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信息公开与数据开放 (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信息公开与数据开放 (6).pdf(1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讲电子政务规划与管理主要内容一、电子政务规划的总体思路二、网站与平台级的规划与管理三、区域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与管理四、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电子政务成功的关键?!电子政务组织重组与流程再造涉及的内容点线面技 术 基 础 设 施数据、业务、结构的整合整合部门之间的优化分享部门内部的优化独立流程的优化合作协同整合体关于电子政务规划的讨论1、宏观结构的视角2、框架和路线的视角3、信息架构与业务模式协同的视角对电子政务形势的判断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面临重大转型:由局部部门和地方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跨入到全局性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新阶段:目标:由提高各自独立的部门管理效率,向提高政府整体协调能力和服务水平上
2、转变;领域:由相互分离的“以纵为主”信息化领域,向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的“以横为主”的信息化领域转变。转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将逐步触及政府管理体制电子政务规划的两种思路是面向职能架构?还是面向终端需求?如果是立足于以政府为中心,则面对的基本问题是如何确定可依托的相对稳定的职能构架(如财政、税务、工商等政府部门),在其电子化的过程中实现相互间业务联接和信息共享,进而发展与公众和企业的互动关系。(“从职能到服务”模式)如果是立足于以公众和企业需求为中心,面对的基本问题是确定公众和企业的需求领域(如社保、医疗、登记、注册等),将与这些需求相关的政府职能进行进行整合,或者进行剥离,鼓励授权以社会
3、化形态来推动服务。(“以服务定职能”模式)两种规划思路的差异 面向职能构架与面向终端需求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思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同一结构的两种形态二者的启动形态不同,系统结构不同,发展路径不同,动力机制不同。两难处境走自己的路?!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地市政府县级政府乡镇政府公众、企业公众、企业彼此分权、独立权力逐级弱化关于电子政务规划的讨论1、宏观结构的视角2、框架和路线的视角3、信息架构与业务模式协同的视角电子政务信息技术框架 电子政务框架体系1、需求分析2、确定系统总体目标和原则3、总体方案设计4、系统功能分析5、数据规划6、网络基础支撑平
4、台7、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解决方案8、项目进度与经费安排9、队伍组织10、绩效分析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路线图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指在充分了解政府业务和管理情况后,制定出一套电子政务系统的需求方案,即各用户或系统的各使用者对电子政务系统的使用要求。需求分析是整个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否确定出合理的需求决定了以后整个系统实施的成败。2、确定总体目标和原则通过电子政务优化和实现政府管理工作的各核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管理、综合协调与服务的职能。3、总体方案设计综合考虑网络支撑体系、安全支撑体系、应用系统构成,同时建立各子系统设计所必须依据的统一技术规范、应用平台、指
5、标体系、信息代码、运行管理制度、各系统之间的接口等,以确保整个电子政务系统成为高效运行的有机整体。某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4、系统功能分析电子政务主要有决策指挥、行业管理、业务办理、沟通协调、信息交互等各类政务管理与服务应用系统勾构成办公自动化功能结构图行业管理部门的应用系统根据行业的不同而不同。对应用系统进行分析时,必须梳理应用系统中每一个业务的详细流程。4、系统功能分析5、数据规划按照数据在处理过程的变化情况将各种管理数据归纳为三类:静态数据(或称固定信息):如法律法规、组织机构设置等,由于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客观环境在不断变化,因此静态也是相对的,即使是静态数据也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新,以保
6、持其准确性。动态数据(或称流动信息):一般是指不断发生、经常变动的数据,如税收、海关处理的业务管理信息,这些信息随时都处在变动过程中,需要随时维护。中间数据(或称中间信息):中间数据是根据用户对管理工作的需要,由计算机系统按照一定的逻辑程序,经过运算处理形成的数据,如正处在等待审批的公文等等。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供工作人员掌握经营生产状况、进行分析和决策。按照数据所属的应用领域,可将电子政务的数据类型分为地理数据、政务数据、专题数据和多媒体语音数据等几种:地理数据:地理空间信息用于电子政务的空间定位,是加载其他政务信息和专题信息的空间载体。分辨率越高、各种要素越多的空间数据所提供的信息
