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土壤解析知识分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与土壤解析知识分享.ppt(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生物与土壤解析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1掌握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掌握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肥力特性及土壤的形成。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 生物与地理环境1生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2
2、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3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环境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使得植物对环境有着很大的依赖性,所以植物对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可列表如下: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不同地区植物的作用(1)海防林:防止海浪侵蚀,阻挡台风和海风,保护海岸。如著名的红树林。(2)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3)水土保持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4)固沙植物与森林:防风固沙,减少沙尘暴的发生。(5)城市绿化带:杀菌,增加氧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3、,降低污染,被誉为“城市之肺”。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例1】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2)大面积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造成臭氧层空洞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许多物种灭绝A B C D思路点拨:第(1)题,从图中分析大气中CO2的来源:是动植物遗体分解;是动植物呼吸作用;是燃烧化石燃料。其中燃烧化石燃料是主要的。第(2)题,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主要是人类使用的制冷设备释放大量的氟氯烃
4、化合物消耗臭氧,与森林破坏无关。答案为(1)B,(2)D。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2.土壤的形成过程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3.气候、土壤之间的关系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4我国几种典型土壤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红壤、紫色土、水稻土均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季风气
5、候区,但是从地带性规律看,只有红壤是地带性土壤,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条件下发育而成的。紫色土是非地带性土壤,水稻土是人工土壤。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例2】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的土壤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A黑土、水稻土、红壤 B水稻土、黑土、红壤C红壤、水稻土、黑土 D红壤、黑土、水稻土(2)关于a、b、c三种土壤的正确叙述是()Aa土壤可通过掺入沙子,施用熟石灰等方法进行改良Bb土壤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松嫩平原和江汉平原等地Cc土壤和黑钙土是在人类长期耕作和培育
6、下形成的Da、b、c三种土壤中,c土壤的透气性最好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思路点拨:红壤土质黏重,酸性强,有机质含量低,比较贫瘠,需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加以改造。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水稻土是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特殊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较肥沃,多呈青灰色,水分含量高。答案为(1)D,(2)A。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测控导航考点题号生物2、3、4、6土壤1、5、6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一、单
7、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5556页)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第1题:1该区域的地带性土壤类型为()A水稻土 B砖红壤 C红壤 D紫色土解析:C由经纬度可知:该地区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该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2010年锦州模拟)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第2题: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2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8、)A土壤条件 B气候条件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解析:B由图可以看出:该图反映的是生物循环过程,而影响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气候。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2010年海南)下图中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据此回答34题:3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A B C D4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解析:3.B4.C第3题,营养物质含量大致随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大而减小,故代表营养物质含量;该图为北半球中纬度的资
9、料图,故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大,代表气温年变化。则代表光照。第4题,如果营养物质供应充足,那么浮游植物生长只考虑光照和气温的影响,从图中看近半年的时间内浮游生物都会大量繁殖。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5(2009年浙江文综)读图,、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解析:D有机质土层厚度大,有机质土层厚度次之,有机质主要集中在地表至20厘米土层,有机质含量最少,且随土层厚度变化不明显。据此判断、分别为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返回目录
10、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二、综合题(对应学生用书第56页)6(2010年河南四市调研)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植被分布,分析美国降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2)说出A、B两地气候带的名称,并分析这两个气候带分布狭窄的原因。(3)分析美国大陆中部、东部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多少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解析:第(1)题,图中植被由东向西依次为:森林、高草、短草及高草、短草,反映出降水量逐渐减少的趋势。这是因为美国中东部地区的降水深受大西洋影响,距大西洋越远,降水越少。第(2)题,A、B气
11、候带分布在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由于落基山等高大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难以东扩,气候带呈狭长型。第(3)题,自西向东,随着降水的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加;自南向北,随着降水减少、温度降低,有机质含量增加。这说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与降水和温度有直接的关系。答案:(1)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原因:美国中东部地区降水受大西洋影响显著,距大西洋越远,降水越少。(2)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原因:大陆西岸的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水汽的深入。(3)中部草原地区自西向东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因为草原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与草本植物丰歉程度有关,降水多的地方,草类
