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第九册《珍珠鸟》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第九册《珍珠鸟》教学设计.docx(7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第九册珍珠鸟教学设计人教第九册草原教学设计 人教第九册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酷爱草原、酷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悟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绽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详细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
2、产生了特别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栩栩如生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日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闻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仔细学习作者是如何依据自己的视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详细又生动。 (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状况。 1老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画、
3、迂回、鄂温克、天际,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调潮湿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画: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曲曲折折,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天际: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老师赐予适当的指引;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 (五)弄清课文记叙依次,探讨分段。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依次记叙了访问的过程?(
4、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依次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辞草原。)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 (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驾驭的状况。 (第1段:看到了草原的漂亮景色。绿毯、勾画、骏马、秀丽、优美、渲染、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第2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奔驰、迂回、潇洒、襟飘带舞。第3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4段
5、: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拘束、羞怯、鄂温克。第5段:斜阳下的话别。天际、斜阳。) (七)作业。 1在作业 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熟读课文第1段。 其次课时 (一)讲读第1段。 1默读,分层次。思索: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索: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探讨。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秀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索: (1)
6、作者是按什么依次写这些景物的? (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依次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漂亮景色的? (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要求学生细心体会,仔细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优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索、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终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7、? (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留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可用漂亮或壮美与秀丽作比较,理解秀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让学生按课文描写依次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楚,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视察依次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示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 (二)讲读第2段。 1指名读第2段。 (老师提示:学习课文
8、第2段,我们要学习作者如何根据地点的转换,抓住事物与环境的联系、改变的特点,运用动态的描写方法,把文章写得又形象又生动。) 2阅读、思索: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 (可分为两层:初入草原看到的漂亮景色;快到公社,主子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 3讲读第1层课文。 (1)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非常宽阔。)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草原非常宽阔?(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非常潇洒。) 潇洒是什么意思?(不受拘束。课文指行动自由,不受限制。) (2)初入草原,听不到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
9、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这些描写说明草原环境有什么特点?(非常清寂。) (3)初入草原,环境的特点是宽阔、清寂。后来呢?草原环境有什么改变?从什么地方起先改变的? (草原的环境有了改变,从见到一条河起先改变。) (4)看到了河,环境有什么改变?隐隐有鞭子的轻响说明白什么? (说明有人了。) (5)为什么有了河,草原的环境就有了改变?(有了河流、水草长得茂密,蒙族人民就会把牛、羊、马群赶到这儿来放牧。) 4讲读第2层。 (1)指名学生读第2层。 (2)奔驰、襟飘带舞是什么意思? (3)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方来欢迎远客的蒙族男女老少? (因为他们突然出现在远处的山丘上,而且都穿着颜色艳丽的衣裳,这样