7、越有助于决策分析。政务数据:全国、省、市、县概况,资源情况,工农业情况,交通邮电,科教文卫,财政金融,商业贸易,对外开放,社会发展等。专题数据:人口情况;国民经济概况;土地资源;工业基本情况;农业基本情况;财政金融;国内贸易;国际贸易;城市建设;人民生活;旅游资源;通信情况;文化;教育等。多媒体语音数据:多媒体语音数据则是上述各种信息的多媒体表达形式。5、数据规划以数据为中心的电子政务数据整合示意图数据资源的集成与共享直接决定电子政务的应用成功与否。对数据资源进行集成和共享后,将会把这一个个信息孤岛连成一片大陆,实现信息一对多、多对一的瞬间相应,这就为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实现“扁平式管理”提供了可
8、能性。通过数据规划,就是要明确电子政务不同应用系统中的数据相互关系和如何共享,实现数据符合“在单一系统中定义和处理,在其他多个系统中共享引用”的原则。5、数据规划6、网络基础支撑平台从网络建设角度来看,由中央政府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有利于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网络基础支持平台可遵循“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散”的模式,“逻辑上集中”是指国家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规范,“物理上分散”是指网络建设由各地方组织。根据我国政府部门组织和行业业务管理的双重垂直管理体系,我国的电子政务基础支持平台从逻辑上来看是以多星型/总线混合网络拓朴为主要特征,不同区域的同级部门之间原则上不能直接联接。7、技术路线与
9、解决方案由于电子政务应用的特殊性,在建设过程中以电子政务应用为导向,选择成熟的技术,在核心关键应用环节确保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硬件产品,全面适应安全支撑体系的要求是一条可行和优先选择的技术路线。8、项目进度与经费安排必须为电子政务建设制定严格的项目进度安排在项目进度计划中设立检查点,以作为进行阶段性检查的重要依据,也是对电子政务建设进行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项目进度计划可用适当的方法或辅助工具来制定9.队伍组织由于现在的政府一般都不具备开发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实力,因此,电子政务建设的项目队伍由外部专家、承担项目建设企业的项目组人员、政府部门的业务专家等组成10.绩效分析项目效益分析主要是对电
10、子政务建设项目的潜在绩效进行分析,以便确定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性关于电子政务规划的讨论1、宏观结构的视角2、框架和路线的视角3、信息架构与业务模式协同的视角信息架构业务模式Kuk and Janssen(2011)关于智慧城市发展的两种路径 改善业务模式,以实现价值的快速积累改善信息结构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处理信息电子政务的成功取决于信息架构和业务模型综合应用,并且不同的业务模型依赖于不同信息架构构成要素。从信息架构和业务模式的综合视角理解协同?新的思路信息架构与业务模式定义:它通常整合各种信息服务资源,并建立统一的数据和服务平台,以使每个部门和系统相互连接(Zhang,Zhao and He
11、 2019)。主要目标:改善后端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处理信息,其向公众提供新服 务 相 对 缓 慢,但 在 长 期 可 以 带 来 更 多 的 提 升 并 具 有 持 续 性(Kuk&Janssen 2011)信息架构基于技术,方法强调IT基础设施是基础(Bartlett,Harthoorn,Hogan,Kehoe,2011;Gann,2011;Gann,Dodson,Bhardwaj,2011)。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提高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传递效率。通过信息架构的调整,整合各类信息服务资源,建立统一的数据、服务平台,实现各部门、系统的互通互联,使信息和资源能在不同的人和机构层级之间高效的
12、传播和共享。特点信息架构 信息架构基本要素包括网络(networking),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终端(terminals),传感器(sensors),交互(interaction)等。网络是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应用与服务最底层的基础设施。数据仓库是满足信息存储使用需求的基础。系统调查数据网络舆情数据业务逻辑数据业务过程数据协同数据库终端被认为是用于输入的电子硬件设备。扫描仪移动终端录音工具展示/指挥大厅协同数据输入终端信息架构基本要素传感器是一个设备、模块或子系统,其目的是检测其环境中的事件或变化,并将信息发送到其他终端。交互互联网由web1.0向web2.0转变的同时,终
13、端的交互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维感知视频IOT火警探测应急报警云平台终端1终端2终端3 信息架构基本要素包括网络(networking),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终端(terminals),传感器(sensors),交互(interaction)等。信息架构基本要素 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区块链.终端协同数据协同平台协同公共部门协同关键技术基础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基础定义:充分利用ICT技术和数据资源以提高服务提供价值(Zhang,Zhaoand He 2019)。主要目标:改善并增加前端服务以确保需求导向的服务得到满足,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而实现价值的迅速积累(
