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课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计课改.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问计课改(上)回到原点来思考新课改,我们会发现当初的“理想很丰满”,但如今“现实很骨感”。诚然,有一批先行者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很多学校依然“原地踏步”,或者半途而废。走在课改路上,当我们回头看一看,会发现许多基础性问题依旧未能理清。为此,我们“从起点出发”,重新审视课改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期给正在课改路上的实践者些许启发。编者按1. 课改推进中,为什么总有人“谈改色变”,不愿参与其中?任永生(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教育局局长):一些人之所以“谈改色变”,就是因为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心,如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还不会,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学会吗?教师死看死守还管不住学生,让学生民主管理能实现有序吗?
2、这样一改成绩没有保证,秩序没有保证,这样的改革不是越搞越糟吗?还有一些学校虽然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但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因此他们惧怕改革,甚者反对改革。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的改革是被动的,改革没有真正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没有和教师的职业追求联系在一起,没有真正变成教师自己的事情。二是改革没有真正进入深水区,教师的热情没有被激发出来,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没有发生真正的变化。很多人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解脱出来,还是羞羞答答地穿新鞋走老路,用传统的观念建设新课堂,这种“魂不附体”的课堂比传统课堂的效果还要差。于春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政府督学):“一谈改革色就变”,从根子上说,问题
3、症结主要有三:一是信仰。信“分”,还是信“人”?完全信“分”之人,眼中无人,不会信课改。二是生态。从我国各项改革的历史来看,如果没有“不改不行”的改革生态,如果改革不能影响到生存,改革就注定会失败。三是制度。课改信仰靠生态,生态创建靠制度。课堂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牛鼻子”,课改需要教育制度的转型。我们时常发现,有些课改区域、学校,之所以举步维艰,多是被传统教育制度掣肘,“旧瓶装新酒”,不成为“假酒”才怪呢!课改呼唤教育制度的重建。2. 在课改推进过程中,家长不支持课改怎么办?如何打消家长顾虑,把家长转变为课改的同盟军?于春祥:教育的使命不仅仅是适应家长的需要,还要引领家长的需要。现在的家长很多是
4、有知识、有思想的“新家长”,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传统课堂的弊端,他们更在乎让孩子有尊严地在课堂上学习。相信家长,如同相信学生一样重要。一些课改名校“拉拢家长”的基本经验是,通过体验,让家长改变对课改的看法。诸如,家长会一改传统的说教模式,利用体验式培训的方式,让家长体验新课堂的魅力。亲子共上一堂课活动,让家长亲临课改现场,感受课改的氛围,亲见孩子的精彩。对家长一方面要讲大道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身感受到课改的好处。当他看到孩子的自信和阳光,当他感受到孩子自主自立能力的增强,当他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不降反升,顾虑就打消了。王子峰(甘肃省景泰四中校长):在课改推进过程中,家长不支持课改是可以理解的
5、。要想打消家长顾虑,学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学校要有周密可行的课改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谱。既要能保证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目的,又要能让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二是要成立班级、年级家长委员会,并对其进行适当培训,让家长明白:课改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意志,不是学校在任意妄为。课改是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而不是拿孩子们当实验品,要先让一部分家长先理解并支持学校的课改行动。三是要让家长参与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参与,使其深切感受课改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真正体悟问题课堂、生命课堂的积极意义。同时,要让学生能真正体验到课改带给他们成长的快乐,并把