10、既恰切又形象地表现了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忱。) (4)当主子见到客人时,草原的环境有什么改变?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清寂的草原喧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小结:作者初入草原,看不见什么东西,听不见一点声音,处在这种环境使人产生一种宽阔、清寂的感受,接着作者快到公社时,看到了牛羊成群,主子热忱迎客,听到了各种声响,自然引起一种兴盛、喧闹的感受。作者的感受由静到动,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在改变的结果,这说明,环境变了,事物也在改变。 (三)作业。 1背诵课文第1段。 2练习课后作业 第1、3题。 第三课时 (一)导入。 课文第1、2自然段,作者抓住访问的经过和草原环境的改变
11、,让我们读了觉得祖国草原的景物是多么美。现在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我们会进一步知道草原的人更好。 (二)讲读3、4、5自然段。 1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索。 (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主子热忱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忱好客的词句。 2读后探讨沟通。 (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用快乐、热忱的感情朗读这一节课文。 (2)好客的主子是怎样款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意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
12、出会心的微笑? (3)客人告辞时的情景怎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际碧草话斜阳!诗句中的何忍别是什么意思?第1句怎么讲?(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意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呢?)第2句中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话是相互攀谈,送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相互攀谈,恋恋不舍地告辞。)用在诗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意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4)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表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穿着各色的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款待客人,席间姑娘们还要唱民歌;饭后表演套马、摔
13、跤和民族舞蹈。以上这三方面表现了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 (三)总结全文。 从全文看,前面两段主要是写什么? 后面三段主要是写什么? (课文前两段主要讲草原景物的美,后三段主要讲草原人民的美,说明蒙汉两族人民感情深厚。) 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但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小结: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意,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同时,也写出了草原的独特的风光形成了蒙族人民独特的风俗,独特的民族气质热忱豪爽。作者描写了草原的漂亮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忱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
14、静态美和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情欢腾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作业。 1找出课文中的比方句,读一读,想一想把什么比作什么,然后抄写在摘抄本上。 2练习课后练习题第4题。 人教第九册鲸教学设计 人教第九册鲸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育酷爱科学的爱好。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三、教具打算 1.生字生词卡片。 2.绘有鲸呼气时喷水的挂图一张。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
15、1.同学们听说过或见过鲸吗?谁能简洁说说你对鲸的了解? 2.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有关鲸的学问。板书:鲸 二、检查预习。 1.指名依次按自然段读课文。 2.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是否读准了生字的音。 3.预习要求把讲鲸由于环境改变而渐渐发生改变的句子画下来,你画的是哪个句子? 三、默读课文。思索并探讨: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鲸的学问? (鲸是很大的动物;鲸是哺乳动物,鲸的进化过程;鲸的种类;鲸的生活习性。) 2.课文可以分几段?(四段)应当怎样分段?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出示绘有鲸的外形的挂图。 2.思索并探讨:课文用了哪些方法说明鲸是很大的动物? (举数字;和
16、很大的动物象进行比较;用鲸的舌头和十几头肥猪进行比较;用鲸张开嘴时可以几个人坐在里面看书的形象化说法。) 3.小结。 作者抓住鲸特别大的这个特点,并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 五、学习其次段。 1.指名读其次段。 2.探讨:(1)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为什么?(2)鲸是怎样由在陆地生活逐步适应在海洋生活的?(着重引导理解什么叫哺乳动物,鳍的意思是什么,鲸的后肢为什么会退化,课文的第一段为什么用一头而不用一条。) 六、小结。鲸的外观像鱼,其实是哺乳动物,这又是鲸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七、作业。 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鲸的生活习性的。 其次课时 一、复习第一、二段。说
17、说这两段分别讲了鲸的什么特点。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依据什么来分的。 三、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思索: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鲸的生活习性的?(从吃食、呼吸、睡觉、繁殖生长等四个方面来讲的。) 3.齐读介绍鲸鱼吃什么和怎样吃食物的自然段。 探讨: (1)课文介绍了哪几种鲸?它们分别吃什么,怎么吃? (2)体会三种鲸吃食物的方法、过程,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用词精确。 4.默读介绍鲸呼吸的自然段。探讨: (1)鲸是怎样呼吸的?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 (2)为什么说有阅历的渔民依据水柱的形态,就可以推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5.指名读介绍鲸睡觉的自然段。