14、Kuk&Janssen 2011)。公共部门数字化的建设不只是升级基础设施,而是探索和利用人类的智慧来提高业务效率,归根到底表现为人的智慧。业务模式实践路径则强调借助原有的信息基础设施提供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通过“业务”和“人”的智能化推动智慧业务场景建设。特点业务模式信息架构网络数据仓库终端传感器交互 业务模式协同效能 信息架构协同效能业务模式内容提供直接面向客户价值网络集成全面服务提供基础设施提供业务模式与信息架构之间的协同效能信息架构协同是否支撑业务模式协同信息架构与业务模式间的协同主要内容一、电子政务规划的总体思路二、网站与平台级的规划与管理三、区域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与管理四、智慧城市规
15、划与管理政府网站在电子政务中有重要的地位,扮演重要角色界面可使用可操作的功能渠道传递信息和服务枢纽连接与整合资源政府网站的重要性虚拟世界的入口(用户与系统)承载业务的平台(业务与技术)用户服务的窗口政府履职的平台助推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互动交流2006年104号文:明确政府网站三大定位 政府网站内容的基础 提高政府的透明度,“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保障公民知情权 政府网站内容的核心 不应仅成为政府的宣传阵地,更应当服务好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一体化,人性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政府网站内容的重要组成扩大公民参政议政的范围,保障公民参与权、监督权,提
16、升政治文明程度政府网站透明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民主型政府 一个政府网站应该同时做好这三件事,这是一切政府网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104号)政府网站的功能定位管管监监场场市市理理管管会会社社务务服服共共公公节节调调济济经经能能职职本本基基府府政政行行履履;权权与与参参众众公公障障保保,理理管管务务事事共共公公与与参参极极积积众众公公进进促促;道道渠渠通通沟沟流流交交会会社社与与府府政政全全健健立立建建;变变转转能能职职府府政政的的型型务务服服到到型型理理管管进进促促;量量质质务务服服高高提提”式式站站一一“;本本成成少少减减,率率效效事事办办高高
17、提提;权权情情知知的的众众公公障障保保,开开公公务务政政进进促促;式式形形的的效效有有最最布布发发息息信信务务政政府政型主民造营府府政政型型务务服服造造打打府府政政型型明明透透建建创创政府网站是政府行政能力的综合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要求网站设计结构设计 栏目设计1、政府网站栏目设计应清晰合理,方便公众快捷获取所需内容;(信息构建IA)2、政府网站栏目名称应规范准确、避免歧义。导航设计1、政府网站应建立统一的站内导航服务,实现不同栏目之间的有机联接;2、政府网站应提供业务相关网站的站外导航服务,方便公众使用。构建网站信息架构计设觉视格格规规能能功功计计设设互互交交计设息信品品产产体体具具念念概
18、概象象抽抽层层略略战战层层围围范范层层构构结结层层架架框框层层现现表表计计设设航航导导计计设设面面界界构构架架息息信信求求需需容容内内标目站网求需户用路路思思容容内内路路思思术术技技我们从网站得到什么网站要建设什么网站服务如何组合如何引导用户如何吸引用户内容设计范例网站设计页面设计政府网站页面设计应科学布局、重点突出;政府网站页面设计应美观大方、简洁庄重;政府网站页面层级应合理规划、深度适中,尽量保证少于或等于三次点击即可获取所需服务内容。表现形式政府网站在不影响用户浏览速度的前提下,可采用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技术手段,丰富网站表现形式。多媒体表现形式网站设计语言版本政府网站应提供简体中文版
19、本;政府网站可根据用户需求编制繁体中文版和外文版。标识系统政府网站应建立网站标识系统。网站标识系统由网站中文名称、网站英文名称、网站域名、网站标志、网站宣传语等基本要素组成;政府网站应在页面设计、网站宣传推广中正确使用网站标识系统。多语言和网站标识目标定位公众/企业平台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国家顶层平台和全国枢纽网上政务服务资源汇聚整合政务服务信息交换共享地方部门平台公共支撑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公共支撑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国务院部门平台地方政府平台为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更好地提供“办事”服务两个作用支撑大脑为优化政务服务供给和辅助领导决策提供更强大的数据服务支持三个定位政务服务的主要内
20、容行政管辖政务服务分类服务主题事项性质服务对象实施主体服务层级服务形式各级政府及其具备相应主体资格且行使相应政务服务事项的工作部门依法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和组织列入党群工作机构序列但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部门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业(水电煤气)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确认公共教育劳动就业 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社会保障户籍办理婚姻登记 设立变更年检年审 。面向自然人面向法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代办)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线上线下线上线下一体化定点办理跨地区通办“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要内容“群众跑腿”“信息跑路”“企业四处找”“部门协同办”“被动服务”“主动服务”
