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艺术教案:妈妈的卷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艺术教案:妈妈的卷发.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班艺术教案:妈妈的卷发小班艺术教案 光明的眼睛 活动目标: 1.相互视察眼睛,对自己的眼睛产生新奇。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眼睛所看到的景象。 活动打算: 1.谜语。 2.记号笔、蜡笔、幼儿活动材料美术光明的眼睛。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1.猜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你知道这是什么呀?它有什么用处?幼儿相互视察同伴的眼睛说说看到了什么? T:现在你们看一看你的好挚友的眼睛,说说看到了什么? S:我看到了*眼睛里有黑黑的球;我看到在*小挚友眼睛里有我自己,我动他也动。我看到他眼睛里有树木,房子 二、噢,我望见了 1.仿照照相机 师:眼睛像什么?(照相机)请幼儿眨挤眼睛,发出
2、喀嚓的声音,仿照照相机拍照的样子。 2.带领幼儿到室外,说说自己望见了什么. T:我们一起到外面看看吧,说说你望见了什么? 3.引导幼儿选择几处自己喜爱的景象合作摄影。 T:我们来和喜爱的景物拍张照片吧。(如:来到花朵前盯住花朵,做照相机的幼儿眨挤眼睛,发出喀嚓的声音,表示拍摄完成)。 4.现在我们把自己刚刚拍到的照片冲洗出来,把你看到的景物画在老师给你们打算的眼睛里。 5.引导幼儿绘画特写的眼睛,重点画出眼睛上呈现的景象。 三、展示幼儿作品 你最喜爱哪个照相机拍到的景色?为什么? 延长活动: 回家邀请父母一起视察家乡的改变,用眼睛照相机表现出来。 小班艺术教案 秋天的树叶 活动目标: 1观赏
3、树叶的形态和色调,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酷爱及对观赏活动的爱好。 2通过视察和分类活动,加深对秋天树叶特征的印象,并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愿参与相关的嬉戏活动,丰富对树叶的相识。 活动打算: 各种不同形态与色调的树叶,如枫树叶、银杏叶、松树叶等,歌曲秋天,16开纸浆糊、各组各一份装有各种树叶的盘子等 活动过程: 一、老师带领幼儿边唱秋天涯做韵律活动,导入活动。 1老师绽开挂图,引起幼儿爱好。 老师:请小挚友看一看挂图上有些什么? 2幼儿争论后,老师总结:挂图上有各种各样的大树妈妈。秋风吹来了,树叶娃娃纷纷飘落下来,离开了大树妈妈,大树妈妈光光秃秃的、孤零零的站在那里,盼望着春天的到来,到
4、那时候,它的树叶娃娃又会回到他的身边。 二、引导幼儿视察、观赏树叶的形态和色调。 1老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的树叶娃娃是什么样子的? 2依次出示各种树叶,提问:这是什么树的叶子?它是什么形态的?像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看到这么多漂亮的树叶,你们心里怎么样? 3幼儿视察、争论、回答后,老师总结银杏树叶像一把小扇子,到秋天它就从绿色渐渐变成黄色的,枫树叶像一只小手掌,有像大公鸡的尾巴,到秋天就从绿色渐渐变成红色了,松树叶是细瘦长长的,像一根针,到秋天它的颜色还是绿绿的。所以,秋天的树叶是最漂亮的。 三、幼儿制作树叶拼图,结束活动。 1老师:我们用这些美丽的树叶来拼图吧! 2老师示范,用树叶拼一
5、个幼儿宠爱的形象。幼儿尝试。 活动延长: 在区域活动中接着作画。 小班艺术教案 小手印的欢乐 活动目标: 1、视察自己的手,用印画的方法印出手印。 2、创建性地印画不同的手形,体验小手变变变的乐趣。 重点难点: 1、幼儿印画时画面易脏,要着重辅导。 2、幼儿印画时手简单移位。 活动打算: 绘画前组织幼儿做各种手影嬉戏,丰富相关阅历,幼儿活动材料纸及水粉颜料和调色盘 活动过程: 一、小手变魔术。 1、我们有一双能干的手,你的小手会干什么呢?老师的手还会变魔术,边念儿歌,边用双手造形:我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变呀变呀变,变成 2、引导幼儿视察手的不同造型,想象手变成了什么,像什么。(山、树枝、仙人
