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花滩中学2015_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花滩中学2015_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花滩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一选(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冰雪融化,种子萌发B旭日东升,夕阳西下C百花盛开,硕果累累D狗急跳墙,大雨如注2下列花中,是生物的是()A绸缎上盛开的牡丹花B干制的菊花C田野里的山丹丹花D夜空中绽放的礼花3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该诗句中所提到的生物的生存环境是()A水中、空中B水中、陆地C陆地、空中D不能确定4显微镜在对光时应选用()A高倍目镜B低倍物镜C低倍目镜D高倍物镜5对于生活在草原上的羊群而言,下列因素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A温度B牛C牧草D马6一台显微
2、镜,使用目镜的放大倍数是5,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则观察到的物像的放大倍数是多少?()A15倍B5倍C50倍D10倍7深秋季节,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树叶()A先变黄B稍晚变黄C同时变黄D不变黄8.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这一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光照影响了桃花盛开B人为控制桃花盛开C品种不同D温度影响了桃花盛开9袁隆平被称之为“什么之父”?()A微生物之父B细胞学之父C杂交水稻之父D克隆人之父10极地狐和大耳狐的耳朵大小明显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水分B温度C光照D空气11据你所知,下列哪种环境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能最丰富()A热带雨林地区B干旱沙漠地区
3、C终年冰冻的极地D幽深的深海处12下列现象中,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A汶川地震B温室效应C海啸D恐龙灭迹13地衣分泌的一种物质可使不同的岩石不断风化,最终形成土壤,这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改变生物14将写有“P”字的透明玻片置于显微镜下低倍镜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是()AbBdCqDp15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因多于一般平原地区的人,与此相关的生态因素是()A阳光B空气C紫外线D水16森林林冠对降水的截流一般为15%30%,林下藓苔,枯枝落叶对降水可再次截流,并且森林土壤具有较高的水分渗透性,据研究,某地一个森林覆盖率高的区域,在干
4、旱季节,其枯水流量较无林区域高4倍左右,这直接说明森林能够()A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C防风固沙D过滤尘埃17夏天如果让小朋友在草地上捉蚂蚱,你认为那一种蚂蚱最容易被发现()A漂亮的B大的C绿色的D黄色的18生活在极地的动物,一般皮下都有厚厚的脂肪层,你认为这主要是对下列哪种环境条件的适应()A干旱B寒冷C空气D营养物质缺乏19桃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水分蒸发又可增加空气的湿度,这一事实说明的问题,下列表达最完整的是()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20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不具有的特征是()A体温升高到37时会出汗B骆驼
5、的驼峰中贮存有脂肪C尿液很少D眼睛有双层的睫毛21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偏右下方,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应将玻片()A向左上移动B向右上移动C向左下移动D向右下移动22下列仪器属于放大仪器的是()A显微镜B盖玻片C烧杯D量筒23汶川大地震,使几万人被埋,但过很长时间之后,他们的遗体只有骨骼存在,其余部分都消失了,这主要是因为()A人类的不断清理B尸体被风干了C尸体被分解者分解D尸体自然风化消失24以下那种生态系统每年生产的氧气最多?()A海洋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2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鱼塘B一片树林C一群羊D一块稻田2
6、6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是()A相互利用B吃与被吃C互惠互利D相互竞争27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小麦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因素28由于市场销路不景气,菜农们种植的东瓜卖不出去大量冬瓜都烂在田地里,这时,地里的微生物将()A数量下降B数量上升C不能生存D稍有增加29下列生活习惯中,正确的是()A习惯上网玩游戏B每天食用零食C每天喝杯学生奶D渴了就喝饮料30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供给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物质是()A糖类和蛋白质B蛋白质和脂肪C蛋白质和糖类D脂肪和蛋白质二、辨一辨(仔细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0分)31(1分)生物能适应环境的任何变化(判断对错)32(1分)生物的
7、种类很多,它们对环境的要求都是大同小异的33(1分)把一根头发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就能看见细胞34(1分)若进食过多,即增加了体重,也增强了我们的体质(判断对错)35(1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判断对错)36(1分)小明认为绿色食品指的是有叶绿素的食品(判断对错)37(1分)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38(1分)高等植物能适应环境,低等植物也能适应环境,但高等植物的适应能力强39(1分)人患佝偻病是由于身体中缺铁而引起的(判断对错)40(1分) “生物圈号”实验的最终结果证明,人类不能建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判断对错)三、连一连(对号入座,并涂卡,共10分)41
8、(5分)下列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对应起来a.镜筒A、转动时,可大幅度地升降镜筒b.粗准焦螺旋B、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c.遮光器C、观察时靠近眼睛的镜头d.目镜D、也叫光圈,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42(5分)下列各项对应连线A、表膜进行运动B、纤毛消化食物C、胞肛收集水和废物D、收集管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E、食物泡排除食物残渣四、材料分析题(20分)43(10分)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回答问题时间裸地草地灌丛早晨45.660.778.9中午29.549.661.3晚上35.255.973.5(1)小组
9、内的四个同学,在测量过程中的不同做法,哪个是正确的A甲在裸地看到一个小水洼,非常高兴地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测量空气湿度B乙在裸地、草地和灌丛三个不同地点,早、中、晚各分别测量了一次,并认真记录C丙坚持每次都用同一个干湿计来测量三个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D丁为了更方便稳妥地测量,在灌丛中把干湿计放在地上进行测量(2)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而湿度最小的是,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和是不同的: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最小的时间是44(10分)如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狼,草和兔子的数量关系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代表的生物是,B代表的生物是
