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毫米分米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毫米分米教学设计.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认识毫米分米教学设计第1篇:认识分米毫米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苏教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8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 2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3在数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1毫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合适
2、的长度单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1米 1分米1厘米长纸条、米尺 学生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或银行卡、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身高是多少?班内交流 可能会说一米几十厘米,也可能会说一百几十厘米 刚才大家在说身高的时候用到了哪两个长度单位? 让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并回忆米和厘米的关系。 在黑板上贴出1米和1厘米的纸条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谈话,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唤起已有知识经验。在黑板贴出1米和1厘米纸条,给学生更清楚的视觉印象】 二、探索实践 (一)认识分米 1设疑引入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旗杆高15( ) 田字格的边大约长1( )文具盒
3、宽大约1( ) 班内交流 说一说怎样填的 最后一题填什么呢? 通过交流达成共识:填米和厘米都不合适,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呢? 让学生测量一下自己文具盒,说说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师显示课件第2张文具盒测量图 师播放课件第3张明确:20厘米是2分米,10厘米是1分米。 在学生尺上找一找1分米,班内交流,从几到几看谁找的多。 师播放课件第4张:显示直尺图,10厘米是1分米 师出示1分米长的纸条,告诉学生这根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在黑板上贴出来 学生拿出老师课前发的1分米长纸条用学生尺量一量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在直尺上找10厘米是1分米,接着又测量1分米的纸条是1
4、0厘米,从不同角度来感受理解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2认一认。 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并指给同桌看。 交流:从哪里到哪里是1分米?还有其它的吗? 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 师播放课件第4张:显示直尺图,10厘米是1分米 小结:不管从哪儿开始,只要满10厘米就是1分米。 3.比一比。 (1)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再用直尺调整。 (2)用“1分米”这把手尺估计课桌长边的长度,交流接近几分米。 指出:生活中如果一下子找不到直尺,又不需要量得太精确,就可以用你的 小手来帮忙。 4找一找。 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呢。同桌互相说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点评 5、画一画 在练习本上画1条
5、1分米长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互相量一量 组织评价画线段的情况 师播放课件第5张,小结画法 6、认识1米10分米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10厘米。那米和分米又有什么关系呢?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 每个小组一把米尺讨论后组织全班交流,明确:因为1米100厘米,10厘米是1分米,100里面有10个10,所以1米10分米。 (2)同桌合作,在米尺上1分米1分米地数,再次体会到1米10分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交流米和分米的关系,有利养成学生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二)认识毫米 1认识1毫米。 (1)拿出学生尺测量数学
6、书的厚度 交流数学书厚度,师播放课件第7张 学生会觉得说法很多,需要认识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就能准确的表示出它们的厚度了 师板书毫米 (2)设:关于毫米,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的想法有:1毫米有多长?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生活中有哪些是用毫米作单位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先探讨“1毫米”有多长,并请学生自学书P26。 谁愿意当小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班内交流 师播放课件第8张,再次明确1毫米在哪能找到 组织学生用铅笔的笔尖在学生尺上指一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2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 厘米和毫米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明确:1厘米10毫米 师
7、板书 再次验证:指着直尺上其它的1厘米大格数一数,1厘米里是不是都有10个1毫米。 师播放课件第9张 (2)认识5毫米线 找一找1厘米中,哪根毫米刻度线比较特别?交流这根刻度线与其他有什么不同之处。 组织交流它比较长,左右都是5毫米 指出:从刻度0到这根刻度线就正好是5毫米,一般把这种较长的线叫做5毫米线。 你还能找到这样的5毫米线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5毫米线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年龄较小,在测量比较短的长度时,数刻度容易出错,知道5毫米线后会比较容易一些】 3感知毫米。 (1)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住1角(新版)硬币,另一只手慢慢地抽出硬币。 学生在操作中明确两个手指之间的小缝隙就
