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案:《声声慢》教学设计(二).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44623664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教案:《声声慢》教学设计(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二语文教案:《声声慢》教学设计(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教案:《声声慢》教学设计(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教案:《声声慢》教学设计(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二语文教案:声声慢教学设计(二)声声慢教学设计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立足诗歌形象,通过诵读研习,重现凄凉情境,体会凄愁情感,赏析凄美语言。教学重点:揭示词人困难、深厚的凄愁情感,领悟词作形象、声韵的凄美魅力。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播放歌曲声声慢)一、以武陵春导入(5分)板书“声声慢李清照”。1.学生齐读PPT上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z艋mng舟,载不动、很多愁。2.就武陵春提问老师:哪一句写得最好?(末句)好在哪里?(叫学生举手回答形象地写出了“愁”)那么你能把这句话用第一人称“我”来表述一下呢?(就怕双溪那小小

2、的船儿啊,载不动我这重重的忧愁啊!)可见,情感必要用形象表达才动人;反过来,形象,也正是打开诗歌艺术大门的钥匙。可是,谁知道李清照的愁为什么这么重吗?学生举手回答。3.了解词人相关简介学生轻声齐读PPT内容:李清照出身名门,从小聪慧过人,文学造诣极高。丈夫赵明诚是闻名金石学家,夫妻恩爱,华蜜美满。1127年金灭北宋,词人生活彻底变更:先是两人尽心收罗的几屋金石书画尽毁于战火;接着,赵明诚病重身亡;李清照飘舞江南,颠沛流离,尝尽人世艰辛;1132年,再嫁张汝舟,惋惜遇人不淑,不久离婚,并被判刑两年。1156年,凄然一身,悲苦离世。4.引入声声慢老师(过渡语):国破家亡、夫死孀居、年老体弱,所以才

3、有了武陵春中小船都载不动的沉重愁情。那么一般被认为写于同时期的声声慢里的“愁”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们一起来探讨。先齐声轻诵全词,初步感受。5.学生轻声齐诵全词二、品析愁情(38分)(一)范读创境,提出要求(10分)1.老师诵读创境播放背景音乐二胡曲二泉映月。老师:老师先读一遍,同学们在听的时候试着在脑海里出现词中描述的一幅幅画面。老师诵读。2.提出探讨要求老师: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相比武陵春,这里的愁要困难、深厚一些,这里的形象也要丰富一些。老师指读PPT内容,并稍加说明:描述“次第”:请在众多富于形象的“次第”中选择有感受的一处,发挥想象,揣摩词人心境,用第一人称“我”描述这幅画面。在

4、相关词句边上动笔写一写。然后小组内沟通各自描述画面。3.学生自主研习、沟通(二)描述“次第”,探讨“愁情”(12分)1.学生发言,师生探讨要求学生先描述词句情景;老师再抓住“酒”、“雁”、“花”、“雨”等意象一起探讨其中“愁情”;然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老师进行朗读指导,包括语调、神情、肢体语言等;全班再轻声齐诵词句。一处“次第”如有补充,可接着;如无,就另一处。老师自备内容: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天气忽暖忽冷,真叫我难以适应啊。就靠着这三杯两杯的淡酒,又怎么能够抵抗得了这寒冷的秋风啊!生活艰难,年老多病,几杯淡酒,何以消愁?抓住“酒”意象,点

5、明“酒所以淡是因为愁很浓”意思。读出乏累、叹息之感。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我抬头看去,又见北雁南飞,这情景和以前多么相像,但再也不行能有爱人的消息了!雁儿雁儿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这次第”,怎不叫人“欲语泪先流”呢?!让学生齐读注解中一剪梅词句“云中谁寄锦书来”,并讲出彼雁和此雁的不同(“彼雁”是甜蜜的闲愁,“此雁”是无望的哀愁)。读出茫然、痛心之感。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我低头看去,只见菊花凋零满地,风雨中显得如此憔悴,到如今还有什么值得摘取的呢?秋花凋损,漂亮不再;青春已逝,年华已老;顾影自怜,黯然神伤。让学生讲“花”的意象内涵(漂亮、青春)。读出心酸、凄楚之感。

