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林植物景观(1).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4914867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2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林植物景观(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林植物景观(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林植物景观(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林植物景观(1).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9 卷第 4 期北京林业大学学报Vol.19,No.41997年 10 月JOU 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 YOct.,19971997-01-11 收稿浅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林植物景观蔡君苏雪痕(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100083,北京;第一作者 32 岁,女,讲师)摘要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林植物景观为园主提供了可以寄心林泉丘壑的退隐的生活场景,从南朝到明清,历代园主一直力求体现山林意趣.该文从中国古代文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侧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郊野墅园及城市宅园山林意趣的营造手法,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林植物景观,不仅艺术地再

2、现了自然界中的山川草木,而且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关键词山林植物景观,隐逸,意境中图分类号K928.73中国传统的大陆型农业文明促使中国人很早就萌发了山水审美意识.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对山川草木的描写,虽然经常是作为形象的譬喻而出现的,但其中已包含了人对自然审美感受的萌芽,“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小雅斯干).这是一首叙述周王宫落成的诗,其宫室选址,溪涧流水清清,终南山上林木幽幽,绿竹繁茂青松苍翠,自然环境非常优美.魏晋时期,对自然山川草木的欣赏始成风气.在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社会极其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人性觉醒的非常年代,一统天下崩溃,儒学独尊的局面被

3、打破.对老庄哲学的再认识,是这个时期文化思潮的突出特点.老庄哲学以“道”解释世界,又以“道”规范生活,在战乱频繁、民生疾苦、命如朝露的残酷生活面前,人们被迫从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里寻求出路.寄情山林田园,隐世遁名等都可以从“道”这个总的命题得到解释.正如王羲之 兰亭诗 所说:“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瞰绿水滨.寥朗无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造化之功至大至广.均匀地分布于万物,碧天绿水之间所有寓目的景物都体现着自然之理.倘能任其所遇,快然自足,自能在良辰美景中得逍遥之乐.而万籁也无处不适于“我”,处处都给自己以新鲜的感受.宗炳著 画

4、山水序 亦提出“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仁者乐在山水,因其能以形貌体现自然之道.正因是通过这种人观照天地而达于道的思辩过程,激发了人们对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而山林田园都是雅士体悟自然的审美对象,“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世说新语),所以文人雅士并非一定要在幽深绝俗的山林中完善自己,体味人生,使心灵化入宇宙最深处.在自家的丘园中一样可以俯仰自得.东晋士族都有大规模的庄园,集山林田园于一区.这种以创造幽美的生活环境为目的的庄园,因士族对自然生活的追求而被要求具有自然的风格.返归山林田园就是摒除虚伪矫饰,保持人性的纯朴,人的自

5、然天性与自然界的天然存在冥合为一,即是“顺万物之性”.因此寄情山林田园就是返归自然.中国古典园林美学观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人们崇尚自然,渴望把握自然,力图开掘自然美的奥秘.在以后对诸如意境、构图、手法等方面的探索,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对自然美深刻细腻的体验,使造园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客观地描摩自然山水,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自然景观所激发的情趣,是一种物我同一的生活美和自然美融合的极致.尤其是山林意境,因其为园主提供了可以寄心林泉丘壑的退隐的生活场景,是从南朝到明清以来一直为历代园主所力求体现的,而植物是再现这种意境不可缺少的要素.1隐逸的山林环境隐逸在中国由来已久.老庄哲学中的崇敬自然

6、、超然物外、与万化冥和为一的思想,儒家的舍行藏、舒卷自如的处世原则,都可促使士人归隐.孔子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又说:“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孟子又进一步提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对政治,仕宦采取一种超然的态度.这种洁身自好,独标远致的理想情操,很受士人推崇,魏晋时期,则形成一种精神气候,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在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思想出现以前,高士们大都本于老庄方外之隐的思想,在离世绝俗的山林中修道求仙.这从当时的招隐诗、游仙诗中可看出这一点.如陆机赞一首 招隐诗 中写道:“踯躅欲安之,幽人在浚谷.朝采南涧藻,夕息西山足.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激楚伫兰林,回

