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2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对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2篇关于加快争创县域经济发展强县的思索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只有县域经济得到更好发展,国家经济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安家立业。为此,就加快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进行了专题调研。一、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发展基础 1.综合实力日益增加 从反映综合发展水平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来看,近几年,我区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加。2.城乡建设加速推动 近年来,启动了最大范围的城市修复、最大体量的城市改造、最大规模的城市会战,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公交、城乡供水、医疗卫生、治安联防、环境整治五
2、个一体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统筹发展快步前进。3.民生福祉显著提升 2013 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24412 元、9842 元,至 2019 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8231 元、 17370 元,分别增长 8.8、9.4。2019 年,31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面退出、12820 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全省领先实现全域基本脱贫。4.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近年来,深化学习实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高。(二)竞争优势 今年 2 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方法 (以下简称考核方法),考
3、核范围为全省 183 个县,划分为四大类别县,即城市主城区 33 个、重点开发区县 57 个、农产品主产区县 35 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 58 个,我区作为城市主城区考核评价。考核统一设置经济发展、城乡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风险防控 5 个方面 24 项指标。依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差异化设置各类区指标权重,城市主城区中经济发展 52 分、城乡发展 13 分、民生改善 15 分、生态环境 15 分、风险防控 5 分。2019 年,我区县域经济考核总分数 82.227 分(其中,经济 发展 41.0139 分、城乡发展 11.262 分、民生改善 13.2955 分、生态环境 12.943 分、
4、风险防控 3.7126 分),胜利评比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依据收集到的33个城市主城区公布的12项、23 个详细考核指标数据,经综合对比分析,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以下优势:1.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从纵向对比来看,我区 GDP 增速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均高于全国、高于全省。从横向对比来看,在 33 个主城区中,我区 GDP增速为 9.5,位列第 6,且从增速指标来看,我区大部分指标均位居前列。依据考核方法,各项总量和增速的指标中,总量占 40 权重,增速占 60 权重看,增速指标较好有利于考核得分。2.综合实力基础厚实 民生改善方面,我区属优势得分项。城乡发展方面,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中城乡
5、发展得分 11.262 分,换算成百分制为86.63 分,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 2.7 个百分点,排位第一。生态环境方面,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中生态环境得分12.943 分,换算成百分制为 86.29 分,比我区最终得分 82.227分高 4.063 分,也属于优势得分项。3.反向约束比较优势 全省县域经济强化了考核约束,设置了脱贫攻坚、平安生产附件考核指标,实行一票推翻制。平安生产方面,近年来,紧盯平安生产不放松,严格落实平安生产责任制,全面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全区未发生一起较大及以上平安生产事故,四项指数均在限制指标范围内,平安生产总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脱贫攻坚方面,全部贫困村全部退
6、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为零。所以,在考核约束上,总体形势较为乐观。(三)存在问题 1.发展步伐不大,不能满意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强县的快速 步伐 (1)经济总量不大在目前收集到的 33 个城市主城区公布的 12 项、涉及总量的11 个指标中,我区无任何指标排位前 8,且大多数涉及总量的指标排在 11-20 位区间,缺乏竞争力。(2)增长速度不快 我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为 9.5,与综合考核前 4 的城市主城区比较,落后增速第一 0.5 个百分点,尚不能满意争创县域经济发展强县的快速步伐。(3)发展质量不优 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 GDP 的比重仅为 4.4,在 33 个主城区中排
7、名第 16 位,与比重最高的差了 5.3 个百分点;税收收 入占比 56.07,居主城区第 30 位,在综合考核前 8 的城市主城区中排位最终。2.产业支撑不强,不能满意争创县域经济强县的加快发展 (1)产业结构不优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5.8:45.1:49.1,是三二一结构,呈 现倒金字塔结构,这种结构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含金量 不高。(2)主力支撑不强 主要经济支撑为二产、三产双轮驱动,缺少大企业、大集团,全区没有纳税上亿元的企业,纳税上千万元的企业也仅仅只有 45 家,产业支撑力比较弱。(3)新旧动能转换不快一方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慢,产业层次低、经营规模小、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二方面
