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 重点.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0947660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经济学 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城市经济学 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经济学 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经济学 重点.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绪论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城市内部经济社会活动合理组织的科学前者是宏观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后者是微观城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城市经济学要研究两大类相互作用的内容;一类是将城市作为点,研究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其产生和发晨的规律,研 究如何使点不断增加,点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建立点与点之间合理的经济社会联系,即城市化和城镇体系问题;类是将城市作为面,研究其中的各种经济社会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如何尽可能地提供完备公共服务,弥补市场不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中国城市经济学框架与西方传统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框架的差别及原因(1)差别 应该包括两大部分

2、:宏观城市经济学城市化的理论与方法;微观城市经济学城市内部经济社会活动的合理蛆织与发展。 西方大部分城市经济学教科书的框架都以微观 层面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为主,对于城市化及城市体系问题涉及得比较少(2)原因:英国著名城市经济学家K.J巴顿于1976年学框架来源于西方当时城市发展的实践需要。中国面临城市问题和西方不一样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西方国家城市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城市化问题,西方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化的篇幅在增加。西方城市经济学很少涉及城市化的原因:西方城市经济学产生与西方城市化之后,城市化已经不是问题,而城市内部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才成为他们的研究重点。比如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土地利用、

3、城市住宅乃至于城市的教育问题、犯罪问题等等西方城市经济学流派 西方城市经济学概括为3大流派;主流经济学、传统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主流经济学派 麦克唐纳认为大多数城市经济学家都属于主流经济学派(1)城市经济学的主流经济学派首要任务是理解城市经济的运行规律。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手段。 主流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实现社会成员效用水平最大 化。他们认为;由于几乎所有城市的发展都受到土地、资本、和(最主要)社会成员的工作时间稀缺性的制约,要实现经济效用的最大化,就必须使商品或劳务的边际收益(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人的效用损失 (2)市场会失灵,在定时候制定相应

4、的政策使得收益大于成本。 市场失灵也会经常在许多领域发生,典型的领域比如公共住宅,这时就需要城市政府干预经济主流经济学家相信政府有能力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经济在短期内获得稳定并在长期内获得增长,同时解决城市问题。政府颁布的政策也可能有错误或过肘,但从整体上看,一个民主的政府制定的政策是能够提高社会福利的。因此,主流经济学家的研究非常重视针对现实问题为政府提出各种政策和建议,并且对这些政策建议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 2传统经济学派 主要观点是人的自由极其重要和竞争性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自由经济系统;政府的作用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提供纯公共产品,比如:国防,维护法律和秩序,保证自愿签定的合同得到

5、实行,限定和保护私有产权,制定货币政策等,这些都有助于市场经济的竞争。他们不同意通过政府的垄断性的调控和公共政策来纠正外部性问题。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 观点是,发达国家的阶级争和国家中心都集中在城市20世纪7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考虑已经引起地区冲突的城市问题他们研究为何大量的产业资本转移到美国的阳光地带和一些发展中国家 呢?为何美国由工业型经济转型为服务型经济呢?这样的变动是怎样影响城市中的阶级矛盾的呢?这些矛盾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寻找发达资本主义的危机的所在地,引导它最终导致社会主义革命。第一章 城市化经济原理城市化的经济学定义 城市化是指城市经济形成与发展,引发农

6、村劳动力和人口、经济活动向城市集聚,进而导致以城市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转换的过程。城市化演进规律 城市化的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1 城市化演进的时间规律(诺瑟姆) 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呈现出缓慢上升之势,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低于25。在这个阶段,城市发展缓慢,农业和农村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第二阶段为加速阶段,当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0左右时,城市化开始加速,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大量持图1l城市化演进的时间规律性 续地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的数量增多,城市的规模扩张迅速在这个阶段,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