7、芳薄秀木高士栖息的隐居环境,林木高耸,茂密的树叶形成绿色帷幄郭璞在他的 游仙诗 其一中说:“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诗中指出山林隐栖中自有仙境,何必真去求仙.所以,隐士在自然空灵、草木葱笼、林水翳然的隐居环境,更容易达到高蹈尘外的境界,自然山水林木成为士人追求冥寂超俗的代表环境.2自然山林的因凭与隐逸并行而出的,则是对自然山水的赏会.东晋时期,由于玄言与佛理的结合,加深了士人对山川草木的审美意识.“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世说新语).欣赏自然山水成为一种风气,一

8、种文化时尚.伴随着对隐逸生活的崇尚,对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体现自然风貌的园林亦随之产生.因真正能在幽深绝俗的山林中餐霞饮露的人毕竟不多.而在自己的丘园中体味老庄玄虚,寄心林泉丘壑则要方便、容易得多.郊野较之城市有良好的山水植被等自然条件,在郊野营造墅园,有置身自然的超尘离俗,而无栖身岩穴的餐风露宿之苦.孙绰在 遂初赋 叙言中说:“余少慕老庄之道,仰其风流久矣.却感于陵贤妻之言,怅然悟之.乃经始东山,建五亩之宅.带长阜,倚茂林,孰与坐华幕、击钟鼓者同年而语其乐哉.”倚借自然山林建宅构园,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且繁密葱郁的林木可以衬托主人的隐逸情调.东晋时期谢灵运(385433)卜宅相地,营

9、造山庄别业,更加注重对自然风景的选择和利用.约在公元 427至 433 年,谢灵运隐居会稽,“选自然之神丽,尽高栖之意得”,精心选择自然山水中风景秀丽的境域,作为隐居之地.谢并为此作长篇大赋 山居赋,对其山居作了细致的描写,并自己作了注释.谢灵运这所山墅有南北两居,南居为谢灵运父、祖早先卜居之地,北居即其新营之墅.谢在 山居赋 中对其周围自然环境作了如下描写:“其居也,左湖右江,往渚还52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 19 卷汀;面山背阜,东阻西倾;抱含吸吐,款跨纡萦,绵联邪亘,侧直齐平.”即东有湖,西有江,江湖含有若干洲屿;南有山,北有阜,地势高低起伏.四面环水,水中有洲,洲中有水,兼有迂回平整的地形

10、.园墅紧密契合于自然山水地形,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山居周围的山形水貌丰富多致的变化,滋养着大量水中陆上的各种植物.山居不仅是游目骋怀的接近自然的隐居之地,它同时亦是一座建于自然山水之中自给自足的庄园.“南山则夹渠二田,周岭三苑”,且有“北山二园”,“百果备列”,物产非常丰富,蔬菜有蓼、蕺、荠、葑、菲、苏、姜、绿葵、白薤、寒葱、春藿,可以“灌蔬自供”.果木有“杏坛、(苹果)园、橘林、栗圃、桃李多品,梨枣殊所,枇杷、林檎,带谷映渚”,种类繁多.山墅周围环境,林木葱郁,除有大片竹林外,还有多种树木,如松、柏、檀、栎、桐、榆、楸、梓等,并且都是“干合抱以隐岑,杪千仞而排虚”.这些高大树木构成了浓郁的山

11、林气氛,烘托了主人冥寂超俗的隐士形象.山上还出产多种药材,记有五茄根、葛根、菊华、柏实、兔丝实、女贞实、蛇床实、天门冬、麦门冬、附子、天雄、乌头、地黄、细辛、卷柏、伏芩等.湖泊沼泽另产多种水生植物,各类植物一方面可满足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亦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保证了山居良好的生态环境 2.谢灵运对这些植物寄予了深厚的感情,他赞赏荷花:“虽备物之偕美,独扶渠之华藓必充给而后搴,岂蕙草之空残.”他写中草药:“映红葩于绿蒂,茂素蕤于紫枝.既往年而增灵,亦驱妖而斥疵”,欣赏它们既美观又有实用价值.同时,他也注意到树木姿态及与其他景物互相映衬之美,在山居周围“选其美者栽之”,并赞美它们:“凌岗上而乔

