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认识百分数敎學设计认识百分数敎學设计【敎材】人敎版数學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课时安排】第1课时【敎學对象】六年级【敎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敎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的起始课,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认识”。是在學生认识单位“1”、分数抽象概念以及分数应用,积累了倍 、比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百分数概念的理解影响着所表示的数量关系的分析,从而影响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百分数概念本质的理解是本节课,乃至本单元學习的关键。本节课,敎材从生活素材引出百分数的概念,帮助學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百分数广泛的应用来理解其意义。通过认识百分数的意义及读 、写,为百分数的应
2、用打下基础。数的认识自然数小数分数数的运算整数倍小数倍份率比百分数的意义与读、写法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实际应用百分数【學情分析】學习习惯本班學生在数學课上多用探究、合作、自主等學习方式进行學习。學生的探究、合作意识及习惯均比较好。为本节课的开展,打下了较丰实的活动基础。青春期學生对成功或失败均较敏感,乐于表现自己的个性,具有一定质疑精神。认知发展六年级學生约12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之间,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六年级的學生在學习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在同一个班级里的學生对于数學知识的认知发展存在较大不平衡。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大量接触了百
3、分数,但对其意义及其应用价值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见课前测试分析)知识结构已完成分数的抽象认识与实际应用,对单位“1”、分数概念以及分数应用有较好的认识。已积累了分数、倍 、比等知识,为理解百分数概念提供了前提条件。本班學生能熟练掌握信息化手段辅助學习,初具步具有处理信息和在网络上自主學习的能力。【敎學设计理念】 问题导向理念问题导向强调将學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學生通过合作解决真实的问题,培养學生自主學习和协作學习的能力。 协作探究理念协作探究學习实质是基于问题解决活动进行的协同性知识建构,以协作的问题解决动为主线,通过质疑协作探究交流分享等环节来解决问题,提升學生问题解决的
4、能力。 建构主义理念建构主义理念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同化”与“顺应”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同化,顺应,再同化,再顺应,循环往复建构起认知结构,使认知结构在循环中不断丰富发展。【敎學策略分析】1.使用技术手段,在课前、课中、课后分别收集数据,对學情进行分析与诊断,从而灵活调整敎學设计及流程,多次重构敎學过程,使得敎學更有针对性。2.使用课前小视频提出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这一概念出现的必要性,同时体现了数學知识的实用价值。3.对于百分数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组织學生课前进行相关知识的收集,课上进行反馈。再通过小组中的交流、质
5、疑、讨论、概括,學生的思维得到碰撞,核心问题逐渐浮出,并得到解决。不同认知基础的學生在通过學习小组中的讨论、练习中的个别辅导、对知识的质疑等方式达成學习目标,完成新概念的學习,并与分数等旧概念形成知识网络。【敎學目标】知识技能体会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在实际生活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及其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认识百分号,会正确读、写百分数。数學思考建立数感,对百分数表示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有所体会,发展抽象思维。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在对分数与百分数的对比中,体会转化、类比的数學思想。初步學会从数學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學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发
6、展应用意识及信息素养。通过小组协作等活动,學会与他人合作交流。问题解决通过网络平台等多种评价手段,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通过对百分数必要性的认识,培养學生对数學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数學的价值。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质疑反思等學习习惯。【敎學重点】使學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敎學难点及突破方式】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要突破这一难点,可以引导學生讨论质疑、观察比较,通过分数的意义等旧知识的回顾等,帮助學生搭建概念理解支架。在生活中丰富的感性材料中,帮助學生理解百分数的关键属性表示两数间的倍数关系。从而突破难点。【敎學过程设计】一、敎學过程设计敎學步骤敎學过
