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真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06492 上传时间:2022-01-3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真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生活中真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中真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真菌教学设计.docx(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活中真菌教学设计第1篇:生活中的真菌 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真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认识生活中真菌有哪些,它们与人类有什么样的关系。 2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正确观察并记录使食物发霉的真菌的形态特点。 3能够设计实验证实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的假设。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和交流设计实验的方案。 科学知识目标: 能够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教学重点: 通过搜集资料、交流整理资料等活动感悟真菌的多样性,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设计食物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了解、搜集可食用真菌的资料、图片或实物,调查其营养价值作用等。 实验材料: 正在发霉的食物、放大镜、蒸发皿。 教学方法(方式)与学习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讨论、探究 教学手段: 在学生交流、汇报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完成教学重点,在小组讨论中不断完善实验设计,完成教学难点。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菌的种类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2)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先出示交流提示,学生明白后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真菌的种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点评:谈话导入亲切自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进课堂。小组内学生展示、

3、交流资料,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一下子就能调动起来,此环节可以培养学生整理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再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声刺激多种感官,能让学生对于真菌这一类微生物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二)探究霉菌,发现新知 1食物发霉 (1)认识霉菌 (2)小组合作观察霉菌的特点。首先,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然后小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学生展示,教师总结。 【点评:此环节用桔子图片提问,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 2预设食物发霉的条件 (1)学生猜想霉菌的

4、生存可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假设:食物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呢?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教师随机展示 容易发霉 不容易发霉 温度高(30左右) 温度低 潮湿(有水) 干燥 【点评:这一环节能够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a、思路指导 引导学生用交叉连线的方法先组合出实验条件。 即温度高(30左右)、潮湿(有水);温度高(30左右)、干燥; 温度低、潮湿(有水); 温度低、干燥。 b、建立抽象实验模型 分析与,与有什么相同点,构建两组实验模型即: 环境 已发霉物品 温度高(30左右): 潮湿(有水) 干燥 低温

5、 潮湿(有水) 干燥 分析两组实验的特点,确认为对比实验,进而引领学生分析两组对比实验中可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形成抽象实验模型。 c、设计具体的实验模型 学生尽可能地设计多种高温、低温的实验环境,多种发霉的物品。教师要提醒学生一组实验中发霉的物品应相同。 在讨论的基础上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汇报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并完善实验方案。 提出实验要求和课下的观察要求。 【点评:教师再指导学生从猜想入手设计实验,利用箭头交合法得出了四组实验条件;再利用分析比较法构建了两组抽象的实验模型;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联系实际设计出了具体的两组对比实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重了学生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6、。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小结本课 小结:同学们在今天不仅学得积极主动还很会动脑筋,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认真组装实验模型按照要求用心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看哪一个组在下次的活动课上表现得最为出色。实验之余,请同学们再完成一个小小的任务搜集食品保鲜的方法。 第2篇:生活中的真菌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真菌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生活中的真菌是冀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第6课。本课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和了解真菌。本节课由活动一“可食用的真菌”、活动二“食物发霉”和拓展活动“食品保鲜”三部分内容组成。 二、说

7、教法 生活中的真菌科普性比较强,容易使课堂教学变成知识点的堆砌,从而显得枯燥乏味。所以应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是:遵循从理性到感性的认知规律,创设媒体情境,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在情境学习中讨论研究,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在活动中理解知识,在活动中应用技能,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

8、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总之,本节课我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由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要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

9、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能力和素养,并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预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能顺利达成。 生活中的真菌教学设计 西邹中心校 王鹏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能通过观察描述各种蘑菇的外部形态特征。 2、通过多种渠道调查发现可食用真菌对人类健康的好处。 3、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正确观察并记录使食物发霉的真菌的形态特点。 4、能够设计实验证实食物容易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发霉的假设。 二、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描述各种蘑菇的外部形态特征。 三、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证实食物容易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发霉的假设。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a、调查吃过冬菇的情况。 b、问:冬

10、菇属于哪一类的植物? c、调查有哪些食用真菌、商店或超市中的真菌制品。 2、学习新课: A、可以食用的真菌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描述各种蘑菇的外部形态特征。 (2)、能通过多种渠道调查发现可食用真菌对人类健康的好处。 (3)、能够有根据地说明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活动过程: (1)、把自己带的食用真菌进行观察。 (2)、引导学生明确真菌是一类既不 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生物。 (3)、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收集到的食用真菌的图片或实物,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4)、交流对有关食用真菌的营养及作用的资料交流、分析、记录活动。此时,可让学生阅读不同真菌制品的商品标签,或从健康、医

