策略。能否提出合理的策略,一方面依靠于个体在该领域的学问阅历,学问阅历越丰富,就越简单提出合理的策略;另一方面,依靠于个体思维的敏捷性,思维越敏捷,能够提出的策略就越多。 (4)检验策略:选择的策略是否可行,还必需通过执行策略加以检验,假如执行的结果达到了原来的要求和目标,说明解决方案是正确的,问题得到解决;假如执行的结果没有达到要求和目标,就说明原来的策略是错误的或有缺陷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时,就须要解决者提出新的策略,再进行验证,直至达到
46、目标状态。 以上只是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可能并不会有意识地一步步地思索问题解决的过程,而是将完全的解题过程知觉为一个整体。 19.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答:内在动机是指在没有外在奖赏和压力的状况下,个体的目的指向活动本身,可以激发行为,使人们得到心情上的满意,从而产生胜利感。内部动机包含着自我确定、胜任力和爱好等成分。 内在动机的激发:(1)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确定,就要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运用下面的教化行为,会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确定。老师要理解、观赏和敬重学生。创建一个学习环境,激励学生的努力,激励学生充溢爱好和热忱地进行学习。老师要将学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