7、地位,城市化与工业化并存且相互促进。城市化的加速阶段持续 的时间相对较短,当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一70时,加速阶段即告结束第三阶段为终极阶段,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趋势大幅度下降,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也趋缓,从而导致城市化水平的增幅减缓在这个阶段,人口绝大多数生活在城市,城市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城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绝对优势的地位,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发展都表现出城市化。2城市化的空间演进规律 称为城市化的地域推进一般分为近域推进和广域推进两种形式城市化的近域推进:是指单个城市的空间规模的扩大,主要表现为城市的市区不断地向近郊 区扩张,导致近郊区转化为市区与此同时,远郊区则转化为了

8、 近郊区。 城市化的广域推进主要是指城市数量的增加。广域推进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地区的乡镇发展成为城市,二是在区区域开发中新规划建设的城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与广域推进是并存的。但是,在城市化的不同阶段上,近域推进与广域推进会发生主次上的变化一般认为,在城市化的初始阶段,首位城市的近域推进表现比较明显。在城市化的加速阶段,首位城市的近域推进会进一步加快,同时,广域推进也逐渐显现出来,并不断加强在城市化的终极阶段,广域推进成为城市化的重要空间特征。.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有关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

9、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形成机制有:1.收入弹性差异:第一次产业的属性是农业,而农产品的需求特性是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难以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的程度而同步增加,即它的收入弹性出现下降,并小于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所提供的工业产品及服务的收入弹性。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次产业转移至第二、第三次产业。2.投资报酬(技术进步)差异: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之间,技术进步有很大差别,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比工

10、业要困难得多,因此,对农业的投资会出现一个限度,出现“报酬递减”的情况。而工业的技术进步要比农业迅速得多,工业投资多处于“报酬递增”的情况,随着工业投资的增加,产量的加大,单位成本下降的潜力很大,必将进一步推动工业的更大发展。配第-克拉克定理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率中得到类似的验证。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就业劳动力中的份额相对越小,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 运用城市演进规律

11、的注意问题(1)上述城市化的演进规律是在市场经济环境里表现出来的,而且,需要在一个比较长的时序上才可以观察其全部过程。(2)世界上不同国家在短期内会城市化过程可能会偏离此规律但市从长期的趋势来看,任何国家区域的城市演进都是遵循此规律。(市场的强制性干预下或者政府政策的有意识引导下向着城市化规律所规定的)农业对城市化的影响是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进行的。(1)从供给的角度分析,农业发展所产生的农业剩余是城市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农产品剩余,主要是粮食 是农业劳动力剩余; 是农业资本的剩余 (2)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农村市场是城市经济的重要需求来源。农村市场对城市经济的需求包括生活需求和生产需求。

12、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影响农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农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1工业化与城市化在阶段上具有较好的对应性2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性?3工业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1)工业生产具有空间集聚的内在要求。工业生产在少数区位聚集产生的结果: 是工业倾向于集聚在原有的城镇,成为其经济恬动的主体,加快了城镇经济发展;是工业在一个 新的开发区位上集聚,促成了新的城镇的形成。(2)工业的生产组织具有大规模生产专业化分工、产业关联性强等特点。(3)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农村的劳动力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成为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资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的重要因素。(4)工业

13、发展通过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换制度与城市化 ?1 制度主要是通过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影响城乡之间的劳动力和人口迁移、产业集聚,进而影响到城市化的进程。(1))通过有效率的推进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业部门在维持本部门再生产的同时产生农业产品剩余和要素剩余,为非农产和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推力,(2)通过有效率的推进工业、非农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促进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和非农化,从而为吸收农业剩余创造必要的拉力:(3)通过有效率的经济要素流动制度安排,使农业部门的要素流出推力,在开放经济中,还包括外地过剩要素进入的制度安排和非农业部门的

14、要素流人拉力形成结合与集聚的合力; (4)通过有效率的推进城市建设的制度安排,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房地产的开发,以满足城市非农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现实需要和不断增长的需要”。2 制度对城市化发生作用的形式(1)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制度主要是以所有制、产业发展导向、公共服务政策等形式发生作用。(2)通过城乡关系政策,限制或鼓励农村的劳动力、人口、企业向城市迁移。集聚经济概念观点1: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即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 约、收入或效用增加。观点2: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集聚经济的类型或者层次内部规模经济,

