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形象的佛学意蕴_程建.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575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悟空形象的佛学意蕴_程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孙悟空形象的佛学意蕴_程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悟空形象的佛学意蕴_程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悟空形象的佛学意蕴_程建.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08年 1月 第 19卷第 1期 陇东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ongdong University Jan. 2008 Vol.19 No.l 孙悟空形象的佛学意蕴 程建 (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 ) 摘要 :在西游记诸多人物形象中,孙悟空没有唐僧的宗教虔诚,没有猪八戒的尘思俗念,没 有沙僧的谨小慎微。但毫无疑问,孙悟空是作者着墨最多,也是读者最爱的人物形象 :他化解了市 民的阅读期待同玄奘取经历史事件间的尖锐冲突,消融了佛门经典要义对真率天性的自然拒斥,生 动形象地演绎了南宗禅 平常心即道 的佛学理念,在文学领域和中晚唐以后 呵佛骂祖 、 离经叛 道 狂禅之风

2、实现了异域同构,客观上加速了佛学世俗化、中国化的进程。 关键词 :孙悟空 ;南宗禅 ; 平常心即道 ;狂禅 中图分类号 : I207.41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 1730(2008)01 0067 03 收稿日期 :2007 11 20 作者简介 :程建 ( 1982 ),男,河南淅川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与文学史的研 究。 在 (西游 i2众多人物形象中,孙悟空是作者 着墨最多,也是观众最爱的一个。有关孙悟空这 一人物形象的研宄己经很多,但研宄的关注点多 集中在它的反封建意义。笔者认为,孙悟空这一 人物形象中包含着深刻的佛禅意蟲值得重视。 孙悟空形象的佛禅意蕴主要

3、表现在以下两 个方面: 不同理想间的冲突和协调 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经历了产生、发展、定 型的过程从本质上讲,这个过程是不同阶层理 想间冲突和协调的过程。如果说冲突代表了不 同阶层在现实诉求方面不可避免的分歧 那么, 文人为冲突所做的协调工作则反映出他们围绕 佛学理念曾经进行过的深入思考,而冲突和协调 整个过程勾 画出的正是佛门经典要义世俗化、中 国化经历的道路。这是孙悟空形象的佛学意蕴 之 大唐西域和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中的三藏法师符合佛教徒的宗教理想 .却不能满 足广大市民日益高涨的个性解放要求。市民呼 吁能够代表本阶层理想的人物形象的出现孙悟 空这一人物形象是市民心灵呼声的产物。 大唐西

4、域记立足三藏取经历史事件,由玄 奘法师奉旨口述、弟子辨机辑录而成。尽管玄奘 一再声称 皆存实录,非敢雕华 ,但佛教徒的身 份还是让该书在描述自然现象、讲述传说故事时 呈现出浓郁的宗教色彩。若干年后,为纪念祖师 的光辉 业绩,也出于广大佛门的考虑玄奘弟子 慧立和彦宗创作了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 书。在这本书里,虚幻的成分加大,神秘色彩更 加浓厚。神圣的因素在虔诚而狂热的佛教徒看 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毕竟任何宗教都鼓励盲 目而狂热的信仰。然而,在广大市民读者看来, 这两本书,连同其中的宗教理想都是不令人满意 的。三藏的宗教虔诚在市民看来是虚假的,他们 需要的是升天入地、大智大勇、无所畏惧、不懈追

5、求个性解放和心灵自由的斗士英雄。满头脑的 尘思俗念 .却又期望能够代表本阶级思想的英雄 出现 .这就是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 ( 西游一 系列文学作品产生的背景 .无怪乎猴行者在大 唐三藏取经诗话一书中出现 .并逐渐成为取经 67 事业的主角了。 到了元杂剧,出于卖场的考處戏班首先考 虑的是剧作的视觉效果, 唱念做打 中最能吸引 观众眼球的肯定是 打 的动作这样猴行者的 也位是不能不再一次提高了。可以说,猴行者形 象的不断丰满和勾栏瓦肆及剧院的氛围是密不 可分的。 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PJ(西游 i5X猴行者 变为孙悟空,看场由勾栏瓦肆和剧院走向了书房 案头,猴行者的文学性不可避免地大大加强。