21、一长四多难审批周期长前置中介多环节盖章审批收费办理材料权力管理流程信息显著特征是政务服务同互联网思维、信息技术、数据资源等创新要素有机结合,互联网环境下政府与社会广泛互联,政务服务内容形式不断融合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和政务服务流程持续优化再造总体层级体系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监督考核统计分析数据共享平台地市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省政务服务监督考核统计分析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数据共享平台国家政务服务政务服务平台国家级政务服务平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地市级国家级平台包括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省级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电子政务网络资源建设提供省级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办理和反馈地市级平台充分利用各地区统
22、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提供地市级、县级、乡级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办理和反馈国家平台与中国政府网各地平台与门户网站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与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及其微博微信、客户端)实现数据对接和前端整合。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既在逻辑体系上是中国政府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管理和服务界面。各省(区、市)政务服务平台做好与本地区政府门户网站及客户端的政务服务资源和数据对接。各地区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及其微博微信、客户端)实现数据对接和前端整合总体层级体系平台系统组成和业务流程平等共享信息资源目录和数据交换息反馈过程和结果信)8(补充信息、比对、验证)2(互动开放获取完整信息
23、)3(获取申请所需信息)1(部门获取受理信息)7(受理信息推送)5(获取过程和结果信息)10(信息反馈告知)9(告知信息受理)6(反馈)11(申请)4(共享平台政务服务数据投资项目、办件数据电子证照、事项清单用户数据、基础数据业务办理系统管理平台政务服务)嵌入各级政府门户网站(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是政务服务实施机构为自然人、法人提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入口。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是承担政务服务管理职能的机构进行政务服务事项管理、运行管理、监督考核等工作的平台业务办理系统:是政务服务实施机构进行内部审批的专业系统,分为国务院部门业务办理系统、省级政府统建业务办理系统及其部门业务办理系统
24、、地市级统建业务办理系统及其部门业务办理系统。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是支撑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平台。主要建设模式据共享平台政务服务数市统一、省业务办理系统市统一政务服务管理平台、省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市统一、省统建方式:省级平台、地市级平台中各组成部分由省级整体统一建设,即全省(区、市)一个平台,地市及区县级不再建设。政务服务数据省级大集中,在平台内部共享统分方式省级平台、地市级平台中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统建,基础性及对外核心业务统建,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可依托实体大厅或网上大厅)、业务办理系统分建,通过省、市两级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省、市两级平台数
25、据交换。共享平台政务服务数据市共享平台政务服务数据省市级平台省级平台业务办理系统管理平台省政务服务市统一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省业务办理系统管理平台市政务服务主要建设模式分建方式省级平台、地市级平台各组成部分分级独立建设,通过省、市两级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省、市两级平台数据交换,基础数据共享。建设指南提出分建模式中需规范的标准,既避免目前已按分建模式建设的地区重复建设造成投资浪费,又有利于推动平台整合对接和数据共享平台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级市平台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省级市级平台省级平台业务办理系统政务服务管理平台省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省级业务办理系统管理平台市级政务服务政务服务门户市级互联网主要建