6、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个人,望着窗外,叫我怎么才能熬到天黑啊!窗外只见那梧桐树,伫立在黄昏的细雨中,那点点滴滴的雨声,不像落在梧桐树上,倒一声声像打在我的心坎!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前路漫漫,度日如年,“这次第”,怎一个孤苦了得!这次第,怎一个煎熬了得?!让学生讲“细雨”和“愁”的相像处(广阔、绵长、冰冷、灰暗)。读出孤苦、煎熬之感。2.老师小结老师:共四幅凄凉画面秋寒风急、旧雁又过、秋花凋损、孤窗细雨。我们一齐轻声诵读,并在脑海里一一出现这些情形。3.学生轻声齐诵“乍暖还寒”到“点点滴滴”。(三)赏析首句,突出音韵(5分钟)1.探讨首句“声音形象”老师:那么

7、首句有没有形象呢?(假如学生在前头就提及“寻寻找觅”句,就问:这里有画面吗?学生可能会讲到“词人寻寻找觅”也是情景。那么老师接着问:那寻找的详细“次第”是什么呢?引到如上的四幅画面探讨中。)学生可能会讲到“词人寻找、情境冷清”的“次第”。老师再问:这里除了其概括性的形象外,还有什么形象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学生假如回答不到位,可以提示:同学们觉得首句在读音上有什么特点,听起来像什么?(像女子哽咽声)老师自备:这句话的形象更在“声音”轻轻细细、悲悲切切、低声哽咽、泣不成声,这就是最干脆的“形象”!十四叠字,劈面而来,可谓“先声夺人”,全词愁情尽显,境界顿出。2.评价赏析首句老师:前人对这句词推崇

8、备至。学生齐诵PPT内容:南宋张端义赞扬道: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俱无斧凿痕。后人概括古人的评价说: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孤独、哀痛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3.轻声齐诵首句指导学生读出细碎、凄切的声音形象及悲凉情感。(四)整体感知,诵读体会(6分)1.学生齐读体会老师:好,我们连起来试着把这凄切的声音、那凄凉的画面读出来。学生轻声齐诵。2.整体感知老师:依据我们刚才的想象、分析,老师把李清照声声慢中“这次第”的“愁”作如下概括,同学们跟我一齐轻声朗读。播放二泉映月背景音乐。依次映出PPT,老师指读: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由外而内我饮酒御寒却酒淡

9、风急,境遇艰辛,只有凄苦心酸!由我抬头望雁却旧时相识,物是人非,只有难过不已!浅我低头看花却飘舞憔悴,韶华已逝,只有顾影哀怜!入我倚窗枯坐却梧桐细雨,度日如年,只有孤苦煎熬!深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老师读末句,重读“一个”,指出“愁”的困难,已不是“一个”所能表明,愁境遇艰辛,愁物是人非,愁韶华已逝,愁度日如年真是说不尽、道不完!老师再读末句,重读“愁”,指出“愁”的深厚,已不是“愁”所能概括,那么是心酸?是难过?是哀怜?还是煎熬?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啊!板书“怎一个愁字了得!?”3.指导学生读末句要求学生读两次,读出不同重音。(五)拓展愁情,诵读体现(5分)1

10、.拓展愁情老师渲染愁情:事实上,我们细致看李清照国亡南渡、夫死孀居阶段的词,就会发觉那简直就是一个愁的天地,就是一个愁的牢笼,可说是愁云惨淡,愁肠百结。我读题目,同学们读词句。映出PPT,指读:悼亡凄惨的临江仙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感时伤身的永遇乐如今憔悴,风鬓雾鬓,怕见夜间出去。思乡借醉的菩萨蛮家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愁苦无眠的添字采桑子难过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yn;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愁,不仅重得载不动,浓得化不开,也多得数不清,广得没有边。即使浩荡的历史长河也装不下她的无限忧愁千年之下的我们不还被她的愁情深深感染、感动吗?因为词

11、人有一颗“愁”心,所以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就都带有了愁的色调,从而无物而非愁,无时而不愁啊!可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已决非平常愁情,实在是词人无比悲愁的人生最苦痛的哀叹。所以,在这概括性的语句中,也有“形象”,那就是无限凄惨的词人本身!2.齐诵表现愁情老师:那凄凉的画面,那凄切的声音,那凄惨的词人,全都浓缩在这首凄美的声声慢中,我们能把它读出来吗?我该用怎样的语调,我该用怎样的神情?(放背景音乐)学生齐声轻诵。3.个别诵读再叫一位学生配乐诵读。三、结束(2分)1.齐读历史评价让学生齐读PPT:清代沈谦赞美道:“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hng本色”,因此有“词家二李”之说。清代王士