18、 (1)探讨: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 (聚在一起、围成一圈、浮在海面上。) (2)用笔把鲸睡觉的样子画一画。(可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来画,其他同学在书上画。) 6.齐读介绍鲸繁殖生长的自然段。 探讨: 鲸的繁殖生长有哪些特点? (胎生、幼鲸靠吃母奶、长得很快、寿命很长。) 四、小结。 1.指名分段读全文。 2.探讨。 (1)课文中哪些地方用列举数字的方法加以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示体重、身长的数字,突出鲸是很大动物的特点;表示食物重量的数字,突出了鲸的食量大、吃很快的特点;其他数字,突出了鲸大、生长快、寿命长的特点。)(2)从课文哪些地方知道鲸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胎生、幼鲸吃母奶。
19、) 五、指导朗读。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改变,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六、识记生字的字形。 获,不要丢掉右下半部的一点;滤,右上方是一竖一横,不要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两遍。 2.把课文读几遍。 3.预习蟋蟀的住宅。 人教第九册海豚救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相识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 3、受到爱惜动物、爱护动物的教化。 教学重点: 从海豚救人的事务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挚友,我们应当爱护动物。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打算: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查找相关资料
20、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海豚是水中的杂技演员,还被称作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沟通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沟通学习状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相互探讨等学习方式;老师巡察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激励。) 三、自主性练习设计 1、海豚是怎样救人的? 2、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 3、与课文鲸比较,
21、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四、课文内容的拓展观看课件 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之外,你对海豚还有哪些了解呢?介绍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海豚救人 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人教第九册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人教第九册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能写一段我的外貌描写。 4、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慧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教学重点: 朗读说话训练;我的外貌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他们不知道四角的天空。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打算:预习课文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
22、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慧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教学重点: 朗读说话训练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 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灵英勇、聪慧能干、学问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情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主读书 2、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3、汇报沟通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沟通学习状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4、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
23、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相互探讨等学习方式;老师巡察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激励。) 三、按段朗读课文,要读得琅琅上口 15自然段要多读几遍,读得琅琅上口。 615自然段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 (我的新奇、佩服、自叹不如;闰土的聪慧、热忱、纯朴等)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能写一段我的外貌描写。 教学重点: 我的外貌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他们不知道四角的天空。 教学过程: 一、分段朗读课文(16),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平常的挚友所不知道的。 1、稀奇的事是指什么事? 2、选择你自己觉得最稀奇
24、的一件事读一读,把它读得有吸引力 3、朗读、评价 二、再读课文(16),尝试分析句子含义。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望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句子中你有哪些地方不懂? 他们和我指谁?四角的天空指什么? 出示:闰土在海边时,我和我的挚友看不见_;看不见_;看不见_,只望见_,就像_的井底之蛙。 三、绽开想象,写写我的外貌 我的外貌怎样?绽开合志向象写下来。 1、学生练写。 2、同学相互沟通。 3、评讲,修改自己写的句子 四、课文拓展 朗读家乡,了解中年的闰土是怎样的,想一想他改变的缘由。 五、选择性作业: 1、用一段话写一个人的外貌,要写出这个人的特点。 2、视察看瓜
25、刺猹的图,结合闰土的神态、动作,想象一下闰土的内心活动,用一段话写出来。 板书设计: 20少年闰土 记忆瓜地少年(怀念) 紫色圆脸 相见头戴毡帽(高兴) 颈套项圈学问丰富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聪慧能干 相处(敬佩) 看瓜刺猹活泼可爱 沙地观鱼 不愿出门(难受) 分别托带礼物 人教第九册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人教第九册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愿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视察四周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练习写一个小动物。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6、教学重点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愿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视察四周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视察四周事物的爱好,学习抓住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审题。 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 (住宅一般是讲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动物,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师:蟋蟀会有什么样的住宅呢?作者怎样描述蟋蟀的住宅呢?我们仔细学习了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1填写生字表。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逐个生字进行探讨,要求同学们找出每个