6、掌、花等) 3、师幼共同嬉戏,体会用手造形的多种可能。 二、印一印小手的魔术。 1、引导幼儿探讨:怎么样把小手变的魔术印下来? 2、老师示范印画的方法:想好印什么造型,把手蘸上自己喜爱的颜料印在纸上。 3、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印画时放在纸上的手不能随意动。激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小手变换出不同的造形。 三、结束活动。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印的小手魔术。 小手印的欢乐教学背景我们设计活动主要是围绕孩子的。托班幼儿年龄小,假如我们单纯地用小班方式来做,收获甚小,但以魔术的形式来教,效果会更加明显。嬉戏是托班幼儿生活中不行缺少的内容。让幼儿在嬉戏中学习,在嬉戏中欢乐成长吧! 幼儿园艺术教
7、案 画妈妈 设计思路: 妈妈对孩子来说是生活中最为熟识的人,孩子们与妈妈接触是最多的,因此他们对自己的妈妈印象比较深,所以我设计了此次活动,让幼儿在说说画画中更加了解和喜爱自己的妈妈。 本班的幼儿对于线条和图形组合绘制人物的方法驾驭得还是不错的,但是独创性还不够,大多数孩子画出的作品都差不多。因此在此次活动中,除了让幼儿尝试用简洁的线条和图形的组合绘制人物的半身像,在绘画的过程中也让幼儿自己发挥,试着表现出自己妈妈和别人的不同。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绘画的技能,也让幼儿在描绘妈妈半身像的过程中萌发对妈妈的酷爱之情。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洁的线条和图形的组合绘制人物的半身像。 2. 通过外形特征的
8、描绘萌发爱妈妈等亲人的情感。 活动打算: 记号笔、蜡笔、妈妈照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我爱我的妈妈 1、小挚友,你们在家中最爱谁?(妈妈)你的妈妈美丽吗?她长什么样?(幼儿自由表述) 2、既然你们的妈妈都这么美丽,那今日我们来做一件让妈妈兴奋的事,给我们最美丽的妈妈画一幅画像。 小结:我们都有自己的妈妈,妈妈很爱我们,我们来为她画张像,让她知道我们也爱她。 二、通过回忆,进一步感知妈妈的脸部特征 (出示幼儿妈妈的照片)今日老师带来了几位妈妈的照片,你们看她们有什么不一样? 妈妈的头发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原来妈妈头发的长度不一样 妈妈的头发有的卷卷的,有的直直的原来发型也不一样 有的妈妈脸
9、圆圆的,有的尖尖的脸型不一样 有的妈妈戴眼镜,有的妈妈不戴眼镜 小结:原来每位妈妈都长得不一样,她们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妈妈脸型不一样,有的妈妈发型不一样,有的妈妈的眼睛和眉毛也不一样,她们都有自己的特点。 三、幼儿自由绘画我们自己的妈妈 1、提示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留意 画前先想一想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 选择适当的颜色涂色,涂色时留意涂满 2、激励画的快的幼儿为妈妈穿上美丽的衣服 小结:我们的妈妈长得都不一样,在给妈妈画像的时候要画出自己的妈妈的特点哦,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是你的妈妈。 四、展示作品我的好妈妈 1、把幼儿的作品通过作品墙和班级博客展示出来。 2、激励幼儿夸一夸我的好妈妈,表达对
10、妈妈的爱。 小结:我们用这幅妈妈的画像向妈妈表达我们对她的爱,妈妈肯定会很兴奋的。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好玩的泥巴 活动目标: 1、大胆、主动地用泥土进行多种活动。 2、解泥土的多种用途,丰富幼儿有关泥土的各种学问阅历。 3、培育关爱四周田园、乐意亲近泥土的情感。 活动打算: 小水桶、毛巾、可塑泥、可用来印纹的小物品、教学图片、媒体素材、不同干湿的泥材。 活动过程: 1、老师拿出三个布袋,内有三种湿度不同的泥巴。提问,引发学生的新奇心。 揭开谜底:是泥土。你们想玩吗? 2、老师出示图片观赏,初步相识泥塑艺术,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 提出问题:怎么才能让泥变得不粘呢?你还有其它方法让泥变得不粘吗
11、?大家试一试! 依据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用了多少种技巧来玩泥巴?来联想一下还可以用哪几种其他的方法? 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泥巴的用途是什么?有哪些东西与泥巴有关? 3、幼儿活动:看谁做的圆球最圆?看谁做的泥条最长? 老师在嬉戏过程中要指导和提示学生通过触摸、视察、嗅觉、摔打、重量来更为细致的感知泥性。 4、观赏音乐泥娃娃 小班艺术教案 制作苹果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团聚、搓等技能,表现苹果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习运用简洁的协助材料,在泥工板上进行操作。 3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欢乐。 活动打算: 1实物苹果一个。 2泥工板、油泥、火柴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老师以猜谜的形式导入活动,激