11、学杂志中甚至是一些食谱中获得相关内容,培养学生从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参考教师用书中背景资料和拓展知识部分的内容。 (5)、讨论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B、食物发霉 活动目标 (1)、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正确观察并记录使食物发霉的真菌的形态特点。 (2)、能根据生活经验提出食物容易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发霉的假设。 (3)、能够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假设。 (4)、能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结果。 (5)、能提出防止食物或衣物发霉的措施,并对其说明理由。 活动过程: (1)、食物和农物发霉的现象虽然很常见,但要马上拿来观察有时又不太可能。因此

12、,上本课前十天左右教师就要设法收集发霉的物品,甚至创造条件有意让一些食物或衣物发霉,这既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观察材料,又可以为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提供依据。 (2)、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先用肉眼直接观察,再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将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真实记录下来。 (3)、组织学生的交流活动,适时提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食物容易发霉”这一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发霉的条件进行有根据的大胆假设。 (4)、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最有可能的假设设计实验,完成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如研究环境的干燥与阴湿的影响时,要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5)、鼓励学生在课下切实完成自己的实验,并找时

13、问让大家交流研究成果,展示观察记录(可以绘画或拍照),分析原因, 发霉的条件:在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条件下易发霉。 C、食品保鲜 活动目标 (1)、能调查一种食品保鲜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2)、能描述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有助于食品保鲜和牛活质量的提高。 3、能大胆设计一种新颖的食品保鲜方法。 4、能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没计的方法。 5、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设计。 活动过程: 1、介绍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析保鲜过程中用到哪些技术和设备,比较不同阶段各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教材中以鱼的保鲜为例,也可以选择其他食品的保鲜。 2、鼓励学生根据本课及上一课的经验,设计一种未来的保鲜技术。为使

14、学生的设计真正实用,一定要让学生切实知道保鲜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D、小结: E、作业:对家里吃剩的菜进行保鲜 第3篇:真菌教学设计 真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真菌。本章第一节内容是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二节内容是细菌,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真菌分布十分广泛的概念,并通过细菌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一些特点。但是对于真菌区别于细菌的特点,真菌是怎样生活的这些问题却模糊不清。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在心中明确真菌这一类型生物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班级为初二,初二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课外知识也较丰富。所以本节教学充分从

15、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动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设计思路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各种食用真菌的形态,识记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 B、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1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霉菌和新鲜蘑菇及蘑菇的营养菌丝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探究、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团结与互助精神,认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16、难点:说出蘑菇和霉菌的营养方式,描述霉菌的形态结构。 重点: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真菌。 3、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述法 4、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cAI:介绍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引出位于中央大街上的饭店“吴氏涮蘑坊”,进而引导学生回想生活,引入蘑菇,导入真菌课题。 欣赏中央大街美景 创设情景,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哈尔滨的美景,并巧妙的导入新课 展示生活中常见真菌 在已有生活经验上,辨认真菌。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达到知识的顺向迁移和正迁移。 用“问题广角”形式激发学生提问,将学生对真菌感兴趣的问题录入电脑

17、展示在大屏幕上。 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 由学生自己提出不同梯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角色转变。营造开放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 梳理问题,从认识真菌结构方面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 小组合作,结合“观察指导”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表达、合作能力。体现自主合作的精神。 适时引导,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有关真菌的营养方式的问题。 观察发霉食品里的营养菌丝和蘑菇培养基中的营养菌丝,想到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引发思考,由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来解决问题。 步步深入,结

18、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孢子释放的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解决真菌繁殖方式的问题。 观察思考,想到真菌是靠孢子来繁殖自己的,说出孢子适于繁殖的种种好处。通过多媒体展示,观察孢子的释放过程,确认蘑菇的繁殖过程。了解菌盖没有张开的蘑菇营养价值高,学会如何购买蘑菇。 畅想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将知识回归生活。 生活帖士,结合学生提出有关真菌联系生活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青霉素的发明,以及生活中乱用青霉素的现象,呼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慎用和合理使用青霉素。 听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讨论不能滥用抗生素的原因。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19、 回归生活,感悟人生。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通过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食用菌给我国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结合古田县的具体情况,积极思考为其设计一条致富之路。同学间相互表达观点,讨论辩论。 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学有所长,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热情。 科学家的箴言,通过诺贝尔奖获得者弗莱名的两句话结束本节课教学。 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大家一起诵读这两句人生格言,产生共鸣。 情感升华 【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本着这一理念,我打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广角”的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为了激发学生

