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环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环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7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道321荔浦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国道321过境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单位:广西建工集团联合建设有限公司 编 制: 审 核:审 批:日 期:2016年 月 日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41、工程概况41.1 工程综合说明41.2 工程概述51.3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61.4 设计方面概述72、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162.1 编制目的162.2编制原则2.3 编制依据 2.4 编制内容第二章 施工平面布置20第三章 施工部署和管理体系211.项目部管理机构211.1 施工组织机构21 1.2组织机构及责任划分2. 施工准备22 2.1 技术准备 2.2
2、 物资准备 3.施工部署223.1 工程质量、安全、文明、工期目标233.2施工总体安排23 3.3 工程材料供应计划 3.4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4.人、机、料使用计划234.1劳动力使用计划244.2劳动力投入的保证措施264.3预计主要施工机械设备264.4材料投入的保证措施27第四章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271、总体施工方案272、路基土方施工方案27 2.1 路基土方施工流23 2.2 表层清理及现场排水. 2.3 路基土方开挖. 2.4 路基填筑. 2.5新老路衔接段路基施工. 2.6 交通组织措施. 2.7 结构物台背回填.3、涵洞施工方案和方法 3.1 圆管涵施工方案.3.
3、2 钢筋砼盖板涵方案.4、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5、排水管道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6、路面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6.1 级配碎石底基层错误!未定义书签。6.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错误!未定义书签。6.3 水泥砼路面错误!未定义书签。7、道路附属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7.1 路缘石错误!未定义书签。7.2 人行道板(盲道)铺装错误!未定义书签。7.3 交通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7.4 路灯错误!未定义书签。7.5 景观绿化错误!未定义书签。8、重点抓好特殊和关键工序施工27第五章 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481.质量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2.质量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2.1实行目标管
4、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2.2 质量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2.3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3、高温、雨季施工质量保护措施483.1高温季节施工质量保护措施513.2雨季施工质量保护措施52第六章 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531、 建立安全责任制531.1安全保证体系531.2安全指挥系统541.3安全组织机构图551.4.安全教育系统552、安全保证措施562.1安全保证制度562.2有关开挖施工安全措施562.3施工用电方面的安全措施572.4机械施工安全措施572.5雨季施工安全措施582.6现场防火、防爆措施582.7其它安全措施58第七章 文明施工目标及保
5、证措施591.文明施工目标:争创区文明施工工地592. 文明施工措施593. 施工总平面管理60第八章 环保措施61第九章 保证工期措施611.工期目标612. 保证工期措施613.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624. 设备、物质等物质保证工期的措施62第十章 节能、降耗措施641. 劳动力管理642. 材料管理653. 工程预决算管理654. 其它措施65第十一章 危险源清单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651.危险源分析65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保证措施69第十二章 新技术的应用701、采用新技术的具体措施702、 新技术的验证材料可靠,对节约投资和工期的保证措施703、对采用新技术可能产生的风险预见充分,
