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浅谈小学生数感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学科浅谈小学生数感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数学论文之浅谈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绘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开展抽象思维”。那么什么是数感呢?简单地讲,数感是人们对数的感受,是人们对数的直截了当感知才能。数感对数学教学和数学的运算运用起着重要作用。数感来自于数学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要学好、用好数学,就应该具备良好的数感。但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因而,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1、结合生活实际建立数感。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处处充满着与数相关的活动,因而,在认数的过程中,我有认识地按照所学数的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寻
2、找数、感知数,让他们感到数就在四周,而且每天都离不开数。如在教学认识数时,开展了“寻找我们四周的数”的活动,学生积极发言:“早晨要看手表几点起床;打要看号码;进教室要看几楼几班我们每天不和数打交道就不行”。再如教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让学生说说本人四周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本人的学号、生日、身高、体重;汽车和摩托车牌的号码、本人家的号码;到菜市场买菜,各种菜的价格;到商场购物要看商品的标价付钱,这些标价、购物的钱款都是有详细意义的数。这些数据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特别容易理解、接受,也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2、通过实践操作加强数感实践证明,学生
3、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他们正确、全面、深化地感知数、认识数。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四周,感遭到“数”的兴趣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设计一个让学生数100根小棒的游戏,看谁数得又快又好的活动。数的结果就会出现如此的情况:逐一地数;分组数;10根10根地数。数完后老师提出征询题:通过今天的数数,你觉察了什么?数感强的学生会说出:我觉察10根10根地数比拟快一些,还不容易出错。如今,老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这种对计数原
4、则的感悟进展开掘整理,让学生讨论为什么10根10根地数不容易出错?然后告诉学生,在数数的时候我们给满10根的数找一个位置,让数满10根的数都放在这个位置上,如今我们给这个位置取个名字“十位”。儿童从逐一地计数到分群计数是对数的认识的飞跃,加强了学生的数感。通过实践操作,还能够让学生可能一下一把豆子大约有多少粒?一小盒饼干大约有多少块?100张纸大约有多厚?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数感。3、处理现实征询题开展数感数学家费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理处理现实征询题,而不是单纯为了计算。结合详细的现实征询题开展学生的数感。为此,老师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
5、征询题,有认识地将现实征询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络,引导学生学会将生活中的一个征询题转化成一个数学征询题,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和数学的观点处理现实征询题,从而建构与详细事物相联络的数学模型。如在教学有关租船征询题:4人座32元/只,6人座36元/只,三年级师生共148人,如何样租船比拟合理?学生通过联络生活实际,积极考虑、讨论,得出了假设只选4人或只选6人座的,那么6人座的更适宜;假设选择24条6人座的船,其余4人租4人座的船,将更节约,更合理。这是一个数学生活化的过程,既有利于掌握好课本知识、又加强了学生的数感。总之,培养学生数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在教学工作中,老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操作、反思等活动,培养小学生敏锐准确的数感,从而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