12、竦,荫涧下而扶疏;沿长谷以倾柯,攒积石以插衢;华映水而增光,气结风而回敷;当严劲而葱倩,承和煦而芬腴.”从中也可看出各种地形、地貌有不同的植物相映衬,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而对于山居建筑本身的选址,与自然地形、植被关系的处理,以及风景的观望等,更是精心选择、剪裁.如作为主要居所的“西馆”,“葺基构宇在岩林之中,水卫石阶,开窗对山,仰眺曾峰,俯镜壑.去岩半岭,复有一楼,回望周眺既得远趣,还顾西馆,望对窗户.缘崖下者,密竹蒙迳,从北直南,悉是竹园,东西百丈,南北百五十五丈,北倚近峰,南眺远岭.四山周回,溪涧交过,水石林竹之美,岩岫曲之好,备尽之矣”(山居赋 之注文).建筑因凭自然山林,构于岩林

13、之中,并可仰观山峰秀色,俯瞰清川如镜,崖下有大片竹园,赋 中对此环境中的植物景观还有如下记叙:“修竹葳蕤以翳荟,灌木森沉以蒙茂,萝蔓延是攀援,花芬薰而媚秀”综合 赋 及其注文可以看出,建筑所处的环境,不仅有高大乔木,而且有茂密的灌木,藤蔓纷披,林竹葱郁,花卉芬芳秀美,有着丰富的植物景观外貌.同时,翠竹修篁与水石交融,岩洞山崖起伏隈依,山居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因借自然风景,与自然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使人工美、自然美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体现了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从以上分析看来,谢家庄园是一座典型的园林化庄园,植物景观主要以自然植被为主,兼一定的具有实用价值或美学价值的人工植物景观.从特点来说

14、,整个山居非常重视对自然山川草木的因凭.而这种重视自然美、注重因地制宜、珍视自然景物的规划设计思想,是至今值得我们研究借鉴的.以山水为主的风景园到了唐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著名山水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建构在蓝田县西南约 20km 处,是唐代一座具代表性的别墅园林.王维在 辋川集序 中写道:“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只)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宫槐陌、临湖亭、南、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从景题看,辋川别业是一座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山水园林.王维晚年辞官终老于辋川,辋川亦是退隐、参53第 4 期蔡君等:浅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林植

15、物景观 悟、游憩的隐居之地.“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全唐书王维传).宾主咏辋川 20 景,各成绝句 20 首,这就是著名的 辋川集.其中许多景点是以植物为主的,根据诗句描写,可以设想当时的景观概况:华子冈:裴迪诗:“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这是一处维持自然原貌的以松树为主的山岗.斤竹岭:裴迪诗:“明流纡且直,绿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山岭上绿竹繁密幽深.一条清流纡回环绕,并有一条山路相通.鹿柴: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裴迪诗:“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迹”.从两

16、人诗中看出,此地位于山中幽僻地段,人迹罕至,有大片森林,其中放养麋鹿.木兰柴:裴迪诗:“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绿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此景周围遍植木兰.因此诗作于秋季,作者多着墨于山间景色,从诗中可看出,有一条溪水穿越其中.茱萸:王维诗:“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茱萸杯”.裴迪诗:“飘香乱椒桂,布叶间檀栾.云日虽回照,森沉犹自寒”.这是一个岸边生长着繁茂茱萸的深山池沼.深秋时节,茱萸结实青红相间,如花般美丽.与茱萸相间的还有高大的檀栾.宫槐陌:裴迪诗:“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这是一条通往欹湖的林荫大道,道路两边种植槐树.柳浪:王维诗:“分行接绮树

17、,倒影入清漪;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欹湖岸边成行栽种柳树,柳树枝条时时映入清澈的湖水.竹里馆:王维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从诗中推测,此馆位置比较幽偏,周围有大片竹林.在幽篁里独坐,与明月为伴,是一种很典型的隐居生活.辛夷坞:王维诗:“木末芙蓉开,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是处山坞中种植辛夷为特色的植物景观,花自开自落,水流山空,映照了主人闲寂的心情 3.辋川别业有极富变化的自然地形.山、岭、岗、坞、湖、溪、泉、等,并有茂密的山林植被,代表山庄景物特色的是植物组成的景观.各个景点的花木种植与自然地形紧密结合,并且成林、成片地大面积丛植成景,如万