15、或者称之为企业内部经济。它是指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因城市集聚规模的扩大而增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地方化经济,也称之为企业外部、行业内部集聚经经济。地方化经济是某个行业的企业或者相互联系密切的企业在城市中集聚,从而通过相互之间的功能互补、强化,行业规模扩大等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对于企业来讲,地方化经济是一种外部经济 城市化经济。它是由于城市产出的扩大而带来的成本的节约城市里往往有多个产业或者行业的经济活动,它们之间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和影响产生外部经济,因而有利于每个行业降低成本。集聚经济产生的原因分工与专业化。规模经济。在城市中,规模经济包括了生产规模经济和消费规模经济两个方面外部性经济集聚经济在

16、本质上就是一种外部性经济。市场效率。在城市中,由于经济活动密集,相互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客观上促进了市插的发育和完善,进而更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城市产业更替较快,新兴产业容易长生的主要原因城市是创新活动的集中场所,创新活动通过推出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或者改善新产品、新服务成长的外部环境,从而刺激了相应的新的产业或者行业的兴起。城市具备新兴产业成长所需要的市场条件。城市的产业发展环境好。第二章 城市体系的经济学分析城市体系是一定区域内的相互依存、彼此间有比较稳定的经济和社会联系,职能分工和空间分布有序的城市集合体。城市体系的特性1. 联系有序性 城市体系内部的各个城市之间存在着多样

17、化和有序的联系。 2空间组织层次性 城市体系的空间层次性是指城市体系内部各城市在空间分布与组合上的层次分异与组合 3功能整体性 城市体系的功能是一种系统”功,是在各个城市功能组合基础上所产生的新的功能4 城市体系演化自组织性。贝里将城市体系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在城市体系发展的第一阶段,只有大城市异军突起式的发展,缺少小城市。第二阶段,可能存在3种类型。一是,大城市和小城市发育,中等城市缺乏;二是,大城市多, 中小城市少;三是,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发育,小城市少。第三阶段,有两种情况,一是大城市和小城市比较多,而中等城市少;二是大城市和中等城市比较多,小城市比较少。第四阶段,城市体系中的大城市,中等

18、城市和小城市达到了均衡,符合齐夫的等级规模法则城市体系的首位城市是指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如果城市体系的首位度小的两种情况城市体系经过长期发展,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发展比较协调,这时首位城市与其他城市的规模差异不大。是城市体系中的首位城市发展不足,导致首位城市与第二位的城市规模相差不大。在这种情况下,首位城市对城市体系发展的组织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城中体系的内部经济功能 就是城市体系作为一个整体面对其内部的各个城市的经济行为,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组织,以及资源配置的方式与效果所产生的系统性的影响与控制作用。城市体系的外部经济功能 就是指城市体系通过与所在区域的经济联系而对其经济

19、发展所产生的组织作用。学习的作用(意义)通过学习,一个城市总体上可以获得在经济发展上进行探索的成本节约,包括金钱和时间成本。还可以在很多方面避免因探索而可能遇到的风险,提高经济发展的成功几率。学习也会对城市体系的演化产生负效应学习往往导致城市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行为趋同,包括企业层面上的技术、产品一产业的趋同,地方政府层面的城市经济发展道路、战略和方式,以及重点发展产业等的趋同,城市消费者层面上的消费热点的趋同。前两种趋同的结果就是城市之间出现产业同构,重复建设现象普遍,城市之间的竞争加剧,进而导致城市体系的资源配置总体效率下降,市场无序等问题。城市之间在发展上相互制约,损失了协调效益。后一种趋

