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影响.docx(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厘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均在文 中以适当方式明确标明,并符合法律规范和厦门大学研究生学术活 动规范(试行 )。 另外,该学位论文为 ( ) 课题 (组) 的研究成果,获得 ( ) 课题(组)经费或实验室的 资助,在 ( ) 实验室完成。(请在以上括号内填写课 题或课题组负责人或实验室名称,未有此项声明内容的,可以不作特 别声明。) 声明人(签名 ): 年 f月 曰 厘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同意厦门大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 等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
2、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学位 论文 ( 包括纸质 版和电子版 ),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厦门大学图书馆及 其数据库被查阅、借阅。本人同意厦门大学将学位论文加入全国博士、 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 编出版,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 )1.经厦门大学保密委员会审查核定的保密学位论文, 于 年月 日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 ( )2.不保密,适用上述授权。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 “ V ” 或填上相应内容。保密学位论文 应是已经厦门大学保密委员会审定过的学位论文,未经厦门大学保密 委员会审定的学位论文均为公开学位论文
3、。此声明栏不填写的,默认 为公开学位论文,均适用上述授权。 ) 声明人(签名 ) : 年 月曰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扩张与银行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 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利用定性研究,本文分析 了同业业务发展的背景、当前情况以及潜在影响等。通过实证研究,本文以 2010 年第三季度至 2013年第三季度期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数据作为样本 , 根据DEA方法估计银行效率,并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加入控制变量,对同业业 务扩张对银行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验证。并在上述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未来我 国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上市商业银行发展同业业务等提出政
4、策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 1)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同业资产扩张有利 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提升,这说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优化同业资产的配置 数量和使用情况有利于商业银行效率的增加; ( 2)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同业负债的 增多会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提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同业负债呈现出 波动较大,不稳定的情况,这不利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同业负债的管理。这反映 了我国大部分上市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能力还需提升; ( 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手 续费及佣金收入 的增多可以促进商业银行效率的提升,说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 相当程度上反映了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状况,进而传导给银行效率并提升效率。
5、 但要注意创新业务不能盲目跟风。 关键词:银行同业业务;银行效率 ; DEA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studying the impact of the expansion of Chinese listed commercial banks5 inter-bank businesses on the eflRciency of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This study combines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gether. In the aspec
6、t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inter-bank businesses background,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tential impact.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data during the third quarter, third quarter 2010 to 2013. And according to the DEA method, estimate bank efficie
7、ncy and use panel data analysis methods to check the effect of the expansion of inter-bank businesses on the efficiency of listed commercial bank. Based on the above empirical test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bank business, the paper make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the listed commerc
8、ial banks inter-bank business. This paper comes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I. Chinese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expansion of the inter-bank businesses will help enhance Chinas listed commercial bank5s efficiency :when the first difference of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in inter-bank assets accounted f
