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人物之“田间逐梦”的袁隆平.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235240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勋》人物之“田间逐梦”的袁隆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功勋》人物之“田间逐梦”的袁隆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功勋》人物之“田间逐梦”的袁隆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勋》人物之“田间逐梦”的袁隆平.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备战2022年高考年度主题人物“暖闻热评”素材包17 功勋人物之“田间逐梦”的袁隆平【人物】“田间逐梦”的袁隆平【故事】痛惜!袁隆平逝世:国之功勋,先生千古!5月22日13时07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一百秒回顾袁隆平院士生平1930年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至湖南安江农校工 作。1966年,袁隆平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通过培育水稻“三系”(即 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以“三系”配套的方法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思 路,由此拉开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

2、96年,农业部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 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产量。目前,超级稻计划的五期目标已经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 1100公斤。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创造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 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惊悉袁隆平院士逝世后,钟南山院士送上简洁而深情的缅怀之辞:隆平大哥:我的挚友!天堂里好好休息。你已经

3、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有空就指导一下学生继续“三系”攻 关。你是一个真正的、最值得我敬佩的学者!国之大者,为国为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令关注有礼(1今学科网中小学资源库扫码关注可免费领取180套PPT教学模版令海量教育资源一触即达 令新鲜活动资讯即时上线学科网泰戈尔曾说过:“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国之功勋,先生千古。悲哀之至,举国哀悼。袁隆平老先生,当之无愧。01印象中,袁隆平最后一次出现是公共视野,是半年前。2020年11月2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召开第三代杂交水稻测产结果新闻发布会现场,袁隆平在发 布会上讲道

4、:自己实现了在90岁生日时许下的生日愿望(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此时的袁老,高兴得像个孩子。“下一个目标就是向全国水稻产区推广衡南经验,为中国的粮食平安作出新的贡献!”他的一生都在为杂交水稻努力着,钻研着,奋进着。哪怕在90岁的高龄,哪怕生命的最后阶段,仍然不忘一颗赤子之心。还记得2018年科学未来大奖颁奖典礼上,袁隆平说他还有两个梦。这两个梦感动了太多人。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是我真实做过的梦,我看到田里的水稻产量很高,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 帚那么长,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人可以到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叫“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果全世界有一半的稻田种上了杂交稻,以每公顷增产两吨来

5、 算,每年可增产1.5亿吨的粮食,会多养活4亿到5亿人口。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J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脊梁?袁隆平,为我们深刻诠释了真正涵义。02网友说:“只有袁老才能说我胖!因为我确实吃了他种的大米”上世纪60年代以来,袁隆平把一生精力都献给了杂交水稻。因为他亲眼见证了三年自然灾害年代。能活下来的,都是啃树皮,吃草根熬过来的。他深知,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在袁隆平的努力下,面前的难关被一个个攻克,水稻亩产量也一次次增加。20

6、16年,86岁高龄的他再次向世界发起了挑战种出“海水稻”。2016年年末,用海水种出的“红色水稻”试验成功,亩产300斤。2017年,由袁隆平带队试种的海水稻迎来评测,亩产高达620公斤。2018年,袁隆平团队的“超优千号”水稻亩产超千公斤,创下海南单产历史最高纪录。同年,在迪拜,袁隆平和团队在沙漠盐碱地上试种海水稻成功。2019年5月,袁隆平团队选育培植的耐盐碱水稻在青岛等六个试脸基地开始春播育秧,预计今年的种 植规模将超一万亩。2019年6月,袁隆平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种植海水稻,开耕盐碱地。海水,沙漠,盐碱地在这些地方种水稻,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完成了。他常常顶着炎炎烈日,查看试验田

7、。在田间地头,他的身上常备着仁丹丸或者消凉片,中暑了就吃几 颗,走累了就席地而坐歇一歇。为了一个个战略性的科研攻关,为了 13亿人的粮食平安,袁隆平的脚步不停。“农业科技工作是很苦的,整天在太阳底下晒、在泥田中踩。因为有希望,会出好品种,所以乐在苦 中。如果没有希望,盲无目的,就不会有乐趣。”现在,中国人民都能吃饱了,世界上50%的水稻田也种上了杂交水稻。而袁老,也走了。吃水不忘挖井人,吃米不忘袁老人。每当我们拿起饭碗,就能想起一个年近百岁的老先生,在田中忙碌,阳关洒在他的脸庞,额头上的汗珠折射出光,就像他的灵魂, 干净而明亮。03知乎上曾有人发问:“袁隆平是否被过誉了?”有人回答道:“不是袁