20、同的结果常常在城市体系中形成同步的排浪式消费热潮,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周期缩短。为了满足或抓住消费热点,各缄市一起发展相同的产业或生产相同的产品,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供给能力,从而导致新产业不能在较长的时间上获得充分、合理的发展,而是在低层次上缩短了“生命周期”。城市创新的动力在城市体系中,城市之间的学习是激发经济创新的一个重要动因。一个城市通过积极的学习可以增加发展经济所需要的知识、人力资本的积累,加快观念和制度的变革,促进文化和社会环境的改善。这些都为城市进行经济发展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注入了必需的活力,从而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创新活动。城市创新动力的另一个动因是城市体系所特有的环境。由于城市

21、体系中城市数量和类型多,经济和社会活动密集,资源和要素持续集聚,因而,城市经济发展的各类主体,以及有关的要素更容易处于激发的状态。这种状态为经济创新提供了适宜的外部环境。当然,我们可以观察到,经济发展创新往往是在少数城市发生的。一旦一个城市发生了重大的经济创新,经济发展就会加快结果就是,该城市的经济规模扩大,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响增加,井由此改变与其他城市的经济关系,最后在不同程上改变城市体系的内部结构(参阅图27)。首位城市首位发展趋势不断强化的机制由于首位城市发展快,因而,它在企业的区位决策,政府的经济区位决策,以及劳动力流动的区位决策中的信息影响力都会大于其他城市,具有很高的区位识别

22、性,很容易被企业、政府和劳动力在进行区位决策时所选中,作为其发展的空间场所这样,由于首位城市在经济区位决策中的区位识别性高,区域中的劳动力、企业,以及政府的公共服务投资等都会持续地向首位城市集聚,从而在劳动力供给,新企业设立,产业发展的外都环境等方面的条件越来越好,首位械市因此而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劳动力、企业,以及政府等社会机构在首位城市集聚,便会产生发展的区位惯性劳动力、企业及社会机构在首位城市产生区位惯性的原因a初期投入的固定资本的不可分割性和空间不易流动性。无论是劳动力,还是企业和各种社会机构,在首位城市发展都会发生固定资本,一方面,他们在产生新的发展增量投入时必须要利用初期的固定资本,

23、另一方面,这些固定资本在空间上又不易流动,所以,就不得不选择在原区位上进行扩张。b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可分割性与空间不可流动性。c对发展风险的控制。首位城市一旦发展起来,其在区域的影响力会持续上升并远大于其他城市。企业、社会机构和劳动力就自然 会产生出区位选择上的首位城市偏好,以借助于首位城市的整体 影响力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其结果,也会导致它们在首位城市的持续集聚。城市化的经济学原理1区位优势与首位城市成长自然区位优势决定了城市发展具有优良的自然环境作支撑经济区位优势则是一个城市借助于与其他城市的空间关系而获得的更有利于其经济发展的因素。2 集聚经济与首位城市成长(1)首位城市的集聚经济主的内容

24、从收益来源看,有金钱的收益,环境的收益(如居住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关系网络),心理收益(例如,首位城市特殊的城市知名度、都市氛围等对个人心情的愉悦),发展机会收益(在首位城市要素配置的机会更多,可选择的余地更大)。从收益的时间性看,有当期收益与预期收益。3 经济创新与首位城市成长(1)首位城市的经济创新环境最好的表现与其他城市相比,首位城市的规模大,其多样、丰富的社会环境,相对规范的制度环境,通畅、高频率的信息环境,以及经济协作环境等都相对更好。因而,在首位城市中,各种要素、企业通过频繁的相互作用,受到的刺激广泛而强烈,从而处于一种创新的激发状态。首位城市的创新环境相对比较完备,运行效率高

25、,有利于降低要素和企业的创新成本。在首位城市,经济发展的竞争激烈。在竞争压力的刺激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提高竞争力,于是,对于经济创新的成果产生了强有力的需求首位城市对经济创新需求的规模和迫切性远远大于其他城市,从而对经济创新产生有力的市场支持(2)经济创新使得首位城市获得经济发展上的先行者优势供给先行者优势 就是首位城市往往是新产品、新服务的供给者。需求先行者优势 表现为首位城市对消费潮流的领导,新的消费热点,新的消费时尚常常是在首位城市里率先兴起制度先行者优势是首位城市在经济制度,产品和服务标准,质量控制,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等方面先于其他城市推出制定游戏规则,而其他城市则只能被动地

