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收入分配秩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71237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行收入分配秩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行收入分配秩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行收入分配秩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行收入分配秩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现行收入分配秩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体现的是同劳同酬,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行业的不同、劳动者人事“身份”的不同等等,往往是同劳未必同酬。收入分配的不公势必带来社会的不和谐音符,因此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尽早消除不合理收入就显得格外重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前提,即坚持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一、现行居民收入存在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总体描述通常用基尼系数来

2、表述,当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超过0.5则意味着出现两极分化。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99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在0.34左右,2004年超过0.465,此后国家统计局不再公布国内的基尼系数。据经济学家估计,2010年中国已超过了0.5。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欧洲与日本的基尼系数在0.24-0.36之间。造成我国基尼系数过大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性,其主要表现在:(一)劳动力价格双轨制。理论上,相近岗位、同等素质的劳动者,在同一区域,收入水平相等或者接近。但现实上并非如此,且差距很大。这种

3、现象的实质就是劳动力价格的双轨制,即市场化与非市场化两种劳动力价格,市场经济中的不公平性,势必带来待遇的不公平性。(二)国有垄断行业收入明显偏高。资料显示,电力行业中一个抄表工的年薪10万元,而其他竞争行业的一位普通工人的月薪维持在1500至2000元。行业间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是一种正常现象,但问题是国有垄断性行业始终维持着大大高于竞争性行业的收入水平,这就有失公平了。这既可能是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也可能是制度执行上存在问题。(三)农村劳动力收入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我国长期存在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民收入增幅居全国第一,从2006年的人均年收入2969元,到201

4、0年增长为5285元,增幅78%,年均增幅15.5%;2010年城镇职工人均年工资远远高于农民,已达33900元,年均增幅达19%。城乡劳动力收入差距大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二元经济结构。农民从事的产业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因此收入低。城镇居民从事的是现代制造业、信息业和服务业,现代产业劳动生产率高,因此收入高。历史的车轮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现代制造业、信息业、服务业高度发达,劳动生产率较之前更加提高,当然从事相应劳动的劳动力收入也就更高。(四)税制结构不合理,限制了税收公平调节功能的发挥。财产性收入的兴起,先富群体占有资产等要素较多,增加了非劳动收入,比如房屋租金、债券收入等,有财

5、产的人可以通过财产增加收入,但目前的税收体制没有将这部分收入完全计税。二、建议(一)打破劳动用工双轨制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劳动用工的“计划轨、市场轨”俗称双轨制被企事业单位广泛使用,一方面企事业单位通过双轨用工降低劳动力成本,工资按身份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同劳不同薪现象比比皆是;另一方面有的事业单位编制外员工数量甚至超过编制内员工,他们承担着主要的业务工作,而编制外人员的收入往往是在编人员工资的一半甚至更低。劳动力双轨制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转轨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虽然明确了“同工同酬”,对“劳务派遣”等作出一些规定,但只是体现了一个原则性的要求,在具体的实施中还缺少详

6、细、可操作的办法。因此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安徽省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明确劳务派遣究竟在哪些岗位上可以用,出台同工同酬具体规范等,让法律更加明晰、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二)打破垄断势在必行。某些垄断企业,特权福利已经政策化制度化,比如,电力职工享受免费用电、燃气职工享受低价气等等,这种福利被称为福利腐败。毋庸讳言,这是一道突兀而冷酷的不公符号。垄断行业高管的高工资、高福利,多年来一直受到大家的质疑。要真正遏制垄断福利,打破垄断才是治本之道。因此打破垄断,让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垄断行业,参与竞争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三)消除二元结构任重道远。农村劳动力收入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