18、竿修篁的斤竹岭、竹里馆,遍植木兰的木兰柴,岸边生长着茱萸的茱萸,道旁植宫槐的宫槐陌,以及柳浪、辛夷坞等.与谢灵运的山居相比,各个景点中的植物景观,有了更多的人工干预,是在大的山林氛围中,建立各具特色的人工植物景观.另一主要差别是唐代自然山水园中,所反映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山水草木泉石,不只是被欣赏的对象,而且与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是人的生活组成部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藉以抒发感情.从诗人对山川草木一往情深的描写,可以读到人与自然融合一致的超逸和恬淡.王维诗画兼长,从这种人在情景之中,景融生活之内的交融之中,园林植物景观开始走向诗情画意.现存的清代皇家离宫别苑避暑山庄,亦是一处

19、景物天成的自然山水园.康熙在 芝径云堤诗中写道:“草木茂,绝蚊蝎;泉水佳,人少疾.因而乘骑阅河隈,湾湾曲曲满林樾.测量荒野阅水平,庄田勿动树勿发(同伐).自然天成就地势,不待人力假虚设.君不见,磬锤峰,独峙山麓立其东.5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 19 卷又不见,万壑松,偃盖重林造化同.”避暑山庄的特色,在于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山庄范围内地形复杂,沟岔纵横,冈陂连绵.林木茂盛,松榛遍地,并有充沛水源.山庄保留了原有的山林野趣,以松树作为基调树种,突出塞外风光特点,并利用大片山林作为风景点.如松云峡,以苍劲繁茂的松树为主,形成莽莽林海;梨树峪、榛子峪则种植梨树、榛树,形成局部地段的植物景观特色;平原区的

20、万树园以苍朴的古榆为主,形成疏林草地,麋鹿逐于林间;河、泊、湖、沼中种植荷、莲、茭、蒲、苇等水生植物.山庄在建园之初注意保留利用原有的天然植被,在建园过程中则结合地形、地貌,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地计划种植,并十分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配合.同时,山庄大量选用乡土树种,如油松、侧柏、杨、柳、榆、槐、椿、枫等乔木,以及梨树、山楂、玫瑰、丁香等花果乔灌木,地方特色十分突出.在山庄七十二景中,有许多景点都与花木相联系,如以松树为题的“万壑松风”和“松鹤清越”,以梨树为题的“梨花伴月”,以枫树为题的“青枫绿屿”,以荷花为题的“曲水荷香”和“观莲所”等.这些景题同时也突出了季相变化,春有万树梨花,夏有荷花清香

21、袭人,秋有枫林点染,冬有苍劲挺拔的油松等.同时,大面积的植被突出了山庄的自然景致,使山庄具有质朴疏朗、野趣横生、秀若天成的风格特色,是清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作 3.3城市山林的建构因凭自然山林的别墅庄园,固然山青水秀,“水石林竹之美,岩岫曲之好,备尽之矣”.然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虽官僚、士族也非人人能拥有.而且远离城市,对于亦官亦隐的文士,以及纯为标榜清高的官僚、豪富的生活较为不便,所以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主流实为城市宅园.北魏期间,天水人姜质游张伦宅园后,曾作 庭山赋 以咏之,其中有“既不专流宕,又不偏华尚;卜居动静之间,不以山水为忘,庭起半丘半壑,听以目达心想”之句.明确表达了在庭园之中塑造自然

22、山水的观念,虽则“半丘半壑”足以“目达心想”.至唐代,白居易在 闲题家池寄王屋张道士 中写道:“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深山太落,要路多险艰.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富者我不顾,贵者我不攀”.白乐天把家池作为隐逸、闲居的场所,对于后期城市园林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宋代文人苏舜钦在 沧浪亭 中有“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迹与豺狼远,人如鱼鸟闲”的诗句,说明隐迹城市山林,一样可以远离仕途险恶,如鱼鸟般闲适.明代文人王世贞则有“山居之迹于寂也,市居之迹于暄也,惟园居在季孟间耳”的议论.计成在 园冶相地市地 一篇对城市山林作了肯定和概括:“邻虽近俗,门掩无哗足征市隐,犹胜巢居.能为闹处寻幽,胡舍近方图