20、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多种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本节课注重探究性学习,将探究精神贯穿课的始终。 第4篇:真菌教学设计汇总 真菌教学设计 范县第一初级中学 张爱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2说出真菌的主要特征。 (二)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对比的方法找到真菌区别于植物和细菌的特征。 2尝试将观察到的特征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 真菌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 利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总结归纳真菌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

21、准备 教师:各种真菌的图片,以菌治虫的视频,真菌孢子繁殖的视频。 学生:发霉的橘子、面包片、食用的蘑菇、放大镜。(生物材料放在封口的透明塑料袋中)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先请大家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蝗虫被分解),天呐!这只蝗虫怎么了?(学生纷纷提出猜想,教师对其中有创造力的想法和正确的想法给予鼓励。) 教师解释:其实事情的开端仅仅是一粒肉眼看不到的小“尘埃”落在了它的身上,这可不是普通的灰尘,而是一种真菌的孢子。 【设计意图】 用简短而精彩的视频资料,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2教师提问:对于真菌你们了解些什么?你能用最精炼的词语说说你所知道的

22、真菌吗?(教师将学生提到的关键词简要记录在副板书上) 【设计意图】 用这样自由发言的形式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快速地检测,无论对错都简要记录,然后在学习过本节知识后让学生对自己原有的认识进行审视和修正。 (二)真菌的形态 1过渡:同学们对真菌的了解不少,但这些都是正确的吗?我们先来看看真菌到底长什么样子。 2实物观察: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材料发霉的橘子、面包、蘑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尝试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提示不能将塑料袋打开,可以用手撕取少许进行深入观察) 3显微镜观察:引导学生取一滴发酵馒头的溶解液,滴碘液观察酵母菌,用镊子在发霉馒头上取少许霉菌涂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观察青霉的孢子和

23、透明的菌丝。强调取材一定要少,否则堆在一起不透光,不易观察。 4图片:教师通过PPT补充各种形态的真菌,并对图片进行简要介绍(图片是实物还是模式图,是显微图还是原图等)。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真菌形态差异很大为什么说它们都是真菌?) 【设计意图】 1.展示形态各异的真菌让学生感性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2.形态不同但是却属于同一个大的类群,说明它们还是有相同的地方,让学生感受辩证地思考问题。 (三)真菌的结构特征 1教师:如果我们不能直接从外部的形态找到这几种真菌的共同特征时你还有什么办法?(引导学生说出从细胞结构和生活方式上寻找共同点。) 2教师给出几种典型真菌的细胞结构示意图和生活方式相关资

24、料。(学生阅读资料尝试着从图和文字中提取信息。) 3教师对学生提取到的信息进行总结记录在板书中。 4教师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真菌是植物吗?和细菌有什么不同?教师用PPT出示植物和细菌的细胞模式图、营养方式、生态系统组成等相关资料辅助学生进行对比,找到三者间的异同。(学生回忆植物和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营养方式,并与真菌进行对比。) 5得出结论: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因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 【设计意图】 子曰:温故而知新。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让学生回忆旧知识,进行横向的对比。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找到知识间的关联。另一方面,比较是一

25、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对于学生思维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真菌的繁殖 1过渡:还记得刚刚上课时我们看到的那只蝗虫吗?真菌是怎样把它化为乌有的?是一个真菌在起作用吗? 2出示霉菌的菌落,它们是怎样繁殖的?播放视频,风力作用下大量飘散的孢子和雨滴落后喷射出的孢子。补充说明: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我要求你们把带来的生物材料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了吗?提出问题:孢子要想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忆蕨类植物孢子萌发的条件进行知识迁移,体会借助雨水力量进行繁殖的生物设计之巧妙。) (五)生活中的真菌 1过渡: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真菌的知识,它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2出示图片:冬虫夏草,灵芝,葡萄酒

26、,酱豆腐(腐乳),馒头(面包)、青霉素等,以菌治虫的方法及其优势。出示另一组图片:发霉的食物,补充说明(不用图片)可能引发的一些疾病。 3引导学生从中归纳在出真菌和人类的关系。 【设计意图】 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永远是双刃剑,让学生认识到我们需要和其他生物建立和谐的关系。 4布置作业:制作孢子印痕 (六)课堂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回忆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 以课本64页练习题的第4题进行本章的小结。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请学生结合课本的练习第3题,查阅资料,制定“养殖食用菌”的方案。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我认为这节课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课程开始时播放的一段录像。其实收集课程资源是一个要