9、or an increase of one unit system value, the bank performance improves 0.1773 units of value from the regression data ; II. Chinese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raise inter-debt will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listed banks, when Chinas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inter-bank liabilities to total liabil
10、ities increased by one unit when the proportion of the value of bank perfonnance will drop 0.1062unit value; III. Unit value of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increased fee and commission income can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while fee and commission of listed c
11、ommercial banks to increase the value of a unit, the performance of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have increased by 0.0085. Key Words: Inter-bank Businesses; Bank Efficiency; DEA 胃 一 $绪论 . 1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第二节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3 第二章文献综述 . 5 第一节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5 第二节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0 第三节研究评述与本文所做的改进 . 13 第三章银行效率的 DEA评价方法
12、. 15 第一节银行效率评价方法 . 15 第二节 DEA分析方法 . 19 第四章研究设计与样本描述 . 24 第一节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24 第二节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27 第三节统计描述 . 29 第五章实证结果与分析 . 37 第一节面板数据实证结果 . 37 第二节实证结果分析 . 39 第六章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42 第一节研究结论 . 42 第二节政策建议 . 45 第三节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47 参考文献 . 49 致谢胃 . 53 CONT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 . . . 1 Section 1 Research
13、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1 Section 2 Research Methods . . 3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 . . . 5 Section 1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 5 Section 2 Domestic Literature Review . . 10 Section 3 Comments and Improvements of This paper . 13 Chapter 3 DEA Bank Efficiency Evaluation Method . . 15 S
14、ection 1 Bank Efficiency Evaluation Method . 15 Section 2 DEA Analysis . . 19 Chapter 4 Research Design and Samples . .24 Section 1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Research Hypothesis . 24 Section 2 Model Design and variable selection . . 27 Section 3 Descriptive Statistics . . . . .29 Chapter 5 Empirical
15、Results and Analysis . 37 Section 1 Empirical Results of the Panel Data . . . . 37 Section 2 Empirical Analysis . . . 39 Chapter 6 Conclusion and Implication . . . . 42 Section 1 Conclusion . . . . . . . 42 Section 2 Policy Recommendation . . . 45 Section 3 Limitation of Research and Prospect . 47 R
16、eference . . . . . . 49 Postscript . . . . . . . 53 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一基于 DEA与面板数据的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银行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为资金融通,以金融业同业机构为客户和合作对象 开展的业务、 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近年来兴起的一项业务,业务对象逐步扩展至证券、基 金、信托、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业务范围从传统的同业存放、同业拆借逐 步衍生出各种创新业务,包括:代理同业资金清算、同业存放、债券投资、同业 拆借、外汇买卖、衍生产品交易、代客资金交易和同业资产买卖回购、票据转贴 现和再
17、贴现等业务。而在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中,同业资产业务主要指存放同 业、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以及拆出资金。同业负债业务包括同业存放、同业拆入和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具体见表 1-1。 表 1-1:上市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同业负鲴 m 科目 定义 备注 同业资产 存放同业 商业银行存放在其他金融机构和非 金 融机构的存款 资金清算需求、部分盈 利性需求 买入返售 按返售协议约定先买入再按固定价格 返售的证券等金融资产所融出的资金 债券、贷款、票据、受 益权等为标的资产的返 售 拆出资金 金融机构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而 进 行短期借出资金,无抵押物 资金在同业拆借市场融 通 同业负债 同业存放 其他银行和非
