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第二课时课堂实录.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59012955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海第二课时课堂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林海第二课时课堂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海第二课时课堂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海第二课时课堂实录.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林海。下面齐读课题。生:林海。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思路,学完了第一自然段,请大家回忆:作者来到大兴安岭的感觉是什么?生:作者来到大兴安岭的感觉是亲切、舒服。师: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这种感觉。板书:亲切舒服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大兴安岭的?生:作者是从岭、林、花三方面描写大兴安岭的。板书:岭林花师: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大兴安岭的美景及作者产生的联想,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练习感情朗读。评:师生回忆,归纳第一课时学习所得。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适时、明确。(二)我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作者是怎样抓住岭、林、花的特

2、点,表达亲切舒服的思想感情的?师:请一位同学读写“岭”的段落,大家思考:岭有什么特点?(一名学生读写岭的段落)生:岭的特点是多和温柔。板书:多温柔师:作者怎样抓住岭的特点写的?请你按照读句子、抓特点、谈理解的步骤来说说自己的见解。生:“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我从“的确很多”可以看出岭多。生:“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我从“多少”看出岭多,还从“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看不完”,看出岭多。生:“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我从“大不一样”看出大兴安岭的温柔,因为秦岭是雄伟、险峻的,而大兴安岭和它大不一样。生:“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我从“点”看

3、出岭的温柔,因为它们的差别不大。生:“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我从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看出大兴安岭的温柔。(师加示意图说明)生:“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我从“看不厌”看出了大兴安岭温柔的美。生:“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我从“每条岭都温柔”,看出大兴安岭的温柔。生:“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我从“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看出岭非常温柔。评:突出了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学生从词、句中体会到岭的特点,体现了学习语言文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师:自由练读并读出感情。(学生自由练习读第二自然段)师:你觉得自己哪句体会得好就读哪句。评:教师十分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别练读

4、,指导,鼓励)下面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评:鼓励学生质疑,就是提倡一边读,一边想,就是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质疑应贯穿在教学的始终。生:为什么“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生:为什么绿得难以形容?生:为什么只有画家才能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生:为什么第一应夸落叶松?生:为什么把白桦比作浪花?生:为什么用“闪烁”一词?生:为什么要把林比作海?生:为什么只写“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几种颜色?评:从提出的问题看,学生的确在认真地动脑筋读书了。师:大家提得都特别好,做到了积极动脑。下面老师提一个问题:林的特点是什么?评:如果老师这样问“刚才哪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涉及到林的特点?那林的

5、特点是什么呢”不就更能体现尊重学生,把学生的质疑纳入到教学思路中了吗。生:林的特点是绿而像海。板书:绿像海师:请小组协作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并且讨论:林哪儿像海?学生分组学习讨论。评:注意发挥学生的群体优势,进行合作学习。学生汇报:生:“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可以看出林像海一样的浩大、一望无际,广漠。生:“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可以看出林如海,有波浪,因为岭很温柔,林又很多,连成一片,像海的波浪。生:“多少种绿颜色啊: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可以看出林像海一样,颜色有变化,非常多。师:文中只有深的、浅的、明的、暗的四种颜

6、色吗?评:照应学生的质疑。生:不是,这里包含了许多许多种颜色,像海一样。因此说难以形容。师:为什么只有画家才能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评:这个问题也是学生提出的。生:因为画家对颜色特别敏感。师:还有没有别的原因?生:“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可以看出林像海,因为落叶松太多了。这也是第一夸它的原因。生:“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可以看出林像海,因为林海也有浪花。师:你体会得真好,那么你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闪烁”一词?评:再次用学生的质疑提问生:海面在阳光下会闪动、会发光。白桦树在阳光下,如遇风吹,树叶摇动,也会反光,所以用了“闪烁”。师:所以这里不仅写出了林的

7、静态像海,还写出了林的动态像海。评:教师像讨论会的主持者,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自己练习朗读,准备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学生练习读第三、四自然段。请学生个人读。再请愿意读的同学起立读。这么美的地方想不想去看一看?生:想。师: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多而温柔的岭,绿而像海的林,同时想一想那里的花有什么特点。观看录像。评:电教手段用得适时。在学生凭借课文展开想象的基础上放录像,比先放录像,用录像代替学生的理解、想象效果要好。花有什么特点?生:花的特点是数量多,多姿多彩。板书:繁绚丽师:默读,自学第五自然段。作者是怎样抓住花的特点,表达亲切舒服的思想感情的?练一练,用有感情的朗读

8、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学生自学。师:下面请一组同学读。讲评。投影并重点分析:“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生:兴安岭像一位爱美的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穿着绿色的衣服,白色的裙子,还穿着绣花鞋,实在是太美丽了。师:俊俏、清秀,真让人感到生齐答:亲切舒服。师:请同学读出这种感觉。学生个别练读体会。师:作者此时置身于大兴安岭,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岭,岭上是一望无际的绿海,无风时,温柔宁静;有风时,波浪起伏;浪花翻滚,加上脚下的多姿多彩的花,兴安岭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使作者真切地感到了亲切与舒服,并由衷表达了自己热爱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赞叹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思想感情。板书:爱赞景色美让老师和同学们合作,一起读出这种

9、感觉。老师读各自然段的第一句,大家接读。师生合作朗读。(三)这时作者不仅看到了兴安岭的外在美,还想到了它内在的美,作者联想到什么?生:作者联想到了木材。板书:木材师:请男生齐读第六自然段,找出写内在美的句子。投影:“兴安岭的可爱”板书:美不空洞师:读句子,结合上下文谈理解。生:“有多少省份用过”生:“大至,小至”生:“它的千山一碧”生:“于是,”师:所以说,大兴安岭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板书:贡献大。师: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读出赞美之情,读出亲切与舒服。学生齐读。(四)更使作者感到亲切舒服的是什么?师:请女生齐读第七自然段,大家找出写亲切舒服的句子,并准备结合上下文谈理解。生:“人与山的

10、关系日益密切”投影:“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结合课文谈理解。生:“日益密切”的意思是一天比一天更加密切。生:“亲切之感更加深厚,”生:“我们伐木取材,也”生:“我们不仅取宝,也做”师:林为人,林养人;人爱林,人育林。林与人的关系,即山与人的关系日益密切,随着建设和科技的发展,森林会对人有更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亲切与舒服有了更深的内涵。因此,文章结尾,作者写到投影:“我不晓得”请学生读。板书:兴国安邦师:请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兴国安邦”的意思是使国家兴旺、安定。生:造林护树,科学研究,对祖国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生:兴安岭不仅对现在的祖国建设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我们的子孙后代都有深远意义。因此作者此时的亲切与舒服又有了更深的含义。师:这里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爱,练习读出这种情感。学生练读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