8、老被过誉了,而是像袁老这样的人,和他一样的科研工作者们,受到的关注实在 太少太少了J淡泊名利的袁隆平,戴的是价格低廉的手表,穿着破旧的鞋子。生活非常节俭,衣服也就二三十块钱一件。为了搞科研,袁隆平宁愿不住豪宅、不开豪车,也要把经费拿来做研究。国家奖励给他的青岛市国际院士港别墅,也被改成了团队研发海水稻的科研室。一直以来,袁隆平下田地做实验,很少坐车,都是骑自行车去的。后来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不方便,才购置了一辆不到十万元的车。袁隆平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J“我是搞应用科学的,只有实干苦干才能够实践出真知正是这份质朴和坚定,让他在重重阻力和各种困难面前不灰心

9、、不放弃。为人低调,脚踏实地,平易近人。有人说,内心越是高贵的人,行为就越谦卑,这是一个人品质的光芒。这就是袁隆平的真实写照吧。“我们搞农业生产,不在于发表多少篇学术文章,而在于我们真正将农作物栽培成功。这是一门实践 性很强的学问,在农业生产领域发表多少文章,拿多少诺贝尔奖都不如真正在沙漠上把水稻种出来。”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袁老用一生的坚持和心血,深刻地诠释了何为崇高,何为伟大。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那么是不可救药 的生物之群。”袁隆平,就是这样的人。为全世界种下希望,为全中国撑起脊梁。袁隆平老先生的这段采访,每次读来,都热泪盈眶。

10、这句“不可能了”,是一个老人能为国家所写的最美的告白!向袁老致敬!16时许,灵车自医院地下通道驶出,经芙蓉路驶向殡仪馆。长沙市民自发到医院送别袁隆平院士灵车,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送别袁隆平院士!一路走好!【点评】致敬袁老,在传承中书写奋斗华章历史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巨星陨落,大地悲歌,朋友圈一片追思哀悼。在长沙,人民群众冒着雨一路跟随护送袁老的车辆奔跑 送别,只为看袁老最后一眼。

11、这就是新时代的“国之大者”,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怀 揣着“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个梦想作为毕生追求和矢志奋斗的强大动力,将科研论 文写在广袤农田里,写在祖国大地上。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粮食生产和平安,是历来治国理政的大事要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 候都是真理。粮食平安不仅是国家平安的重要基础,也是稳定社会经济大局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 为将农业视为终生奋斗和探索的袁隆平,深入农田,爬过稻杆,蹲进泥洼,将自己种在大地里,泥土中, 只为孜孜不倦研究杂交水稻,能够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对于袁隆平来说,追求一个“人类 没有饥饿的未来”是他能够在逆

12、境困境中勇于坚持,向着科研难点堵点敢于发力的精神信念和力量来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场与人类饥荒的伟大斗争,因艰巨而更显光荣,因光荣而更需勇毅,它注定 是会载入史册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谆谆告诫言犹在耳:“新时代必将 是大有可为的时代。”当袁隆平院士走进人民大会堂时,人们纷纷向这位殿堂级科学家表达崇高敬意和尊重, 在网上众多网友也传递着对袁老的关心关爱之情,希望袁老身体健康。这是源自最广大人民内心的呼声与 希冀,也是袁老一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生动写照。水稻,养活着世界几乎一半的人口,20多年来,从 突破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直到11

13、52. 3公斤,从湖南到云南的百亩示范田里,杂交 水稻大面积亩产的世界纪录先后诞生,这是创造中国农业历史的伟大成就,也是事关全人类福祉的重大事 宜,从此,袁隆平三个字与杂交水稻、与造福人类的卓越贡献紧紧绑在了一起。我们无法抵抗浪潮,但会永远铭记灯塔。袁老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样一座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只有 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和别人不一样的风景,袁老毕生与人类饥饿做斗争,为人类温饱谋福 祉,注定被人民和历史所铭记在心。今年是建党百年,让我们向袁老学习,心怀“国之大者”,做好为民小 事,必能翻开改革新境界,闯出开展新天地。【拓展点评】袁隆平离开了我们,不要忘记田野和劳作袁隆平不是一个人在