12、发幼儿爱好。 老师说谜面,引导幼儿猜谜语。 老师:红红脸,圆又圆,亲一口,脆又甜。 幼儿自由猜谜语,待幼儿充分发言后说出高谜底。 二、老师引导幼儿探讨塑造苹果的方法。 出示苹果引导幼儿视察。 老师:苹果是什么形态的?什么颜色的? 幼儿探讨怎么制作苹果。 老师巡回指导,也可帮助个别操作有困难的幼儿共同完成制作。 三、集体观赏幼儿作品。 请幼儿将制作好的苹果送到水果店。 老师:你喜爱哪一个苹果?为什么? 活动延长: 区域活动:迁移本活动阅历,制作其他常见的水果。 嬉戏活动:在角色嬉戏中,可开设水果加工厂,增加做水果的情节。 小班艺术教案:跳跳糖 设计意图: 一天早上,佳怡一走进活动室就跑到我面前说
13、:老师,你看,跳跳糖在嘴巴里会跳呢,我也跟着跳起来了。说着便跳了起来。佳怡的言行引起了孩子们的爱好,跳跳糖在哪里?是怎么跳的?纲要在组织与实施部分明确指出老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擅长发觉幼儿感爱好的事物、嬉戏和偶发事务中所隐含的教化价值,把握时机,主动引导。于是我便捕获住跳跳糖这一素材,将它运用到集体活动中,让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在视察、品尝、沟通、仿照、嬉戏中自然地感知跳跳糖的特点。在音乐的不同节奏中用肢体动作仿照跳跳糖跳动时的情形,让幼儿学得轻松而欢乐。 活动目标: 1通过视察、品尝,感知跳跳糖的特点。 2尝试不同的跳法,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跳跳糖。 3在不同的音乐节奏中
14、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打算: 跳跳糖、勺子、消毒毛巾及节奏不同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视察、品尝并沟通感受 1视察跳跳糖,了解跳跳糖的样子。 师:今日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样好吃的东西跳跳糖,它们就静静地躲在宝宝们后面的桌子上,请宝宝们去看一看跳跳糖是什么样子的。 2品尝跳跳糖,感受跳跳糖的味道及在嘴里的跳动的感觉。 师:请宝宝们用毛巾把小手擦擦干净,拿一把小勺子舀一勺跳跳糖,尝尝跳跳糖是什么味道的,在嘴巴里会怎么样。 3沟通对跳跳糖特点的感知阅历。 师:跳跳糖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 幼:细细的、小小的、一粒一粒的。 师: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的? 幼:甜甜的、草莓味的。 师:跳跳糖在嘴巴里会怎么
15、样? 幼:跳、动。 师:除了跳、动,还会怎么样?(在幼儿无法回答的状况下,老师可以适当地发出跳跳糖跳动时的声音来进行提示。) 幼:还有声音。 二、探讨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1个别幼儿在集风光前用身体动作表现跳动的跳跳糖。 师:跳跳糖好奇妙,谁来学一学跳跳糖在嘴巴里是怎么跳的。 (三个幼儿示范了不同的动作,老师一一予以说明:用手的动作表示跳跳糖一上一下地跳:不光用手,还加上了脚的动作;将两只脚一上一下交换跳。) 2小挚友再想想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表现跳动的跳跳糖?(引导幼儿用手臂、头、屁股等部位的运动来表现跳动的跳跳糖。) 3引导幼儿两两合作,或三个小挚友手拉手表现跳动的跳跳糖粘在一起时的情形
16、。 三、嬉戏:快乐跳跳糖。 1听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跳动的跳跳糖。 师:宝宝们张开嘴巴,跳跳糖跳进来了,让我们的身体也跟着跳起来,把我们的头、手、脚动起来,还有小屁股也扭起来。 (老师随机指导幼儿相互仿照不同的动作,确定两个幼儿合作跳动以表示两粒跳跳糖粘在一起的创建性表现) 2用身体动作表现变小、溶化了的跳跳糖。 师:宝宝们,跳跳糖吃到后来怎么样了? 幼:没有了。 师:到哪里去了? 幼:跳到我们的肚子里去了。 师:我们来学学跳跳糖越来越小、没有了、吃到肚子里的样子,好吗? (指导幼儿先是踮起小脚欢快的地前后、左右跳动着,这时候的音乐节奏也是欢快的。随着音乐慢慢地变得缓慢,孩子们可以蹲下身子,跳得