8、,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不足,近年来虽然新引进了一批项目,但能够支撑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少,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税收、能够带动群众就业的项目还不够多;三方面,三产服务业发展整体质量不高,以老旧商品为主的传统商贸业占比高,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商贸产业在区内发展规模有限、比重较低。3.要素瓶颈突出,不能满意争创县域经济强县的发展需求 (1)资金保障压力大 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7.80 亿元,增速 11.2,增速位列 主城区第 6 位,加之进入债务还本付息阶段,财政资金压力将进一步加大。(2)土地瓶颈日益趋紧 目前,现有耕地 36 万亩,其中基本农田 28.7 万亩、占比79.7
9、,可供运用的土地资源非常紧缺,只能依靠实施挂钩项目和购买挂钩指标来解决项目用地问题。(3)发展环境还不够优 近年来,通过深化实施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居处限制,落实工商注册便利化,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还没有真正达到最多跑一次要求。同时,教化、医疗、文化等整体配套水平不够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不少企业面临人才引得来、留不住的难题。二、争创县域经济强县的路径选择 (一)总体目标 着力建成主城功能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宜居宜业示范区,全面提升我区经济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指标迈进全省 33 个城市主城区前列,胜利创建全省
10、县域经济发展强县。(二)实施路径 一要壮大总量。争创县域经济发展强县,根本目的在增加经济综合实力、壮大经济总量,必需以经济总量做支撑、做基础。详细来看,就是力争 2021 年突破 550 亿元,2023 年突破 650 亿元。二要提升增速。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中,各项总量和增速指标分别占40、60 的权重,增速指标尤为重要。目前,要想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就只能发挥增速优势,以较高的增长速度提升比较优势。详细来看,就是要力争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在 9.5 以上。三是优化结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要争创全省县域
11、经济发展强县,必需根据产业兴区、工业强区的核心战略,把工业作为富民强区的重中之重,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做强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详细抓手 重点在三个方面持续用力、精准发力,全面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大力实施产业提升行动,做强县域经济发展支撑力 (1)高端引领发展新型工业 坚持集聚发展、集约发展、集群发展的原则,根据1+3的高端产业布局,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强化规模效应、推动工业升级,打造都市工业核心增长极。1:即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根据以升促建的原则,加快建平台、强实体、优保障,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拓展升级,不断扩大园区服务力
12、、吸引力和承载力,力争到 2022 年,建成园区核心区面积30 平方公里、入驻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 50 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 500 亿元,胜利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3:即大力实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百亿产业生产基地培育工程,充分发挥现有产业比较优势,加快打造以鑫达、泰鑫为龙头的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华讯方舟、和泰光纤为骨干的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中科九微、重汽为示范的百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力争到 2022 年,全区工业年产值突破 600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年均保持在11.5 以上。(2)放大优势发呈现代服务业 坚持促集群、抓高端、出特色的
13、思路,根据退二进三退批进零退低进高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一核、一极、五圈、多街区的空间布局,推动现代商贸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升级,力争社消零总额年均增速在 12.7 以上,到 2022 年,总额突破 400 亿元。一核:即以打造川东北商业核心为目标。一极:即加快形成以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为突破的增长极,依托绿地才智城、泰合青年城、恒河金融街、欧香才智小镇等平台载体,加快填充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业态,推动楼宇经济实现新突破。五圈:即重振五星商圈、做大商圈、做强南门坝商圈、激活高铁商圈、打造清泉坝商圈,形成协调联动的高端消费中心,打造一批集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
14、业为一体的商业圈,建成 5 个百亿级城市商圈。同时,加快推动市政新区城市综合体、舞凤山片区综合体、快乐购物世界、奥宇望和啤酒小镇等商业综合体。多街区:即根据南充的宽窄巷太古里的标准,加快打造北湖风景街、西巷文化商业街、凉粉文化创意园、清泉寺特色文化小镇等特色街区,形成一街一品的多元消费模式。(3)立足特色发呈现代农业 抢抓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编制1+6+3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根据建基地、延链条、创品牌的思路,加快培育乡村产业新优势,形成一区、三线、多园的产业发展格局。一区:即打造全省农旅融合示范区。根据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坚持农业打底、旅游增收的思路,延长农业发展链条,重点加快
15、推动西河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和建设,提档升级七坪寨花好月圆、黄伞坝嘉陵江景、桂花湖湿地公园等,着力打造漂亮、旺盛、富有的新乡村。三带:即以嘉陵江为轴,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打造锦绣田园、青山湖等为核心的嘉陵江山水田园休闲农业旅游线路;以西河为轴,打造西河片区民俗体验农业示范带,打造以七坪寨、四方寨、元池坝等为核心的城市后花园;以潆新线为轴,打造高效品牌农业示范带,推动雨田藤椒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产地初加工,力争到 2022 年,农产品初加工、精加工企业分别达到 6 家、3 家以上,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 30 个以上。多园:即建设多个产业园区,在沿江动线提档升级蔬菜产业基地 3 万亩,在田园西线建成特