27、字字音字形方面的特点,加深记忆。 比如:骤字左边是马,右边是聚会的聚,马和聚合在一起就是骤,读作zhou,不能读ju或zou。 3说明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课文。 4探讨词义,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三)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按不同方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1朗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逐段进行理解,也可以找同学说一说各自然段的内容。 分析10个自然段的内容,弄清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2老师指导学生读书,体会课文是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宅,并探讨10个自然段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几段,怎样分? 这篇课文的题目(即主题)是蟋蟀的住宅,全文围绕这个主题分三段。 第一段(第
28、1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是使它出名的缘由之一。 其次段(第2第6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段(第7第9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建立过程。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其次课时 (一)导语。 蟋蟀这种小动物许多同学并不生疏,但是对于蟋蟀的住宅,也就是蟋蟀的巢就不是人人皆知了。法国闻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很小就很喜爱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他对蟋蟀进行了细致的视察和探讨,采纳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有条理地介绍了蟋蟀的巢穴,用他的话讲就是蟋蟀的住宅。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布尔很喜爱蟋蟀,并把蟋蟀当作他的挚友对待。那么,蟋蟀是以什么而出名的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 (主要是以住宅出名。) 板
29、书:住宅 (二)学习其次段。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默读其次段,想一想这一段从几个方面讲蟋蟀住宅的特点,每个方面写了蟋蟀住宅的什么特点? (这一段主要是从选址、工具和洞内外三方面讲解并描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板书:选址工具洞内外 这是蟋蟀住宅很明显的特点。我们一边读书一边分析蟋蟀住宅的这些特点。 板书:特点 蟋蟀和别的昆虫不同,蟋蟀不愿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蟋蟀不愿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意。 课文中讲到蟋蟀慎重选择住址,肯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柔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窟。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愿随遇而安。) 板书:排
30、水优良 有温柔的阳光 蟋蟀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可是人们为什么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异呢? (蟋蟀盖房子的工具,特别柔弱。正是因为蟋蟀用如此简洁的工具,建立出了排水优良、有温柔阳光的住宅,所以令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异。) 板书:柔弱 这也是蟋蟀吸引作者关注的地方,所以作者确定要探讨它,请同学接着读书,看一看住宅内外的状况怎样? 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洁?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宏大的工程了? (因为蟋蟀盖房的工具,只是简洁的四只脚和钳子,所以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洁。 又因为蟋蟀用如此简洁的工具,建立出那么平坦、清洁、干燥、卫生的住宅,所以可以算是一个宏大的工程
31、了。)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宏大的工程了。这句话出现在这一段的最终,起什么作用呢?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蟋蟀辛勤劳动和不愿随遇而安的精神。 (三)学习第三段。 请同学默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立住宅的,课文是怎样写的? 板书:住宅建立 (这一段从建立时间、怎样建立和整修三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立住宅。) 板书:时间建立整修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这是蟋蟀盖房子的时间。) 板书:十月 蟋蟀工作很辛苦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小声读第8、9自然段,找出写蟋蟀盖房动作的句子,并划出动词,体会蟋蟀盖房的艰难与辛苦。 板书:扒搬
32、踏推铺 蟋蟀的住宅建好了,可是它似乎并没有满意,它又做了什么? (整修)。 对,蟋蟀是怎样整修的呢? 板书:长时间加深加阔 学习了蟋蟀建立住宅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想法吗?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蟋蟀持之以恒,仔细工作的精神。 (四)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这篇课文是写小动物的,作者并没有蟋蟀盖房子的体验,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形象、详细、逼真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书。请同学自由发言,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通过对蟋蟀盖房子进行特别细致的视察,才把文章写得这样好。)师:作者是怎样视察的,我们应当学习什么?下节课接着学习。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视察一种小动物。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归纳主要内容
