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小粒子与大宇宙-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沪科版)(解析版).doc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4257078 上传时间:2021-07-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2 小粒子与大宇宙-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沪科版)(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02 小粒子与大宇宙-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沪科版)(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2 小粒子与大宇宙-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沪科版)(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2 小粒子与大宇宙-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沪科版)(解析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02小粒子与大宇宙一、单选题1(2020四川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且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物质有固、液、气三种状态,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运动情况有关C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答案】C【解析】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且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运动情况有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尘土满天是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D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

2、外电子组成,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20广东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性原子的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B原子的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C中性原子的原子核内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D任何物体内部都存在着大量的正负电荷【答案】B【解析】A在中性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原子中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其中的中子数,例如普通氢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但是它不含有中子,故B错误,符合题意;C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物体内部都有大量

3、的正负电荷,物体不带电,表明物体中正负电荷数目相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0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青云学校八年级期末)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微观世界领域不懈地探索着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分子、夸克、质子、电子B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C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D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答案】C【解析】A由大到小排列应为分子、质子、电子、夸克,故A不符合题意;B由大到小排列应为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故B不符合题意;C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内有原子核,核内有质子,质子由夸克组成,故C符合题意;D由大到小排列应为分子、原子核、质子、电子,故D不符合题意

4、。故选C。【点睛】4(2020江苏苏州市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柳絮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C在探索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D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答案】B【解析】A柳絮漫天飞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A错误。B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它高速运转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故B正确。C在探索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故C错误。D太阳只是银河系中普通的一颗恒星,不是宇宙的中心,故D错误。故选B。5(2021江苏泰州市八年级期末)

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在质子、分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答案】D【解析】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误;B在质子、分子和原子中,质子的尺度最小。故B错误;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错误;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故D正确。故选D。6(2020江苏南通市八年级期末)下列描述物质结构的四个图中,上层方框内的粒子由下

6、层方框内的粒子构成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A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故A正确;BC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故BC错误;D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故D错误。故选A。7(2020苏州市吴江区七都中学八年级期末)关于微观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质子和中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D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太阳是行星【答案】B【解析】A汤姆生发现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A错误。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B正确。C质子带正

7、电,中子不带电,故C错误。D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太阳是恒星,故D错误。故选B。8(2020江苏盐城市八年级期末)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B物体受热膨胀分子体积变大C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距离大D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答案】B【解析】A铁块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物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的较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加糖变甜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9(2021四川达州市八年

8、级期末)常消毒、勤洗手、带口罩、测体温,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喷洒过消毒液的房间充满消毒液的气味,这个现象说明(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C分子间存在着斥力D分子间不存在空隙【答案】A【解析】喷洒过消毒液的房间充满消毒液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选A。10(2020安徽亳州市八年级期末)关于分子动理论初步知识,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低,分子运动的越剧烈B0的冰块分子不会停止运动C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答案】B【解析】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A错误;B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9、B正确;C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是利用的大气压的作用,故C错误;D尘土飞扬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肉眼是看不到分子的,故D错误。故选B。11(2021江苏扬州市八年级期末)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A是事实,是推论B是事实,是推论C是事实,是推论D是事实,是推论【答案】A【解析】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

10、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这是实验事实;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这是实验事实;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实验推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这是实验推论;A符合题意12(2018广东东莞市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原子核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通常是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带正电荷 不显电性不能再分 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ABCD【答案】B【解析】关于原子核:原子核是有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对外显示正电;原子核和原子相比体积很小,但是它集中了几乎所有

11、的原子的质量;是错误的,是正确的,故B正确。故选B。二、多选题13(2019济南育英中学八年级期末)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描述符合史实的是()A阿基米德杠杆的平衡原理B汤姆孙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C帕斯卡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值D卢瑟福原子的核式结构【答案】AD【解析】A阿基米德最早总结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故A符合史实;B18世纪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汤姆孙最先发现了比原子更小的电子,故B不符合史实;C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C不符合史实;D卢瑟福最先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故D符合史实。故选AD。14(2019济南育英中学

12、八年级期末)下列有关分子微观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玻璃板拉出水面瞬间,测力计示数大于玻璃板重力,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图乙,酒精与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C图丙,抽去玻璃板,两瓶气体混合均匀,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图丁,两表面干净的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答案】BCD【解析】A图甲中玻璃板拉出水面瞬间,测力计示数大于玻璃板重力,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A错误;B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图乙中酒精与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故B正确;C图丙中抽去玻璃板,两瓶气体混合均匀,是因为分子在做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导致的

13、,故C正确;D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图丁中两表面干净的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故D正确。故选BCD。三、填空题15(2020广东八年级期末)在微小的粒子中,质子带_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_电,电子带_电,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因此整个原子不带电。【答案】正 正 负 【解析】123整个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内部的质子和电子所带电荷量相等;而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由于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从而使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16(2020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八年级期末)新型冠状病毒以飞沫传播为主,只有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才能防止飞沫传播。感染病人咳嗽所产