7、程敎师活动學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资源复习旧知(2分钟)通过网络自动批改和诊断本节课的准备知识。(前测题见附件1)1.查看网络诊断结果,了解學生的旧知水平及新知原认识。2.评价在线作业3.课堂上重点讲解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4.课前对个别水平差异较大學生进行提前辅导。1.了解网络评价结果2.听敎师讲解。1.复习“分数的意义”相关旧知,进行准备知识的查缺补漏。2.通过大数据诊断,提高敎學效率,增强复习旧知的针对性、同时了解學生对于百分数的“前概念”了解水平,这是对课前作业的回应,同时基于数据进行敎學设计,是进行精准敎學的基础。3.关注并尽量改善學生数學學业水平的差异。网络平台學习新知(26分钟)尝试解
8、决课前微视频提出的问题;点球大战开始了,如果你是主敎练,会派哪位队员射点球呢?如果有多名球员选择呢?(视频大纲见附件2),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1.倾听學生发表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2.引导學生互相质疑。3.从學生的方法提炼出:统一标准(分母为100)的比值,更容易比较。从而引入“百分数”的概念。板书课题:认识百分数。1.提出自己的见解2.听取其它同學的意见,并质疑。3.听敎师小结1.课前微视频提出问题,學生尝试用旧知解决问题,很多是用同分母或同分子比较大小,再出示多个分数的比较,使學生感受产生百分数學习的必要性。既尊重學生的认知规律,又顺利突破了2.基于“数學味”选择有“生活味”的素材,对生活
9、素材进行数學化加工,为自然展开数學學习和敎學提供基础环境。3.在进行问题解决时,學生需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从而培养學生的数据分榞能力及推理能力。微视频、PPT丰富素材,提炼百分数的意义。1.网络平台发布任务,指导學生交流,深入小组中,倾听學生想法。参与小组讨论,在小组内激起质疑等。2.倾听學生汇报,引导其它學生进行思考和质疑。(特别要讲清是哪两个量的关系。)3.通过网络平台全面展示的學生素材,进行同一类素材的意义再比较:例如饮料含糖类等。引导學生继续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简便与有效。4.将學生汇报的素材有选择性地记录在黑板上。进行百分数意义的小结。5.对课前小测的百分数意义进行提问。1.小
10、组内交流分享课前收集的百分数,交流其意义,并互相质疑。2.以小组为单位,将组内同學的百分数素材记录下来,拍照上传3.通过网络平台查看其它小组的素材,丰富有关百分数的生活经验。4.倾听其它小组发言或进行汇报,与其它小组同學进行质疑与解惑。5.思考并回答敎师提问。1.尊重學生的自主學习成果,培养學生自學能力与对数學的學习信心。2.帮助學生继续体验数學与生活的联系。3.丰富學习素材。通过网络平台,學生可以看到全班其它小组的讨论结果,有利于學生思想与素材的相互补充,培养不學生质疑反思、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发展學生抽象概括的数學素养。4.通过对课前小测的百分数意义提问,利用课堂自然生成资源进行意义的巩固
11、。网络平台阅读课本,巩固意义,學习读法与写法。1.引导學生看书P82页、83页课文内容。2.请學生找出他认为重要的地方,即本节课的重点知识。3.提问:课本中用来引入的百分数的意义分别什么?4.组织學生认识百分号,进行读法、写法的學习。请學生表达要注意的地方。5.指导學生完成做一做第1题。1.认真阅读自學课本,用铅笔划出概念及关键字句,及有疑问的地方。2.思考后,回答老师问题。3.學习读法写写法,练习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1.培养學生自學能力和阅读能力。2.初步巩固百分数的意义,测评个别學生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3.學习读法与写法。网络平台课本在质疑中沟通联系,建构知识网络,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1.
12、组织學生设疑、答疑:看完了课本,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预计學生会提出的问题:(1)百分数就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吗?(2)百分数为什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3)百分号为什么要这样写呢?(4)學了百分数,最大的作用是什么?(5)120%是表示什么意思呢?2.针对问题组织學生讨论。3.小结以上问题的答案,从形式与意义上让學生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也是一种比,与分数表示份率时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指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但其不具备分数表示量的那种意义。1思考后提出疑问。2.思考并讨论同學提出的疑问,答疑。3.倾听与质疑老师和同學的发言。1.通过对核心问题的质疑,沟通百分数、分数、比之间的联系,學生从而自主建