17、缓和些,表示跳跳糖起先变小了。最终音乐停下了,孩子们扮做睡觉状态,蹲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表示跳跳糖已经完全溶化了。) 3反复嬉戏。激励幼儿依据音乐节奏用自己感爱好的方式来表现跳跳糖跳动时的情形,刚好确定每个幼儿的表现和创意。 小班艺术教案:小蜡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相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2、初步了解蜡笔的运用方法。 环境创设: 蜡笔盒 重点与难点: 相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活动过程: 一、引发爱好 1、老师看到我们小3班的宝宝今日穿的衣服可真美丽,谁来告知我们今日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 2、幼儿介绍衣服,相识颜色。 二、创设情景,引出主题 看到我们小3班的宝宝穿的这么美丽,很多的小客人都
18、来我们班了,看看他们是谁啊。(小蜡笔) 小蜡笔有好多的颜色,你们相识他们是什么颜色的小蜡笔吗? 红色找找看四周有什么红色的东西? 绿色还有什么东西是绿色的? 黄色和香蕉一样的颜色 蓝色有什么东西是蓝色的? 三、找找蜡笔宝宝在哪里? 蜡笔宝宝躲到蜡笔的家里去了,我们找找看蜡笔宝宝在哪里 老师说颜色,请小挚友上来把老师说的颜色从蜡笔盒里取出来。 四、蜡笔宝宝的本事 蜡笔宝宝可以给空白的东西穿上美丽颜色的衣服,一起来看看蜡笔宝宝是怎么用的? 老师示范蜡笔的运用方法,引发幼儿对涂色的爱好。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妈妈的味道 活动目标: 1.依据画面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简洁的讲解并描述故事。 2.尝试用完
19、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3.学习重点字词妈妈太阳月亮笑 活动打算: 故事图画书、大字卡(妈妈、太阳、月亮、笑) 活动过程: 一、爱的萌芽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复述故事内容。 1.老师出示故事图画书,让幼儿依据画面内容自主复述故事。 2.老师在引导过程中,留意提示幼儿正确的看书方法。 二、爱的体验体会妈妈的辛苦,表达对妈妈的爱。 1.老师和幼儿一起回忆讲解并描述妈妈每天要做的事情。 2.老师引导幼儿表达妈妈的爱 三、爱的表达嬉戏:我说你做 嬉戏打算:大字卡、歌曲我的好妈妈 嬉戏过程: 1.播放歌曲,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 2.老师依次出示大字卡妈妈太阳月亮笑,幼儿分别做出不同的动作,如老师出示
20、妈妈时,幼儿可以做抱小娃娃睡觉的动作;老师出示太阳时,幼儿可以做起床的动作;老师出示月亮时,幼儿可以做睡觉的动作。嬉戏可以反复进行。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大熊山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景中倾听音乐,尝试按不同音乐来表现动作。 2、借助故事情节细致视察画面,并且大胆进行想象。 活动打算: 课件、三段音乐录音、小熊挂饰、音乐欢乐的小熊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小老鼠来了 1、播放课件图1:今日老师请来了一位挚友,你们看看是谁来了啊?(小老鼠)是一只怎么样的小老鼠啊?(可爱的)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老鼠。 二、进入情境:感受表现 1、走一走 (1)播放课件图2:今日小老鼠带着我们要到处走一走,它走呀走
21、,来到了一片大树林里,它看到了很远的地方有个咖啡色的东西,你觉得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说一说) (2)小老鼠也特别想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于是它就确定走过去看看,它是怎么走的呢?请你们听一段音乐(老师播放音乐A) (3)你听了音乐后觉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呢?你来走走看。(请2-3个幼儿学学小老鼠的走路)(老师接着播放音乐A) (4)你们觉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啊?(有节奏) (5)小结:原来小老鼠是听着音乐有节奏的向前走的。 (6)请大家一起试一试,学学小老鼠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走路。(老师关注幼儿是否有节奏的学着小老鼠走路)2遍 (7)现在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有向前走,看一看前面究竟是什么东西等着我们。
