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理论考试复习指南.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184654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理论考试复习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咨询师理论考试复习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理论考试复习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理论考试复习指南.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现象即行为规律的科学。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 冯特 1879年,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行为主义 华生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S(刺激)-R(反应) 环境决定论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人本主义心理学 罗杰斯和马斯洛 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人本主义认为:需要与动机、价值与尊严、自我实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组成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从功能上,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支配

2、感觉和运动器官自主神经系统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由脑干、间脑、小脑、端脑组成。(最古老的部位,维护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又叫延髓)、桥脑和中脑组成。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外侧裂、中央沟等为界线可以分为四个叶: 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枕叶以视觉功能 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

3、。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两者成反比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对暗适应:感受性提高;对光适应:感受性降低戴上红色眼镜可以保护对暗适应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视觉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也叫光波锥体细胞 强光下起作用 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明视觉 杆体细胞 对弱光敏感 只能分辨明暗和轮廓 暗视觉彩色有色调、明度、饱和度;灰只有明度这一种特性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别来“辨认”颜色的,现在是明度相同而色调不同的颜色,他就分辩不出来了;色盲靠知觉变色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男孩 外祖父

4、妈妈 女孩 外祖父 爸爸 男孩比女孩多声音(心理) 声波(物理)音调频率;响度振幅;音色波形嗅觉(最古老的感觉)舌尖 甜 舌边前 咸 舌边后酸 舌根 苦 痛觉遍布全身,是内部和外部感觉,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性作用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高于感觉。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影响。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和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的特性叫知觉的恒常,简称常性。知觉的理

5、解性: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理解性。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可以借助的线索包括计时器、自然界昼夜交替、四季周期性变化、人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周期性变化。在估计时间的准确度上听觉最高,视觉最低,触觉居中。对所发生的事件把持的态度,以及它所引起的情绪也影响对时间的估计。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很难被纠正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的种类(内容分为5种): 形象记忆: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 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事件和记忆 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

6、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语义记忆:对语词概括的多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是否意识到:外显记忆(有意识)和内隐记忆(又称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是否加以陈述: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记忆:识记、保持、回忆(再现)、再认艾宾浩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遗忘先快后慢表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表象的特征: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可操作性、概括性瞬时记忆:容量大,9个以上字母。图像0.251秒,声像超1秒短时记忆: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特点: (2)语言文字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视觉记忆的形象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也有少

7、理的语义记忆。 (3)短时记忆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可被意识到。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还是数量都是无限的。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造成,或因干扰造成。干扰分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和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系列位置效应: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辐合思维(求同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沿着不同方向探索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

8、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迁移的作用;原型启发的作用;定势的作用言语活动包括说、听、写、读等几种不同的形式运动性言语中枢布洛卡中枢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受到损伤。表达性失语症表现为说话迟钝费力,不能说出连贯流畅的语言,但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而且病人还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还能写字,还能认字听觉性言语中枢威尔尼克中枢顶叶、枕叶、颞叶交会处的颞上回受到损伤接受性失语症会影响到患者的言语听觉,听觉正常,仍能听到声但却不能分辩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视觉性言语中枢位于顶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主管阅读失读症受到损伤,能看到字词,不能理解

9、字词含义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是主管书写功能的。失写症受到损伤,其他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意识的形态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特殊意识状态:睡眠和梦非快速眼动期4个阶段:约90分钟,第一阶段易被外界刺激惊醒;第二阶段很难被叫醒;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眼球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出现,持续5-10分钟梦有很多特点:如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等。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广度,又叫注意范围: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的把握对

10、象的数量。注意分配的条件:1、非常熟悉的,甚至达到了自动化程度;2、应该有内在联系;3、两种活动如果是在同一感觉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的话,这两种活动也很难做到注意分配。按需要产生的角度分: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又叫获得性需要)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护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由生理需要引起来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叫内驱力,或叫驱力,它是生理性的动机;能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诱因;情绪也具有动机的作用。需要的层次理论: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类

11、最高层次的需要。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又叫生长需要。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美-詹姆斯: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情绪的认知理论:美沙赫特:情绪的产生式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决定作用。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的状态,通常叫做心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个体对应急事件做出的反应叫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强

12、烈和持久的应激反应会损害人的工作效能,还会造成对许多疾病或障碍的易感状态,在其他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人患病。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勒温-动机的冲突一般有4种形式:双趋式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意志品质: 自觉性:自觉地,独立判断,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果断性:迅速地,当机立断,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坚韧性:坚持不懈,相反的品质是虎头蛇尾和执拗。自制性: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相反的品质是怯懦和任性。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