8、是1毫米。说说对1毫米的感受。 闭目想象1毫米的长度。 (2)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播放课件第 10、11张 (3)动手测量10张纸的厚度,数学书和语文书的厚度 (三)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 师板书4个长度单位符号,并教学读法 三、课堂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师播放课件第14张 橡皮和回行针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班内交流 2、选择合适的单位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师播放课件第15张,出现实物图。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铁钉长2( )床长2( )大米宽2( )黄瓜长2( ) 在书上独立填写,组织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每
9、人拿出自己橡皮和铅笔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量 同位互相说说测量结果 (3)举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在小组里说一说,量它们的长度或宽度、高度各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长度单位 3游戏:比比谁的眼光好 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判断3条线段那条最长,哪条最短 小组交流 用直尺量一量验证谁的判断正确 师播放课件第16张 四、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谈话:小朋友,其实比毫米更小,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还有呢。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去查资料了解。 教师介绍:陈瑞小学高级江苏省东海县山左口中心小学 第2篇:毫米、分米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毫米、分米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认识与技能:
10、1.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毫米、厘米、分米、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明晰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的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合作、探究中形成集体荣誉感,在探究验证活动中激发数学学习的热情,体悟数学学的价值,逐步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2.通过测量,提升学生自主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品质。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毫米、分米产生的意义及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
11、念。 3.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分硬币等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产生联系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你能比划一下1米和1厘米有多长吗? 3.1米等于多少厘米呢? 1 / 7 毫米、分米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二、毫米的认识 (一)体会意义,动手测量 1.估计数学书的长,动手量一量 (1)们每天都接触的数学书,它有多长呢?你能估计一下吗?指名汇报。 (2)怎么知道谁估计得更准确些呢?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放在哪个位置测量会更准确呢?(在投影仪上演示.) (3)赶快动手量一量吧!每个人都试着量一遍。 汇报交流:数学书的
12、长度为21厘米。 2.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宽并测量验证 (1)每个人先估计数学课本的宽度。 (2)量前先思考:尺子应该放在哪里测量比较准确呢? (3)动手量一量 测量时,如果发现了什么问题,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一下,把测量得到的结果先记在脑子里。 (4)汇报交流:宽:14厘米多,14厘米多8小格 3.设疑揭题 这多的8小格在数学上是怎么表示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毫米的认识。 (二)探究关系,建立表象 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就要用到毫米这个单位。 1.请大家拿出直尺仔细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和同桌交流一下。(请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数一数1
13、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2.课件演示,建立直观的表象。 2 / 7 毫米、分米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01厘米之间是1厘米,有10小格,每一小格表示1毫米,所以1厘米=10毫米,毫米可以用国际通用字母mm表示。 除了01厘米之间,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呢1厘米就是10毫米呢?能不能用1句话来概括一下?(相邻的两个厘米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也就是10毫米) 3.用毫米单位量数学书的宽。 用什么单位表示数学书的厚度,更准确呢?(毫米)为什么要用到毫米这个单位呢?你估计它有几毫米呢?量一量吧! (8毫米是哪一部分?再多几毫米就是15厘米了?) 4、建立观念,实际应用 (1)学生在尺子找出