16、色欣赏和药用花卉林木示范基地 1 万亩,在潆新线建成以晚熟柑橘为主的特色水果基地 3 万亩,建成优质商品粮油 5 万亩,力争到2022 年,建成 25 个以上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创建省级示范园 1 个。2.大力实施城乡融合发展行动,激发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力 (1)提升城市品质,增加承载实力 城市是县域经济发的基础。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必需坚持主城核心、首善标准的基本原则,围绕建设双百(100 平方公里建成区、100 万常住人口)城区的发展目标,按照总体思路,坚持三线齐发的城市建设发展格局,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优化老城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拉伸新区骨架做加法
17、,围绕 56 平方公里城北新区规划、46 平方公里产业新城规划、30 平方公里田园西河规划,沿山水田园西线、现代产业中线、现代都市东线三条轴线,大力推动顺仪、顺西嘉、顺蓬营干线马路建设,加快实施潆华大道、金融大道和滨江大道北延线建设,打通城市向北交通动脉。力争到 2022 年,城区总人口超 100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5 以上。双修旧城做减法,坚持一区一品、一路一景,大力实施风貌整治和光彩亮化工程,有序推动棚户区改造项目,分批实施背街小巷修缮整治,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更加畅通,全力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功能做乘法,不断加强公共停车场、污水处理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配套完善社区便民服
18、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城乡农贸市场、休闲广场等服务设施,进一步推动城市综合承载实力、要素集聚实力和科学管理实力不断增加。(2)打造特色小镇,做强乡镇支撑 从我国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因此,要扎实推动百镇建设行动,借助乡镇区域规划调整的战略机遇,真正把城镇做大、做强、做美。要科学规划、适度建设,要依托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富集等优势,根据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的原则,围绕城镇布局、结构规划、功能定位等,科学编制中心城区限制性具体规划和 6 镇 1 乡规划,留足发
19、展空间。要区域协同、特色发展,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原则,根据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要求,有序建设一批特色集镇,着力把李家镇打造为商贸小镇、芦溪镇打造为康养小镇、搬罾镇打造为文化小镇、共兴镇打造为工业小镇。(3)提升公共服务,加强城乡统筹 坚持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完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公共服务向城镇和农村覆盖,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加快构建交通内循环网,大力推动农村道路硬化,对现有的县道升级改造,建设覆盖城乡、便利快捷的公交客运网络,逐步实现城乡公共体系有
20、效连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动城乡公交、集中供水、医疗卫生、治安联防、环境整治五个一体化,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民化。3.大力实施生态环境爱护行动,增加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 (1)筑牢生态爱护屏障 坚决不移践行两山理论,根据远离红线、筑牢防线、守住底线要求,加强生态环境爱护,全力构筑生态平安屏障。统一空间规划确定红线,合理确定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生态爱护红线、永久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限制线,建立有序的国土开发爱护格局;促进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与生态环境规划等多规合一,构建生态环境管控体
21、系。实施三大行动筑牢防线,深化推动绿色山川、绿色产业、绿色城镇三大行动,扎实推动嘉陵江绿色走廊建设,大力实施沿江护岸林建设、森林植被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滨河景观带建设、农田林网建设、道路绿化建设、绿色家园建设等重点项目,为建设山清水秀漂亮打下坚实基础。改善环境质量守住底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持续巩固环保督察、禁养区养殖场关闭、非法采砂场取缔三大成果。力争到 2020 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 300 天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 100,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 90、95 以上,农村户用厕所普及达到 100。(2)建立绿色发展机制 主动探究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
22、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决走好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强绿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精品农业、转型升级工业、提升旅游服务业,着力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主动引进和培育一批规模大、水平高、成长性好的领军企业,建成一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确保万元 GDP 能耗年均降低 1。提倡绿色生活理念,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发展绿色产业,主动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和被动式、装配式建筑,推动低碳社区发展,激励绿色消费,提倡绿色出行,形成绿色永续发展的生活环境。建好绿色漂亮家园,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开展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厕所改造三大革命,大力实施家园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等村容村