6、对新技术的实施有安全生产的可靠方案70附图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72附图二:施工进度横道图73附图三:施工进度网络图7475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 工程综合说明1.1.1 工程名称:国道321荔浦过境公路改建工程1.1.2 建设地点:桂林市荔浦县1.1.3 业主:荔浦县交通运输局1.1.4 设计单位:广西路佳道桥勘察设计有限公司1.1.5 监理单位: 1.1.6 施工单位:广西建工联合建设有限公司1.1.7 结构类型:水泥砼道路1.1.8 建筑规模:本项目包括主线和两条支线:主线路线起点位于在建的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荔浦互通出口处,途径土围、井塘、应家厂、钟家、葛家,终点位
7、于国道323线与南环路相交处,主线路线长8.236097 Km,主线路基宽度15m,车道宽23.75m,慢车道宽23.25 m,设计速度为80km/h,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支线1起点在井塘处与主线在K2+205.817处相交,途经龙口变电站、县兽医站,终点位于县道156与国道321相交处,支线1路线长1.119367 Km,支线1路基宽度10m,车道宽23.5m,设计速度为60km/h,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支线2起点在龙口水库尾处与主线K5+853.219处相交,途经大岭口,终点位于乡道901与国道323相交处,支线2路线长0.938217 Km,支线2路基宽度10m,车道宽
8、23.5m,设计速度为60km/h,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1.1.9 道路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厚 度水泥砼路面(fcm=5.0Mp)28cm封油层1.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2cm级配碎石底基层15 cm碎石垫层15 cm总厚度815cm 1.1.10 质量标准: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1.1.11 工期要求:工期:730日历天。1.2 工程概述本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本项目包括主线和两条支线:主线起点位于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荔浦互通出口处,途径土围、井塘、应家厂、钟家、葛家、终点位于国道323先与南环路相交处,主线路线全长8.210054KM。支线一:起点位于井塘处,途
9、径龙口变电站、县兽医站、终点位于县道156与国道321相交处,支线一路线全长1.147465km。支线二:起点位于龙口水库尾处,途径大岭口、拱桥岭,终点位于乡道901与国道323相交处,支线二路线全长0.922113km。主要工程内容及数量 工作内容工作量单位特殊路基处理10.3Km路基填筑1814586m3防护及排水8908/5757m3涵洞(含圆管涵、盖板涵)1171m碎石垫层190153m2级配碎石底基层140252m2水泥稳定土基层149427m2路面面层149427m2桥梁工程2*16m /1米/座混凝土下部构造173.6m3混凝土上部构造259m3桥面铺装及人行道604.5m21.
10、2.1 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主线路基土石方(10000m3):挖土方:37.2708;挖石方:46.6092;填方:77.3505。水泥混凝土路面(1000 m2):106.778。排水及防护圬工(1000 m3):2.4912。涵洞(米/道):盖板涵203/6;圆管涵767/27。平面交叉(处):渠化平交4处,简易平交15处。不良地质(米):2481。征用土地:水田179.041亩;旱地166.743亩;果园:5.100亩;林地117.648亩;河流水面0.609亩;农村宅基地11.419亩;集体建设用地14.298亩。建筑物拆迁(m2):4447.8。管线拆迁(1000m):8.96。支线1路
11、基土石方(10000m3):挖土方:1.6197;挖石方:0.085;填方:1.6911。水泥混凝土路面(1000 m2):8.7685。排水及防护圬工(1000 m3):0.3515。涵洞(米/道):盖板涵19/1;圆管涵31/2。平面交叉(处):简易平交2处。不良地质(米):195。征用土地:水田5.9亩;旱地5.515亩;河流水面2.72亩;农村道路:4.22亩:集体建设用地15.2亩。建筑物拆迁(m2):1565.5。管线拆迁(1000m):2.99。支线2路基土石方(10000m3):挖土方:2.9014;挖石方:0.2178;填方:3.0841。水泥混凝土路面(1000 m2):7
12、.5485。排水及防护圬工(1000 m3):0.7103。涵洞(米/道):盖板涵19/1;圆管涵89/4。平面交叉(处):简易平交2处。不良地质(米):320。征用土地:水田12.315亩;旱地16.105亩;农村宅基地5.780亩;建筑物拆迁(m2): 3972。管线拆迁(1000m):1.4。1.3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1.3.1 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桂林市荔浦县境内,为沿线所经过的主要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河流的冲积平原、阶地及山脚台地,地势平坦,具有典型的卡斯特地貌特征,下伏灰岩,覆盖层土质肥沃,光照条件好,为荔浦县县境内主要产粮区及经济作物区
13、。1.3.2 地质构造本项目所在地沿线地层主要是第四系河流冲积层为主,其次为坡残积层。冲积层由历史砾石、砂土、亚砂土和粘土组成。坡残积层由灰岩、砂页岩、硅质岩风化而成。本系厚度变化极大,从零至数十米不等。1.3.3不良地质地带本项目所经区域不良地质主要有山谷低洼地及局部分散的软土层。河漫滩、水田和鱼塘的淤泥,沿线经过勘探没有发现崩塌、沉陷、土洞等较大的不良地质现象。以上不良地质病害,通过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可有消除其产生的危害,对路线影响不大。1.3.4地震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3),本项目沿线区域地震东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g。可不