26、设模式平台技术架构库空间地理系体障保维运与全安度制理管与范规准标服务评价办件查询用户互动事项办理事项发布用户注册部门业务办理系统业务办理系统统建业务办理系统政务服务管理平台物流平台库投资项目事项库政务服务用户管理及认证支付平台消息服务共享库监管信息信息库办件过程证照库电子法人库人口库管理电子证照实体大厅呼叫热线自助服务终端移动终端电脑PC法人自然人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管理电子监察运行管理政务服务事项管理政务服务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与数据交换电子表单工作流引擎和电子印章CA信息安全设施计算及存储设施互联网电子政务网络服务层用户及应用层业务支撑层应用资源层数据设施层基础z1.基础设施层包括网络、服务
27、器、安全等硬件基础设施,优先依托政务云平台进行集约化部署建设。2.数据资源层汇聚政务服务事项库、办件信息库、监管信息共享库、信用信息库等政务服务业务信息库,共享利用人口、法人、地理信息、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资源库。3.应用支撑层包括CA和电子印章、工作流引擎、电子表单、消息服务等各种通用组件服务,也包括用户管理及认证、支付平台和物流平台等中间支撑系统。4.业务应用层包括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和各级部门审批业务办理系统,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管理、运行管理、电子监察、电子证照管理等功能。5.用户及服务层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包括用户注册、事项发布、事项申请、办理互动、办件查询、服务评价等,自然人和法人可通过多种渠
28、道访问。统建方式用户可通过国家、省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注册和验证,用户帐号信息集中存储在省级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省(区、市)内用户信息互认,用户跨省(区、市)登录验证时,通过国家平台用户互认服务,调用获取外省(区、市)用户信息用户帐号库注册用户验证登录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验证平台国家用户注册和用户帐号库和验证体系省市统一用户注册和验证体系国家统一用户注册认服务跨省用户互和验证平台外省用户注册用户注册注册接口调用平台登录验证验证接口调用省平台市统一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省本省统一用户注册和验证平台统一用户注册和认证体系是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政务服务实施机构和行政相对人线上服务法律关系
29、的前提,是全国政务服务网上“一地注册,各地互认”的基础平台技术架构统分方式用户可通过国家、省、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注册和验证,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注册和验证页面直接嵌入省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用户注册和验证页面,用户帐号信息集中存储在省级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省(区、市)内用户信息互认,用户跨省(区、市)登录验证时,通过国家用户互认服务,调用获取外省(区、市)用户信息用户帐号库注册用户验证登录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和验证平台国家统一用户注册认证体系用户注册和国家统一互认服务跨省用户用户帐号库用户注册注册接口调用平台登录验证口台验证接调用省平省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全省统一用户注册和验证平台认证
30、体系户注册和市级统一用)调用方式(用户注册页面统一注册嵌入省级登录验证口台验证接调用省平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认证体系户注册和省级统一用验证平台外省用户注册和平台技术架构)市、区(用户帐号库用户帐号库用户帐号库和验证平台国家平台用户注册用户注册和登录外省平台注册用户验证登录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注册用户验证登录省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体系册和认证统一用户注国家级互认服务跨省用户认证体系用户注册和市级统一认证体系用户注册和省级统一互认服务跨市用户注册和验证平台外市用户注册用户验证登录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分建方式用户可通过国家、省、地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注册和验证,注册用户帐号信息存储在各级政务
31、服务数据共享平台,通过交叉验证实现共享互认。用户跨省、跨市登录验证时,通过国家、省级用户互认服务,调用获取外省(区、市)、地市(州)用户信息平台技术架构总体架构:25312APP户工作门公众号服务微信国家政务APP务服务国家政数据共享服务数据交换管理分享知识 息库信用信库理信息空间地 督信息电子监法人库人口库息办件信息事项信规法律法规法律法息办件信息事项信国家基础信息库地方政务服务平台)业务办理系统(部门政务服务平台数据支撑服务 库为信息用户行库份信息用户身库目信息投资项库价信息服务评息库监督信息库办件信息库事项信照库电子证息服务综合信务查询公共服中心用户专题服务热点应用支撑服务管理人员社会组
32、织其他/法人/自然人作人员政务服务平台工搜索智能查评问办国家网上政务服务工作门户 数据公示监督评价交流互动注册服务规库法律法用户国家网上政务服务界面 导航服务用题应化主个性理化管知识掘度挖与深分析融合信息政务 监测访问监测办事概况体验告与报计算引擎规则评估采集数据评估理库管指标日志监督监控汇聚信息监控过程服务服务接口事项管理汇聚事项服务地方管理信息办件管理动态事项服务部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国家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大数据分析用户服务体验监测网上服务能力评估电子监督管理政务服务事项管理户门务服心中务服享共源资源据数电子证照共享统一电子印章系体障保维运和全安系体准标和度制撑平台公共支台平理管务服务政