23、貌提升工程,奋力建设令人闻者憧憬、来者依恋、居者骄傲的宜居宜业示范区。(3)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紧扣全域旅游发展,统筹都市旅游、乡村旅游两大板块,科学布局一核一带三区,全面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的文旅大融合、大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文旅发展1568战略,充分释放文旅发展经济活力,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力争到 2020 年入围全省天府旅游名县,年实现旅游收入 130 亿元、游客接待量达到 1200 万人次;到 2022 年胜利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实现旅游收入 185 亿元、游客接待量达到 1600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年增速 20 以上、游客接待量翻番。5:即紧扣全域旅游发展,统筹都市旅游
24、、乡村旅游两大板块,科学布局一核一带三区,建设以三国文化为主体的旅游发展核、以嘉陵江文化为主线的生态旅游带、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传承示范区、以丝绸文化为主调的展销展演区、以乡村文化为主导的观光度假区;6:即大力推动三国文化城、嘉陵江生态旅游大走廊、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工业遗址文创园、田园西河生态旅游综合体、世界木偶主题公园六大项目;8:实施文旅特色镇村培育、文化遗产爱护开发利用、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文艺精品创作展演、文旅活动品牌培塑、文旅发展主体培育、文旅融合创新、文旅服务体质八大工程。三、争创县域经济强县的保障措施 (一)争取政策保障 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强县,还面临很多机制体制等诸多壁垒,必需主
25、动向中省市争取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支持。一是在项目布局上争取支持。紧紧围绕全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和市委155发展战 略,向省市争取更多的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投向,建新城区、建高铁站、建国家级高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城功能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宜居宜业示范区。二是在扶持政策上争取支持。主动加强与省市的沟通汇报,建议市上在财政、土地指标等方面优先考虑,赐予更多的支持;借力市区体制调整改革,将更多的人权、事权、财权下放,让底子更硬、底气更足。三是在优化统计上争取支持。比如,恳请市上将经开区 GDP 纳入统计范围,帮助做大、做强、做优。(二)做实要素保障 一是拓展资金来源。主动创新投融资机制,统筹
26、实施好 PPP 项目,通过土地生、银行贷、社会引、向上争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顺投集团开展实质性经营活动,不断强化资金保障。二是强化用地保障。从用地状况来看,省市下达我区 2015 年-2020 年的用地指标总量为 7620 亩,已运用 7283 亩,仅剩 337 亩,地指标非常紧缺。要破解土地要素瓶颈,全力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加大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盘活土地资源、规范项目用地,全面做好闲置用地清理,加快推动低效用地收储。三是做实人才保障。要提高人才项目的保障水平,力争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围绕高精尖缺招引人才,重点引进法律、规划、城建等方面的专业性人才,为发展供应
27、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三)强化激励引导 一是加大考核奖惩。可参考省、市县域经济考核方法,建立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县域经济发展分类考核指标体系和争先进位的激励方法。二是严格督查落实。通过对联系领导、责任人员、时间进度、成效结果的考核,确保任务交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结果反馈到人,加强对责任目标动态监督和督促检查。三是强化正面激励。加强县域经济监测考评结果运用,对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贡献突出、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区委区政府进行表彰嘉奖。同时,成果明显的个人,不单是在年终要赐予嘉奖,在干部任用考核、提拔重用上也要重点倾斜,特殊是要重用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一线奋战的干部。改革创新推动县域经济高
28、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实行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和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成主城功能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宜居宜业示范区和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强县的发展定位,以改革创新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14 位,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经济实力持续增加。2019 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400 亿元大关,增长 9.5, 实现 4 年来的最高增速,固定资产投资 290.7 亿元,一般公共 预算收入 17.8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45 亿元,保持了全省第一方阵的领先优势。城市建设持续加快。滨江大道、大
29、道、玉带路等 14 条城市干道综合改造全 面完成,火车站片区、果城路育英路等沿线 34 万平方米的立面改造全新亮相,实施了建区以来最大范围的城市修复、最大体量的城市改造、最大规模的城市会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推动了五星商圈、南门坝商圈、商圈业态升级,推动了中科九微、华讯方舟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工业集中区胜利创建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5.8:45.1:49.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强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中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率超过 97,区域水体、 土壤、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 301 天、增 长 4.2,森林覆盖率达到