14、1毫米 (2)请你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动手比划:用拇指和食指夹住1分硬币,再轻轻将硬币抽出,看拇指和食指间的空隙有多大,就是1毫米有多长。同桌互相比划1毫米,看谁比划的准确?1毫米的长度给你什么感受? (4)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或者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呢? 提供资料:自动铅笔芯的粗细,圆珠笔芯粗细,降水量等 (三)、分米的认识 1、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测量课桌的长度 如果老师让你估计出我们所使用的课桌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它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厘米)为什么不选择米为单位呢?(因为
15、桌子的长度不够1米)为什么不选择毫米为单位呢?(因为毫米的单位比较小,测量出来的数会比较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 3 / 7 毫米、分米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直尺进行实际的测量,要求:四人小组试着用厘米作单位量一量课桌面的长是多少?并思考: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汇报方法,让个别小组代表汇报测量的情况。 (我们是这样测量的:用直尺的最大刻度为一段连续量,最后求出桌子的长是59厘米;我们组是这样测量的:用10厘米的长度为一段连续量,一共有5个10厘米,还多出9厘米,最后求出桌子的长是59厘米) 比较测量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刚才测量的三种方法,说出哪种方法比较好?(第三
16、种方法)为什么? (因为它是以10厘米为一段进行测量的,又好记又好算,不容易出现错误。而第一种方法里,直尺的最大刻度有的是15厘米,有的是20厘米,有的是25厘米,这样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 引入并板书课题。 用10厘米来测量很方便,其实它还有1个新的名称叫分米(板书课题)。 2、教学1分米有多长 想一想,1分米里有几个1厘米?(10厘米)10个1厘米,就是10厘米,也可以说成是1分米。 3、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观察直尺上1分米的长度,然后试将大拇指和食指叉开成1分米。再用直尺量一量是否准确。同桌互相看1分米大拇指和食指叉开的大小。(反复两次) (2)画一画 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
17、的大概长度,请同学们用尺子上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交换用直尺量一量,看你画得准不准。 (3)想一想 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4 / 7 毫米、分米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学生思考后汇报:一根粉笔的长度;一段铅笔的长度;吸管的长度等)老师介绍身边一些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 4.教学1米=10分米。 (1)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10厘米,那么1米有几个1分米。 (让学生思考猜测)请同桌两人观察软尺,数一数1米有几个1分米。 (2)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自己的想法? (学生汇报:我们小组观察了米尺,我们知道了1分米=10厘米,就以10厘米为单位,一段一段地数,一共
18、有10段,也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3) 如果给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队的话,分米应该在什么位置?(在米的后面,在厘米的前面) 三、知识应用 1.填一填。 附答案:2厘米8毫米 附答案:4厘米2毫米 2.量一量 5 / 7 毫米、分米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附答案:8毫米 13毫米 25毫米 3.选择适合的长度在( )里画“”。 附答案:3米 附答案:7分米 课堂小结 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几个长度单位中,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多少?(都是10)你有什么办法来区分它们?(在这些长度单位中,米是最大的,依次是分米、厘
19、米和毫米) 板书 毫米、分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6 / 7 毫米、分米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1米=100厘米 7 / 7 第3篇: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青岛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安丘市新安街道刘家尧小学李双双教材分析:学生联系实际,现在感悟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不够的 ,在实际的测量中,还有很多东西不到一厘米。从而引出毫米的实际需要,由此产生学习的动机和需要。学生感知的时候也会发现,有些物体介于厘米和米之间,并通过联系实际的分析,建立分米的概念,感受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
20、班级中,三年级大部分学生的素质较好,个别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暂时存在差异。从学生知识的掌握方面看,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理解并运用到实践报告中去,学生探究欲望强,所以联系实际来进行本次教学,应该有好的效果。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认识国际通用长度单位毫米与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长度。2、理解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掌握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米=10分米的换算。3、培养学生估测和实际测量以及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绘的技能。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体验毫米、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教