6、跨 越了唐传奇和宋元话本的阶段,小说创作技巧日 趋成熟已远非上古神话和魏晋志怪小说可比。 再者,到了明代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已经 没有了一统天下的霸抵小说的地位已经得到了 很大程度的提高。文学青年科举不得志 却可以 略带遗憾地创作小说。到了西游 i5, 文学的笔 握到了文学青年手中,民间耳熟能详的西游故事 和时代日益高涨的个性解放思潮都是他无法回 避的现实何况他还要调和仕途失意同才华横溢 素养之间的冲突:怎样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创作 出各方面皆大欢喜的作品呢? 有研宄者认 为,西游记 书包含儒佛道诸 多成分,思想太过驳杂。笔者认为,这些驳杂的 思想恰恰反映出作者调和不同阶级理想间冲突 的努力。 读

7、者群是市民,所以孙悟空形象首先要应该 反映个性解放这一时代思潮,这就是敢于挑战封 建秩序、大智大勇的孙悟空 ;猴行者形象的发展 经历过勾栏瓦肆和剧院的环境,出于视觉效果的 考虑不能不求助于民间艺人的技艺,继承了民 间艺人技艺的同时不自觉也继承了他们的理想, 这就是活泼可爱、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却人情味 儿十足的孙悟空 ;作者是文人,文人有不得志的 遗憾 有才华横溢的智力优越感却也有根深 蒂 固的儒家思想及相伴而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就是 闪烁着个性解放思想却不能不收心敛迹的孙悟 空。今人郝世峰评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时就说, 吴承恩对待孙悟空的态度是:既瞻前,又顾 后 I*从异端倾向中看出了希堇但又不能改

8、 变维护封建主义的立场,既大胆,又担心 既 要发挥孙悟空的作用,又要对他的异端倾向加以 一定的限制。这确实是很矛盾的,但是这也正是 复杂的社会条件的反映。吴承恩那个时代所要 求于一个作家的 .也只能是这样的思想水平的。 因此 .我们又不妨有理由地认为 .吴承恩对于孙 悟空的描写是尽了一个作家应尽的历 史使命 的 。 111此评诚然! 驳杂的思想是怎样和谐统一的呢?这就涉 及到明代王阳明的心学以及心学带动的时代思 潮。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贯穿西游记始终,那肯 定是心学在书中的表现则为 (摩诃般若波罗蜜 多心经 (当然这并不矛盾,在该书作者看,两者 本来就是一回事 )。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不是为 佛孝女

9、徒而设的理想 :不参禅打坐 无片刻安宁;毫 无慈悲之心,专好杀生;不敬佛祖菩萨,唯我独 尊 ;心高气傲,争强好胜。严格的讲,孙悟空难在 佛门立足,虔诚的佛教徒 唐僧就不至一次因 为他同佛家戒律冲突要驱逐他走。西游记作 者却不这么想,他把孙悟空的这些异端看作放心 -收心一修心的过程还让他在小说最后成了 佛,甚至和唐僧平起平坐。这显然和佛教理念冲 突,无怪于佛教徒说西游记歪曲了佛学但却 和明代的心学思潮暗合。取材佛教故事却表现 心学思想,这看起来多少有些荒唐。如果我们非 要从书本中找到协调孙悟空举动和结果矛盾的 解释那应该用 天生石猴 这个韵味十足的词 组。天生石猴天生慧根,心学不正是强调 佛在

10、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 荅,好向灵山塔下修 ( 西游 iS八十五回)吗? 借用佛典故事演绎明代心学给各方面一 个都能接受的形象,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的承载 也太沉重了。 平常心即道 和狂禅之风 在虔诚的佛教徒看来,孙悟空绝对不能算作 教内 人士,理由是孙悟空的言行举止严重违背 佛门经典要义。笔者认为,孙悟空的异端行为与 南传佛教的 平常心即道 理念和中晚唐以后的 狂禅之风相通,在文学领域实现了和后者的佛学 同构。这是孙悟空形象的佛学意蕴之二。 南禅祖师 慧能有名偈云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佛性既 然天然南宗禅自然要和北宗禅参禅打坐的渐修 之路不同,它

11、强调的是妙心顿悟的修行路子。 妙心顿悟 经过怀让等人的发展,就是马祖道一 的 -平常心即道 理念。与 平常心即道 观念相 伴而生的是修道人定义的改变, 师(马祖 )又云: 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 言不修即同凡夫。 M在马祖道一等人看来,真 正的修道不是参禅打坐 .而是 善恶事上不滞 。 这显然和北宗禅修道理念大相径庭。南宗禅的 慧能、怀让、马祖等人都曾参加过体力劳动 .他们 有理由将佛学理念日常化、世俗化。客观上讲 . 平常心即道 这一理 念的提出是对贵族僧侣和 门阀世族观念的一种反抗 .也是对平民生活神圣 68 与尊严的肯定。同时 .它意味着佛学门槛的降 彳反映出佛学理念