18、银行金融机构存放在 商 业银行的存款 以第三方存管资金为主 同业拆入 金融机构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而进 行的短期借入资金,无抵押物 同业拆借市场拆入 卖出回购 按回购协议卖出票据、证券、贷款 等金 融资产所融入的资金 偾券、贷款、票据、受 益权等为标的资产的返 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宏观环境复杂化,信贷规模趋紧,市场利率化进 程加快,银行机构竞争优势差异化显著,盈利压力增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 1张伟 .银行同业业务 -虚实背后的风险 m.金融博览, 2013 (8): 52 53. 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一基于 DEA与面板数据的研究 家商业银行纷纷转变业务模式
19、,以同业资产业务为主,规模不断增长。根据中国 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2013显示: 2012年银行业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 均大幅增长。截至 2012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同业存放 10. 06万亿,同比增 长 26. 35%;买入返售资产 7. 5万亿元,同比增长 55. 2%;同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 达到 15.13%,比年初上升 1.8个百分点。同业业务成为当前银行金融机构的重 要利润来源,在银行的各类业务中扮演着越来 越重要的角色。 伴随银行同业业务扩张,随之而来的就是风险的增大。原先传统的同业业务 在银行的业务体系中只承担着流动性管理的职能,但近几年由于商业银行受到表 内资产、信贷规模
20、的限制,在资产中大量配置票据、信托受益权等非标信贷资产, 同业业务规模的增长速度剧增。各家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性质已经从最初的调整 自身头寸,调节流动性转变为更具有投资性质的资金拆入与拆出活动。而各种资 金的拆入与拆出活动难以在报表内显示,缺乏透明度,潜藏着各种风险。如避幵 信贷规模管制,派生存款;为落后产能提供违规资金;金融机构之间风险 “ 传染 性 ” 增强。 2013年 6月份的 “ 钱荒 ” 恰恰是银行同业业务急剧扩张所带来的一 个风险缩影:资金空转。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会弱化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 能力,实体经济得不到资金支持,难以发挥支撑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些己经引起 了监管层的高度关
21、注。2012年 9月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同业代付业务 管理的通知,规定银行开展同业代付业务必须遵循 “ 三真实 ” 原则; 2013年 3 月末,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这 份 “8 号文件 ” 侧重对银行理财产品在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领域的投资行为的 监 管。 二、研究意义 经过近几年的业务发展,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模式不断创新,给各家商业银行 带来较高的资产收益水平,对于商业银行竞争能力的提升有着特殊的贡献。但是 无限制地扩张,拆短借长、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期限错配,商业银行极易陷入流动 性危机的泥潭。资金脱离实体经济一味在金融体系内 “ 空转 ” 不符合当前我国
22、经 济发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关注同业业务的不规范扩张 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我们更应当关注在正确监管的情况下, 如何适当地发展同业业务。因为同业业务创新从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 商业银行, 2 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一基于 DEA与面板数据的研究 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寻求产品创新、摆脱存贷款息差收入和传统中间业务盈利 模式的现状。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同业业务与银行效率之间的关系。寻求同业业务 的恰当规模与银行效率之间的匹配关系,对于未来银行在适当的范围内发展同业 业务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当前对于银行同业业务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同业业 务对于银行
23、风险承担的影响;其次,对银行效率的研究也极少把同业资产的扩张 纳入考虑范围,主要以总资产、所有者权益、营业费用的投入为主。因此,本文 首次把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扩张与银行效率联系起来,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 究。 本文拟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DEA)对我国 16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 率进行估计,利用面板数据方法分析同业业务扩张与银行效率之间的关系。并通 过研究同业业务的恰当规模和扩张程度,为我国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未来进一步 规范和完善同业业务,提升银行业监管层的监管效率,合理控制商业银行风险提 供合理建议。 第二节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
24、法,以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 同业资产与同业负债为切入点,通过对 2010年第三季度至 2013年第三季度披露 的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各项季度数据为研究对象,检验同业业务扩张对银行效 率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的研究思 路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本部分主要回顾国内外对银行同业业务相关方面的文献、 银行效率的实证研究、 DEA分析方法的研究历程等。对银行同业业务的研究现 状、 银行效率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现有的研究状况进行评述,为后文的实证研 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银行效率的 D
25、EA分析方法。本部分主要介绍商业银行的效率评价方 法,并针对本文选取的数据包络分析 DEA方法进行介绍。 第四章:研究设计与样本描述。本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假设、实证检验 3 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一基于 DEA与面板数据的研究 方法与模型、变量设计,样本的选取与标准,说明数据来源,并对模型进行描述 性统计,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奠定基 础。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本部分通过面板数据计量模型验证同业业务扩张 与银行效率之间的相关性。然后根据得出的相关性分析同业业务扩张与银行效率 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本部分针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 分析实证结果