27、长期坚持的过程。这段录像的获得是一个很偶然的机缘,但也是由于我每时每刻都注意收集才能将它很好地保存下来。曾经听到一个故事:“有人向一位刚上完一节出色的公开课的特级教师提问:您准备这节课用了多少时间?这位教师回答:要说时间短,我准备了十五分钟,要说时间长,我准备了一辈子。” 我觉得每一位有志于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老师都应当如此。 2.学生资源是一个有待开发且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针对这一点非常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学生的自身感受、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拉近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距离。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

28、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常见的生活现象提出问题,再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并通过实验结论得出指导生活实践的好方法。 4.对于真菌的结构,学生们最不容易理解的就是“菌丝”的概念。由于菌丝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的器官、组织相差很远,在缺乏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就很难产生深刻的理解。如果能通过多媒体教学,将会非常生动形象,极好的解决这个难点,学生收获会更多,教师讲起课也更省力。 第5篇:真菌的教学设计 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 真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真菌。本章第一节内容是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二节内容是细菌,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真菌分布十分

29、广泛的概念,并通过细菌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一些特点。但是对于真菌区别于细菌的特点,真菌是怎样生活的这些问题却模糊不清。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在心中明确真菌这一类型生物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班级为初二,初二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课外知识也较丰富。所以本节教学充分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动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设计思路 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了解各种食用真菌的形态,识记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 B、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1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霉菌和新鲜蘑菇及蘑菇的营养菌丝培养学生观察、思考

30、、动手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探究、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团结与互助精神,认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说出蘑菇和霉菌的营养方式,描述霉菌的形态结构。 重点: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真菌。 3、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述法 4、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CAI:介绍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引出位于中央大街上的饭店“吴氏

31、涮蘑坊”,进而引导学生回想生活,引入蘑菇,导入真菌课题。 欣赏中央大街美景 创设情景,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哈尔滨的美景,并巧妙的导入新课 展示生活中常见真菌 在已有生活经验上,辨认真菌。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达到知识的顺向迁移和正迁移。 用“问题广角”形式激发学生提问,将学生对真菌感兴趣的问题录入电脑展示在大屏幕上。 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 由学生自己提出不同梯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角色转变。营造开放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 梳理问题,从认识真菌结构方面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 小组合作,结合“观察

32、指导”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表达、合作能力。体现自主合作的精神。 适时引导,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有关真菌的营养方式的问题。 观察发霉食品里的营养菌丝和蘑菇培养基中的营养菌丝,想到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引发思考,由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来解决问题。 步步深入,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孢子释放的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解决真菌繁殖方式的问题。 观察思考,想到真菌是靠孢子来繁殖自己的,说出孢子适于繁殖的种种好处。通过多媒体展示,观察孢子的释放过程,确认蘑菇的繁殖过程。了解菌盖没有张开的蘑菇营养价值高,学会如何购买蘑菇。 畅想思维空间。激发学生

33、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将知识回归生活。 生活帖士,结合学生提出有关真菌联系生活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青霉素的发明,以及生活中乱用青霉素的现象,呼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慎用和合理使用青霉素。 听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讨论不能滥用抗生素的原因。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回归生活,感悟人生。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通过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食用菌给我国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结合古田县的具体情况,积极思考为其设计一条致富之路。同学间相互表达观点,讨论辩论。 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学有所长,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

34、热情。 科学家的箴言,通过诺贝尔奖获得者弗莱名的两句话结束本节课教学。 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大家一起诵读这两句人生格言,产生共鸣。 情感升华 【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本着这一理念,我打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广角”的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多种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本节课注重探究性学习,将探究精神贯穿课的始终。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 相关教案: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第6篇

35、:真菌的教学设计 真菌教学设计 作者: 王凤莲 (初中生物 贵州安顺初中生物二班 ) 评论数/浏览数: 5 / 189 发表日期: 2022-11-05 21:10:33 在教学中写好教学设计与反思将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有非常大的进步。 教材分析: 教材在讲述真菌主要特征时,改变以往单纯介绍真菌知识做法,侧重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讨论来认识真菌的形态结构。为了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本节最后利用练习题来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出真菌的主要特征。本节内容还提供了多种活动素材,制作孢子印。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对真菌的生活条件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能够明白生