12、生长茂盛,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东部森林地区自南向北有机质含量增加。因为美国南部气温高、降水多,有机质的分解、淋失也增多,土壤中有机质含恳不峤档汀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测控导航考点题号生物1、2、9、10、11、12土壤3、4、5、6、7、8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60页)(2010年兰州模拟)读“三个不同地点的山地针阔混交林海拔高度分布表”,回答12题:1.两地比较,造成两地针阔混交林海拔高度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 B光照 C
13、坡向 D降水量2比较,造成两地针阔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 B光照 C坡向 D降水量解析:1.A2.D第1题,两地经度位置基本相同,纬度位置差别大。因此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第2题,两地纬度位置基本相同,经度位置差别大,故降水量的多少是其主要原因。地点经纬度海拔高度(米)24N,117E1 5002 00042N,118E6001 00041N,90E2 0002 600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图中P和Q点为欧洲某国某自然保护区不同季节测定的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其中,P点是冬季测定的数据,Q点是夏季测定的数据。读图,回答34题:返回目录
14、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3该土壤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4据图可知,该土壤()A冬季时水分较少,植物易枯萎B夏季时水分较多,是酸性红壤C各组成物质体积分数四季差异都较大D在P点时,土壤的保温性可能不够好解析:3.B4.D由图可以看出,冬季测量时土壤中含水量(P点接近40%)远高于夏季(P点约为10%),说明该地气候冬季降水较多,为冬雨型气候,可能为地中海气候。在P点时,土壤中水分含量高而空气含量低,这种结构不利于土壤保温。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读图,回答56题:返回
15、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5图中植物可能生长在()A南方低山丘陵 B西北沙漠地区C东北三江平原 D华北平原6图中植物根系发达的主要原因是()A沙漠地区沙性土壤利于根系的伸展B为了避免被沙漠中的大风拔起C从很深很广的地下吸收维持生存的必要水分D骆驼刺高大且枝叶繁茂,根系必然深而发达解析:5.B6.C图中植物根系发达,枝叶退化,是生长在干旱地区的骆驼刺。根系发达的主要原因是从很深很广的地下吸收维持生存的必要水分。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7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A矿物颗粒的大小 B透水能力的大小C透气状况的好坏 D有机质含量的多少解
16、析:D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能够释放出以氮素为主的养分,供植物吸收,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多少,通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读图,回答第8题:8该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A棕壤 B黑土 C黄壤 D红壤解析:A分析该地气候:降水量各月比较均匀,气温最冷月均温为5 左右,最高月均温15 左右,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地带性土壤为棕壤。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下图为某海岸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9此景观
17、在我国多分布于()A渤海沿岸 B黄海沿岸 C东海沿岸 D南海沿岸10近年来,我国某些沿海地区该植被的面积有所扩大,其主要目的有()涵养水源减少台风、海浪的侵袭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保持生物多样性淤积泥沙,生成新地增加用材林A B C D解析:9.D10.D在沿海地区大量建设防护林,可以利用树林有效地减少台风、海浪等对沿海地区的侵袭,另外还可以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会使沿海地区泥沙淤积,形成新的陆地。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二、综合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60页)11(2010年海淀区模拟)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
18、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1)描述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2)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_;形成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的基础因素是_。(3)图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别说出它们对应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成因。(4)简述C岛东部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5)简述世界热带雨林的破坏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以及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相关性。第(1)题,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横贯大陆东西。第(2)题,比较A、B两地的气温年较差首先要考虑它们各自的气候类型;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
19、热量为基础的。第(3)题,图中亚热带森林植被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岸则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它们各自所处的气候类型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第(4)题,C岛东侧热带雨林的形成原因主要分析信风、地形和洋流因素即可。第(5)题,从雨林的环境效应去分析。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答案:(1)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横贯大陆东西。(2)大热量(3)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4)地处东南信风迎风海岸和山地的迎风
20、坡,多地形雨;有暖流流经,起增温增湿作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从而形成热带雨林。(5)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或: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1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图的五个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分子式或化学元素符号。(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在现代地理环境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概括地说,生物出现后,使自然界中_的原有迁移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改造了_圈、_圈和岩石圈。解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时,从空气中吸收CO2,从土壤中吸收H2O、N(P、K)和其他化学元素,合成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微生物分解有机残体,把N2和其他气体送到大气中,把无机物等送到水体和土壤中。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是:CO2O2N2H2ON(P、K)(2)化学元素大气水返回目录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作业手册 随堂训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