10、,C代表的生物是(2)此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数量最少的是(用英文字母回答)(3)冬天草类减少,兔子的数量,狼的数量;春天雨量充沛,草类增多,此时兔子的数量,狼的数量(4)由于捕杀狼群,导致狼在草原上灭绝,此时草原上的兔子将会A 增多 B 减少C 维持不变 D 先增多后减少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花滩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一选(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冰雪融化,种子萌发B旭日东升,夕阳西下C百花盛开,硕果累累D狗急跳墙,大雨如注【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具有
11、生命现象;非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解答】解:生物具有如下生命现象区别于非生物: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生物能够生长,由小长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生殖产生后代;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既相似又有差异的特征,说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也是生物具有的特征种子萌发、百花盛开、硕果累累,属于生物现象;冰雪融化、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大雨如注,均属于自然现象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具有生命现象,
12、非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2下列花中,是生物的是()A绸缎上盛开的牡丹花B干制的菊花C田野里的山丹丹花D夜空中绽放的礼花【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判断能力【解答】解:ABD都不具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C【点评】生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基本的生命特征3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该诗句中所提到的生物的生存环境是()A水中、空中B水中、陆地C陆地、空中D不能确定【考
13、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鹰是主要生活在空中的鸟类,前肢特化为翼,适于飞翔;鱼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鳍宽大适于划水,适于在食物丰富的浅水生活因此“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生物对水中、空中环境的适应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4显微镜在对光时应选用()A高倍目镜B低倍物镜C低倍目镜D高倍物镜【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根据显微镜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三大步
14、,对光是观察前的关键步骤,要熟练掌握【解答】解: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调节反光镜,同时左眼注视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对光的操作为切入点,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显微镜使用的具体步骤5对于生活在草原上的羊群而言,下列因素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A温度B牛C牧草D马【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解答时可以从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的内涵、种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
15、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 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牛、牧草、马属于生物,是生物因素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概念6一台显微镜,使用目镜的放大倍数是5,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则观察到的物像的放大倍数是多少?()A15倍B5倍C50倍D10倍【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显微镜的放
16、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目镜的放大倍数是5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因此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与物镜倍数的乘积7深秋季节,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树叶()A先变黄B稍晚变黄C同时变黄D不变黄【考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分析】此题考查叶绿体只有在光下形成叶绿素【解答】解:在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素,叶绿素是绿色的,于是叶呈现绿色深秋季节,光照不足,叶绿素在逐渐被分解使叶片变黄,夜晚路灯旁的树叶利用灯光
17、的光能合成少量叶绿素,因此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树叶稍晚变黄故选:B【点评】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的是能量,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完成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8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这一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光照影响了桃花盛开B人为控制桃花盛开C品种不同D温度影响了桃花盛开【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非生
18、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9袁隆平被称之为“什么之父”?()A微生物之父B细胞学之父C杂交水稻之父D克隆人之父【考点】生物学史【分析】此题是关于部分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的选择题,思考解答【解答】解: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培育出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杂技水稻之父故选:C
19、【点评】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10极地狐和大耳狐的耳朵大小明显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水分B温度C光照D空气【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北极狐耳朵要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而非洲沙漠的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因此北极的狐好和