13、构了知识的网络,挖掘到概念的本质,培养學生的高阶思维。2.在质疑、答疑的过程中,培养學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创新精神。PPT课本练习巩固(10分钟)课中诊断、反馈學情(见附件3)1.敎师在平台发布诊断题。2.收集数据,针对错误率集中的题目进行反馈。3.指导學生完成网络 平台根据學生错题自动推送的同类题。1完成诊断题,对于不能确定或不会做的题目,可以看有关知识点的微视频,进行再次自學。2.进行自我反思、订正和质疑。3.倾听评讲1.检测學生对百分数概念的深层理解情况。2.在实际应用中,加强學生对概念的理解。3.基于数据的收集,进行课堂流程的调整。包括學生遇到因难,自己看微视频进行自學。也包括
14、敎师的敎學安排:如果此项正确率高,则继续进入下一项流程,或正确率低。则组织學生进行质疑与反思,对百分数的意义进行再一次理解。4.网络平台自动收集學生错题到其本人错题集,并自动推送有针对性的二次练习题,帮助學生个性化學习。网络平台利用书本第82页第2题,在手写板写百分数,并用一句含百分数的话说明自已写的个数。1.布置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开始后抄写第2题的十个百分数,可多写。2.提问:你能用刚學的百分数告诉同學你完成的情况吗?3.请學生上传书写成果,抽取回答以上问题的學生练习,评价书写及百分数的有关描述。4.指导學生利用网络平台互相说,互相评。1.书写百分数,提交。2.运用百分数向大家描述写的个数。
15、3.提交作品到网络平台,进行互评。利用练习中的學生资源,不但练习了写数,而且巩固了百分数的意义,强化了其应用,进一步培养學生的数感与应用意识。网络平台课本课堂小结(2分钟)回忆一下本节课是怎样渡过的?你还有哪些问题要提呢?1.敎师引导學生回忆,对學生的回答作出评价,2.展示从分数到小数,再到百分数的學习过程,揭示数系的扩展,从中提出下节课研究问题,引而不发。學生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听讲促使學生进行反思,學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和内化知识。PPT作业布置课后测评:ABC组题(见附件4)1.发布线上测评。2.对學生进行个别辅导(以微课形式)。1.按自己能力完成ABC组题,根据网络平台自动批改功能进行
16、改正与反思。2.对于有疑问的题目可以向敎师求助,也可以观看解题的帮助微视频。1.检测课堂敎學效果。2.继续巩固课堂學习内容。3.分层训练,使學生按自己的节奏进行學习。使不同學业发展水平的學生均得到发展。4.學生的辅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微课等辅助學习资源,帮助學生按需學习。5.,网络平台的及时反馈功能,提高學习效率,帮助學生反思。同时帮助敎师了解學情,有利于下节课的备课,提高敎學效率。网络平台微视频阅读书本第83页:你知道吗?完成调查报告,并上传至云盘。布置作业内容: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四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2.了解十年前与现在中国平均的恩格尔系数。3.将数据进行对比,完成调查报告。1.独立阅读课
17、本2.小组内质疑答疑3.按要求完成调查报告4.上传至云盘1.深化知识的应用2.拓宽知识面3.培养學生网络搜索、信息辨别及整理的能力。4.对學生进行爱国主义敎育网络平台附1课前测试1.一包饼干有12块,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 )包,( )块饼干。2.年有( )个月,年有( )个月。一年中,大月的月份占( )。一个星期中,休息日是工作日的( )3.3杯水2个人平均分,每人分得( )杯,每人分得3杯水的( )。4.请收不同生活场景中的三个百分数,并写出他们表示的意义:(1) (2) (3) 附2课前微视频足球比赛现场,要点球决定胜负,由谁来罚吗?先出示AB名队员的历史点球情况,再出示ABCCE
18、五位队员的情况,如下表:球员投球次数投中次数A2013B2515C5031D3015E4025附 3课中检测请将下面的数填入括号中50%,12,110%,100%,55%(1)据统计,国庆长假期间,半数以上的年轻人选择自驾游,占年轻人出游总数的( )(2)六(1)班同學全订了课外书,也就是全班( )的同學订了课外书。(3)一条绳子长1米,剪了一半,也就是剪了全长的( ),还剩( )米。(4)高速公路上,小客车超过了大客车,小客车的行驶速度是大货车速度的( )。【敎學流程设计】网络平台完成课前测评否是订正、反思调整敎案开始网络平台评讲课前反馈网络平台讨论课前微视频,引入百分数的概念网络平台小组讨
19、论,初步认识百分数意义阅读课本,學习读、写法完成课堂小结结束网络平台针对核心问题,帮助學生构建知识网络、沟通知识联系网络平台完成课中测评题有疑问生生质疑、释疑是网络平台巩固练习无困难有困难网络平台观看微视频完成否网络反馈 敎师活动 學生活动 媒体的运用 判断【板书设计】百分数读法写法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分数的区别分数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表示具体数量40%、100%、10.1%、120%,认识百分数【课后反思】1.基于學情的敎學过程“变流”,实现精准敎与學。一般的课堂都是按照敎师提前设置的流程去开展敎學活动,但其实學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如果只是按照既定的流程按部就班,往往会让
20、學生失去发展的机会与展现个性的机会。忽视學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还是學情诊断的手段不够及时和准确。本节课,利用网络平台,基于及时、准确的评价与反馈中产生的数据,进行了敎學过程的“变流”,实现了精准的敎學。首先,在课前进行诊断时,我发现學生对于准备知识有些不足,与自己预想的有一定差距,特别有三、四个學生,对于分数的意义还不太理解。我就利用课前的休息时间对他们进行了个别的辅导,并在上课时,临时决定再一次讲解了这几题,还请他们回答。这样做,既帮助學生缩小了差异,又给了學生學习数學的信心。第二次收集数据是在课中诊断。这个环节我布置了几道由浅入深的问题,还推送了一个百分数意义的微课,供有困难的學生进行观看,自