13、类型的差异;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气质类型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维度:不稳定、外倾的胆汁质;稳定、外倾的多血质;不稳定、内倾的忧郁质;稳定、内倾的粘液质。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麦独孤:本能心理学家,著有社会心理学导论。F.H

14、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G.W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社会行为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竟争以及群体的决策行为。勒温:B=f (P , E ) 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霍兰德: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哲学思辨: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价值中立原则(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

15、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如劳动教养制度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按角色的功能,社会角色可以分为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前者主要是追求效率,后者主要

16、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角色失调4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罗杰斯: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我是谁不重要,我认为我是谁才重要)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内在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怎样认识自己。通过维持内在的一致性,自我概念实际引导着个体的行为。自己我概念形成与发展三阶段: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影响自尊的因素:1、家庭中的亲子关系2、行为表现的反馈3、选择参与和扬长

17、避短4、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的进行社会比较。印象管理社会交技巧:1、 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4、投其所好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个体归因三原则:1、不变性原则2、折扣原则3、协变原则影响归因的因素:1、社会视角2、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内、外归因自我防卫策略)3、观察位置4、时间因素(随着时间转移,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归因高高高刺激客体低低高行为主体高低低背景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

18、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较低层次。亲合起源于依恋影响亲合的因素:情境因素、情绪因素、出生顺序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和期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侵犯行为的构成:伤害行为、侵犯动机、社会评价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1、情绪唤起水平2、道德发展水平3、自我控制能力4、社会角色与群体5、大众传媒的影响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自然环境、社会情境、时间压力、利他对象的特点)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1、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

19、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2、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嫉妒情绪的特点: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3、 羞耻 4、内疚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态度成分(ABC模型):A、情感 B、行为倾向 C、认知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1、传递者的威信2、传递者的立场3、说服的意图4、说服者的吸引力情境方面的影响因素:1、预先警告2、分心3、重复态度转变理论:海德的平衡理论,个体(P)、他人(O)、另一个对象(X)三种关系 从各方

20、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则存在平衡状态。常用态度测量方法: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沟通的主要功能: 1、 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2、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3、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4、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5、沟通能协调群体内的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虚拟沟通的进程主要受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所左右和引导。面部表情:一般情况下,人们的面部表情是一致的,均与其内在心态对应。但在特殊下,个体的目光与面部表情会出现分离,此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

21、目光,而非面部表情。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个体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身体接触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人际距离:1、公众距离2、社交距离3、个人距离4、亲密距离自我暴露:在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探测器”自我暴露从浅到深:情趣爱好方面-态度-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隐私方面追求快乐和幸福是人生活的根本目的。(亲子、夫妻、亲密朋友)人际吸引: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影响喜欢的因素:熟悉与

22、邻近;相似与互补;外貌;才能;人格品质(是影响喜欢的最稳定因素之一)。从众: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影响从众的因素:群体因素;个体人格因素;情境的明确性;其他因素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象在场和隐含在场。社会促进有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两种形式。社会懈怠也称社会逍遥。塔尔德的“模仿律”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被模仿:1、下降律;2、几何级数率;3、先内后外律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1、 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

23、明显的影响。2、 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那么暗示效果就明显;被暗示者的年龄、性别与暗示的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3、 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且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爱情: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1、依恋2、利他3、亲密印度学者古普塔:夫妻结婚5年后,彼此情感不断减少。婚姻行为决定于婚姻动机。婚姻一般来说有三种,即经济、繁衍和爱情(包括性)。现代社会,爱情第一,繁衍第二,经济第三 第 三 章 发展心理学知

24、识心理发展的性质: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规律性心理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不是随年龄增长而匀速前进的。婴幼儿期和少年期)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华生。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的理论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班都拉)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维果茨基创立文化历史理论。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皮亚杰4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图式,同化、顺应

25、和平衡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化皮亚杰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2、 前运算阶段(2-6.7岁)泛灵论、自我中心主义、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3、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可逆性4、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及以后)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进行假设-演绎推理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又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人的心理危机是个人的需要

26、与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故称心理社会危机。游戏是幼儿期儿童主导活动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1、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2、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3、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1、 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2、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3、 是幼儿之间的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4、 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1、 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较迅速2、 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3、 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幼儿记忆策略: 1、 基本上没有记忆策略。5岁以前儿童难以运用记忆策

27、略2、 经指导能够运用记忆策略。5-8.9岁儿童自己不太会主动运用记忆策略3、 主动、自觉地运用记忆策略幼儿思维具有两大特点:1、具体形象性思维2、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幼儿期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两个主要发展趋势:1、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2、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高自尊与以后对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有关)影响儿童自尊因素:1、父母的教养方式2、同伴关系因素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3-4岁,反抗对象,父母童年期的学习特点: 1、 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2、 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3、 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4、 “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