14、进行专门的抗震设计,采用简易设防。1.3.5气候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属中亚热带温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夏长冬短,春、秋为过渡季节。在气候方面具有良好的施工条件。主要气候指数:年平均日照:1472.4小时年平均温度:19.6摄氏度年平局降水量:1424.4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16天1.3.6水文和水文地质项目沿线地表水丰富,比较大的地表水体为荔浦河,荔浦河发源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的老山北麓,自金秀瑶族自治县龙道山小河口入境,从西南流向东北,经上、中、下葡萄。师位、念村、建陵、塔石、新河口、大石古、上金雷、沙垌、荔城、玉雷、上车、下车、铁炉、公赖、山口,于思贡村梅子州流入平乐县境。根据荔
15、浦县水文站1953年建站以来对荔浦河的水文记录,水文站处荔浦河年平均流量为8.54亿立方米,历年最大流量出现在2003年,流量为2380立方米/秒;其1/100洪水频率时流量为2081立方米/秒,对应水位145.9米。项目沿线主要河流有荔浦河。1.4 设计方面概述本工程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主线路基宽度15m,车道宽23.75m,慢车道宽23.25 m,设计速度为80km/h,支线路基宽度10m,车道宽23.5m,设计速度为60km/h,路面都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1.4.1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本项目主线设计路基宽15m,路面满铺,宽14m,慢车道面层结构与路面相同;支线设计路基宽1
16、0m,路面满铺,宽9m,硬路肩面层结构与路面相同。路基设计标高采用路基中线标高,路面横坡为2%,硬路肩横坡为2%,浆砌片石路肩墙横坡为3%。当平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设置加宽,加宽类别采用3类。加宽缓和段与缓和曲线同长;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设置相应的超高,超高过渡一般在全缓和曲线内完成,当超高渐变率较小时,缩小超高缓和段长度以保证超高渐变率大于1/330。超高过渡方式: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线旋转. 直至超高横坡值。 平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序号指 标 名 称主线支线1支线21设计速度(km/h)8060602交点
17、(个)6633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个)0.855.363.1984平曲线最小半径 (米/处)37.892/1150/1400/15平曲线占路线总长比例(%)47.62365.97823.656最大直线长度(m)1849.829160.374572.5611.4.2 纵断面纵面设计主要指标如下表:序号指 标 名 称主线支线1支线21设计速度(km/h)8060602变坡点(个)15543平均每公里变更(次数)1.9435.364.2634最大纵坡 (%/处)53.321/13.579/15最小坡长(m)200195248.2176竖曲线占路线总长比例(%)42.10932.63740.6587凸
18、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m)3000400080008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m)5500400080001.4.3路基工程 1.4.3.1、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的说明 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不同层位的压实度要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第3.2.1条的规定,路基填料要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第3.3.1条的规定,填石路堤要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第3.8.3-13.8.3-3条的规定。路基压实度及填料要求表项目分类路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重型)(%)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
19、床03095610下路床308095410上路堤80150943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5610308095410填方清表后基底应进行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0%。1.4.3.2、填方路基路基的填方边坡视填土高度的不同,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表3.3.4采用。当路基边缘至坡脚高度8m时,坡度为1:1.5;当填土高度大于8 m小于20 m时,在边坡距路基边缘8m处设变坡点,采用台阶式边坡,设置1.0m的平台,8 m至20m高度段设1:1.75的边坡坡度。当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的土质路段,除清除地表杂草树根外,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水平宽度不小于2.0米。台阶底设向内