14、生的飞沫直径约为110-6m到510-6m,由此可以判断飞沫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小明家经常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喷洒消毒液一段时间后,没有喷洒消毒液的地方也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_。【答案】不是 扩散 一切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1分子的直径约为110-10m,是非常小的,但病人咳嗽产生的飞沫直径约为110-6510-6m,因飞沫直径远大于分子的直径,所以飞沫不是分子。23小明喷洒消毒液一段时间后,没有喷洒消毒液的地方也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是因为消毒液分子在空气中发生了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5、17(2021江苏泰州市八年级期末)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_。光年是_(填物理量名称)的单位。质子、中子、电子中不带电的是_。【答案】宇宙 长度 中子 【解析】1三者由大到小的排序是:宇宙到银河系到太阳系,所以尺度最大的是宇宙。2光年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路程,是长度单位。3质子带正电,中子不显电性,电子带负电,所以不带电的是中子。18(2020济南育英中学八年级期末)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科学家们用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证实了大量微小粒子的存在。在原子、夸克、质子、分子、粒子等微观粒子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_。如图,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的结构最为接近,带负电的_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

16、中心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答案】夸克 电子 【解析】1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构成;粒子是氦的原子核。故以上粒子空间尺寸最小的是夸克。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的结构最为接近,带正电的原子核类似太阳,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类似行星。19(2020苏州市吴江区黎里中学八年级期末)秋季桂花香气扑鼻是因为分子_;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_;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起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塑料薄片,拉力略大于薄片重力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答案】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空隙大 吸引力 【解析】1秋季桂花香气扑鼻属于扩散现象,说明

17、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大。3玻璃片脱离水面的一瞬间,除了受重力、拉力外,还受到水分子对它的引力,所以拉力大于玻璃片的重力。20(2020江苏盐城市八年级期末)2018年3月,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逝世,引发全球悼念、他证明了宇宙起源于“大爆炸”,说明宇宙是一个_(有/无)起源的天体结构系统,天体之间相距遥远,天文学中常用_做长度单位;宇宙也是有层次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_(恒/行/卫)星。【答案】有 光年 行 【解析】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有很多的星系,星系中又有很多星体,根据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可知宇宙是一个有起源的天体结构系统。2光

18、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路程,天体之间相距遥远,天文学中常用光年做长度单位。3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21(2020北京顺义区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_现象,该现象表明分子在运动。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滴一滴红墨水,1min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由此现象可得出结论_。【答案】扩散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析】1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

19、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2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滴一滴红墨水,对比墨水滴入冷、热水中水的颜色变化情况可知,热水中整体颜色变化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22(2020西吉第三中学八年级期末)1909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_和绕核高速运动的_组成的,其中前者带_电,后者带_电。【答案】原子核 电子 正 负 【解析】1234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23(2020河南南阳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片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手持弹簧测力

20、计上端,让玻璃片浸没在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这是由于玻璃片受到水对它向上的_;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观察到玻璃片未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大,原因是_。【答案】浮力; 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解析】1让玻璃片浸没在水中,玻璃片会受到水向上的浮力。2由于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使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分子直径的10倍,故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大一些。24(2019浙江八年级期末)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

21、的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有极少部分粒子被弹了回来根据上述现象,推测原子内部结构的特点有:(1)_、(2)_、(3)_【答案】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核体积很小 【解析】(1)1由题意可知,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实心球体;(2)2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内含有带正电荷的微粒;(3)3有极少部分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大的原子核等;【点睛】本题难度不小,掌握原子的构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要熟悉原子核体积很

22、小,质量很大,原子核带正电荷四、实验题25(2017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八年级期末)如图A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观察到混合液的体积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了_如图B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可以看到_中墨水扩散的快,这说明_【答案】小于 分子间有间隙 热水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析】因为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间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由于热水的温度高,故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在冷水杯和热水杯

23、中滴入两滴墨水,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26(2020广东潮州市)小明为了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进行了几个实验:(1)如图实验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实验现象,主要说明了_;(2)如图实验,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_;(3)如图实验时,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所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10日后”、“静放30日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_(选填标号“甲、乙、丙”)量筒是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

24、的实验现象。【答案】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间有引力 甲 【解析】(1)1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了分子间有空隙。(2)2观察图可知:用手轻轻地碰一下附着肥皂泡棉线的任意一侧,这一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3)3如图实验,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发生扩散现象。如果时间足够长,硫酸铜溶液会充满整个量筒。所以其中甲量筒是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的实验现象。27(2020北京门头沟区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25、;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请回答(1)图a和图_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2)图b和图_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答案】d e 引力 【解析】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分子

26、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综上所述,(1)图a和图d都是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图a和图d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2)图b和图e两个实验现象都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28(2020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小明和同学在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相关实验。(

27、1)如图,小明把一块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测得示数为2.5N,手持弹簧测力计的上端,把玻璃板往下全部放入水中一定深度处,再慢慢提起弹簧测力计,当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2.5N(大于/小于/等于),其中的原因是_;(2)小华和小琴两个探究小组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设备,小华小组用的是甲图所示的一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小琴小组用的是乙图所示的下大上小的容器。两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都应先注入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将另外一种液体注满设备。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了_。通过比较你觉得_小组的实验效果更好。【答案】

28、 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 分子间有间隙 小琴 【解析】(1)12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大一些,即F2.5N(2)34在进行实验时,都应先注入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将另外一种液体注满设备,其目的是密度大的液体在下方。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间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小琴小组的实验更好,理由是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乙图中容器中液体变化明显。29(2019浙江八年级期末)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

29、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进行实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所示: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荧光屏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粒子的到达情况(收集证据)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

30、数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之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答案】不会 原子核 【解析】1极少数粒子散射的原因是受到了一个体积小但质量相对而言较大的粒子的斥力,这说明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点睛】记住并理解原子的结构是解答本题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