6、这种感受传达给父母。四是学校要结合课改发展情况,不断修订课改方案,并且要持之以恒,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绝不能因个别老师的不配合或家长的反对,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半途而废。3. 教育行政部门是推动区域课程改革的主要力量。课改进程中,如何规避教育部门不作为、伪作为和胡作为等行为?任永生: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教育部门本身的事情,这项重大工程必须由政府启动,教育部门推动,教师行动,社会各界联动才能取得实效。在这项重大改革进程中,教育行政部门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在某种程度上说,教育部门是否有所作为是取得改革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但现实中,为了政绩,为了虚有的光环,一些教育部门仍然聚精会神地搞应试
7、教育,素质教育只是喊在口头上,这就是伪作为;对本地区的课改没有设计,没有引导,没有推动就是不作为;更有甚者,对基层学校的改革和创新还挥起大棒进行扼杀,这就是胡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课改中起到主力军的作用。一是给政府当好参谋,提出符合新课改理念又符合当地实际的新课改规划,制定一系列的保证措施,保证改革有序进行。二是为教师投身改革做好服务,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把课改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积极为教师掌握课改理念和技术提供服务,为教师不断成长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于春祥:比较来看,教育行政部门花在“外延”上的力气,远比花在“内涵”上的要大。在有些地方,行政不作为是多年来让人诟病的一种现实。不改照样可以过日子,
8、改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区域课改要搞好,以下四个因素非常重要:一是达成共识。如果教育局行政人员没有共同的想法,课改很难落地。有的局长急在心上,分管局长不以为然。有的局长、分管局长信心百倍,其他成员阳奉阴违。有的教育局信誓旦旦,区域内的校长却被动应付。凡此种种,课改都难以成功。二是形成合力。教育行政部门各科室如果各自为政,就会导致课改推进困难,没有合作,难成大事。三是加强执行。课改执行力现状令人担忧,课改不是开几个会,拟几份文件就能成功的,需要各级各部门真正深入学校,强力推进。四是注重研发。区域课改研发力量不足是制约课改发展的突出问题。课改是前无古人的事情,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问题都不是
9、翻翻书,查查资料就能解决的。它需要我们在不断学习、研究中完善已有的课改成果,并应用于实际操作。4. 为什么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更热衷于课改,而名校往往不愿意课改?王红顺(河南省民办教育共同体理事长):眼光决定观念,观念决定发展,发展决定生存。目前,有许多名校凭借应试教育成名得利,对课改充满疑虑,乃至有抵触情绪。这可能是因为课改让所有的学校站在同一起点上,面对新的矛盾和困难,先前的既得利益有可能不复存在,因此出现重点学校不愿搞课改,搞假课改也不足为怪了。但是对于“第三世界”普通学校来说就不一样了,它是把课改当成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新课程改革使得原有学校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换句话说,就是将原有学
10、校重新洗牌,谁能先适应这场改革,谁就能站在前列。“应试”中落伍、失败的普通学校大多抱着这样的心态:不搞课改是落后,课改搞不好大不了仍是落后,搞好了就可以重新书写学校的历史。借助课改,冲出一条新路,不失为一条捷径。常之凤(河北省馆陶县魏僧寨中学教师): 大多数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由于交通不便、师资短缺、优质生源严重流失、家长教育意识不强等多种原因,使得当地教育质量每况愈下。在濒临关门的情况下,是选择死路一条,还是大胆进行课改“杀出一条血路”?很多明智的校长和教师选择了第二种解决办法。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就等于坐以待毙,何不改变一下方向,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5. 课改不能止于改课,如何处
11、理好课堂改革和课程建设之间的关系?任永生: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程度,课堂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与方法,它们分别侧重于教育的不同方面,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课程规定的是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课堂决定的是怎么学。这两个方面都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如果没有好的课程,再好的课堂也不会真正起到育人的目的。反过来说,有再好的课程,如果没有科学的课堂模式,也不可能达到课程的标准,不可能有三维目标的实现。有许多人把课程改革与课堂改革分裂开来,这是极端错误的。他们说国家提出新课程改革,也没有强调课堂改革啊其实,我更愿意这样理解“课程”:“课”就是内容,“程”就是程
12、度和过程,过程就是课堂的模式,因此课程改革本身就是改革学习内容和改革教学过程。于春祥:课堂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现在的问题是,新的国家课程体系已经逐步完善,地方课程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各校也都在积极实践校本课程,但是,并不是课程变了课堂就会自然而然地变。我们必须警惕一种赶时髦的现象用课程改革替代课堂改革。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抓课堂改革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强化课程意识,提升课程能力,致力课程实践,用课程思想、课程方法引领课堂改革。问计课改(下)6. 为什么人们总是担忧课改会影响成绩,如何消除这种顾虑?任永生(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教育局局长):课改并不影响成绩。传统课堂坚持知识本位主