26、接受。总结 先行者优势确立了首位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对外,更容易抓住外部发展机遇;对内,则相对地削弱甚至剥夺了其他城市的发展机会其结果自然是更有利于首位城市的发展,使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更加稳固。4决策本位与首位城市成长决策本位是决策者在长期的决策中按照在其所在城市进行经济社会活动最好的方式进行思考而无意识地形成的一种思维惯性,进而引导他们在新的经济决策中把首位城市摆在突出的位置。决策本位的结果直接导致城市体系中首位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发展机会的不平等。第三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起源理论(1)水力论或环境基础论(2)经济论或市场起源论持(3)军事论或防御据点起源论(4)宗教论或宗庙起源

27、 “逆城市化”,即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得郊区发展蔓延,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持续“衰退。直观地看,它似乎和城市化是背道而驰的。“逆城市化”的特征 具体表现如下。(1)郊区化快于城市化。逆城市化并非城市化的历史逆转,即不是真的“反城市化”而只是在城市化水平继续缓慢提高的同时,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推进,导致城市人口不断从中心向郊区转移,使得郊区急速扩张和蔓延。 (2)郊区成为主要的人口聚居区 (3)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市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军。“逆城市化”的成因 造成“逆城市化”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1)大城市过度密集造成的负效应。(2)交通技术条件

28、的极大改善显著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尺度。包括家庭小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网的建成和地铁轻轨的发展等,使得人们的出行更方便、更快捷,由此使得城市原有的空间尺度转化为时间尺度 一衡量距离远近的不再是路途里程,而是通达时间。第四章 中国城市化的经济分析轻工业大发展的时期,乡村劳动力第一次转移浪潮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重工业化过程正在不断深化,第三产业获得大规模发展,引致了乡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二次浪潮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矛盾与问题(1)产业结构调整投有形成对城市化足够的经济支持2)新增城镇人口没有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导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城市现代产业发展的步伐相互脱节(3)以建制镇为主的城市化道路不

29、能够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有效的空间依托。 长期以来,中国走了一条以小城镇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发展严重短缺。建制镇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于其规模小,聚集效益低,不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现代化的外部环境,难以以此为依托建立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二三产业扩张乏力的原因第三产业就业扩张乏力主要的经济原因在于第二产业发展不足,以及在空间上第二产业集聚不足。装备产业缺乏是导致第二产业就业扩张不足的结构性根源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取决于该产业外延扩张增加的就业机会与技术进步节约劳动力的比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二产业的外延扩张十分迅速,依次主要表现为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 中耐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到90年

30、代中期,轻工业外延扩张已 经结束,重工业的发展外延扩张仍然在继续;同时重工业内部结构已经开始由原材料工业为主阶段向深加工工业发展。装备产业作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在中国还远远没有得 到充分发展,从而限制了中国第二产业外延的扩张。在下轮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装备产业将与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起成为支持中国重工业化过程深化的主导产业,也成为引领中即非农产业就业扩张的关键产业。产业结构转型的内容(为实现新型工业化必须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来实现,主要包括:)技术结构:建立以现代技术为主体的技术结构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新增

31、长经济学为基本理论依据,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提出的,确实适合中国国情。产业结构:以高档耐用消费品和现代装备机械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企业市场结构: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体化的市场结构。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要由低端市场为主体向中高端市场转化空间结构:以大都市群和城市化地区为主要发展依托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城市化的基本路径(1)现代装备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优先得到大力支持和发展 现代装备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先导产业,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关键。 所谓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先进技术武装传统产主要是指信息化技术、智能化设备来武装传统工业,智能化设备生