26、的原因,并揭示其经验及意义,并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 政策建议。同时,总结本文的不足,并提出未来对该领域研究的展望。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近年我国上市股份制商业银 行同业业务的扩张与银行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1) 文献分析方法。本文将对已有的国内外针对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相关 研究现状、商业银行效率评价研究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DEA)的相关文献进 行归纳总结,对国内外关于银行同业业务、银行效率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学术 论点进行介绍与评价,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2) 描述统计方法。本文将对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同业资产与同业负债 规模、估计的
27、银行效率值、同业业务与银行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描述性统计。 (3) 实证研究分析方法。本文将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DEA)以及面板数 据回归分析方法验证银行同业业务扩张与银行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利用数据包 络分析方法 ( DEA)估计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效率值,再运用面板数据方法分 析银行同业业务扩张与商业银行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 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4 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一基于 DEA与面板数据的研究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本部分主要针对国外研究学者对于银行同业业务、银行效率以及数据包络分 析方法 ( DEA)的研究
28、理论进行概述,为后文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一、银行同业业务研究 银行同业业务在西方的发展较早,因此相关的研究相对成熟。 怀特 尤金 1认为 “ 超级银行 ” 、 “ 全能银行 ” 将是银行业务发展的新方向, 在这种趋势中,银行业自身发展多样的金融业务或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 作将是实现这种目标的手段。同时,怀特 尤金认为商业银行开展具体业务不必 然招致风险,而是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来影响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 及其风险承受能力。 国外对于银行同业业务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将银行同业业务与风 险相联系,研究银行同业业务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另一类研究侧重是否应发 展银行同业 业务。
29、 () 银行同业业务与系统性风险 Je.an-charles-rochet和 Jean Tirole (1996)认为银行同业业务在没有被 担保和被保险的情况下,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George Sheldon和 Martin Maurer(1998).对瑞士银行同业市场数据的研究, 发现在 1987-1995年间,银行同业业务市场存在系统性风险,并对瑞士的银行系 统产生一定的威胁。 Simon J. Wells (2004)研究显示在银行同业业务市场中,尽管单个银行的 破产不会导致系统内其他银行发生严重破产事件,但其严重程度取决于银行间市 场对资本的控制能力。研究还显示当系统风险 “ 传染
30、 ” 时,连环效应的结果有赖 于银行同业贷款违约损失率的水平。 C Upper和 A worms (2004)对德国银行同业间市场的风险进行研究,认为 在缺乏保障机制的情况下,银行间市场业务的发展会使银行间风险具有 “ 传染性 ” 。 hite Eugeue-Before the Glass Stegall Act: An Analysis of Investment Banking Activities of National Banks Exploration Economic History 5 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一基于 DEA与面板数据的研究 即使设置了机构间
31、的互相担保,也只会降低而不会消除银行间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G lori, S Gafarey, FG Padilla (2006)模拟银行同业市场间面临流动性 短缺的风险,检测两种不同银行系统 均质化银行系统和异质化银行系统的表 现。在异质市场中,连锁效应会发生;而银行系统的相对稳定性会使银行同业市 场在传导风险的同时又能提供一定的稳定性,这就使均质化银行系统扮演了两种 角色 稳定器和传导器。 H Degryse和 G Nguyen (2007)通过研究银行同业市场数据来判断 1993-2002 年间比利时银行系统的传染风险。他们发现当各银行间的关系从相对均衡朝多层 次资本分散时,即资金相对不
32、集中于固定的银行系统间,会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影 响和传染程度。 F Allen, E Carletti, D Gale(2009)则研究了银行同业市场的流动性和央行 的干预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当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时,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 操作来重新分配,只是这个分配受到约束。 JF Cocco, FJ Gomes, NC Martins (2009)研究了在银行同业市场间拥有以 下“ 联系 ” 可以确保银行在面对如交易成本增加的市场冲击时足以抵御流动性风 险:有较多的存款储备并且比较容易获得借款;有较多不良贷款的中小银行因无 法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必须较多依靠关系来获取流动性;较少关联流动性的银行
33、 间较易建立上述联系。 PEMistrulli (2011)利用最大煻的方法测量了银行间同业市场的风险传染 性,结果表明在特定情况下,即银行间市场的关联结构、银行间风险和资本的回 收率都给定的情况下,最大熵的方法高估了风险的传染性。 (二)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 波士顿咨询公司通过研究认为商业银行的风险边际效益的增加不是通过银 行业扩大规模造成的 ,运用先验防范措施商业银行可实现风险的降低 。 w h i t e (1999)通过对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的研究,否定了商业银行开展同业业务会 导致系统性风险的传统观点,并形成了 “ 怀特报告 ” 的主要内容。该报告对美国 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