20、倾斜4%的斜坡。1.4.3.3、挖方路基挖方边坡视边坡高度、地质情况的不同,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表3.4.1、表3.4.2采用。当边坡高度H10m时,水沟外侧设置1.0m的碎落台,边坡采用1:0.75的边坡坡率;当边坡高度20mH10m时,水沟外侧设置碎落台,碎落台宽1.0米,边坡采用1:1的边坡坡率;挖方边坡每10m设一变坡点,采用台阶式边坡。1.4.3.4、 土石方计算土石方计算时填方不计路面结构部分体积,挖方已含水沟及路面结构部分体积。涵洞不扣土石方,土石方数量按平均面积法计算,松方系数采用定额系数,填方数量按定额规定,分别乘以相应的松方系数,并根据经济合理
21、的原则确定机械施工土石方调配。1.4.3.5、零填用挖方路基除高液限、高塑性土路段对挖方路床080cm范围内的土进行换填以外,另对零填路段在填前进行翻挖80cm,并要求回填碾压压实度达到95%;挖方区路床进行翻挖回填80cm并要求压实度达到95%。1.4.3.6、水塘或河沟路基水塘、河沟清淤后回填,采用回填碎石土、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处理,其压实度为最下40cm 范围85%,其上部分90%至原地面齐平。其中碎石土的标准为: 1)粒径大于2 mm 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50的土。 2)路床换填的95 区碎石土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基底换填的碎石土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为非膨胀土,土的液塑限、
22、CBR 等值按填料部位应满足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要求。1.4.3.7、特殊路基处理沿线不良地质主要以软土、淤泥为主。这些路段因长期受水浸泡,形成土质为含淤泥质粘土、淤泥,高液限可塑状粘土的软土路段,主要分布于水田、鱼塘、冲槽泉涌处等,设计时主要采用换填砂质土处理方案。1.4.4 路基支挡、加固1、护肩墙:为更好的保护路面结构层及方便今后公路养护,本项目在挖方除设置浆砌片石边沟路段外,填方路段设置上底为0.5m、下底为1.33m、外坡采用1:1.25的直角梯形浆砌片石护肩墙(详见标准横断面图)。2、挡土墙:路线主要在填方宽度比较小但填土高度较大的路段设置挡土墙,墙高25m,挡
23、土墙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3、路田分界墙:路线在经过水田路段均设置路田分界墙,墙高100cm,墙宽50cm,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水田路段视排水及灌溉需要设置水沟,水沟与路田界墙合并设置,避免因工程建设影响农田灌溉或雨水直接冲入农田。4、路基边坡防护:填方地段:土质边坡采用草皮防护,并在填方边坡种植灌木。挖方地段:土质边坡采用草皮防护;石质边坡须将开挖坡面松散危石清除干净,避免边坡落石伤及行人及车辆。1.4.5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其防护1.4.5.1、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排水设计目的是为防止地面水和地下水对公路的损害,确保公路排水畅通、结构稳定、行车安全。排水设计遵循了总体规划、合理布局
24、、少占农田、环境保护的原则,并与当地排灌系统协调。挖方路段:路基边缘设置浆砌片石边沟,靠近路面一侧直墙厚度为50cm,高90cm,沟深60cm、沟底宽60cm,外侧坡比为1:0.5的梯形边沟;过村镇人口密集和通车路口路段设置浆砌片石盖板暗沟,靠近路面一侧直墙厚度为50cm,外侧直墙厚度为40cm,沟内净高50cm、沟宽50cm,底厚30cm,盖板厚度为12cm;边沟沟底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当边沟位于凹形竖曲线内时,边沟应进行加深处理,使其沟底纵坡大于或等于0.3%;零纵坡的地段,施工时视实地情况,适当调整边沟坡度,设置为0.3%的纵坡,以利于排水.1.4.5.2、路面排水(1)挖方地段的路
25、面排水通过路面及路肩横坡排入路基边沟。(2)填方路段设置路面排水急流槽,通过急流槽将水排出路基以外。1.4.6 路面工程1.4.6.1路面结构组合:结构类型厚 度水泥砼路面(fcm=5.0Mp)28cm封油层1.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2cm级配碎石底基层15 cm碎石垫层15 cm总厚度815cm各层竣工验收弯沉标准如下:(1/100mm)结构层控制弯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9.4级配碎石底基层104.5碎石垫层173.1路基顶面2001.4.6.2、对碎石垫层要求未筛分碎石的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6.2.7中1号级配的规定,最大粒径应控制在