32、产的过程就是现代装备产业发展的过程。现代装备产业的,晨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也是中国整个国民经济技术装备实现信息化的物质前提,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依托,是实现新型产业体系“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2)现代装备产业先行快速扩张,为农业、轻工业、服务业以及重工业本身提供大量先进的技术装备,为企业低成本实现技术进步提供广泛的条件企业普遍地实现技术进步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市场,逐渐提高中国产品在中高端国际市场上的贸易份额。这是中国以新型工业化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过程。(3)在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装备产业和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作为主导,主要

33、起着引领整个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但是,即便在重工业内部,装备产业和高档耐用消费晶工业也完全不是全部发展的空间,深加工工业化过程会对原材料工业产生更大规模的拉动效应,几乎所有的原材料工业都需要在新的技术层面上大规模发展。(4)企业广泛地实现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有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包括直接为教育、研发、金融、房地产、物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充分的市场,以及通过提高劳动者收人水平,为生活服务业市场提供广泛而持久的需求拉力。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一起支撑起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最终促进中国向工业化后期过渡。(5)现代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将铺就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之路。中国城市化对产业结构

34、转型的促进机制1城市化通过需求扩张拉动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1)城市化是扩张市场需求的重要力量 城市化对市场需求的拉动表现为直接拉动和间接拉动。直接拉动是指城市人口增加所带来的消费品市场需求扩张。间接拉动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增加对城市和区域公共基础设施物品的需求增加。(2)城市化拉动的新增市场是一个不断升级的商品和劳务市场,将为新型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相应的市场基础 城市化将形成对工业产品和劳务市场的有效需求 。城市化将促进第三产业市场快速扩张。 城市化将促进制造业产品市场结构的升级。2城市化是加速积累人力资本的主要路径传统工业化是一条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外廷粗放型发展之路;新型工业化则主要

35、依赖技术进步走内生集约型发展之路。与任何投资一样,人力资本投资也要追求高效率。城市与农村相比,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3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是提高产业效率的重要前提第五章 城市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就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一般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的共性实质。它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中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城市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的经济增长在范畴内涵上的区别城市经济增长的特殊属性之一可以归因于规模报酬递增,而研究国民经济范围内经济增长的新古典模型往往限制递增规模经济,对于由规模经济原因引起的经济增长研究甚少。国民经济增长理论往往

36、是抽掉空间因素后的动态分析,而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讨论必须考虑空间因素城市层面上的经济增长分析与国民经济增长分析比较,更重视制度和政府政策的作用。后者在经济增长分析中,往往把制度性、政治性因素作为既定前提城市经济增长的动态规律与国民经济范畴的经济增长规律不同,后者遵循经济周期的一般规律,而城市经济增长虽然受国民经济一般运行周期的影响,但是其增长状态不完全决定于此,城市往往有自己的增长动态和规律。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1)国民收入指标运用国民收入总额的测度 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城市经济增长状态可以分别采用定基速度、环比速度和平均速度。三者又分别分为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37、A定基速度。定基速度是依据某一基础年代(一般用数字0表示基期),研究此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可以到t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增长状态。a定基发展速度是某一长时期内的城市经济增长的总量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0期水平)之比(指数或倍数),表达式如下:b定基增长速度是某一时期的城市经济产出水平相对某一固定基期水平的增加量与固定基期水平的比值(经济增长率),表达式如下: B环比速度。环比速度是对于一个时期内的城市及国内及发展和增长状况,以上一年的水平为基期,研究各个年度逐年的发展和增长情况。a环比发展速度是城市经济各个时期(t)的产出总水平与其上一时期(t-1)水平之比(指数或倍数),表达式如下:(3-3

38、)环比增长速度是各个时期的城市经济产出水平相对上一时期水平的增加量与上期水平的比值(经济增长率)。表达式如下: (3-4)定基速度和环比速度之间存在着换算关系:(2)就业量指标劳动力迁移 劳动力的地区间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对流入区和流出的影响)对流出区来说,其基本作用有;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人均GDP的提高、有利于人均收入的提高、有利于与外部信息的沟通,但也有劳动力和人力资本流失的负面性;对于流入区来说,提供劳动力供给、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流入能够对流入区的经发展有较大贡献并能节约流入区的教育和培训成本、企业家的流人有利于当地的创新活动,也存在增加流人区公共服务供给压力等问题。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