23、远?得闲即诣,随兴携游”.以上种种,园虽居城市,却都力求闲隐,这是因为从魏晋到明清,中国古代文人在基本保持着忧患意识的前提下,不少都追求心境的淡泊以淡化人生.因而他们也都要求超越眼前的恶浊尘氛,超越自我,徜徉于足以寄托忧愁和抑郁心情的一种恬适的情境.园林作为生活的场所,被要求有着自然空灵的格调,寄托着士人的忧喜.山林气氛亦是园主所注重追求的.早在魏晋时期,城市私园已经非常注重山林野趣的塑造.前面提到北魏张伦的宅园即是一例.“伦造景阳山,有若自然,其中重岩复岭,相属,深蹊洞壑,逦递连接.高林巨树,足使日月蔽亏;悬葛垂萝,能令风烟出入.崎岖石路,似壅而通;峥嵘涧道,盘纡复直.是以山情野兴之士,游以

24、忘归”(洛阳伽蓝记).从文中描述看出,景阳山是一座土石相间的体形庞大的假山,结构相当复杂.山上林木高大繁茂,人在其中,不见天日,悬葛垂萝,风烟出入其间,极富山林野趣,无怪乎山情野兴之士,游以忘归.55第 4 期蔡君等:浅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林植物景观 城市私园发展到唐代,较之魏晋时期更为兴盛.同时,山水诗文的兴旺发达,山水画的内容丰富,促使园林创作跃入一个新境界.白居易在洛阳履道里的宅园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白居易曾作 池上篇 记这处宅园的情况“地方十七亩,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而岛树桥道间之”白居易在文中提出土地规划的比例关系,选园面积约十一亩,水占三分之一,种竹约五分之一至六分之一.

25、园以水胜,植物以竹为主,而在 池上篇 诗中白居易对这一规划思想作了一般性的概括:“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园虽小,但有水一池,种竹千竿,植物在园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小,以此采创造清新幽雅的城市山林气氛,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文人的园林观以泉石竹树养心,借诗酒琴书怡性 3.至宋代,文人园形成私家造园的主流,并影响到皇家园林,诗、画与园林进一步结合,意境的创造受到重视.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多成片种植以成林成景,以突出幽深、自然的意趣.但已经注意到欣赏植物的个体姿态,这与宋

26、代绘画艺术的高度发达不无关系.如朱长文的乐圃:“草堂西南有土而高者,谓之 西丘.其木则松、桧、梧、柏、黄杨、冬青、椅桐、柽、柳之类,柯叶相幡,与风飘扬,高或参云,大或合抱,或直如绳,或曲如钩,或蔓如附,或偃如傲,或参如鼎足,或并如钗股,或圆如盖,或深如幄,或如蜕虬卧,或如惊蛇走,名不可以尽记,状不可以殚书也.虽霜雪之所摧压,飙霆之所击撼,槎摧折,而气象未哀.其花卉则春繁秋孤,冬曝夏倩,珍藤幽,高下相依.兰菊猗猗,蒹葭苍苍,碧鲜覆岸,慈筠列砌,药录所收,雅记所名,得之不为不多”(乐圃记).乐圃中所用植物种类繁多,但已非常注意各种姿态的植物之间的互相配合.常绿针、阔叶树占有一定比例,所以虽霜雪摧压

27、,气象未哀.难能可贵的是对于植物的药用价值及所用植物的名称,有所记录,对植物的生态习性亦注意观察有所了解,并正确运用,如“慈筠列砌”,使建筑与花木之间有个很好的过渡,构成生动画面.同时,慈竹丛生而根不外窜,阶下种植,亦不伤屋基.现存苏州的宋代园林沧浪亭,建园之始即“草树郁然”,“不类乎城中”,后经策划,成一代名园.至今,沧浪亭土山上古树三五成丛,下有遍地箬竹,野趣横生,苍古入画.苏舜钦正是在他所创造的山林意境中,“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以排遣愁怀.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园林著述也空前繁荣.城市私园尤其是文人园林秉承文化脉息,园林是抒发灵性、表现情趣的生活场所