28、本的学习任务5、 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发展: 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其思维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是思维的主导类型发生质变的过程。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在9-10岁,即小学中年级阶段。思维形式的发展: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词语概念的发展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三阶段划分:1、直观形象水平(直观形象特征)2、形象抽象水平(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本质特征)3、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推理能力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类比推理能力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低

29、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新的思维结构形成:1、掌握守恒(8.9-10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2、形成守恒概念(恒等性,可逆推理、两维互补)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1、受欢迎的儿童 2、不受欢迎的儿童3、受忽视的儿童。青春发育期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1、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2、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3、 心理闭锁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4、 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情绪变化:青春期早期,情绪状态下的积极方面较少,消极情绪较多;情绪的稳定性较差,起伏变化较多情绪变化的特点:1、烦恼增多2、孤独感、压抑感增强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

30、特点:独特自我、假想观众第二逆反期:1、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3、观念上的碰撞;反抗体对象是父母青年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二元论阶段2、相对性阶段3、约定性阶段辨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影响青少年辨证逻辑思维发展的因素:1)领会和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刻性和系统性2)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3、个体思维品质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自我概念的特点: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自我概念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中年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1、思维的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相对性,变通性,实用性)2、辨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形式逻辑思维具有严格的规律性)中年

31、期的人格特征:(一)中年期人格结构的稳定性(二)中年期人格的成熟性:1、内省日趋明显2、防御机制日趋成熟3、为人处世日趋圆通(三)中年期性别解色日趋整合“完美人格”老年期的认知变化:1、 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感知觉是衰退最早、变化量明显的心理活动)2、 老年期的记忆减退特点:1、老年人记忆衰退的年龄趋势2、老年期记忆衰退的特点3、老年人的主要记忆障碍1)信息提取困难2)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3)较少主动地运用记忆策略和方法)4、对老年期记忆减退的解释(加工速度减慢、工作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变小)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1、不安全感2、孤独感3、适应性差4、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5

32、、回忆往事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由于相当多的精神障碍,目前尚不能找到器质性损害的证据,只以暂时将它们称为脑功能键性障碍。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已经放弃使用精神病一词,只保留精神病性作描述之用。而且,精神病性也只能用于描述存在下述症状的情况:幻觉;妄想;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并非由于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紧张症性行为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固着:合理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的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的条件。发展“固着”会造成未来人格的异常;焦虑:“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压抑: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

33、服、压抑非理性冲动。行为主义的解释: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产生由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他说,“引起机能性神经障碍的两个条件,一个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中的艰难相遇,即这两个过程的冲突:另一个是强有力的、异乎寻常的刺激。这两个条件也正是构成人类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认为在心里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存在焦虑”是“存在”和“责任”的冲突。心理学的区分原则(郭念锋):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3、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常见心理异常的主要症状,是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基础

34、知识。精神科医生运用这些知识,是为了诊断精神障碍和进行治疗;心理咨询师了解这些知识,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以便在必要时将精神障碍患者转诊给精神科医生。认知障碍:1、 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2、 内感性不适:不明确,不具体的不舒适感知觉障碍:错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偶有错觉发生,但经现实验证后,可加以纠正。精神疾病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错觉常带有恐怖性质。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根据感觉器官不同:幻听(言语性幻听: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幻视、幻嗅、幻

35、味、幻触、内脏性幻觉(具体,明确的异常知觉)幻听最常见,其次是幻视按体验的来源:真性幻觉、假性幻觉按产生的特殊条件:功能性幻觉(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同时存在、同时消失)、思维鸣响(又称思维回响,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心因性幻觉(强烈精神刺激引发的,如应激)思维障碍:1、 思维形式障碍A、 联想障碍1) 思维奔逸:(意联、音联、随境转移)-躁狂或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2) 思维贫乏:简单,语速不减慢-精分3) 破裂性思维:语词杂拌 -精分4) 思维不连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时5) 思维插入:患者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意外联想,有不自主感,

36、认为不是属于自己的。6) 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来自外在。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脑内,内容往往杂乱多变,与周围环境无任何联系。突然出现,迅速消失。B、思维逻辑障碍:思维内容障碍:1、 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妄想分为: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2、 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3、 超价观念自知力障碍: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绪障碍:1、 情绪高涨2、 情绪低落:愉快感缺失、自我评价过低,自信不足,自罪、可有自杀企图和行为3、 焦虑:没发生刺激事件之前,缺乏充分的事