33、统一身份认证库源资息信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资源汇聚、分析、管理4个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统一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电4证照共享3个公共支撑系统事项管理、电子监督、能力评估、用户体验监测、大数据分析2个业务支撑系统服务界面、工作门户1个服务界面制度标准体系、安全运维保障体系。5个标准体系主要内容一、电子政务规划的总体思路二、网站与平台级的规划与管理三、区域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与管理四、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电子政务规划案例社区服务平台社保卡支撑系统网格化管理系统智慧医疗七个一一个网上办事大厅一号通一证通一卡通一个移动应用一套机房一张图TOCC融合信息应用 北京市的“七个一”以首都之窗为依托,建设网上政务办事大厅,整
34、合全市各单位办事服务事项,面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在线服务。面向个人:12个民生服务领域整合1100余项办事事项 面向企业:11个企业服务领域整合了2400余项办事事项(一)一个网上办事大厅成立北京市12345服务热线,整合全市政府部门服务热线资源,实现从咨询、解答到办理、反馈的业务闭环。截止当前,共计办理公众诉求580万件;其中90%有着落,落实办理率达到75%。以解决群众诉求为核心(二)一号通运行北京市“法人一证通”工程,法人办理一张证书,可以逐步在委办局和区县业务系统实现数字证书“一证多用”服务。服务广泛:方便快捷:服务对象包括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三)一证通市政
35、交通卡社会保障卡健康卡 实现全覆盖 发卡超过4000万 全覆盖,发卡1317万 开通定点医疗机构1921家市民卡在北京市推广“市民卡”,整合全市社保卡、居住证、交通卡等智能卡,让市民持一张卡即能享受医疗、就业、养老、消费支付等社会服务。银行卡(四)一卡通建设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平台,提供一个政务内部统一的综合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窗口,满足各部门对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共享应用需求。整合已有资源:包括市发改委、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共33个部门的837个图层,整合全市遥感影像、地址数据、政务信息图层等地理空间信息提供共享服务:为40多个政府部门和区县提供了共享服务(五)一张图快速发布全市19家委办局的
36、55类预警信息及重要提示性信息人性化的自由设置,信息订阅方便推出“北京服务您”移动终端应用(APP),提供应急预警提示、政府信息、天气预报、交通出行等信息,及政府办事服务、政民互动。(六)一个移动应用(七)一套机房南城,六里桥市政务服务中心,以承载公共服务业务为主北城,数字北京大厦,以承载智慧北京业务为主建设逻辑上全市统一的政务云机房,形成“两主、四从、N节点”的总体布局。两主:四从:N节点:包括中环、中塔、铜牛、中金等机房,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主机房”联接,实现逻辑整合符合条件的部门机房整合纳入政务云,形成“N节点”电子政务规划案例 朝阳区“十三五”规划 基础整合,资源共享。坚持基础整合,按
37、照“统筹规划、集约共享”原则,对电子政务涉及的信息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业务应用进行顶层设计,推动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政府引导、模式创新。通过政策和投入营造环境和条件,推动建设要素向社区、家庭等公共服务领域集聚与流动,创新政府、市场、公众参与模式。需求引领,数据支撑。探索电子政务领域的商业模式与应用创新实践,培育形成“以需求为引领、以数据为支撑、以技术为牵引”的电子政务创新发展格局。试点先行、稳步推进。试点实战,以点带面,充分验证电子政务与社会信息化建设中方案的先进性、模式的可复制性和经验的可推广性,稳妥推进。基本原则到2020年末建成以大数据共享、开放、协同为核心的电子政务体系构架,以集约化建
38、设为核心的统筹管理体系,以移动办公体系为主要终端应用的使用体验核心,以“互联网+”理念为主线的融合发展体系: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和共性应用集约化显著,到2017年底前建成全区统一政务云,到2018年底前实现全区政府办公平台一体化,在2020年底前实现全区跨部门数据资源协同共享。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实现精准有效,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人口疏解、安全应急管理等收效明显,深入推进并实现“三网”一体化运行。民生和公共服务更加智慧便捷,智慧社区建设迈向新高度,星级智慧社区比例全市领先。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创新创业管理、经济运行管理取得新突破。主要目标五大任务总体思路六大重点项目(“兴”计划)总体思路政府自身统筹管理能