39、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和学习获得的。就业乘数 TB =TB劳动力需求曲线有替代效应和产出效应替代效应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表示工资和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即工资增长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二是表示随着工资的增长,一方面会提高基础部门的成本,使区外对基础部门产品的需求就会减少,出口部门的就业也会随之减少,另一方面也会提高非基础部门的成本,当地城市居民就会不消费当地产品而倾向于消费外来产品,从而减少非基础部门的就业。产出效应表示产出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即工资的增加使生产成本提高,影响到产出的增加,从而减少就业。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

40、=ALK 其中,A、均为参数,0l,o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当十l,则为规模报酬不变;当 十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知识类型 知识以其存在方式被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1)显性知识 指以字码形式存在的知识,如公式、数字、付诸文字的学说等的各类知识,它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其他途径的公开教育完成的,其知识具有较强的共享性;(2)隐性知识 是指那些密传的、身教的、意会性的不付诸文字或公式的各类知识,它具有地方性、家族性、个人性等特征,相对难以流动,有赖于直接交流得以传播。投入产出模型(1)按横行建立数学模型,反映了各部门产品的生产与分配使用情况,描述了最终产品与总产品之间的平衡关系 (1)直接消耗

41、系数 aij表示生产单位数量的j类产品需要消耗的i类产品的数量产品分配方程组,它表明对于每一个部门,其总产品等于从该部门流向其他部门的产品及最终产品之和 技术系数矩阵 昂惕夫矩阵 投入产出逆举阵第一列(农业)数值的含义是,如果1部门最终需求增长1亿元,由此而产生的连锁效应是:农业生产最终增加L 62亿元,工业生产最终增加o96亿元,服务业最终增加o98亿元,共增加356亿元的产品生产,是农业最终需求最初变化1亿元的356倍。第二列、第三列的分析依此类推。 利用逆矩阵系数的数据,可以计算城市某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逆矩阵系数表上,某个产业的横行上的数值,反映的是该产业受到其他的影响程

42、度,即感应度系数系列,而纵列上的数值,反映的是该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即影响力系数系列。根据这一特征,在调整和选择主导产业时,可以使用这组指标加以分析。第五章 城市经济增长 (第二讲)投入产出模型的假设前提(1)在生产期内,全部产出被消费了,(2)投入完全由每一部门的产出决定;(3)生产的技术和方法保持不变;(4)城市经济范围内,所有市场的供求相等投入产出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1)是城市各部门投入产出关系的数据不易获得,(2)由于城市投入系数是不稳定的,部门间的供求关系会经常发生变化相比较而言,构建城市投人产出模型比国民经济投入产出模型更复杂,因为国民经济模型中的投入系数相对稳定,它不包括城市

43、和地区间的贸易(3)投入产出模型是建立在规模经济不变的基础上的,也没有考虑到集聚效应,而这些因素被考虑与否会对模型结构产生影响(4)投入产出模型是一个短期分析工具,不适合用来分析长期的情况(5)其他。如:该模型不能解释城市兴衰的原因,没有考虑到技术、价格和区域关系的变化等第六章 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演进理论(1)配第克拉克定理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内容: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

44、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2)库兹涅茨法则库兹涅茨在配第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新的认识,因而被后人称之为库兹涅茨法则。主要内容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它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45、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原因 库兹涅茨认为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对国民收入的差异。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等于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即某部门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即某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之比。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第一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都低于1,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大于1。第二次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呈普遍的上升趋势,而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变化则因不同国家工业化的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综合起来看变化不大。一般情况下,第三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呈下

46、降趋势,但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却是上升的。(3)霍夫曼定理该定理是霍夫曼在1931年提出的。它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霍夫曼使用了近20 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主要内容 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是下降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体相当,霍夫曼比例是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4)雁行形态说该学说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1960年提出的4。他认为,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