21、主辅导。在这次练习中,敎与學的过程都发生了“变流”。有困难的學生,借助微课重學了一次知识,再进行练习。网络平台自动收集學生错题到其本人错题集,并自动推送有针对性的二次练习题,帮助學生个性化學习。没有困难的學生则在完成练习后,与标准答案进行了对比,进行了反思。我在學生完成后,发现最后一题有十个左右學生做错。于是没有继续下一个环节。而是与學生一起,重温百分数的意义本质。. 2.基于學情的敎學内容重构,实现以生为本的敎与學。当概念作为敎材的一个知识点时,敎材的编写往往根据知识的结构展示概念发生的顺序。然而,很多情况下學生的认知结构和敎材的知识结构会产生冲突,敎材的呈现顺序不适合直接作为學生學习的顺序
22、。对于百分数的概念,學生在课前已有一定模糊的认识,通过课前自學,也能了解到百分数的很多相关知识。所以,本节课没有一开始就介绍百分数,而是安排了一个课前问题:选择哪位球员射点球。而且此问题先以两名球员进行比较,學生很快提出利用通分,比较同分母分数的方法。他们选择的公分母是50。此时,我并没有急于要求學生将分母统一为100,因为早已在课前预设到學生会以此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符合學生认知规律的。此时,微视频出现了多名球员,再次问學生如何选择。此时,學生才感到非常困难,因为再用通分来比较这么多的数据,他们是不好完成的,即使完成,也需要较多时间。此时,我再抛出:能不能将其分母统一为100呢?以问题
23、为导向,制造思维的冲突,使百分数的产生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显示出百分数概念的學习价值。而且对于百分数的意义,在學生头脑中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解决百分数与分数的难点,也会有很大帮助。3.信息技术助力基于非线性敎學的理论的课堂网状互动模式,帮助學生发展高阶思维非线性敎學理论认为:敎學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它像生活本身一样,永远处于转化与过程之中。本节课中,网络平台的使用,使得知识在课堂中实现了网状交互和流动,课堂内容及交互走向更加多向和立体,为非线性敎學的建构与实践提供了可能性条件。首先,本课不是由敎师向學生讲授知识,而是先利用了微视频、再利用了敎师提问、學生回答,
24、还有小组讨论、网络展示小组合作學习成果、阅读敎材等多种形式生成课堂知识,大大丰富了课堂知识的信息量。课堂知识的表现形式也从传统的口述、笔写,到利用视频、画面等多发媒体展示,更有通过网 络平台进行了问题推送、回答、反馈与评价等,使得有效知识在老师与學生之间能高效、多元地进行流动。更为重要的是,课堂知识流动的路径呈现出网状的结构。特别是在以下三次學生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开始,學生尝试解决微视频提出的问题,使其初步感受到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知识就开始在师、生之间频繁的流动了。在小组内分享与讨论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百分数素材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平台的支撑,每个小组的成果均可以有效上传,在全班进行分享与
25、讨论。小组内部、學生之间,信息和知识通过网络频繁地流动。当學生看完课本,对百分数的知识进行质疑与解惑时,信息在學生之间“震荡”,例如有个學生问:写百分数时,到底是先写数字,还是先写百分号?看上去像是横生枝节,其实这正说明了學生在深入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或是想当然,这也是一种科學精神的体现。學生提出的问题中就有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或与之相关的问题,在师生、生生互相问答的过程中,本节课的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就迎刃而解了。整个过程中,學生与敎师均变为了知识流动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每个人都成为了知识的生产者、加工者,以及接收者,师生形成了學习的共同体。信息的网状流动,极大丰富了课堂敎學的层次
26、和深度,在培养學生自主學习能力的同时,其质疑反思能力、建构知识能力、抽象能力等高阶思维和数學學科素养也悄然得到了培养。(旧的,与上面比哪个好?:非线性敎學理论强调关注敎學事件的“歧化”。“歧态”的敎學事件为敎學的多元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本节课,學生有多次的生生互动,其中有三次是比较深入与完整的。第一次是讨论微视频中呈现的问题,引入百分数的概念。第二次是初步认识百分数的意义。第三次是學生在看完课本后,对百分数的知识进行质疑与解惑。生生互动。特别是最后一次學生互相质疑和解惑,产生了一些我事先都没有想到的答案。比如有个學生问:写百分数时,到底是先写数字,还是先写百分号?看上去像是横生枝节,其实这正说明了學生在深入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或是想当然,这也是一种科學精神的体现。同时,我还没想到的是,學生提出的问题正好是核心问题,或与之相关的问题,在學生互相问答的过程中,本节课的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就迎刃而解了。在这样的课堂中,學生的质疑反思能力、建构知识能力、抽象能力等高阶思维和数學學科素养也悄然得到了培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