28、,仍具有隐逸情调,只是手法更加细腻.如沈复在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中评当时的江南名园“安澜园”:“游陈氏安澜园池甚广,桥作六曲形,石满藤萝,凿痕全掩,古木千章,皆有参天之势,鸟啼花落,如入深山.此人工而归于天然者,余所历平地之假石园亭,此为第一.”刘侗在 帝京景物略 中记定国公园:“藕花一塘,隔岸数石,乱而卧,土墙生苔,如山脚到涧边,不记在人家圃.”这一时期,随着人们对自然美的领略不断深化,造园的至高水准是“虽由人做,宛自天开”.人的智巧就是不露痕迹地创造一种人工的自然山水环境,植物景观一方面掩盖人工痕迹,一方面创造自然的山林气氛.因此,人工叠石植藤萝以掩盖凿痕,在土墙的根部滋养青苔,使狭小的庭

29、院获得意念上的扩大.而参天古木则是构成人工山林的骨架.这种在有限的空间内,所构成的山林氛围,是“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是回归自然与造化冥和为一的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同时,这亦是随社会经济的发56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 19 卷展,园林与居住生活更为密切结合的结果,而居住生活的园林化,不仅仅在于模山范水,小小的庭院,天井经过竹石点缀,即可达到幽寂深广的新境界.使人“观亭中一树可想见千林,对盆里一拳,亦即度知五岳”,在有限的空间里感受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郑板桥在一幅题画诗中说:“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景,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

30、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郑板桥集题画竹石).天井中数竿修竹,几块石笋,就构成了一幅生气流动的画面,具有非常强的写意性.而人与竹石两情相悦,表达了天籁与人情共鸣的感受.从现存江南明清园林看,山林意境的创造手法是灵活多样的.园内主体山水空间的山体,或以土为主,或以石为主,或土石相间,往往需茂木美荫,以达到顿开尘外之想的山林意趣,但树木又不可繁杂.所谓“山藉树而为衣,树藉山而为骨.树木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光辉.”土山的山麓种植,一般以低矮灌木为主,如箬竹、凤尾兰、丝兰、杜鹃等,适当间以小乔木,以丰富层次.石阶、蹬道则点缀少量植物,并有闲花野草丛生林间,形成幽深的婉转山径.山

31、腰处间植大小乔木,山顶则以乔木为主,形成山林骨架,这样“仰瞻俯窥,足以荡涤尘襟矣”.而从山麓到山顶都有很好的照顾,层次非常丰富.如苏州拙政园的中部湖山及艺圃的主山,山林气氛浓郁.石山表现峰峦叠嶂,植物不宜过茂,并要着重体现苍古画意.清代文人高士奇,在其江村草堂之兰渚的石山上的植物布置,很具代表性.“叠石成山,小峰嵌窦,黄山松数株,扶疏掩映,幽兰被壑,芳杜匝阶,杜鹃两树,花开弥月,又有蜡梅、木瓜、樱桃、荼蘼周布左右”(江村草堂记).掇石成山,常在适当位置留出花台,栽植姿态扶疏的花木或藤本植物,如梅、蜡梅、山茶、桂花、紫薇、白皮松、罗汉松、南天竺、紫藤、凌霄、薜荔、络石以及竹、草等,既可掩饰人工凿

32、痕,又添野趣.所谓“叠石成山,栽花取势”,悬崖峭壁处,常植枝干虬曲的树木以模仿自然山峦,达到乱真的效果.马尾松、黑松、黄杨、紫薇等,经常被选用.体量较大的石山,山上留有种植穴在涧谷两侧或接近山峰处植几株高大乔木,使之负势竞茂,互相轩邈,便有山阴古道间的真趣.明清时期,由于住宅与园林的紧密结合,植物成为融汇建筑空间和山水空间最为重要的素材.空间上的限制,使园林布局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见长.植物景观极具写意性,并充满诗情画意.庭院、天井、廊旁曲折处、墙面等,石几块、花木一两株,稍事点缀,便略具丘壑,透过门、窗等构成生气流动的空间,从而使整座园林生趣盎然.文震亨在 长物志山斋 中说:“中庭亦须稍广,