12、嫘li将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与辛弃疾(字幼安)并称为“济南二安”。2.老师总结老师:最终,我想化用她的同乡,同样是南渡词人辛弃疾的词句,对风华绝代却命运凄惨的李清照掬一把心酸的仰慕的泪水。板书“更几番风雨能消?!”。老师:李清照,你无限的悲愁,要经验几番风雨才能消解?李清照,你绝代的才情,又岂是几番风雨所能消磨!附板书声声慢,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更几番风雨能消?!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2、了解个人的生活遭受和创作的亲密关系。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教学重点:分析声声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课型课时:品读鉴赏课。一

13、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课件显示如梦令插图)首先请大家看到大屏幕。画中的女子端坐在小舟上,小舟停岸在一片藕花深处,不远处有鸥鹭惊飞。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看到这幅画,你们会想起怎样的诗句呢?(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不错,正是李清照的如梦令(课件显示如梦令板书)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作者。二、作者及作品风格介绍(课件显示)李清照其人:李清照(约):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闻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工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

14、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时,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后丈夫病卒,金石文物丢失殆尽,孑然一身,饱受国破家亡之痛,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年。李清照其词: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爽自然,流转如珠,音调美丽,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词的内容、风格迥然不同。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爽明丽,意境美丽。后期的李清照由于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饱经风霜的凄苦生活,其词一变前期的清丽明快而充溢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刚刚我们了解

15、了李清照词作的前后期差别,那么,如梦令应当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呢?(前期)不错,它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的情景。这首词让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今日,让我们再次走近李清照,走入她的作品声声慢,一起来品读她的另一种心情。三、研习课文内容1、音读。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它能让我们沉醉。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并在心中默读,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感受词作的音乐美。(课件播放女声配乐朗诵)2、意读。通过刚刚的听,我们感受了词作的音乐美。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感知,并体会女词人的思想感情。3、情读。请全班女同学齐读课文,把你对女词人感情的体会融入到

16、你的朗读中去。(老师点评)4、这首词表现了女词人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现的?请结合详细诗句来谈谈你的看法!(探讨后作答)(课件显示问题及品读提示)1、品读词人的感情不能离开词人当时的生活遭受孤立地谈!2、可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3、可抓住词中抒情性的句子来品读!4、可对比前期的作品来品读!(学生品读,老师引导。)首句“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干脆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之相呼应,使全文都覆盖在一种凄凉、低沉的氛围中。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此句中的“雁”在一剪梅当中也出

17、现过,因而说雁是“旧时相识”。不过,那时的词人看到雁会想到“鸿雁传书”,会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喜悦,会勾起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那是一种甜蜜的悲伤。而此时,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再者,此时的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词中到处体现了这样的感情,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独自怎生得黑”都可以看出。词中所选择的意象“秋风”“淡酒”“雁”“黄花”“梧桐”“秋雨”都是灰暗、低沉的,从中也可以词人此时的心境。5、老师赏析名句(课件显示

18、)名句赏析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赏析:开篇运用七组叠词来表现心态,奇妙而具有音乐美,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可谓“横绝古今”。词作写女词人一成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找觅”起先,可见她一起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希望找点什么来寄予自己的空虚孤独。“寻寻找觅”而不得,反被一种“冷冷清清”的孤寂气氛覆盖。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凄凄惨惨戚戚”之情油然而生。仅此三句,就把女词人空虚、凄清、伤感、愁惨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使读者也不禁为之屏息凝神。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赏析:此句用细雨敲打梧桐的响声来渲染凄凉的气氛。“梧桐”这一意象多数文人曾歌过,它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它

19、带有一丝秋的凉意带着浓浓的相思之情和失意愁绪。而黄昏冷雨源源不断地敲打在梧桐上,更让人觉得愁思难断。词人将满腔愁绪融入到梧桐冷雨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让我们无从辨别这点点滴滴的冷雨究竟是敲打在梧桐上还是敲打在词人那破裂的心上。6、小结(课件显示问题答案)词作上片用秋风、飞雁衬托自己的孤凄,下片以秋雨、黄花渲染自己的愁苦,情真语切,集中反映了词人晚年寡居时的悼亡之悲、怀乡之思和孤独凄清的生活感受。直抒胸臆“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触景生情“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融情入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四、对比阅读(课件显示一剪梅并伴有朗读)请同学们从以下角度对比两首词

20、作。(课件显示。数字表示出现依次)一剪梅独居生活的孤独和相思之苦红藕、玉簟、罗裳、兰舟、锦书、雁字、西楼、花、水 色调明丽清爽闺愁离愁声声慢晚年寡居时孤独凄清的生活感受雁、黄花、梧桐、细雨 色调灰暗阴沉悼亡之悲怀乡之愁小结:通过对比,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女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个人的遭受和创作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同时,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也望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她的愁是“春愁”、“闺愁”“相思之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那是“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她的愁则是在经验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欲说还休”的愁,那种愁沉甸甸的、是