34、出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陈博 .基于 SWOT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研究 M.长安大学, 2011. 6 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一基于 DEA与面板数据的研究 安德斯 Uanders和沃尔特 Walter (2004)研究了各种金融业务之间风险的相 关系数发现处于较低水平,得出要促进金融混业经营。 Roye价 iith和 Ingoffazton (2005)等对混业经验对银行效率的进行研究后认为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进 行混业经验会来带来规模报酬增长的良好结果。 从上述对国外关于银行同业业务相关方面的研究综述中可以发现,研究焦点 主要集中在银行同业业务的发
35、展以及其风险 “ 传染 ” 特性,银行同业业务与银行 效率的关系研究是缺失的。 二、银行效率研究 对于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以规模经济和范 围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到 20世纪 90年代后,研究则主要集中于生产效率、银 行X效率。对银行效率规模经济的研究在 20时机 30-50年代较为集中,且以美 国的学者为主。 20世纪 80年代至 90年代初,随着金融创新的活跃,对于范围 经济的研究逐渐兴起。经济学家 Berger和 Humphrey (1994)通过实证认为银行业 的范围经济效率很小,最多通过生产多样化的产品使成本降低 5%。到 20世纪 90 年代初,经济学界开
36、始将 X效率应用于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此外关于影响银行 效率的因素,国外研究普遍得出以下结论,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 )内部因素 1. 治理结构 Shleifer和 Vishny (1986)研究发现相对集中的治理结构会促进实体价值 的提升。因为外部存 在较大的实际控制人时,内部管理者会降低自己没有勤勉尽 责的概率,这样股权结构的相对集中与银行效率呈正相关。 2. 产权结构 传统观点认为,国有性质银行与私营性质银行的效率相比会处于劣势。 Sathye (2003)在对印度的银行业调查后证实印度国有银行在整体和人均的盈利 能力方面均远落后于私营银行,并且还有较高的不良贷款率; Hasa
37、n and Marton(2003)对匈牙利银行部门进行研究发现,外资所有权比例越高,该银行的 效率也越高。 但也有持相反观点的, Fries和 Taci (2005)通过对 15个国家的银 行样本进 7 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一 *于 DEA与面板数据的研究 行研究并得出结论,认为并无明显证据能够证明私营银行或者外资银行的效率较 高 。Bonin (2007)采集 11个国家银行样本数据,发现银行效率的提升与私有化 并无必然联系。 (二)外部因素 1. 外部风险 Cebenoyan (1993), Elyasiani (1994), Berger 和 DeYongb(1
38、997)和 Change (1999)将风险因素作为外生因素考虑,例如坏账损失准备、不良贷款等因素, 他们都认为银行效率水平与风险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 2. 外部监管 国外研究学者运用前沿分析方法针对银行效率在金融管制发生前后的趋势 走向来研究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称挪威银行在金融管制放 松后效率有所提升;土耳其银行在宽松金融环境下效率也有提高。但也有持相反 观点的 ,20世纪 80年代美国银行的效率并未在放松金融监管后得到提升。因此, 金融管制是否会对银行效率产生正面影响还取决于放松管制前金融行业所处的 发展阶段。 三、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DEA 对银行效率研究 Ch
39、arnes (1978)在 Farell (1957)提出效率概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数据 包络分析方法 ( Data Envelopment Anaylysis,DEA)。 DEA最初是用于评估公共 部门和非盈利部门的效率。在 Sherman和 Gold (1985)首次使用 DEA对一家银 行的分支机构之间效率进行评估后,随着 Yue (1992)等人运用 DEA, DEA更广泛 被用于银行效率的评估。 由于研究起步较早,国外学者已经就运用 DEA方法分析商业银行效率形成较 成熟的派别,对商业银行的投入、产出概念做出以下分类: () 生产法 生产法 ( Production Approach
40、, PA)中,银行被定义为存款账户和贷款服 务的生产者。投入项目包含资本或者劳动力,不包含利息费用。产出则用账户服 务和交易的数量来表示,不采用货币衡量。模型具体特点如表 2-1所示: 8 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一基于 DEA与面板数据的研究 表 2-1:基于生产法 ( PA)下的 DEA效率模型 作者 投入项 产出项 Sherman & Gold (1995) 劳动力、资本 交易数量 Ferrier & Lovell (1990) 员工人数、固定资产投入成 活期、定期存款数量;住 房、 本、其他非利息费用 商业贷款数量 (二)中介法 中介法 ( Intermediati
41、on Approach, IA)则将银行视为中介者,一方面银 行以存款的形式筹集资金,另一方面以贷款的形式放出资金获取收益。在这种方 法下,又分为以下几种投入、产出分类。 表 2-2:基于中介法 ( IA)下的 DEA弟 :率模型 作者 &A项 产出项 Rangan 等人 (1988) 劳动力、资本、购买资金 贷款数量、活期存款、定期 存 款 Aly 等人 ( 1990) 购买资金、员工、可贷资金 定期存款、贷款数量 Berger & Humphrey (1991) 劳动力、购买资金、资本 存款数量、贷款数量 Yue(1992) 利息费用、非利息费用、存款 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总贷 款 (三
42、)资产法 主张资产法 ( Asset Approach, M)的研究者也认为银行在经营活动中扮演 中介者的角色。唯一不同的是该方法的支持者认为银行的产出应该是资产负债表 中的资产项目,如贷款金额、证券投资金额。 表 2-3:基于资产法 ( AA)下的 DEA弟 :率模型 作者 &A项 产出项 Elyasiani & Mehdian(1990% 1992) 大额存单、定期存款 .、储蓄及 活期存款 投资、贷款 English 等人 ( 1993) 存款、员工、购买资金 贷款、投资 (四) 价值附 加值法 价值附加值法 ( Value-Added Approach, VAA)是生产法的变形。该方法的 支持者认为高产出必须有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高价值的创造行为如吸 收存款、发放贷款等都被视为产出,都用货币资金加以衡量。劳动力、购买资金 9 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一基于 DEA与面板数据的研究 等被视为投入。 表 2-4:基于价值附加法 ( VAA)下的 DEA效率模型 作者 狀项 产出项 Berg 等 (1993) 每年人工时间、物质资本、分 支行数量 存款、贷款 第二节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与国外较丰富的银行同业研究相比,我国因开展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较晚,相 关的研究并不丰富。对于引进银行效率研究和非参数数据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