37、实根据和客观因素的情况下弗洛依德:1、客体性焦虑(恐惧)原发的客体性焦虑(焦虑),继发的客体性焦虑(恐惧)2、神经性焦虑(无意识里的焦虑,造成成焦虑的威胁来自本能冲动)3、道德性焦虑,危险来自超我,耻感和罪感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绪障碍:情绪淡漠: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精分晚脑器质性损害的情绪障碍:易激惹:因一些细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持续时间短暂意志行为障碍:1、意志增强:意志活动增多2、意志减退:意志活动减少3、精神运动性兴奋:兴奋常区分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两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运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维、情绪活动协调一致,并且和环境协

38、调一致、有目的、可理解的-情绪性精神障躁狂发作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不协调。动作杂乱无章,动机和目的性不明确,使人难以理解。-精分青春型或紧张型4、 精神运动性抑制:违拗(主动性违拗)、缄默、刻板动作、模仿动作、强迫动作常见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衰退,发作期自知力基本丧失)、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两周内急性起病,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在2-3月内可完全恢复)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抑郁发作(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双相障碍(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持续性心境障碍(持续性并常 有起

39、伏的心境障碍,发作极少严重到足以轻躁狂,甚至不足以达到轻度抑郁)神经症:(主客观部分背离)5个特点:1、意识的心理冲突2、精神痛苦3、持久性4、神经症妨碍着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5、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心理冲突的常形:1、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2、有明显的道德性质心理冲突的变形:1、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1分2分3分三项得分相加后计算总分:3分,不是神经症;4-5分,可疑神经症;6分及以上,神经症。病程短程(小于3月)中程(3个月到1年)长程(1年以上)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可自己摆脱)中度(须别人帮助才能摆脱)重度(几乎完全无法摆脱)社会功能工作学习交往轻微妨碍工作

40、学习交往效率明显下降,部分工作和避免某些社交不能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完全回避应激相关障碍:急性应激障碍:遭受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病程为数小时至数天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从创伤到发病间的潜伏期可从数周到数月不等(1个月以后出现,即判断为)主要表现:1、 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闯入性重现(闪回),频频出现的痛苦梦境,面临类似空难境遇时的感到痛苦2、 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又叫心因性遗忘、动机性遗忘)3、 在麻木感和情绪迟钝的持续背景下,发生与他人疏远,对周围环境漠无反应、快感缺失、回避易联想起创伤经历的活动和情境4、 常有植物神经过度兴奋,伴有过度警觉、

41、失眠5、 焦虑和抑郁与上述表现相伴随,可有自杀观念和意向人格障碍是在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因素造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偏离社会文化背景,并给个体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心理健康不健康:许又新三类标准: 体验标准指;操作标准;发展标准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心理不健康的分类:一般心理问题满足4条件:1、 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2、 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

42、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 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护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 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综上描述,如下定义: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理问题满足4条件: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内心冲突是常形的。在不同的刺激作用下,求肋者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2、从

43、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综上描述,如下定义: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理问题,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冲突是常形的,持续时间限在半年之内

44、。临床上,社会功能破坏程度 ,也可以作为参考因素予以考虑。如果在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后的一年之内,求助者在社会功能方面出现严重缺损,那么,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应作为可疑神经症或其他精神障碍对待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内心冲突是变形健康心理学:心理学借助”现代医学模式”,主动介入医学领域的结果。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大致有五个方面:1、 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上中的心理学问题2、 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3、 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4、 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5、 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1、 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2、 把注意力从

45、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3、 情绪低落4、 时间感觉发生变化5、 精神偏离日常状态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压力源分:生物性压力源(直接影响主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精神性压力源(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错误认知,不良经验,道德冲突及不良个性心理特点)、社会环境性压力源(纯社会、自身状况,社会交往)压力种类:1、 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2、 叠加性压力1) 同时性叠加压力:同一时间里,“四面楚歌”2) 继时性叠加压力: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破坏性压力: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战场疲劳症,女性被强暴变得呆痴、记忆丧失等)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灾难征

46、候群,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恢复期、康复期;压力的适应:警觉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在适应(应对)压力所经历的上述三个阶段,统称为“一般适应症候群”。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限制性观点: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2、时间上的限制3、感情限制4、咨询目标限制动力学观点:力比多是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动力,本能有二,性本能、营养本能心理咨询的分类: 按时程分类:1、短程心理咨询(1-3周)2、中程心理咨询(1-3个月内完成咨询)3、长期心理咨询(3个月以上)对3岁以前的婴儿来说,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是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儿童心理障碍的内容与形式并不十分复杂,但由于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通过丰富的语言来宣泄内心的压抑,所以心理障碍更多以行为障碍为主,如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攻击或退缩等行为。这段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多与家庭教养方式、与父母关系状态有关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性别认同、性冲动、性好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