26、53mm以内,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5%,施工时配料要准确,拌和要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在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压实度必须达到96%。1.4.6.2、对级配碎石底基层的要求 级配碎石的级配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6.2.4中1号级配的规定,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5%,施工时配料要准确,拌和要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压实度必须达到96%。1.4.6.3、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要求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所用材料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3.2.2中2号级配的有关规定。混合料七天浸水抗压强度设计值:3.0M
27、Pa。2) 本路段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使用终凝时间相对较长的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3)施工时配料要准确,拌和要均匀,摊铺要平整,避免集料离散,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要求的压实度(97%),并严格控制基层的顶面标高和平整度。4)应采用专门稳定碎石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混合料,应避免纵向接缝,宜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约5-10m同步向前摊铺,并一起进行碾压。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时,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的规定要求。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
28、交通。养生期结束后,在清扫干净的基层上,应及时铺筑上层结构。其余未尽事宜,参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的有关规定执行。1.4.6.4、对沥青封油层施工要求1.5cm 沥青封油层采用两油两料法施工,设计采用石油沥青,用油量不应低于2.3Kg/m2,确保封油的质量。在施工时,应清扫整理基层,使基层顶面清洁无杂物,及时用沥青撒布车撒油。撒油要均匀,然后人工铺撒石料,压路机进行碾压,如发现不均匀的地方要人工找补,使封层厚度均匀。封层竣工后应加强初期养护以防剥落、损坏。沥青石屑封层的材料及矿料配合比,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1.4.6.5
29、、对水泥砼面层的要求1) 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级,应预先筛分成24个不同粒级,然后再组配而成,其最大公称粒径不应超过31.5mm,其级配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3.3.2的要求,集料压碎值应小于15%,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应小于15%。细集料级别应不低于级,宜采用河砂(因采用人工砂的砂浆磨光值一般只略大于35,抗磨性不理想,对使用的中、后期的行车安全有影响),其级配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3.4.2的要求,砂的细度模数不宜小于2.5,砂的硅质含量不应低于25%,含泥量应小于2%。水泥应采用旋窑生产的道路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
30、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8d抗折强度不小于7.5MPa,并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3.1.2的要求。2)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所备的材料进行各项检查及试验,并根据自身的施工素质以及所选材料的情况,参照设计提供的试验资料,依相关规范的要求,按28d弯拉设计强度5.0MPa进行施工配合比试验,以确定最终的施工配合比。但水灰比不得大于0.46,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施工中所采用的外加剂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的要求。3) 施工配合比一经批准确定后,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同一施工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
31、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4) 雨天;风速在10.8m/s以上的6级以上大风天;现场气温高于40或拌和物摊铺温度高于35;现场连续5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夜间最低气温低于-3。均不得进行施工。5) 当现场气温高于30,拌和物摊铺温度在3035,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施工应按高温季节施工规定进行。当现场连续5昼夜平均气温高于5,夜间最低气温在-35时,施工应按低温季节施工规定进行。15级的风天施工,应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10.3.1的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塑性收缩开裂。6) 在施工前,宜储备正常施工一个月以上的砂石料。
