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孟子两章》导学案.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243335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孟子两章》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7、《孟子两章》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孟子两章》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孟子两章》导学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导学案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82018 年年月月日日课时课时第第 1 1、2 2 课时课时课题课题1818、孟子两章、孟子两章课型课型新授新授教学教学目的目的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学教学重点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教学难点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教学教学方法方法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2讨论点拨法3竞赛法4比较法教学教学用具用具多媒体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环节二次备二次备课课教教学学内内容容新新授授【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导入由智取生辰纲中杨志失败和吴用等人成功的原因。引出天时、地利、人和,与本课。1、读课前导语

3、和书下注解 1 了解背景及出处。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反对一切战争。2、速读一遍课文,掌握字音、断句。3、组内交流课文翻译达成共识。4、归纳特殊用法的词语(1)古今异义。郭古义:外城(七里之郭)今义:姓氏池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今义:池塘去古义:离开(委而去之)今义:到去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亲戚畔之)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委古义:放弃(委而去之)今义:委任域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义:地域是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今义:判断动词(2)通假字。畔通

4、“叛”,背叛。亲戚畔之。(3)虚词。之 代词 他(亲戚畔之)。助词 的(三里之城)。动词 到(寡助之至)而 表并列 并且(泉香而酒例)。表修饰 着、地(夫环而攻之)。表转折 却、但是首 课 五首 课 五分钟分钟(课 前(课 前三分三分钟)民钟)民族 团 结族 团 结教 育 教教 育 教案:案:2教教学学内内容容(环而攻之而不胜)。二、研读课文,理清结构1、第一层(1 句):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第二层(24 句):从进攻一方和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三层(59 句):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

5、胜”。2、分析议论文的三要素及论证思路和特点(1)第 1 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那就是具备“人和”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这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2)24 句谈什么?和上段有什么联系?3、3 句举例(攻之而不胜)论证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4 句举例(弃城逃走)论证中心论点的后半部分内容。说明一: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说明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4、59 句谈什么?揭示出文章的什么主旨?深入

6、阐明为什么“人和”是最有利于“战”的条件。本段通过对比揭示出全篇的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说明一:“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说明二: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说明三: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说明四: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本文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是怎样的?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

7、要的条件。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逐层论证,层层深入;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6、“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7、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决定胜败的最重要的条件,其原因何在?“人和”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帮助越多,力量越大,战斗力越强,胜利自然在握,失去“人和”,众叛亲离,哪还有什么力量,哪还有什么战斗力,失败是必然的。8、本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

8、要写后 5 句?)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后 5 句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3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后 5 句绝非多余的闲笔。)9、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孟子提出的“人和”,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

9、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第二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整体感知1、速读一遍课文,掌握字音、断句。畎(qun)亩傅说(yu)鬲(g)奚(x)拂(b)士空(kng)乏曾(zng)益2、归纳词语(1)一词多义。国 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家(国恒亡)。拂 不顺(行拂乱其所为);同“弼”,辅弼(入则无法家拂士)于 从(舜发于畎亩之中);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而死于安乐也);被(衡于虑)以 凭(以天下之所顺)用

10、来(所以动心忍性)(2)通假字。曾同“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衡于虑拂同“弼”,辅弼 入则无法家佛士(3)词性活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使”二、研读课文,理清结构1、第一层: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说明:先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再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第二层: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归纳全文中心论点。2、分析议论文的三要素及论证思路和特点(1)第 1 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

11、了几个人物?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这六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点是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起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获。)(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列举这六位历史人物,是先摆出论据,以便据之作出议论,提出看法,有了这些典型的有力的依据,4其议

12、论自有很强的说服力。)(4)第一段开头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用排比句式,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只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增强了语言的气势。(5)第二段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道理?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讲解 这段阐明人要经受挫折、困苦的磨炼,才能获得经验教训,奋发进取,有所作为,并由修身进而推论治国,指出听不到谏戒,丧失掉警觉之患。(6)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最后这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主旨所在。总结:(1)本文的论证方式(思路)有什么特点?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篇末进行归纳。全文先论证“生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

13、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2)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点?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小小结结(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作业作业布置布置1背诵课文。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书板书设计设计板书设计:列举事实:六位历史人物-(归纳)-逆境出人才个人-处忧患,能进取正反论证国家-处安乐,国恒亡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课后课后反思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