39、力政务大数据应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方法创新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与交易政务信息基础设施云化五大任务建设朝阳区政务云建设一站式政务门户平台以CBD为例开展创新经济管理平台试点开展智慧社区文化创意、养老服务试点建设朝阳区政务办公云平台开展人口监测与安全生产事故监测系统建设六大项目 完善政策配套:完善电子政务与社会信息化政策支撑体系,形成特色产业政策优势 研究出台能够引导撬动企业、社会机构投入重点社会信息化领域建设的专项政策。制定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手段、机制,加强电子政务与社会信息化行政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全区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制度与评估办法。保障措施 保障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引导、企业全面参与、金融
40、积极支持的多元投融资体系 统筹制定重点项目财政投入计划 推进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引导企业、社会机构创新智慧社区应用产品研发 创新推进重点项目与金融服务的精准对接、特色信息产业与金融机构的支撑发展,鼓励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特色信息产业 制定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手段、机制,加强电子政务与社会信息化行政执法力度。保障措施 强化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激励政策,推进党政机关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培养 动态跟踪全区政务与企业信息化人才需求,完善信息化人才引进政策和激励机制 引导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端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聚集 主动协助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和创新企业解决急需专业人才引进问题 深入推进全区党政机关信
41、息化人才交流培训,强化精通信息技术、熟悉产业运作、擅于政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统一标准规范:建立健全政府内部办公协同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与标准规范,探索信息资源开放标准、应用规范 建立京津冀政务、社会治理、应急管理、产业协同等各方面政策法规信息、运行动态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机制 鼓励政府机构、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共同探索政府和行业信息资源开放标准 鼓励政府机构、移动通信企业、大数据企业及社会机构共同探讨人口、安全等相关数据应用规范。保障措施 落实试点示范:加强对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第四代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应用试点建设 统筹制定智慧社区、创新经济管理、安全生产应
42、急管理等重点项目试点示范方案 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技术在居家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产品、产业结构优化等领域的应用 推进移动通信、大数据技术在区域人口疏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 研究成立试点应用领导组织机构,完善试点推进运行机制保障措施工作工作二上后续二上后续复审复核复审复核项目复审项目复审工作工作一上后续一上后续初审复核初审复核专家评审专家评审项目初审项目初审项目分析项目分析制定计划制定计划1.确定工作目标及计划;2.成立工作组,明确责任人、参与人。根据内容、规模进行分类汇总和整理,为下一步开展评审活动打好基础。项目组评审人员根据评审标准对项目进行审核,并给出评审意见。向各单位
43、下达项目评审通知书告知审核结果。确定项目最终审定金额,拟定项目复审综合意见。汇总、整理、完善复审资料,向信息办汇报复审结果根据专家评审标准,分别组织不同领域的专家对各类项目进行评审复审结果录入财政系统,汇总整理项目整体结果汇编资料电子政务项目管理:预算项目审查综合项目初审和专家评审的结果,整理、完善初审资料后,向信息办汇报。制定申报材料模板根据信息化年度工作规划及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相关要求,明确申报材料要求并制定相关申报材料模板。根据信息化年度工作规划及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相关要求,明确申报材料要求并制定相关申报材料模板,需要制定的项目模板材料包括:项目申报方案、项目可研报告、项目预算明细表、产品采
44、购合同模板、软件开发合同模板、运维服务合同模板。立项项目审查审核招投标合同审核专家评审立项审查制定计划1.确定工作目标及计划;2.成立工作组,明确责任人、参与人项目组评审人员根据评审标准对立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给出评审意见针对软件开发费用50万以上的追加类建设项目组织专家评审重点审核招标文件中是否含有排他性条款、招标需求内容与金额是否与立项内容一致等审核合同服务内容是否与立项内容一致、服务周期是否与项目方案周期相符以及乙方相关信息审核等立项项目审查立项项目审查在预算审查前对申报单位进行预算申报培训,明确申报材料要求及规范。在预算审查和立项审查中对申报单位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从技术角度对申报项