22、2-3遍 2、由小变大 (1)播放课件图3(从小渐渐变大):我们离那个东西越来越近了,那个东西发生了什么改变? (变大了)怎么会变大的?(走近了)它是怎么变大的?(从小渐渐变大的) (2)我给你一段音乐你来做一个变得越来越大的动作好吗?你先做一个小小的动作。(播放音乐B) (3)还有小挚友有不一样的变得越来越大的动作吗?原来可以做那么多的越变越大的动作啊。 (4)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做自己喜爱的越变越大的动作。 (5)你觉得这个越变越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幼儿自由猜说)我们接着跟着小老鼠向前走看看那个东西原委是什么?(播放音乐A) 3、睡觉 (1)播放课件图4(一半身体):那个东西是什么?(熊
23、)你怎么知道是熊?(幼儿自由说) (2)你觉得他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它在睡觉呢?我给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打呼噜的声音)(呼呼的打呼噜声音) (3)你觉得这个大的动物是怎么睡觉的呢?我们来听段音乐,请你来试试它睡觉的样子(老师播放音乐C)。 (4)听第一遍后:听了音乐后你觉得睡觉的时候身体怎么样?(摇摆)像在干什么?(汤秋千) (5)我们大家再一起跟着音乐身体像荡秋千一样的睡觉。刚刚你们睡觉的时候做美梦了吗?等会儿把你做的美梦告知我。 三、音乐嬉戏石头熊 1、播放课件图5:它究竟是谁啊?(熊)我们一起叫醒它,我们一起玩嬉戏吧! 2、嬉戏石头熊:我是小熊我来和你们玩嬉戏了,(老师带头饰)
24、请你们听好了,音乐一响起你们要跟着音乐做大熊的各种动作,音乐一停就要马上停下不动,做石头熊,音乐响起,我们再做动作哦。(反复2-3次)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捉小鱼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自由的表现鱼儿游动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停顿。 2、有初步的角色意识,情愿遵守嬉戏规则。 活动打算: 1、阅历打算:事先引导幼儿视察鱼儿游的动作,理解捕鱼的意思。 2、物质打算:音乐捉小鱼。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以小鱼游的嬉戏引入,激发幼儿嬉戏的愿望。 老师:小挚友,小鱼是怎么游的?谁来表演小鱼游?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鱼游吧。 二、介绍嬉戏的玩法。 玩法:请两个幼儿双手上举,碰在一起做网鱼,其他的幼儿扮演小鱼,跟着
25、音乐有节奏的游动,一个接一个用碎步从网下钻过。当唱到快快捉牢的捉字时,渔网快速地放下,起先捕鱼,把小鱼套进网里。被捉到的幼儿排到尾末,嬉戏接着进行,等音乐反复多变到结束时捕到的两只小鱼,与渔网交换角色,嬉戏重新起先。 三、提出嬉戏要求。 四、幼儿嬉戏,老师指导。 1、引导幼儿随音乐学鱼儿游动的动作,让幼儿享受自由随音乐运动的欢乐。 3、引导幼儿充分感受歌曲,感受音乐结束前的休止。 4、激励幼儿创编各种表现鱼儿游动的动作,让幼儿随音乐进行嬉戏。 5、起先时老师可以当捕鱼人,幼儿熟识玩法后,与幼儿交换角色。 五、老师简要评价后,幼儿自由做鱼游动作结束活动。 户外活动: 1、体育嬉戏:小刺猬见领域活
26、动指导P23。 2、分组活动:(见周安排表) 小班艺术教案:韦伯找挚友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斑马和奶牛黑白花纹组合在一起的不同特征表现。 2、在嬉戏情境中尝试撕出长条和块状花纹,发展手指敏捷性。 3、乐于参加装饰活动,体验帮助韦伯找到挚友的乐趣。 活动重点: 了解几种黑白动物花纹的特征表现,并能进行表述。 活动难点: 能在音乐情境中大胆撕出条状和块状的纸片。 活动打算: 1、PPT课件,音乐。 2、用来装扮成斑马、奶牛花纹的背心。 3、用来装扮背心的材料:黑色调纸。 4、幼儿场地打算:地垫。分成奶牛和斑马的两个场景。 活动过程: 一、韦伯找挚友 (一)视察韦伯 这是谁?他长的什么样子?他的