20、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耳,耳朵大小的不同主要非生物因素温度有关故选:B【点评】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1据你所知,下列哪种环境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能最丰富()A热带雨林地区B干旱沙漠地区C终年冰冻的极地D幽深的深海处【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种类及特点,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据此答题【解答】解:A、热带雨林地区,降雨量高,每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升其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此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助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
21、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自动调节能力较强故符合题意B、干旱沙漠地区,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极端干燥少雨的地区,降水较少土壤中营养物质比较贫乏,因此生物种类和数量都较少,群落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所以荒漠是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在改造利用时应当慎重故不符合题意;C、终年冰冻的极地,由于温度很低,不适宜生物的生长,因此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少故不符合题意;D、幽深的深海处,由于缺乏光照,几乎没有植物;而且深海压力很大,不适宜生物的生长,因此,生物种类和数量都较少;绝大多数水生生物主要分布在浅海,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各生态系统的类型及主要特点明确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是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12下列现象中
22、,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A汶川地震B温室效应C海啸D恐龙灭迹【考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原来,二氧化碳等气体就像温室中的玻璃顶棚一样,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散放出的热量,这就势必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有人认为世界部分地域的干旱也是温室效应的后果【解答】解: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温室效应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森林植被的破坏与减少,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量减少,也导致了大
23、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因此温室效应的产生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汶川地震、海啸、恐龙灭绝是自然现象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温室效应的形成13地衣分泌的一种物质可使不同的岩石不断风化,最终形成土壤,这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改变生物【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
24、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解答】解:地衣是真菌和某些单细胞藻类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共生体真菌和藻类是生物,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表明生物影响改变环境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4将写有“P”字的透明玻片置于显微镜下低倍镜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是()AbBdCqDp【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方面来切入,简便方法写纸上倒过来看【解答】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5、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d”,因此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d”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15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因多于一般平原地区的人,与此相关的生态因素是()A阳光B空气C紫外线D水【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
26、物个体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空气稀薄、氧气含量较少,因此导致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血液运输的氧气减少,为了适应高原生活氧气较少的环境特点,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多,可以运输更多的氧气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6森林林冠对降水的截流一般为15%30%,林下藓苔,枯枝落叶对降水可再次截流,并且森林土壤具有较高的水分渗透性,据研究,某地一个森林覆盖率高的区域,在干旱季节,其枯水流量较无林区域高4倍左右,这直接说明森林能够()A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C防风固沙D过滤尘埃【考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分析】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
27、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解答】解: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庞大的根系不但可以从土壤深处吸收大量的水分,还可以固定土壤,利用根系的这种特点可以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而题干中森林林冠对降水的截流一般为15%30%,林下藓苔,枯枝落叶对降水可再次截流,并且森林土壤具有较高的水分渗透性,据研究,某地一个森林覆盖率高的区域,在干旱季节,其枯水流量较无林区域高4倍左右,这直接说明森林能够涵养水源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主要从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及根系的庞大来入手17夏天如果
28、让小朋友在草地上捉蚂蚱,你认为那一种蚂蚱最容易被发现()A漂亮的B大的C绿色的D黄色的【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行为方式有重要关系【解答】解: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例如: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与夏季苔原的斑驳色彩很相近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因此夏天如果让小朋友在草地上捉蚂蚱,黄色的蚂蚱最容易被发现,因
29、为其颜色与其周围颜色不一致,最容易被发现故答案为:【点评】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从生物的行为方式去分析18生活在极地的动物,一般皮下都有厚厚的脂肪层,你认为这主要是对下列哪种环境条件的适应()A干旱B寒冷C空气D营养物质缺乏【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两方面来切入【解答】解: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极地的动物,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9桃树的蒸腾作