7、济结构造成的,只有加速推进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步伐,才能缩小城乡差距。1、要加快户籍管理制度的配套体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扫清了障碍,过去几年,各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从而带来进城务工农民收入的提高。这为东部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同时缩小了城乡差距,为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出路。2、继续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我省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现在农村中的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担负起了反哺农村的替代作用,他们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8、提供就业机会,使他们离土不离乡,拓展了增收的渠道,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继续推进各种福利、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让农民享受到与市民相同的社会福利。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有利于起点公平,也是市场竞争的社会安全阀。真正体现社会的公平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四)运用税收杠杆促进收入分配基本均衡。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之一。强化税收的调节作用,对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意义。1、个人所得税应重点调节高收入者,要改变目前个人所得税主要依靠代扣代缴,主要来源于工薪阶层的状况,应强化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笔者建议,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设计应以保护低收入者、适当

9、照顾中等收入者、重点调节高收入者为原则。2、改革财产税制。开征物业税、遗产税和赠予税。财产税调节的重点是富人,强化财产税的调节作用,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当前,我国的财产税税种单一,制度不规范,内外不统一,税负不合理,应加以改革和完善。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开征物业税的设想,应把现行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契税以及绿化费、防洪费、人防设施费等合并为物业税。另外,应建立健全纳税人财产的认定和申报制度,创造条件,开征遗产税和赠予税,充分发挥财产税的调节作用。3、创造条件开征社会保障税。在发挥税收杠杆调节过高收入作用的同时,也应发挥税收杠杆对低收入者的扶持作用。近年来,我国城乡低收入者和

10、困难群体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必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统筹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改社会保险费为社会保障税,通过税收形式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来源,切实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省政协委员,省工商局个体私营经济注册处主任科员)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长足进展,城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相应提高。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仍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居民收入总量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低于经济

11、增长速度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名义GDP比上年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比2004年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比2004年增长10.8%,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GDP增速低2.6个和3.2个百分点。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持续低于GDP的增长。地区间收入差距依然较大2005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1676元、8917元和8695元,东部是中部和西部的1.31倍和1.34倍,该数据2004年为1.47倍和1.46倍,2003年为1.44倍和1.05倍。东部、中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加大。2003年至2004年,中部、东部、西部收入差距加大

12、,2005年这一差距有所改善,但地区间的差距依然明显。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超过14000元的省份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分别是上海(18645元)、北京(17653元)、浙江(16294元)和广东(14770元)。居后的省份均在西部,分别是新疆(7990元)、宁夏(8094元)、青海(8058元)、贵州(8151元)和甘肃(8086元)。2006年年初以来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扩大的格局并未改变从城乡居民收入来看,“十五”时期的前三年,西部11省、区、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为82.3%、86.7%和85.4%,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为71.5%、72.4%和66.6%

13、;但2004年的数据显示,这两个比重分别下降到83.8%和66.4%,说明东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有拉大的趋势。从工农业生产来看,2005年东部地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为50493亿元,占同口径全国工业增加值的76%。2003年西部11省、区、市的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7%,但2004年这个数字下降至11.4%,2005年为12.6%;2005年西部地区农业总产值为4495亿元,仅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22.9%。作为西部地区劳动就业的主要领域,工农业生产没有明显的改善,这将影响到该地区收入的提高,使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格局

14、未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255元,同比增长6.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实际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1.9个和下降0.6个百分点。从数据上看,2006年年初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率的差距虽然有所缩小,但由于基数不同,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仍然相差甚大,并没有改变近年来形成的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1985年该比值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81,1994年达

15、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低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1,2002年继续扩大到3.111,2003年扩大到3.231。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4元,城乡收入比为3.211,同时我们也应看到,2004年粮价的超常上涨带来的这一不可比因素对农民现金收入增加的贡献超过了60%,如果扣除这一不可比因素的影响,2005我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可比增长率仍然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格局未变。基尼系数和城镇居民内部差距进一步扩大2005年虽然出现了农民增收较快的情况,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势头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显著快于低收入组,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8倍。有六成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5.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这些因素会导致城乡整体的基尼系数继续上升。(全文请阅读中国金融印刷版2006年第2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