45、目的技术路线、项目方案等提供合理化建议,从评审角度对项目材料完备性、费用标准符合性、项目流程的规范性为申报单位提供合计建议及技术支持服务。总结项目审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分别制定项目预算审查与立项审查答疑手册发送给各申报单位,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申报单位进行现场培训与答疑。技术指导与支持定期召开项目审查工作例会,分别对预算评审和立项审查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及时发现和分析研究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形成解决方案报项目评审中心。对预算评审和立项审查进行总体对比分析,一方面及时反映朝阳区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发现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项目管理工作成果的统计分析,将能够得出对朝阳区信
46、息化建设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和建议,对领导决策起到支撑作用。评审成果统计分析依据国家及北京市信息化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结合朝阳区项目审查工作中的经验及问题,前期初步总结形成了评审工作执行规范以及技术审核原则和相关标准规范,本项目将根据实际审查需求进一步完善及制定朝阳区项目评审标准和相关项目管理办法。相关标准规范制定一般情况下,收到符合要求的申报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受理完成。通过朝阳区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对外统一受理,接收申报单位项目申报资料。确定是否是重大、涉密项目,查验材料是否齐全、规范、有效,形成受理审查意见。受理意见申报材料接收时限界定受理工作执行规范责任人审查专家审查项目内容提炼判断
47、必要性提出评审意见按照项目不同性质走不同的审查流程拟定计划抽取专家组织审查对于重大项目,除了进行必要的个人审查和专家审查以外,需要判定是否需要召开专题会议;对于与相关委办局或部门存在“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关系或需要“联合共建”的项目要会同业务部门组织征求相关委办局或部门的意见。审查工作执行规范一、业务必要性、业务信息化的时机、业务整合或利用已有系统二、总体技术架构和技术路线三、基于何种网络,共享已有或公用新增网络设备,机房公用四、数据库,共享交换平台、前置交换、信息资源以及共享存储设备五、操作系统、中间件、GIS系统,共享主机系统六、招投标及合同七、信息安全八、测试和监理九、资质、过往服务情况
48、技术审核原则及标准1、网站技术运维类项目:每年运维费用原则上不得超过建设费用的15%;2、业务系统技术运维类项目:每年运维费用原则上不得超过建设费用的5%;3、网站和业务系统内容运维类项目:常驻人员费用原则上不得超过10万元/人年;4、硬件维护类项目:每年运维费用原则上不得超过硬件采购费用的5%;5、系统集成类项目:每年运维费用原则上不得超过项目建设费用的5%;6、信息化运维类项目:按照人员工作量与人月单价测算人员费用,人员单价根据岗位和技术人员的资质高低而定,原则上不得超过12000元/月;7、系统软件开发类项目:按照人员工作量与人员单价测算人员费用,人员单价根据岗位和技术人员的资质高低而定
49、,价原则上不得超过15000元/月;项目预算基于上述标准,还需结合实际工作量测算。信息化项目预算测算标准主要内容一、电子政务规划的总体思路二、网站与平台级的规划与管理三、区域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与管理四、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什么是智慧的城市?智慧城市好的规划好的服务好的管理环境别那么差交通别那么堵 设施别那么反人类办事方便点 花钱少一点态度好一点上学容易些看病容易些生活容易些城市的演变农业社会城市自古就有,智慧也是。城市的演变工业社会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化城市化信息化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最深刻的两件事,第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第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诺贝尔奖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智慧城市研究背景然
50、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五大核心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府要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提高行政效能城市居民社保、教育、文化和卫生等基础日益重要城市污染、气候变暖、资源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Text产业经济有待发展Text市政治理效能有待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有待完善资源环境有待改善Text市民生活质量有待提高要完善城市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尚不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改进传统产业城市面临的挑战社会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经济转型与升级民生管理与服务科技承载与生态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能源紧缺、住房不足.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整体效益智慧城市幸福生活城市智慧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资源全面有效地整合、加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