14、战斗,而是社会精神的某种化身:不忘艰难岁月,始终不松懈地劳作。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今天(5月22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91岁已经堪称长寿,但是就公众反响来看,人们仍然普遍感到震惊,很多网友非常难过,这是因为绝 大多数人都没有想过袁隆平有一天会离开我们。在人们的心中,他似乎会永远陪伴着这个国家和人民。因此,在最初逝世消息传来后,人们最期盼的是“辟谣”,这说明他的生命对我们是多么重要。最终, 人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那个全国人最熟悉的“老农民”,还是离开了我们。袁隆平是真正的“国民英雄”。在中国,但凡有正常认识能力的人,都知道这个人和他的贡献。虽然只 有很少人知道

15、杂交水稻是怎么一回事,普通人对袁隆平从事的研究其实也知之甚少,但是人们有一个共识: 袁隆平对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贡献无比巨大。当人们谈论明星收入过高时,往往举出的第一个可以参照的人就是袁隆平,“看一下袁隆平才挣多少”? 当人们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会使用那个段子:袁隆平让你吃得太饱了。在中国14亿人中,袁隆平的“国民 共识度”,毫无疑问排在前列。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当然并不是袁老一个人的功劳。他在杂交水稻领域的贡献无疑是杰出的,但是 要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工程,既包括袁老这样的科研人员的贡献,也包括 广大农民的劳作,更需要成熟有效的市场和分配机制,但是最终中国人靠自己的

16、努力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而袁隆平那么作为这个“一号工程”的代表人物,被人们所感谢和纪念。中国人感谢袁隆平,和这个民族曾经拥有的饥饿记忆有关,而如今国人的自豪感,也都建立在“解决 饭碗问题”的基础上。那是一个艰苦的阶段,中国人最终摆脱、超越了那个阶段,但是却不能也不会忘记 那个阶段。媒体时刻关注着袁隆平的试验田和屡创新高的亩产量,这是在工业和信息化时代人们最关心的“农业 新闻很多人根本记不住最新的产量记录是多少,每一块试验田的都不一样,但是新闻报道中“最高记录” 这样的字眼,能够让公众安心。那是一颗定心丸,有人在努力为这个民族守护着饭碗。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老,在晚年仍然坚持 自己到试验田里研

17、究和劳动,人们乐于看到他健朗的身姿出现在田野。就这个意义来讲,袁隆平不是一个 人在战斗,而是社会精神的某种化身:不忘艰难岁月,始终不松懈地劳作。人们应该始终记得这个老人,更不能忘记这种精神。袁隆平“门规”的启示近日,袁隆平院士在接受专访时谈到收徒条件“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这条乍听起来 充满土味儿的“门规”,迅速引发热议。事实上,下田的“门规”早已有之。深耕田野,是袁老一直践行的科研姿态,某种程度上也是他成功 的关键。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研究过杂交水稻,而中国之所以能率先突破,其中或许有对粮食需求更强 烈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相较于某些国家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研究,以袁老为代表的一批中国

18、农业科学家, 像普通农民一样贴近大地,常年累月躬耕于稻田,他们坚信“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 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去年9月,在北京参加“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后,袁老心心念念:“回去第 一天就要去下田!”即便已名动天下、年过耄耋,袁老仍然雷打不动坚持“土方法”,让人动容。下田作业,是从事农业应用科学研究的前提,这昭示着一条朴素且颠扑不破的道理:要想搞出点真东 西,就要脚踏实地、不辞辛苦。但反观现实,如今的科研圈却颇受浮躁风气侵扰。有做应用研究者,惯于 在实验室的一小方天地坐而论道,全然忘了“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做基础研究者,又耐不住“板凳要坐十 年冷”的寂寞,浮皮潦草、急于求

19、成。攀登科研高峰、探索未知路径,从来都是一件难事。缺乏老老实实、 经年累月的付出,又如何能取得突破?“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袁老屡次以这8字总结成功经验。而这,也是众多科学家公认的秘诀。 灵感与机遇的出现,可能只是电光火石的瞬间,却必须建立在深厚知识积累和大量汗水长期付出之上。眼 下,中国还有许多科研难题待解。比方,国内芯片高度依赖进口,“缺芯少魂”长期存在;被称为“工业之 母”的高精度机床,国内制造技术水平与德日等国差距不小;生产“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还远未实 现与第一梯队的并跑攻克这些“卡脖子”的科技难题,其紧迫性并不亚于吃饱饭。科研路上,越是追 求尖端,越是“九死一生”,唯有数十