33、。 蟋蟀的住宅主要讲的是什么? (蟋蟀的住宅主要描写了蟋蟀挖掘、建立巢穴的事。) 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巢穴比方为住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很形象,能引发读者的阅读爱好。) 师:这篇课文说明白什么? 师: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的住宅写得这么具体详细呢? 请同学们细致阅读课文第5、6、7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依次视察的?这样视察有什么好处? (二)朗读全文,体会拟人句。 课文中不少地方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请同学朗读全文,找出以上词语,并探讨这样写的好处。 (三)巩固练习,写一篇小动物的作文。 这种练习要求学生视察一种小动物,留意它是什么样的,它的眼睛、嘴巴、爪子等有什么特
34、点。然后再把这些特点生动、形象地描述下来,也要写它的活动状况。 老师指导这种练习时,可以先请同学读一篇习作例文,然后再进行习作指导,这样学生比较简单理解和驾驭。 人教第九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人教第九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训练运用圈划的读书方法,理解在人物刻划中关键词语的作用,体会从多种角度刻划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培育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正确圈划、理解中心是重点。理解小病号的描写与中心的关系是难点。 三教时:一教时其次教时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教时,总结:课文金色的鱼钩主要出现了两个人物:老班长、我。思索:课文中的人物描写与课文中
35、心有什么关系? 二分段阅读,分析人物: 1默读课文第一大段,完成下列步骤 (1)这段文字从哪些内容作了圈划? 在对学生个别提问的基础上,老师归纳: 课文对老班长的外貌、心情、动作、神态作了圈划。 (2)就圈划内容提问,并体会其作用。 朗读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提问:人物外貌的描写对表达课文中心有什么作用? 体会描写老班长心情的句子,提问:人物心情的描写与课文中心有什么联系? 圈划出描写老班长动作的词语,提问:圈划词语从哪些角度揭示了老班长的品质? 在个别回答或小组探讨的基础上,老师小结: 对老班长的外貌、心情、动作等描写,突出了老班长的有极强的责任心、舍己为人的精神。圈划词语也从不同角度揭示了
36、老班长的这一品质。 2默读课文其次大段,留意从多种角度刻划人物的写法,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1)圈划出表现小病号我的心情的词语。 (2)就这些词语从不同角度提问。 (3)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4)小结:课文对小病号的描写,特殊是写出了我在知道事情真相前后的心情改变,突出了我的感谢之情。 圈划词语突出了老班长品质的感人,写小病号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老班长的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和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 3默读课文第三段,找出描写老班长全力以赴全力不让病号挨饿的神情、语言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1)圈划描写老班长神情、语言的句子。 (2)提问:这些词语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意义?与课文中心有什么
37、关系? (3)小结:这些对老班长神情、语言的描写,将老班长的形象刻划得淋漓尽致,充分表达出他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的品质。 4朗读课文最终一段,思索: 这枚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与闪耀着绚丽的金色光线是否冲突?为什么?与课题有什么关系?(可分组进行探讨) 5总结:不冲突。因为长满了红锈的鱼钩记录了老班长舍己为人最终献诞生命的光辉事迹,这枚鱼钩虽一般却闪耀出老班长崇高品质的绚丽光线,因此它闪耀着绚丽的金色光线。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揭示了文章中心,有其深刻的含义。 6探讨学习金色的鱼钩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扬同学间团结友爱的精神。 五板书: 老班长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 老班长的思想品德 (责任
38、心舍己为人) 小病号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人教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 人教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惜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2学习依据表现中心思想的要求,有详有略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学习新词,会用斩钉截铁、坚毅不屈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 1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2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宏大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宏大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
39、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肯定知道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的事迹。今日,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斗争时期河北省的狼牙山。故事的主子公是五位壮士。 (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听老师范读课文,标出本课生字。 (二)学生预习。 (三)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这一课的生字比较简单读准,但课文里的个别词易读错,如晋察冀(jn、ch2、j),读音可以不作为重点检查内容。 3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说明词语。 壮士:豪壮而英勇的人。 晋察冀依据地:抗日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依据地之一,也叫晋察冀边区。晋、察、冀分别是山西省、察哈尔省(已撤销)、河北省的简称。 坎坷:形容山路不平。 横七竖八:有横的,有竖的,形容纵横杂乱。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俯视下边。形容处于有利地势。 山涧:山间的水沟。 粉身碎骨:身体被粉碎,形容死得很惨。 矗立:像山峰似的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课文指五壮士意志坚毅、不行动摇。 震天动地:惊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洪亮或事业辉煌。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非常雄壮,可以使山河壮美多彩。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坚决,坚决果断。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本课指口号声豪迈,所以应选气魄大。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4结合词义,区分近义同、反义词、形近字。 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