13、义,把学习定位于掌握知识和提高技能,目的是得高分。新学习模式坚持成长本位主义,把学习定位于成长,强调学习过程就是生活,学习方法就是建构,学习目的就是快乐成长。试想,如果学生喜欢学习和会学习了,难道还会没有成绩吗?许多课改学校的实践证明,如果真改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绩,还会收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空山新雨(网友):新课改提出教育要以人为本,这是教育改革迈出的重大一步。当我们的学生都成了能想、会想、有思想、会创造的人时,他们要掌握教师教授的知识,还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吗?他们要提高成绩,还会是件难事吗?当然,这一步要迈稳,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但这一步必须要迈出。7. 由于受经费、条件、师资、信息
14、等多重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推进困难重重,农村学校课改如何破解困局?任永生:影响农村教学改革的客观因素,一是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村级小学,一些科目没有专职教师。二是由于近些年过于强调集中办学,一些学校校舍紧张造成大班额现象,使以小组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改革受到教学场所的制约。农村学校在现有条件下不能等靠要,要从实际出发,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研究自主学习和民主管理的科学方法,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课堂模式和一言堂的管理模式,实现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于春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政府督学):课改需要条件,但不完全依赖条件。试想当年山东杜郎口中学一无经费支撑,二无师资优势,三无
15、信息设备,而这些“无”恰恰成了他们课改的“条件”,因为人才是课改关键的因素。8. 课程标准是课程的“灵魂”,教材是课程的“肉体”。标准是“罗马”,教材是“道路”。如何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任永生:课程标准是目标,教材只是一些精选的实例。如果教师把课程标准吃透了,究竟用什么样的例子去达成课标要求应该是教师自己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做好两件事情,一是真正吃透课标,根据课标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知识的内在联系要弄清楚,根据这样的内在联系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克服碎片化的学习,实现整体化的学习。二是不要什么都在课堂上讲,有许多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对课
16、时重新整合。杨春来(辽宁省建昌县八家子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进一步挖掘教材的内涵,也不要拘泥于教材,而要让教材的内容变活,有生机,有说服力,使学生思维动起来。虽然教材的内容是固定的,但是教师的教法是活的。灵活应用教法,注重学生不同层次,注重学生接受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过程和结果的匹配。9. 高中课改为什么总是雷声大雨点小,缺乏实质性进展?于春祥:高中因为处于基础教育的“收官”位置,很自然被推到了改革的“风口浪尖”。高考是任何一所高中学校必须要面对的生存抉择,高考压力越大,课改的热情就越小。就课改而言,小学课改比初中要难,高中课改比小学更难,尤其是高中毕业班的课改更是难上加难。这
17、些都是客观因素。王胜林(湖北省英山一中教师):在“教育管理”,管理崇尚精细化的今天,在“衡中模式”几乎席卷全国高中学校的今天,“全过程盯人”几乎成了许多高中学校管理学生(甚至老师)的常态,学生在教室的时间,远远多于在室外活动的时间,学生在教室干什么呢?就是做那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和试题,他们有的被训练成顶级的“解题熟练工”,进而“笑傲考场”,因而领导高兴,社会赞扬,学生风光,家长实惠,这实在是教育领域里的一个“悖论”!课改之路,漫漫其修远兮。10.“三级课程体系”改革自1996年便已拉开序幕,然而时至今日,许多学校校本课程的规划与实施仍然只是虚有其名,没有实质性进展,其背后的原因何在?又该如何解
18、决?王红顺(河南省民办教育共同体理事长):原因在于失控的课程管理和缺位的课程领导。三级课程管理者各自的权限和职责不清晰,在实际操作中造成了混乱甚至失控。我们尚未在各个层面建立起主动解决问题的课程管理机制和相应的监督机制,国家制定的课程实施方案的严肃性、权威性受到了挑战;各级课程管理者责任意识淡薄,同时缺乏专业化的课程管理技术手段和能力支撑;地方(市、县)、学校课程主体意识淡薄,依赖性极强,课程管理上的“平等主体”角色没有充分发挥。比如学校没有从教学管理走向课程管理,课程没有实现从执行到创生的飞跃。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新建设学校新课程体系,把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每项活动(包括传统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文化课程及特色校本课程)都视为课程,并像对待传统学科类课程那样去对待其他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