12、中国化程度的加深。禅宗发 展到中晚唐变为极端的离经叛道和呵佛骂祖。 这是 平常心即道 佛学理念的深化 .也是佛学发 展的必然结果。 ?小悟空这一人物形象体现出南宗禅 平常心 即道 理念。将孙悟空的言行举止 f (马祖语录 做比 .我们不难得出这一结论。 道不用修 “ 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存生死 心 .造作趋向 .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 .平常心 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 .无是 3无取舍 .无 断常 .无凡无圣。经云 非凡夫行 .非圣贤行 .是 菩萨行 。只如今行往坐卧 .应机接物 .尽是道。 (马祖语录 ) ?小悟空是天生灵猴 .有天然慧根 .这在西游 i3开篇即己提到。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天

13、然石猴 作为重点塑造的对象呢?究其原因 .盖混迹人间 者不可避免要沾染尘思俗念 .即心受污染 .这显 然不利于体现心学思潮。孙悟空既是吸取日月 精华、天地孕育的灵猴 .结果就不同了。孙悟空 不参禅打坐不 慈悲为怀 ,却可以多次给虔诚 的佛门弟子 唐僧上课 : 只要你见性至诚念 念 回首处即是灵山 ( 西游 i5第二十四回 ), 师 父要身闲,有何难事?若功成之后,万缘都罢,诸 法皆空。那时节,自然而然却不是身闲也? ( 第 三十二回 )等等。连唐僧对悟空也不能不真心佩 服, 悟能、悟静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无言语文 字,乃是真解 。因为是天生灵候师徒间的畸形 关系也不显突出,作者的处理真可谓妙极。

14、 至于狂禅之风孙悟空表现的可是淋漓尽 致。在佛祖菩萨面前,孙悟空也从未顶礼膜拜, 只要觉得他们不好,可以骂菩萨 如今反使精邪 坑害,言语不的,该她一世无夫 ( 第三十五回 ),可 以鄙薄如来佛祖和妖怪有旧,更不用说对山神、 对土地 伸出孤拐来 .各打五棍见面 .与老孙散散 心 ( 十五回 ) 的那个随便了。 平常心即道 佛学理念的提出有普及禅理 的现实诉求 .对参禅打坐的 壁观禅 是一次反 拨 .它本身己经蕴含了后斯 呵佛骂祖 狂禅之风 的 隐患 。在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中 . 平常心 即道 理念和狂禅之风都得到充分体现。只不 过 .出于社会责任感的考虑 “ 或者说由于儒家思 想对文人的框定 .

15、西游作者在赋予孙悟空大 智大勇能力的同时也给了他一个束缚 -金箍 咒。有了这个可大可小可松可紧的东西 .孙悟空 多少有了些顾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金箍不 妨看作文人对日益高涨的个性解放思潮不自觉 的警醒。 平常心即道 这一佛学理念发展到中晚唐 呵佛骂祖 、 离经叛道 狂禅之风实则经历了相 当长的时间 .而集 平常心即道 佛学理念和狂禅 之风于一身的正是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 结 语 综上所述,大致可得出以下结论 :孙悟空这 一人物形象融合了历代文人和民间艺人的智慧 和感受,成功地化解了玄奘取经事件和市民阅读 其月待间的矛盾,见证了不同阶层理想间冲突和协 调的过程客观上促进了 佛学理念世俗化、大

16、众 化进程。难能可贵的是,他体现了 平常心即道 理念和 呵佛骂祖 狂禅之风在文学领域和南宗 禅演进历史实现了异域同构。这就是孙悟空形 象的佛禅意蕴。 【 参 考 文 南 犬 】 11郝世峰 .孙悟空形象论略 q .南开大学学报 ,197& (4). 2赜藏主 “ 古尊宿语爾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4. 【 责 任 编 辑 朱 允 】 Implication of the Buddhist image of the Monkey King CHENG Jian (College of Chinese and Literature Huaqiao Univ Quanzhou 36202

17、1, Fujian) Abstract: Among many figures of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 Monkey King is the only one that doesn t have to be pious as TangSeng, earthly as ZhuBajie, or prissy as ShaSeng. Undoubtedly,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igure in the story. It solved the conflict between readers expectations for re

18、ading Xuan Zangs story and the historical events Xuan Zang actually experienced, ablated the natural rejection to true nature of the Buddhism classics, and vividly interpreted Nanzong Zens Buddhist concept of truth being having an peaceful mind In addition, it accelerated the secular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process of Buddhism in China . Key words : Monkey King; Nanzong Zen; truth being having an peaceful mind ; Mad Zen 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