36、中一些现象与真菌作用有关。关于真菌的结构,学生大多数没有观察过,但是又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和组织好相关的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真菌的了解,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了解真菌的繁殖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列举法,认识各种各样的真菌,再通过观察与思考级学生讨论等形式,了解真菌的繁殖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乐于观注身边的生物,增强保护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37、以及它们的生命活动特点,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青霉和曲霉在形态方面的异同,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用橘皮,馒头,面包片来培养青霉和曲霉,为每个小组提供长有长霉的水果和 长有长霉的面包。制作有关青霉曲霉和蘑菇结构的CAl课件,指导学生制作孢子印,制作模型模拟孢子传播。学生制作孢子印。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1.教师活动:播放Cal课件,着重展现各种各样的真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导入本节课内容。 2.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课件,生机盎然的自然界,感受大自然的美,从生物圈角度来认识真菌的作用。 二各种各样的真菌: 1.教师活动:

38、 出示提供实物标本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参与学生讨论,及时 评价和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和课本外获取信息的能力。 2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观看课件内容,并观察到实物标本,结合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见识以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对真菌的了解 三观察与思考: 1 教师活动:给学生提供长有霉菌的水果和长有霉菌的面包(或课前向学生介绍青霉和曲霉的培养方法,组织学生亲自实践)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这些真菌。同时让学生观察青霉和曲霉以及蘑菇的结构图,了解他们的形态结构。 2学生活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养好的青霉和曲霉,注意看它们的形态和颜色。观察新鲜蘑菇的形态,最后分组讨论下列各题:

39、 (1 ) 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 (2)在何时何地可以采到蘑菇?这说明了什么? (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它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点? 3教师活动:指导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予以鼓励,并集体订正小结答案。 四真菌的繁殖: 1教师活动:在课前指导学生制作新蘑菇孢子印,指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真菌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繁殖后代的? (2)真菌的孢子在什么样环境下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3)了解真菌的繁殖特点有什么意义? 2.学生活动:观察自己在课前制作的孢子印,进一步了解蘑菇孢子的位置,形态及作用,从而了解真菌的繁殖方式。 3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做模拟实验

40、“孢子传播过程”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真菌的繁殖方式。 4学生活动: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孢子传播过程。 5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真菌的主要特征: (1) 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2) 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的个体。 (3) 体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 6学生活动: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了解食用菌的养殖方法及一些注意事项。 我在教学本文时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在于: 1、正确的理解了教材,把握住了这篇文章在所在单元的地位以及重难点。有示意图和动画课件。 2、能够根据学情选择教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学目标的确定抓住了要点,符合课标要求,三维目标明确。每课时完成哪些

41、环节有明确计划。 4、教学流程的安排有逻辑性,由浅入深,各个环节有目标任务,能体现教学目标。教师预设问题能抓住知识重难点,具体有代表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突显出来,给予学生探讨问题的时间不充分,学生发言后,学生互评没有激发起来,并且在教学设计中,没有预设各个环节所用时间,所以在课堂上教学节奏较为随意,第二课时时间较紧。这是今后要注意的问题。 5、课堂教学上,能够运用表情、语气、语调等提示学生知识的重点之处,以及通过它们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等。但教学语言不够丰富、生动,未能将文中的“悲壮美”描述到极致。 6、在教学本文时,熟练地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学生观看动画视频斑羚飞

42、渡的情景,为课堂教学创设了悲壮的氛围,同时视频也让学生形象的感受斑羚的牺牲精神和团队精神,这个环节是本课教学的亮点。 7、“问题探究”这一环节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比较成功。 当然还有不足的地方:课堂上不能和学生融为一体,不能和学生很好地互动,启发学生学习的方法还有一定的欠缺。我想通过下面的方法,效果可能要好些: (1) 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引出对真菌的认识。 (2) 通过学生用放大镜动手观察实物标本,总结出真菌的主要特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增强热爱生物的情感。 (3) 通过制作蘑菇孢子印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这些都是自己今后值得重视的地方。 第7篇:6 生活中的真菌习题2 6 生活中的真菌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生物全部属于真菌的一项是( ) A.酵母菌、结核杆菌、乳酸菌、牛杆菌 B.青霉、曲霉、灵芝、酵母菌 C.青霉、曲霉、痢疾杆菌、木耳 D.青霉、酵母菌、大肠杆菌、金针菇 2.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 A.干燥的皮鞋 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 C.潮湿的粮食堆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