33、可种花木,列盆景庭际沃以饭渖,雨渍苔生,绿褥可爱.绕砌可种翠芸草令遍,茂则春葱欲浮.前垣宜矮,有取薜荔根瘗墙下,洒鱼腥水于墙上以引蔓者,虽有幽致然不如粉壁为佳.”沈复则在 浮生六记 对“大中见小、小中见大”做如下解释:“大中见小者,散漫处植易长之竹,编易茂之梅以屏之.小中见大者,窄院之墙宜凹凸其形,饰以绿色,引以藤蔓,嵌大石,凿字作碑记形,推窗如临石壁,便觉峻峭无穷.”从以上两则文中看出,建筑、庭院、天井引入自然界的竹树水石,一方面是抽象概括,是一勺一拳一草一树的象征意义,具有人与天地相亲和的哲理内容;另一方面,则具体细微到石隙的一株野草,庭际的一片苔藓,具有亲切细腻的风格特征.如网师园殿春庭

34、院,一角略置湖石,一株枝干斜曲的白皮松,石隙间点缀书带草,花栏内植以芍药,“尚留芍药殿春风”,此院因此得名.整个小院特色鲜明,爽洁而富有诗意.再如网师园的梯云室前院,两株桂树顾盼生情,几块乱石如地上生出一般,书带草遍布,花栏内植以蝴蝶花,极富自然野致.江南园林中有一些极小的天井,有些看起来虽只是略加点缀却颇具匠心,如苏州留园“华57第 4 期蔡君等:浅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林植物景观 步小筑”,一支石笋,两块怪石,一丛南天竺姿态婆娑,一株古藤沿粉墙向上无限延伸.江南多雨,高高的灰白粉墙常在烟雨溟中与天空融为一体,而人立于尺度极小的天井中,觉古藤向上无限延伸消失于天际,空间亦有无限延拓.扬州片石山房

35、入口处的一方小天井,置两块湖石,植一株鸡爪槭,构成一幅生动画面.通过漏窗,透出几分园内消息,这种互相渗透,使人一入园,便有山林联想.另外,在庭园、天井的墙隅处,廊旁曲折处,散置或丛植芭蕉、竹子、南天竺等,可令建筑围合的空间活泼而富自然生趣.园墙除作为底色背景外,亦常植以乔灌木或藤蔓加以绿化,所谓“围墙隐约于萝间”,多用于园界墙.如艺圃草香居水院的围墙,从近处山石缝隙中的沿阶草,到墙面地锦,连绵不断,扩大了空间感觉,增强了山林气氛.怡园一处院落,在月洞门一侧植一丛南天竺,与墙另一侧攀援而上的木香相衔接,几块山石苍古可爱,地面冰裂铺装,古朴自然,石板缝隙中的野草与山石、阶砌及门外草色,深浅不同,互

36、相呼应.门外数株梅树,映入眼中,园门另一侧额上题“春先”,而园门这一侧的紫薇,枝干斜曲,似乎也要探春的消息.门内外空间春意流动,极富自然深情.中国古人对自然美深刻细腻的体验,使造园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客观地描摩自然山水,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自然景观所激发的情趣.因此,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林植物景观,不仅再现了自然界中的山川草木,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物我同一的生活美和自然美融合的极致.参 考 文 献1葛晓音.东晋玄学自然观向山水审美观的转化.中国社会科学,1992(1):1511612张家骥.中国造园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37、Discussions on the Mountain-ForestLandscape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Cai Jun Su Xuehen(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Beijing For.Univ.,100083,P.R.China)ABSTRACTIn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the mountain-forest landscape provided seclu-sion environment for the owners of the gardens.From Nan

38、 to Qing dynasty,the successiveowners of the gardens continuously tried to embody the interest and charm of mountain-for-est.This paper approaches the way of designing the mountain-forest of suburban villa gar-den and urban house garden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from the aspect that the Chines

39、eancient intellectuals advocated the hermit life in mountain-forest.The mountain-forest land-scape in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not only artistically reproduced the mountain,river,grass and woods,but also contain abundant cultural connotation.KEY WORDSmountain-forest landscape,seclusion,artistic conception(责任编辑董晓燕)58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 19 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