21、学难点:毫米和分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建立。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课件、刻度尺、硬币、光碟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师:同学们,看!李老师带来的是谁?(姚明)他有个小外号-小巨人。师:姚明有多高?(生:2米26厘米)我们学过两个长度单位?(米、厘米)师: 1米有多长?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师:米用字母表示 m厘米用字母表示 cm(贴在黑板上,板书字母 )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一)认识毫米1、认识1毫米的表象师:姚明还送给每组同学一张制卡,快把它找出来!师:评选一名估测大师,估测一下,制卡有多长?(学生估计)师:我发现大家估得都不一样,要想知
22、道它准确的长度该怎么办呢?(用尺量)对,用刻度尺量。你还记得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吗?(学生简答)(估测的目的不是要知道准确结果,但怎样估能更准确需要我们考虑,这也是这样设计的原因。而测量准确结果恰恰又能对估测做一检验,所以两者不是分开的两部分,是不是考虑回头再来评价一下估计地方法呢?)师:你量得长度是多少?正好吗?多多少?(师:这多出的 5个小段) 1毫米,快看 5个小段,每一个小段的长度是什么?有谁知道?(毫米)对!这就是看1毫米有多长?2毫米呢?那5个小段的长度就是(量结果更精确,人们就需要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确说出卡片的长度吗? )。当被测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为了使测 毫米。毫米也是国际通
23、用长度单位之一。现在你能准师:小组汇报(8厘米4毫米或8厘米3毫米)板书:毫米阶段练习: 的认识师:我们认识了毫米,它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那我们身边有没有长度或厚度是(接近或大约是)1毫米物品呢?(在学具中找一找,一张磁卡的厚度,等)师:你能在食指与拇指间留出 1毫米的空隙吗?(借助光盘,贴出 1毫米和板书mm) 12张纸的厚度、1分硬币的厚度、1张光盘的厚度师: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做单位?(课件)为什么这些物体要用毫米作单位?(更精确)3、探究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师:看来在一些精细化物品的生产中,毫米是常用的单位,因为它比厘米更精确,那毫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回答
24、)怎样验证这个猜测?同桌间说一说。(板书:师:假如没有毫米,老师这有就能读出来,学生读一下。师:在生活中不仅可以量制卡、铅笔、还能量什么?(看课件)师:巩固练习:填空(二)认识分米1、认识1分米课堂练习:一棵大树高12( ) 1厘米=10毫米) 3支铅笔,你能读出它的长度吗?(不准确、只能是大约)加上毫米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一只蚂蚁长7(一支蜡笔长8(老师手中的纸条长(老师手中纸条长 )1( ) 1分米)2、建立1分米长度观念师:看看你的中指指尖到哪里大约是法记住它吗?师:看看你的中指指尖到哪里大约是法记住它吗?师:请你在刻度尺上找 1分米。(1分米=厘米-板书) 1分米?教室内的哪些物品长度接
25、近 1分米?你能用自己的办 1分米?教室内的哪些物品长度接近 1分米?你能用自己的办师:这分米适合量什么呢?教室的长?(不行,它太小了)那橡皮的长?(不行,它太大了)那你觉得分米适合测量什么呢?生:桌子的宽度或高度。学生动手用分米来量一量桌子的宽。3、探究分米、米之间关系师:我们又学习了一个长度单位 “分米”,(看黑板)看,10毫米等于1厘米,10厘米等于1分米,那几分米等于1米呢?(10分米)怎么验证呢?利用学具,同桌合作完成。验证后,板书:1米10分米师:你能给这些长度单位排排对吗?(米 -分米-厘米-毫米)(其实计量(长度)单位的使用,首先是为了统一,便于比较与交流。再就是出现与使用不同
26、的计量(长度)单位主要是为了计量的方便,即选择合适的单位在合适的时候。再有一点就是为了计量结果更精确。所以我觉得在教学这样的内容是应该通过设计让学生有所感受。)三、小结1、有没有比米大的单位?(千米)比毫米还小的单位?(微米、纳米) 2、知识简介中国传统长度单位及英制长度单位。 3、课外延伸师:电视的尺寸都是用 “英寸”来作单位的,那这个数量表示的是电视的哪部分长度? 1英寸有多长?合多少厘米?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并与同学相互分享。 板书设计:毫米分米的认识 1米m 1米=10分米 1分米 dm 1分米=10毫米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1厘米 cm 1厘米=10毫米 1毫米mm 教学反思:本课时的设
27、计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既有成功之处,有存在不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封闭性,让学生在探索知识、掌握知识中利用技能、技巧,形成新的技能。 2、把问题作为学生思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课设问十多次,做到导入设问、新课设问、巩固设问、应用设问、总结设问,使学生在提问答问中学习掌握新知识。3、课堂气氛活跃。既有讨论交流,又有游戏活跃,让课堂变成了学生自我探索、师生互动的舞台。但是,一节课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今后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当中的更多的问题。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导入部分 “以疑引学”,新授部分“以探
28、引学”,练习部分“以趣引学”,努力引导学生完成对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探索、认知和应用过程。在本课设计中,积极创设多种富有实效性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设计的导入部分,安排 “动手操作情境”找长度是大约 5厘米的小棒,由此激起学生探寻厘米以外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练习部分设计“故事情境”淘气的来信,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此外,设计的其他部分,也创设了多种情境。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