21、一种“深厚的愁”。五、延长拓展1、依据你对李清照的了解,试辨别下面两首词作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课件显示)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明确:醉花阴为前期之作,写重阳思夫之情。武陵春为后期之作,写晚年时疏懒、哀痛的心境。2、(课件显示)试从题材、语言、所表达的感情这三方面来总结李清照词作的特点。明确:题材:较狭窄(多写个人遭受、男女恋情等);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宛转、缠绵。

22、这也是婉约词的基本特点。3、(课件显示)李清照除了创作婉约词,还有不同于婉约词风的文学作品吗?如有,试举例。明确:有豪放词,如渔家傲;有诗作,如夏日绝句;还有散文,如金石录后序。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一、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1.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阅历;【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品尝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受形象,品尝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二、教学重难点【教化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育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学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阅历,驾驭艺术手法。三、教学方法

23、朗读法、情景设置法、四、教学手段PPT展示五、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新课导入:导入语:大文豪苏轼的词风同学们应当并不生疏,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便把词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来,苏轼可以说是豪放派词人的集大成者。今日,我们要接触到的是另外一种词风,与豪放词的特点截然相反。没错,就是有些同学已经说出来的婉约词。介绍: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以及婉约词的主要特点。(二)朗读词作,初步感知1.作家作品简介: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凄惨命运;2.学生朗读,疏通词意,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1)提问:词中干脆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引导学生感悟“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蕴,和铺垫的感情基调:PPT展示:寻寻找觅动作若有所失冷冷清清环境孤独冷清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3)追问: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修辞作用?(范例引导)师总结:韵律美;增加情感。(4)结合诗作背景,说一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学生探讨回答,老师总结(愁之一:山河沦陷悲故园荒废难回;愁之二:夫妻永别悲美满姻缘难全;愁之三:形影相吊悲漫漫余生难度)(5)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满

25、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过渡语:同学们找的都很对。我信任,同学们肯定是结合过我们之前学习诗词的方法,通过找寻词句当中的关键词或者是意象,品读出词人的愁绪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结合词句,联系过去所学诗文,再次解读一下这些典型的意象,感受词人是如何借助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三)结合意象,体会情感1.伴同学口述,PPT展示“酒风雁黄花梧桐雨”师总结,补充并板书:酒风雁黄花梧桐雨)2.意象分析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诗句体会词中意象所蕴含的情感(1)“酒”ppt出示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艰难苦

26、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师总结:酒是“愁”的象征。延长:为何说是“淡酒”?引导:并非酒淡,而是愁浓(2)“风”ppt出示诗句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师总结:以秋风渲染愁情。(3)“雁”ppt出示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师总结:过雁象征离愁。延长: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难过”?引导:“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

27、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照旧在,而收信的丈夫却离别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难过。(4)“黄花”引导: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伶仃的晚境。延长:结合词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理解“窗儿”?引导:白日如夜,那长夜就更难熬。这就传递出词人的孤寂愁苦之情。(5)“梧桐、细雨”的象征意义?引导:梧桐、细雨是凄凉哀伤的象征。(四)再读全词,把握情思小结:体会“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集聚心头,无法排遣,是和着血与泪写下的千古绝唱(五)作业1.依据赏析声声慢的步骤,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拓展延长)举例比较分析“婉约派”和“豪放派”词的不同特点。 苏教

28、版高二语文下册声声慢复习教案 苏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声声慢复习教案 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翻译: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恒久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

29、根本不能抵挡早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大雁拂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诚明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难过。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成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寂单的,怎么简单挨到天黑!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够说尽! 简介: 声声慢,词牌名。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双调,九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古人多用入声,

30、今依新韵,可无及此论。词调风格缓慢哽咽,如泣如诉。多写愁苦忧思题材。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以晁补之、吴文英、王沂孙词为正体,仄韵者以高观国词为正体。 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详细写作时间待考,多数学者认为是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作者中年时期所作。 字词: 寻寻找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特别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hun)寒:指秋天的天气,突然变暖,又转寒冷。 将息:旧时方言,养息调理之意。 怎敌他:应付,抵抗。晚:一本作“晓”。 损:表示程度极高。 堪:可。 着:亦写作“着”。 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第17页 共17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