30、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水分蒸发又可增加空气的湿度,这一事实说明的问题,下列表达最完整的是()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适应解答时可以从植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两个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生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这个根据进化论可以证明,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晒焦导致死亡能产生向上抽力,促进水、无机盐吸收等,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能
31、够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影响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又能影响环境20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不具有的特征是()A体温升高到37时会出汗B骆驼的驼峰中贮存有脂肪C尿液很少D眼睛有双层的睫毛【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首先应该明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器官特点有重要关系【解答】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当它的体温
32、升到46是才会出汗,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与干旱的荒漠环境相适应的因此选项A错误故选:A【点评】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和意义去分析21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偏右下方,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应将玻片()A向左上移动B向右上移动C向左下移动D向右下移动【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下显微镜成像的特点:在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实物的倒像【解答】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题中物像位
33、于视野的右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故选D【点评】只要熟练地使用显微镜,知道显微镜下物像的特点,此类题就不难解决22下列仪器属于放大仪器的是()A显微镜B盖玻片C烧杯D量筒【考点】生物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一些常用的仪器,分析其用途解答【解答】解:显微镜、盖玻片、烧杯、量筒等都是常用的实验仪器,其中显微镜属于放大仪器,烧杯和量筒属于计量仪器,盖玻片是制作标本时盖物体的一种玻璃仪器,没有放大作用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3汶川大地震,使几万人被埋,但过很
34、长时间之后,他们的遗体只有骨骼存在,其余部分都消失了,这主要是因为()A人类的不断清理B尸体被风干了C尸体被分解者分解D尸体自然风化消失【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
35、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人死亡后,其遗体被分解者分解,故只剩下骨骼故选:C【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4以下那种生态系统每年生产的氧气最多?()A海洋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分析】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
36、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过程是地球上氧气的主要来源,在维持碳氧平衡中起决定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解答】答:A:海洋生态系统 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海洋的面积约3.62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里最大的生态系统,主要植物是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
37、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草原生态系统 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 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森林生态系统 分布在比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但是森林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0,比海洋小的多,因此不是产生氧气最多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
38、】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类型解答的关键是只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产生氧气,然后从植物的分布角度考虑2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鱼塘B一片树林C一群羊D一块稻田【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判断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前者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等,据此解答解答:解: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9、不仅有生物部分,还要有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选项C中的一群羊是消费者,不能能构成生态系统故选:C【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26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是()A相互利用B吃与被吃C互惠互利D相互竞争【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
40、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27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小麦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因素【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
41、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因此,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小麦属于生产者故选A【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是中(会)考必考内容28由于市场销路不景气,菜农们种植的东瓜卖不出去大量冬瓜都烂在田地里,这时,地里的微生物将()A数量下降B数量上升C不能生存D稍有增加【
42、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分解者的作用有关知识点【解答】解: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
43、循环冬瓜烂到地里主要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故选:B【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分解者的作用29下列生活习惯中,正确的是()A习惯上网玩游戏B每天食用零食C每天喝杯学生奶D渴了就喝饮料【考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专题】归纳推理;健康的生活【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解答】解: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