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1153540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B 在炉子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D 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毒气2.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有毒B 可以燃烧C 密度比空气的小D 能还原氧化铁3.实验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K,将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加入到充满CO2的锥形瓶中,立即关闭K,振荡,观察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 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C 装

2、置内气体压强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D 该实验说明CO2能与石灰水反应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检查气密性B制备气体C收集气体D验满气体5.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6.关于甲、乙、丙、丁四个装置(如图所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装置可用作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B 乙装置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C 可用丙装置收集氢气D 可用丁装置收集氧气7.下列气体中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A SO2B CO2C N2D CH48.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红色紫色红色

3、B 紫色红色紫色C 红色紫色蓝色D 红色无色红色9.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经检验装置气密性合格后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鸡蛋壳发生了分解反应B 中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第步是多余的10.常温下,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到氨气B 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C 多余的氨气可排放到大气中D 实验室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双氧水制氧气相同11.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 供给

4、呼吸B 用于灭火C 用作气体肥料D 生产碳酸饮料1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备CO2,下列措施可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降低反应温度B 用稀硫酸代替盐酸C 粉碎大理石D 加水稀释盐酸13.实验室制备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时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长颈漏斗B 锥形瓶C 集气瓶D 酒精灯14.某文章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文章的标题可能是( )A PM2.5与雾霾天气B 新装修屋内的空气杀手C 酸雨的罪魁祸首D 室内燃气热水器的安全防范15.“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低碳生活”是指工作生活中所耗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 ( )A 多

5、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B 多用一次性消费品C 将普通灯改为节能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 购物自带环保布袋,不用塑料袋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_(填序号)。A.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 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C. 它们都有毒 D. 它们都溶于水(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_。(3)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_。17.“南极的冰化了”,说的是南极一块叫“拉伸B”的冰架发生坍塌,这是大自然又一次发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不

6、容忽视。(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双面使用纸张,双面使用纸张与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_。(3)举一例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_。18.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1)近年来,空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2)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其重要原则有:拒用。请举出低碳生活的一个实例_。再生。如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循环模式。它实现了低碳减排,请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回收。目前使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CO2,这个过程CO2发生_(填“物

7、理”或“化学”)变化。这些CO2可作为气体肥料,还可制造_用于人工降雨。(3)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_?为什么_?。三、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 19.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选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

8、入,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_。20.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合理改进实验装置,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实验中收集集满一瓶CO2后,应将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_(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2)有两位同学对图甲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进行了简化,简化后的装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其中可行的是。21.小明同学在家里做了如图所示的小实验。(1)图I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蜡烛火焰熄灭。由此得出二氧化碳性质的结论是_、_,并依此性质确定二氧化碳的一个主要用途是_。(2)当蜡烛熄灭后,在玻璃杯口迅速盖一块

9、蘸有石灰水的玻璃片(见图II),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片上的石灰水_,写出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一氧化碳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A说法正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B说法不正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C说法不正确;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说法不正确。2.【答案】C【解析】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所以有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大于29,所以密度比空气的大。3.【答案】B【解析】滴入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说法正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

10、,长颈漏斗的下端有气泡冒出,B说法错误;滴入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变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C说法正确;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D说法正确。4.【答案】D【解析】在制取气体时一定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实验中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收集;验满时要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所以只有D的操作错误。5.【答案】C【解析】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C的解释不正确,其他各项的解释都是正确的。6.【答案】C【解析】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可选用甲装置作发生装置,故A正确

11、;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可用乙装置作发生装置,故B正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可用D装置收集,故D正确。7.【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8.【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碳酸不稳定,加热后分解成二氧化碳与水,试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9.【答案】A【解析】鸡蛋壳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把鸡蛋壳加入稀盐酸中,鸡蛋壳会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鸡蛋壳和

12、盐酸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II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III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所学知识及实验,通过前两步BC即可确认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所以第步是多余的。10.【答案】A【解析】根据氨气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由于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排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由于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所以发生装置与双氧水制氧气不相同,因此只有A正确。11.【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用途。供给呼吸是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12.【答案】C【解析】

13、降低温度,反应的速率会减慢;用稀硫酸代替盐酸,生成难溶于水的硫酸钙,使反应减慢;粉碎大理石,增大了接触面积,反应的速率会加快;加水稀释盐酸,使盐酸的浓度降低,反应的速率会减慢。13.【答案】D【解析】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在常温下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气体,不需要加热,故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酒精灯。14.【答案】D【解析】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烟尘过多形成的;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甲醛含量增加,对人体有伤害;酸雨主要是空气中二氧化硫增多而形成的;燃气热水器主要是利用燃烧天然气获得热量,但天然气的不充分燃烧可产生一氧化碳,从而使人受到伤害。15.【答案】B【解析】多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

14、,减少了含碳物质的排放;多用一次性消费品,属于浪费资源,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将普通灯改为节能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属于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购物自带环保布袋,不用塑料袋,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属于“低碳生活”方式。16.【答案】(1)B (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3)2CO+O22CO2(或CO2+C2CO)17.【答案】(1)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2)节约纸张,就是节约造纸所消耗的能源,光合作用增强,温室效应降低 (3)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1)由于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造成二氧化碳过多,形成了温室效应;(2)使用双面纸,节约了纸张,

15、就等于减少树木的使用量,就可以保护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就能使二氧化碳增长的势头变缓;(3)多种树能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也可以减缓温室效应,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就会减少木材的砍伐,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也能减缓温室效应。18.【答案】(1)大量燃烧含碳的物质(2)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其他合理答案)物理 干冰 (3)不是 二氧化碳过少会导致地球气温降低或绿色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解析】随着工业的发展,含碳物质的大量使用,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发展低耗能、低污染产业、研制和开发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是低碳经济的必备措施。根据题意,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氧气,反应条件是催化剂和

16、光,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使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CO2,这个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如果二氧化碳的含量很低,将会造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影响绿色植物的生长,所以并不是大气中二氧化碳越少越好。19.【答案】(1)c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2)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3)Ca(OH)2+CO2=CaCO3+H2O(4)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燃烧 不支持燃烧【解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验满和性质。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该气体从导

17、管c进入集气瓶;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用燃烧的木条进行验满;二氧化碳能与紫色石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从而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底层的蜡烛首先熄灭。20.【答案】(1)正放 (2)丙【解析】(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满的二氧化碳气体应该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2)乙装置中的导管伸入了液面以下,生成的气体无法导出;而丙装置中的导管刚好露出橡皮塞,利用气体的导出。21.【答案】(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灭火(2)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解析】(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逐渐增多,淹没蜡烛,会看到蜡烛熄灭,因此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2)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