32、严禁不同规格的砂石料混杂堆放,严禁料堆积水和受泥土污染。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篷、布或薄膜等防雨器具,以防突发性降雨对新铺筑的路面造成破坏。7)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可采用幅宽2-6米的滑模摊铺机或三辊轴机组。滑模摊铺宜采用散装水泥,水泥出厂温度不宜高于65。搅拌时,水泥的温度不宜高于60,低温季节不宜低于10。拌和物出料温度宜控制在1035。8) 运输过程中,装卸拌和物的落差高度不得大于2m,应防止漏浆、漏料、离析。当有明显离析时,应经重新拌匀方可用于铺筑。拌和物的运输时间必须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的规定。9)浇筑砼路面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埋设拉杆、传
33、力杆,并在摊铺振捣时防止钢筋变形、移位。采用滑模摊铺机施工时,采用DBI法插入传力杆;采用三辊轴机组施工,则采用前置钢筋支架法安置传力杆钢筋。10) 胀缝接缝板应选用能适应砼面板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弹性复原率高、耐久性良好的材料。可采用橡胶泡沫板、沥青纤维板、塑胶等,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的有关规定。12) 砼路面的横向缩缝(假缝)应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的有关要求及时切缝,不得迟误。填缝料应选用与砼板壁粘结牢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挤出、不流淌,嵌入能力强,耐老化、抗龟裂,负温拉伸量
34、大,低温时不脆裂,耐久性好的材料。采用的填缝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有关规定。13) 养生可使用较薄的塑料薄膜粘贴封闭养生措施或湿法养生。建议采用湿法养生,用旧麻袋、草席等覆盖,经常保持表面润湿状况。14)路面施工时,在强度达到80%后,用刻槽机刻槽,构造深度D0.5毫米。平整度抗滑标准:砼路面的平整度以采用平整度仪检测为准,标准差不大于2.0mm,IRI不大于3.2m/km。其抗滑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构造深度(mm)一般路段特殊路段0.50-0.900.60-1.00注:特殊路段是指急弯、陡坡、交叉口或集镇附近。15)水泥砼路面铺筑过程中
35、其各项技术指标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11.3.3的规定。16)其余未尽事宜,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的有关规定执行。1.4.6.6、水泥砼路面与沥青路面相接的设计水泥砼路面与沥青路面相接时,在沥青路面面层下埋设混凝土板,其长度为4.5m;与混凝土路面相接的一端的厚度与混凝土面板相同,另一端不小于20cm。埋设的混凝土板与混凝土面板相接处的拉杆,采用螺纹钢筋,直径为25mm,长70cm,间距40cm。具体布置详见砼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接构造图。1.4.6.7 水泥砼路面接缝设计 纵缝:纵缝作为施工缝考
36、虑,构造形式采用平缝加拉杆型,其构造图详见水泥砼路面平面尺寸及接缝钢筋布置图及水泥砼路面接缝构造设计图。横向缩缝:横向缩缝等间距布置,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形式其构造详见水泥砼路面平面尺寸及接缝钢筋布置图及水泥砼路面接缝构造设计图。 横向施工缝:根据规范规定,每次施工终了或因故中断浇筑砼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宜在胀缝或缩缝处。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结构与胀缝相同;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型,其结构详见水泥砼路面接缝构造设计图。 胀缝:在邻近桥梁或其它固定构造物处或与其他道路相交处均设置胀缝。胀缝采用传力杆.1.4.7桥梁工程另外编制施工组织设计1.4.8涵洞工程在涵洞施工前,须实
37、地放样,校核涵洞的涵底标高、交角及进出口水沟等有关情况,必须经设计确认后方可进行涵洞施工,确保涵洞满足其功能要求。涵洞设计进、出口可能与原沟渠有所偏差,施工时应注意洞口与原沟、渠或路基边沟顺接,以保证流水畅通,特别是排水涵的出口应按图中设计并结合实际地形找到出口,决不允许冲毁农田。涵洞设置时已尽量避开软弱地基处理范围,若有涵洞置于软基上,采用换填的办法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为了避免软基固结沉降造成洞身破坏、洞内积水,施工时应根据软基计算沉降值的一半作为涵洞基础及铺砌的预拱度,并沿涵洞纵向按照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同时也可改用非标准交角,将涵洞移位,避开软弱地基。当涵底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基承载力达
38、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对基底采取换填或其它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涵洞设计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原则上,圆管涵及盖板涵基底换填采用级配砂砾材料。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除垫层底部可根据施工机械设备确定厚度外,其余分层铺填厚度可取200300mm。为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1.4.8.1圆管涵1)管节预制运输、存放时应注意轻放,堆放的地面应平整,必要时铺设510cm的砂垫层,使受力均匀,以免管节开裂。(2)涵洞顶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分层对称夯实,压实度应达到95%。