29、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探索的魅力、发现之余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欲。 第4篇:毫米、分米认识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认识与技能: 1.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毫米、厘米、分米、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明晰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的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合作、探究中形成集体荣誉感,在探究验证活动中激发数学学习的热情,体悟数学学的价值,逐步对数学学习产
30、生兴趣。 2.通过测量,提升学生自主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品质。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毫米、分米产生的意义及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3.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分硬币等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产生联系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你能比划一下1米和1厘米有多长吗? 3.1米等于多少厘米呢? 二、毫米的认识 (一)体会意义,动手测量 1.估计数学书的长,动手量一量 (1)们每天都接触的数学书,它有多长呢?你能估计一下吗?指名汇报。 (2)怎么知道谁估计得更准确
31、些呢?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放在哪个位置测量会更准确呢?(在投影仪上演示.) (3)赶快动手量一量吧!每个人都试着量一遍。 汇报交流:数学书的长度为21厘米。 2.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宽并测量验证 (1)每个人先估计数学课本的宽度。 (2)量前先思考:尺子应该放在哪里测量比较准确呢? (3)动手量一量 测量时,如果发现了什么问题,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一下,把测量得到的结果先记在脑子里。 (4)汇报交流:宽:14厘米多,14厘米多8小格 3.设疑揭题 这多的8小格在数学上是怎么表示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毫米的认识。 (二)探究关系,建立表象 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我们
32、就要用到毫米这个单位。 1.请大家拿出直尺仔细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和同桌交流一下。(请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2.课件演示,建立直观的表象。 01厘米之间是1厘米,有10小格,每一小格表示1毫米,所以1厘米=10毫米,毫米可以用国际通用字母mm表示。 除了01厘米之间,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呢1厘米就是10毫米呢?能不能用1句话来概括一下?(相邻的两个厘米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也就是10毫米) 3.用毫米单位量数学书的宽。 用什么单位表示数学书的厚度,更准确呢?(毫米)为什么要用到毫米这个单位呢?你估计它有几毫米呢?量一量
33、吧! (8毫米是哪一部分?再多几毫米就是15厘米了?) 4、建立观念,实际应用 (1)学生在尺子找出1毫米 (2)请你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动手比划:用拇指和食指夹住1分硬币,再轻轻将硬币抽出,看拇指和食指间的空隙有多大,就是1毫米有多长。同桌互相比划1毫米,看谁比划的准确?1毫米的长度给你什么感受? (4)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或者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呢? 提供资料:自动铅笔芯的粗细,圆珠笔芯粗细,降水量等 (三)、分米的认识 1、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测量课桌的长度 如果老师让你估计出我们所使用的课桌的
34、长度是多少,你认为它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厘米)为什么不选择米为单位呢?(因为桌子的长度不够1米)为什么不选择毫米为单位呢?(因为毫米的单位比较小,测量出来的数会比较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直尺进行实际的测量,要求:四人小组试着用厘米作单位量一量课桌面的长是多少?并思考: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汇报方法,让个别小组代表汇报测量的情况。 (我们是这样测量的:用直尺的最大刻度为一段连续量,最后求出桌子的长是59厘米;我们组是这样测量的:用10厘米的长度为一段连续量,一共有5个10厘米,还多出9厘米,最后求出桌子的长是59厘米) 比较测量方法,引
35、导学生比较刚才测量的三种方法,说出哪种方法比较好?(第三种方法)为什么? (因为它是以10厘米为一段进行测量的,又好记又好算,不容易出现错误。而第一种方法里,直尺的最大刻度有的是15厘米,有的是20厘米,有的是25厘米,这样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 引入并板书课题。 用10厘米来测量很方便,其实它还有1个新的名称叫分米(板书课题)。 2、教学1分米有多长 想一想,1分米里有几个1厘米?(10厘米)10个1厘米,就是10厘米,也可以说成是1分米。 3、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观察直尺上1分米的长度,然后试将大拇指和食指叉开成1分米。再用直尺量一量是否准确。同桌互相看1分米大拇指和食指叉开