20、年如一日深耕细作,才可能找到“试验田”里最适合的“植株”。“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隐没于乡间水田的袁老,还在为“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 覆盖全球梦”奔忙,还在努力带给中国和世界惊喜。多一些脚踏实地的科学家,多一些锲而不舍的追梦者, 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必会孕育更多希望,绽放更多梦想。【实战演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月22日13点07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先生 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曾说:“我就是想所有中国人都能吃饱饭、吃好饭。”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向世 界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袁隆平带着团队,一次

21、次刷新杂交水稻世界纪录,对这一实际问题,给 出了中国答案。他还说过:“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为了实 现这些宏愿,他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美国、巴西、马达加 斯加等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他还说过:“人就要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 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你所在的学校为纪念袁隆平爷爷的去世,拟举行以“胸怀梦想,心忧天下”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请 你以一位高一学生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

22、00字。【参考例文】稻菽千重,禾下留梦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能够作为高一学生代表做国旗下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本次发言的题目是“稻菽千重, 禾下留梦”。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 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市民街头自发送别,网友缅怀追思。今天在这里,也让 我们道一袁爷爷,一各走好。”他是一位耕耘者,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平安、农业开展和世界 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名满天下时,他专注于田畴;耄耋之年,他仍坚持下田,病危之际不忘挂念水 稻、询问天气。他最大的愿望

23、,“就是这个饭碗,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平安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在上个世纪动乱的年代,年 幼的袁隆平目睹了一个国家最饥饿、最贫穷的场面,深切体会到粮食的重要性,他在心底许下一个愿望: 我要让大家都吃饱。带着梦想,他顶着全国几亿人的疑虑,不顾外国人的冷嘲热讽,躬耕在农田第一线。黝黑瘦削,颗骨高突,脸上布满皱纹,蹲在稻田里眯眼看着手里的稻穗这是人们见到袁隆平的“标 准”形象。这位从稻田里走出来的农业科学家,更愿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了实现自己的两个梦想 而奋斗。那两个梦,他反复提起:一个是“禾下乘凉”,他真做过这个梦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

24、 稻穗比扫把还长,稻子比花生米还大,他坐在底下乘凉;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保障国家和世 界的粮食平安。某种程度上说,这两个梦想就跟他一辈子打交道的泥土一样朴实无华。这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他的 梦想里没有花里胡哨的概念,也很少有炫目的理论,也没有围着核心期刊打转的焦虑,有的只是一颗为民 分忧的心。在他的梦想里,科学就应该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也许正是这份梦想的力量,才成为他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87岁高龄,他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依然 不知疲倦地亲力亲为,为的是解决各种具体问题。这样一份对科学认真的态度,当成为所有科研人员的座 右铭,这样一份精神劲头,更值得所有人学习。“穿梭在田间垄亩,凝视

25、着子孙千秋,60年汗水灌出一片金色的沃土,91岁高龄缔造出一派绿色的希 望,在精明的世界甘愿做一个顽愚的痴者,把一生奉献给人类的温饱;在贪闲的世间甘愿做一个永恒 的行者,用一生追逐科技前沿,袁隆平就是这样的一位耕耘者,在禾谷飘香中,让自己成为一个传奇。”稻菽千重,禾下留梦。就让这梦想引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继续奋勇前行吧!同学们,我们当胸怀梦想, 心忧天下,接续袁老的梦想,像袁老一样脚踏实地,为中国梦的实现努力奋斗!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审题】这是一道任务型材料作文题。 审材料:材料由袁隆平院士逝世,引发关于袁隆平院士精神的思考。研读材料第二段,找出写作角度。由 “我就是想所有中国人都能吃饱饭

26、、吃好饭”可知,袁隆平院士心怀祖国和人民,这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 重要动力;由“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可以写梦想的指引作 用;由“为了实现这些宏愿,他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可以写梦想的实现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 奋斗;由“人就要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可以写健全人格对梦想 实现的作用等。考生可以结合自己所了解的袁隆平的事迹以及上面提供的材料确定立意。审任务:本次写作的是一篇特殊情境下的发言稿。首先要表达哀思,然后应阐发袁隆平身上所表达的精神 内涵,最后发出向袁隆平学习的建议:以实际行动做一个有梦想的人,有爱国情感的人。注意情境是国旗 下发言,发言身份是高一学生,发言主题是“胸怀梦想,心忧天下”。【参考立意】(1)梦想始于足下,位卑岂敢忘忧国;(2)心忧苍生,兼济天下;(3)做一颗有梦想的种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