39、(3)施工过程中,洞顶填土厚度小于1.0m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4)除岩石地基外,涵洞每隔36m设一道沉降缝,缝内填沥青麻絮。1.4.8.2盖板涵1)在预制盖板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方能脱模吊运。(2)明涵行车道板顶面应进行拉毛处理,以使涵顶及铺装的砼结合良好。(3)盖板板端与台帽之间的4厘米空隙,待盖板安装好后现浇C20小石子混凝土填塞,使板端与台墙顶紧。当其强度达到设计值80%以上,方能进行台后回填,要求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碎石土作填料,其内摩擦角不小于35,分层夯实。(4)除岩石地基外,洞身和基础应根据地基的土质情况每隔46m设沉降缝一道,翼墙
40、与台墙设沉降缝隔开,沉降缝应贯穿整个断面,缝宽12cm,缝内用沥青麻絮填塞。1.4.9交通安全设施1.4.9.1交通标志1.设计原则1)、以向完全不熟悉路段及周围路网体系的使用者提供正确、及时的信息,确保交通通畅和行车安全为设计目的,使驾驶员准确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找到正确的目的地。2)、交通标志应能加强驾驶员安全行车的意识。3)、标志信息以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为基础,根据本路的实际需要,吸取国内已建二级公路上采用的各类交通标志的实用经验,尽量做到各类标志的设置系统、连续、均衡,诱导、控制车辆,使车辆在车道内安全行驶。4)、在道口前适当位置设注意行人标志。5)
41、、穿越街道村庄、学校路口段,设置村庄、注意儿童和限速标志。6)、在视距不良的急弯路段,设置急弯、连续转弯警告标志。7)、在平面交叉路口附近设置道口标志。8)、为使全线交通标志美观、整齐,全线交通标志尺寸按设计速度为60km/h进行设计。2分类1)、警告标志: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本路段在急弯、连续陡坡、平面交叉、村庄、街道、学校设置相应的标志。2)、禁令标志:限制速度标志、限制轴重标志。3)、指路标志:交叉路口标志、分界标志。4)、指示标志:指示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3.材料要求1、标志立柱和横梁:凡钢管外径152mm以下(含152mm)的立柱和横梁,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
42、5)焊接钢管,并符合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00-88)的要求;凡钢管外径在152mm以上的立柱和横梁,采用一般常用热轧无缝钢管,并符合GB8163-1999的规定。标志立柱柱帽与横梁柱帽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板,板厚采用3mm。2、标志板、滑动槽钢:圆形、三角形及小于1平方米的标志板采用玻璃钢材料、厚度为4mm,底板要求不得有裂缝、起泡、凹痕、变形、粉化及层间分离的现象。并符合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79-2004)的要求;板面大于1平方米的标志板采用铝合金板制作,板厚3mm,滑动槽钢采用LC4铝合金型材,并符合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800-1997)规定。3、高强螺栓:法兰连接螺栓(
43、包括相应的螺母、垫圈)应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栓、垫圈技术条件(GB/T3194-1991)的规定,材料采用Q235钢。地脚螺栓材料采用Q235钢,螺母、垫圈材料采用35号钢。4、水泥混凝土基础材料:混凝土标号不应低于C25,并符合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有关规定。5、反光标志膜:采用二级反光膜,其回归反射光度值(最小值)、反光膜颜色的角点坐标和标志色泽耐用期应满足交通部公路交通标志版(JT/T279-2004)及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02)的要求。6、标志板的制作: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颜色与字体均应严
44、格按照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的标准或规定执行,标志板与滑动槽钢的连接在保证连接强度与标志版面平整的条件下,可采用锍接或点焊。1.4.9.2交通标线1设置原则 (1) 本工程项目为双向行驶的二级公路,采用中心黄色虚线或实线,快慢车道分界线采用白色实线,线宽度为15,厚度为2.0mm,其中快慢车道分界线每隔15米应设置5cm的横向排水缝。(2) 在靠近学校、人口密集村庄附近设置人行道标线和减速标线,标线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可移动与增减,减速标线厚度为5mm.2技术要求车道边缘线、导流线、减速让行标线和导向箭头采用白色热熔反光型标线材料,中心黄色虚线、实线采用黄色热熔反光型标线材料。1.4.9.3护栏1护栏设计布设原则:(1) 路基护栏设置按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