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五年级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能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能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1、教师讲故事诸葛恪得驴,同时大屏出示诸葛恪和驴,让学生观察他俩的脸型。2、听故事思考:诸葛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回答:聪明) 3、由聪明引入单元主题:学生自读,引出主题:幽默风趣的语言、巧妙机智的语言。4、由单元主题引出第10课杨氏之子。5、板书课题,指名读题目。6、分析
2、理解题目:姓杨人家的儿子。二、初读感悟,理解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发现本文与我们平时所学的课文有什么区别?(学生:本文是文言文)。2、理解文言文,举例说明。3、师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划出文言文的节奏。4、学生说出文言文的节奏,根据节奏的划分进行正确的朗读。5、运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三、读中认读生字词并理解词语1、指名范读课文,进行评价。2、出示生字词认读。(1)、指名读 (2)、集体读3、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四、品读感悟,理解杨氏子的聪明之处1、结合书中的注释理解翻译课文。2、课文有几句话?(5句),逐句翻译。句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点出文章
3、的任务以及孩子的特点聪明)统领全文。句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说明关系好,也早闻杨氏子非常聪明,想考验一下他)句3、为设果,果有杨梅。(杨氏子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句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句5、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巧妙一: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巧妙二: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巧妙三: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4、。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五、拓展阅读世说新语故事中的两则1、出示投影,自由读2、说说故事的内容,体会语言的魅力。(指名说)六、小结本课本文语言幽默风趣、孩子的语言机智灵敏,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学会运用这些语言与人进行交流。七、背诵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八、作业设计1、背一背课文,会说翻译。2、完成本课的生字词。九、板书设计:10课 杨氏之子姓氏:杨氏杨梅 孔君平孔雀小东沟小学:吴海燕2014年3月10日五年级杨氏之子教学反思2014年3月底,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有幸在水西沟中学上了一节展示课。这节课,并没有在自己学校上的效果好,是因为我对学生的把握不够,在教学环节的处理上
5、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通过教学,我想谈谈本节课中存在的问题:1、这是一篇古文,虽短,但是对于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5年级孩子,还是很新奇的。在教学中,我用故事诸葛恪得驴进行引导,在自己班教学中,由于没有给学生做幻灯片,孩子们理解的不好。结果在这个班,做了幻灯片,孩子们理解的还是不好。课后,细想:还是老师引导的不好,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的不够。2、在古文的语境中读出语感来,这可有点难度。古文要读好,首先要理解意思,在引导学生读古文的基础上,忽略了学生的朗读感悟,特别是模仿古人朗读的方法。虽然让学生理解了古文,但朗读的方法却没有掌握。3、在教学中,运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原本想:通过孩子们自读及合
6、作交流学习古文、理解古文。但学生却没有读出古文味,读得一字一停,坑坑巴巴,无形中就加长了时间。4、在引导每个环节的学习中,由于时间紧,自身比较着急,在教学中将课文的五句话错让学生说成了4句话。这个说明在当时的教学中,我还是比较紧张的,对教材的熟悉度和理解不够。5、在理解重难点时,对课文的过分理解,使得重点的教学时间短了,难点没有突破,学生在学习理解时,都拿着辅助教学材料学习一点通进行学习。学生在听课效果上、理解上就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这也是每位老师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我对学生的理解和把我就很欠缺。6、在学生兴趣正浓时,我拓展了世说新语中谢太傅篇与徐孺子篇两个小故事。收到了良好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通过这一节的展示课,也让我从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也是我今后努力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小东沟小学:吴海燕2014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