27、身上有什么样的图案? 今日韦伯想要找和他一样有黑白花纹的图案,猜一猜,谁会是韦伯的挚友呢? 二、韦伯的挚友 (二)视察斑马 一起唱找挚友的歌曲,出示斑马? 找到了谁?(斑马)它的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一条黑一条白,细瘦长长) 老师引导幼儿用手指比划一条黑一条白。 让我们也来把斑马身上的花纹撕出来吧!播放音乐,老师和幼儿一同撕纸。 (三)奶牛 听一听,谁也来了? 原来是奶牛伯伯也来啦! 奶牛伯伯身上有什么花纹呢?(一块一块的) 请小挚友们细致视察一下,奶牛身上的花纹像什么呢? 老师和幼儿共同听着音乐将幼儿说到的花纹撕出来,比一比。 三、幼儿扮演小动物,并为自己的服装配上适合的花纹。 你们想不想成
28、为韦伯的挚友?你想变成谁? 幼儿自由表达。 出示小背心。要想变成韦伯的挚友,要先把自己装扮起来哦。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穿上韦伯的服饰,去找装扮好的挚友。 四、嬉戏:找挚友 今日韦伯好兴奋,找到了这么多的好挚友,让我们一起手拉手玩一个找挚友的嬉戏吧! 老师和幼儿嬉戏,当唱到我的挚友是XX的时候,所扮演的幼儿和老师抱一抱,拉拉手。 活动延长: 今日韦伯找到了和他一样有黑白花纹的好挚友,你们觉得自己的花纹美丽吗?喜不喜爱自己的花纹?让我们回去给其他小挚友观赏一下我们的美丽花纹吧! 小班艺术教案 谁饿了 活动目标: 1、在嬉戏情景中,尝试学唱和仿编歌曲。 2、体验宠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打
29、算: 自制课件、伴奏音乐、动物胸卡(小狗、兔子、小猫) 活动过程: 一、看,谁来了 1、情景导入 导语:今日,我邀请了小动物到花园里来玩。你们想知道我请了谁吗?(播放动物的声音,激发幼儿活动的爱好) 2、观看课件提问: (1)小狗的肚子饿了,怎么办呀? (2)小狗喜爱吃什么东西呢? 小结:小狗肚子饿得咕咕叫,它最喜爱吃骨头了。 二、听,谁饿了 1、倾听歌曲 过渡句:今日,小狗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幼儿完整倾听歌曲)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能细致倾听后进行表述)小结:一只小狗出来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望见了肉骨头,啊呜啊呜吃掉了。(结合歌曲的内容进行小结) 2、熟识节奏 过
30、渡句:小狗吃饱了肚子要来和我们一起做嬉戏了,我们来拍拍手欢迎它。(帮助幼儿记忆歌词,驾驭节奏) 三、唱、谁饿了 过渡句:我们一起学学小狗,边唱歌边找好吃的东西。(跟着音乐进行跟唱)(出示小兔和小猫PPT)幼儿尝试创编谁饿了。(依据创编歌曲内容进行演唱。) 结束语:小动物们都吃饱了,时间了不早了,妈妈在家等急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树叶飘落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美丽连贯,能随音乐想象并用肢体语言初步表现树叶飘落的情景。 2、喜爱观赏音乐,初步养成良好倾听习惯。 活动打算: 1、阅历打算:带幼儿视察树叶飘落的情景,增加幼儿的直观感受。 2、物质打算:头饰、教化挂图领域活动树叶
31、飘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视察挂图,增加直观感受。 启发幼儿回忆树叶飘落的情景,用语言描述树叶是怎样飘落的。 2、老师演唱歌曲,幼儿观赏。 老师:小树叶飘呀飘,飘到哪里了?飘到空中像什么?飘到地上做什么?大家边听歌曲边想想。 3、幼儿嬉戏,感受秋天树叶飘舞的动态。 (1)在地上放一个呼啦圈,引导幼儿围着这个圈趴在地上。呼啦圈里放一些树叶,让幼儿边听录音边仿照微风,轻轻地对这些树叶吹气,看树叶如何在地上跳舞,视察不同的气息会给树叶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2)引导幼儿边观赏音乐边想象自己是一片小树叶,随音乐飘舞,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特点。 (3)引导幼儿沟通自己的动作体验:你觉得自己飘舞起来像什么?落在地上又像什么? 4、弹奏旋律,幼儿随音乐自由朗诵或自由动作。 活动延长: 1、音乐区:将歌曲的录音放在音乐区,供应树叶头饰或黄色纱巾,供幼儿自由玩嬉戏。 2、美工区:投放各种形态的落叶,幼儿进行树叶粘贴活动。 3、请家长周末带幼儿拾落叶,一起玩树叶飘舞与飘落的嬉戏。 第26页 共26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