36、的大小。(反复两次) (2)画一画 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的大概长度,请同学们用尺子上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交换用直尺量一量,看你画得准不准。 (3)想一想 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学生思考后汇报:一根粉笔的长度;一段铅笔的长度;吸管的长度等)老师介绍身边一些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 4.教学1米=10分米。 (1)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10厘米,那么1米有几个1分米。 (让学生思考猜测)请同桌两人观察软尺,数一数1米有几个1分米。 (2)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自己的想法? (学生汇报:我们小组观察了米尺,我们知道了1分米=10厘米,就以10厘米为单位,一段一
37、段地数,一共有10段,也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3) 如果给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队的话,分米应该在什么位置?(在米的后面,在厘米的前面) 三、知识应用 1.填一填。 附答案:2厘米8毫米 附答案:4厘米2毫米 2.量一量 附答案:8毫米 13毫米 25毫米 3.选择适合的长度在( )里画“”。 附答案:3米 附答案:7分米 课堂小结 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几个长度单位中,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多少?(都是10)你有什么办法来区分它们?(在这些长度单位中,米是最大的,依次是分米、厘米和毫米) 板书 毫米、分米的认
38、识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第5篇:分米毫米的认识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 毫米和 1 分米的长度观念。 2.经历感知、认识、猜想、判断、测量、应用等学习过程,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运用毫米、分米表示物体长度。 3.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要一段时间内形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 1 毫米和 1 分米的长度观念。 2.掌握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区分四个长度单位,正确建立长度表象 教学用具: 厘米尺、米尺、1 分
39、硬币、小棒(10 厘米长) 厘米小棒、一元硬币、电话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刚刚过去,你玩的开心吗?(开心)小明小朋友过的也非常开心,太开心了,现在还意犹未尽呢。这不,昨晚又做了个甜甜的梦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梦见了谁。(展示课件,生答孙悟空。) 师:同学们喜欢孙悟空吗?(喜欢) 孙悟空厉害吗?(厉害) 孙悟空有一个能降妖除魔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金箍棒) 师:同学们懂得真多,那我们一起来看看金箍棒有多厉害。(展示视频) 师:金箍棒能大能小,能变长能变短可真是厉害。关于长度单位,我们上一年级的时候学过两个,谁还记得,举手回答。(生答
40、:米、厘米。板书:长度单位 厘米 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一米有多长吗?一厘米呢?我们还学过用字母表示米和厘米,谁还记得?(生答:m,cm。) 师:同学们看,假如孙悟空把他的金箍棒变成这样1米长,谁知道等于多少厘米?(生答) 板书。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棒,看,金箍棒又变成了这么长,这有多长呢,我们用尺子量一量。(展示课件)这是一把以什么作单位的尺子(厘米),现在金箍棒有几厘米长呢?(5厘米)从0到5表示5厘米的长度。看,又变了,变小了,这是多长呢?从0到1是多长?(1厘米)同学们看金箍棒现在到没到1厘米长(不到1厘米)。 师:对,不到1厘米,像这样测量较短的物体长度,我们就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
41、米。一毫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看黑板,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毫米。(展示课件)这把尺子以什么作单位?(厘米)那么从0到1这样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除了这样的大格,在尺子上你还看到了什么?(小格)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点击课件)尺子上这样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两个小格呢?. 师:既然我们知道了尺子上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那我们来看看,这根由金箍棒变成的绣花针有几毫米长呢?同学们仔细数一数。(8毫米) 二、开展活动,求新知。 (一)找找生活中的一毫米。 1分钱的厚度、银行卡和电话卡、10张纸的厚度 (二)感知一毫米。 同学们能用手比一下1毫米的长度吗? (三)动手画一画。 1、画一条5毫米的线段。(同
42、学交流) 2、画一条10毫米的线段。(你发现了什么?) (四)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有几毫米?(1厘米=10毫米、1cm=1mm)学生齐读。 思考题: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那1厘米大约是几张纸的厚度? (100张) 小练习:砸金蛋 小结:(生齐读) (五)认识分米。 师:我们学习了毫米,今天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个长度单位,叫分米。(用手比划)一毫米有这么长,一厘米有这么长。一分米有多长呢?你知道一分米有多长吗?(展示课件)在这个一厘米为单位的尺子上,小棒的长度就是1分米,也就是10厘米。所以1分米=10厘米。 老师手的宽度大约是一分米,同学们手小,你们手的长度大约是
43、一分米,吸管大约是一分米。 感知:你能用手比一下1分米的长度吗?拿出尺子量一量,看你比的准确吗? 三、拓展练习,加深认识。 1、小小测量家,测量一下数学课本的厚度。 2、我来挑战。 3、想想做做。 4、八戒的日记。 四、课堂小结(齐读) 分米和毫米认识 教学设计 毫米认识教学设计 分米认识教学设计 毫米认识教学心得体会 米厘米认识教学设计(共10篇)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6页 共36页第 36 页 共 36 页第 36 页 共 36 页第 36 页 共 36 页第 36 页 共 36 页第 36 页 共 36 页第 36 页 共 36 页第 36 页 共 36 页第 36 页 共 36 页第 36 页 共 36 页第 36 页 共 3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