30、26.9,饮用水源地水质实现全达标。民生福祉持续提高。启动 14 个教化项目建设,建成五星中学、青龙山学校等新 学校 5 所,中学北部新城校区完成规划选址,电影技术学院全面启动建设,市中医医院胜利创建成三级甲等医院,区人民医院改扩建等项目加快推动,民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回顾县域经济发展历程,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加快科学发展、加快城乡建设,促进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路径,把改革思维和创新意识贯穿工作始终,以改革添活力、以创新促发展,着力在撬动社会资本、做强产业支撑、推动城乡共融、优化发展环境、健全机制体制等方面深化实施改革创新,充分释放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在撬
31、动资本上改革创新 (一)推行 PPP 运作模式。我区实施的城市主干道改造提升等 6 个 PPP 项目,区本级财政出资 2.1 亿元,撬动社会资本 80.5 亿元。今年,我区还将实施滨江大道延长线、金融大道延长线等 PPP 项目,预料将撬动社会资本约 16 亿元。(二)组建国有融资平台。对区属国有企业、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整合,组建总资产 120亿元、信用评级 AA 级的顺投集团公司,棚改融资 50 多亿元,非公开定向融资6亿元,其他通过项目和流淌资金融资10多亿元,用于支持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目前我区正在主动筹建顺发集团公司,筹建胜利后将进一步增加我区国有企业实体化运行和融资实力。(三)设立
32、产业发展基金。实行政府或指定企业与招引企业共同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模式,解决项目资金短缺问题。目前拟与北京奥宇望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发起成立投资 4 亿元的精酿啤酒产业发展基金,全力助推项目加快建设。二、在做强产业上改革创新 构建产业发展政策扶持体系。出台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重大商业综合体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吸引仁和春天购物广场、1227 购物广场、尚品时代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入驻发展,泰合中心、绿地才智城两大总部 楼宇初具规模。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园区。胜利创建省级潆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依托省级平台的吸纳实力,已招引中国重汽、鑫达新材料、和泰光纤、中科九微、华讯方舟等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入驻,基本
33、形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搭建政企合资共建桥梁。对部分有市场前景的科技型项目,通过区属国有企业入股,解决其资金短缺问题,支持其发展壮大。目前,入股的德尔博睿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1.6 亿,名列南充市 IT 类民营企业首位,并于胜利上市新三板。三、在城乡共融上改革创新 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开通城乡华蜜公交专线 8 条,一般群众出行票价在现行班车票价基础上下浮 50,持证残疾人、现役军人、70 岁以上老人和婴幼儿免费乘坐,学生半价乘坐。已惠及 15 个乡镇(街道)、16万群众,预料明年将实现全域覆盖。推动集中供水一体化。实行政府投资+社会投入模式,实现城乡饮用水同城、
34、同网、同质、同价。目前,已初步完成桂花湖、嘉陵江、顺(庆)西(充)三大片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和农村管网配套建设,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推动医疗卫生一体化。全区全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与市中心医院、区人民医院等 5 所医院建立了医疗联合体,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基本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共享。推动治安联防一体化。创新1+4工作思路,从做强基层派出所,打击整治、群防群治、冲突排调、科技防范等方面发力,初步构建起从城区到农村、局部到整体的治安防控工作格局。推动环境整治一体化。聚焦城区、乡镇、村道路等重点区域,探究城乡环境治理一体化规划设计、一体化管理体系、一体化运营机制,构建起一根管子接究竟、一把
35、扫帚扫究竟、一家公司运究竟的治理格局。四、在优化环境上改革创新 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根据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全部行权事项全部入驻政务大厅,基本实现进一扇门、办一揽子事。主动对接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完善政务公众号和指尖政务服务区,实现预约、预审、查询等服务项目向线上延长,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优化项目服务机制。建立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机制,为每一个落地的重大项目落实一名区级领导、一套服务班子、一名经理人员,供应保姆式、贴心式、全程式服务,助推项目尽早投产达效。创新维稳专班机制。紧扣关键节点、重要时段、重点活动,成立专项工作指挥部,集中统一调度信访维稳、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得到公安部点赞推
36、广,进一步促进了我区社会和谐稳定,提振了投资者信念。五、在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 推动关键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证照分别、商事制度改革步伐,实现三十八证合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了区乡财政管理体制,实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主动探究推动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围绕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制定出台了工业企业、特色农业、大专院校、重大商业综合体、总部经济发展等招引政策,全面参加省市重大招商活动,全力跟进战略产业、知名企业和引爆项目,2019 年新签约项目达 34 个、协议总投资超过 460 亿元。强化人才要素支撑。创新推出育英工程,主动与医学院、师范高校合作,实行订单式合作模式,跟踪培育医疗、教化等行业人才近200 余人。出台果城菁英人才安排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深化实施嘉陵江英才工程,引进从事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专家团队 3 个、硕士博士近 20 余人,形成了高端人才加速流入的凹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