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古诗词每日一练.doc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115040 上传时间:2021-02-08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35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古诗词每日一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古诗词每日一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古诗词每日一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古诗词每日一练.doc(6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每日一练参考答案 目 录班昭续汉书2蔡文姬求情3炳烛而学4薛奎识范镇5芮伯献马贾祸6及之而后知7管仲破厚葬8董叔攀附权贵9王昭君出汉宫10魏收改武学文11千轴不如一书12答苏迈书14答李几仲书15黄庭坚论书法16强弱之辩17邴原戒酒18金农与苍头19陈章侯蔑视显贵者20李西涯与程篁墩21专力则精,杂学则粗22黄鲁直敬重苏轼23张明善讥张士德24王积薪闻棋25苏东坡北归26李贺作诗27蒲松龄之妻28李泰伯改字29康德涵救李梦阳30余文坼意外遂愿31文人相轻32杨维桢执教33青文胜为民请命34郑板桥知潍县35王恭从会稽还36韩云门娶盲女37蔡邕被害38观第五泄记39宴客摆阔40皇甫谧年二十始

2、勤学41商於子驾豕42诸葛亮传略43申屠敦之鼎44杭世俊喜博45里社祈晴文46赞刘谐47匡衡凿壁借光48杨万里忧国49苏轼私识范仲淹50金农为盐商解窘51蔡邕听琴52郑玄对应劭53冯梦龙补西楼记54萧何难汉高祖55永某氏之鼠56陈亢问于伯鱼57郭琇面劾权臣58严君平不仕59海市蜃楼60晏殊诚实61龚遂为渤海太守62班昭续汉书【文段翻译】扶风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字惠班.班昭学识广博,才华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会的要求。她的哥哥班固撰写汉书,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还没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编纂汉书。皇帝还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

3、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称她为大家。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帝就下诏命班昭作赋写颂。当时汉书刚问世,有很多人不大读得懂,班昭的同乡马融就住在藏书阁下,向她学习汉书。【文化常识】女文史家。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评 说】范 晔:(班昭)博学高才,(丈夫)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赵 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徐 钧:有妇谁能似尔贤,文章操行美俱全。一编汉史何须续

4、,女戒人间自可传。萧良有:班昭汉史,蔡琰胡笳。 凤凰律吕,鹦鹉琵琶。刘克庄:为孟坚补史,班昭才学,中郎传业,蔡琰词章。刘体信:班昭续成汉书,马融在当时,亦博学者,请伏阁从班昭受句读,其识见过后人远矣伟矣。清溪徐曼仙畹兰:倾倒班昭续史才,十年别梦绕苏台。康有为:以敬姜之德、班昭之学、秦良玉之勇毅、辛宪英之清识、李易安之词章、宋若宪之经术,列于须眉男子中,亦属凤毛鳞角。【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终总是2.翻译:汉和帝下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完成汉书(就,到;踵,继续);像跟老师一样向她学习。蔡文姬求情【文段翻译】董祀作屯田都尉的官职,触犯法律被判决死罪。蔡文姬面见曹操请求(赦免)他。当时大臣、名

5、士以及从远方外国来的使者满满的坐在殿里。曹操对他的客人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门外,今天我请诸位见一见。”蔡文姬进来的时候,头发凌乱,光脚走路,向曹操磕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语意非常酸楚哀痛,众人都被她感动了。曹操说:“就算真的像你说得那么可怜,但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下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说:“明公您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被她的话感动,于是派人追回文书赦免了董祀的罪。【文化常识】蔡文姬。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初嫁卫仲道。夫亡后归母家。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

6、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她凭记忆写出了四百多篇古文。她的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最为著名。当代戏剧家曹禺创作有话剧蔡文姬。【评 说】蔡文姬面见曹操请求赦免董祀,并为之不懈努力,可见文姬一个足智多谋,与人友善,并且为所爱之人敢于抗争的一个人。【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拜见赤足马棚勇敢的士卒 2.翻译:表露的思想极悲哀,听的人都因此改变了脸色;确实同情你(相,你); 救助将要被处死的人。 3.被动词。炳烛而学【翻译】晋平公向师旷询问道:“我年纪七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 晋平公说:“哪有

7、做臣子的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 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拥有)蜡烛的光亮,与摸黑走路比,哪一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啊!”【文化常识】师旷及其他。师旷是个盲乐师,他名字叫旷,但不姓师,因为他是当时著名乐师,所以叫师旷。这种以职业为姓的现象在春秋时还有:有个著名的工匠名石,世称匠石,有个著名的制作车轮的师傅名扁,世称轮扁。【评 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与普遍性

8、相互联结,不可分割。把人生各个年龄阶层求学的情况比作太阳和蜡烛的光亮,这是个很不错的比喻。虽则烛光不如阳光那样明亮,但比黑暗却明亮的多,炳烛而学一词为师旷劝谏晋平公不要因为年老而担心学习太晚所设之比喻。师旷的分析告诉我们: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学习的状态是有所不同的,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但他的分析同样告诉我们:不管怎么样,学习对人总是有好处的,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迟、晚怎么敢好 2.翻译:哪有做臣子的跟国君开玩笑的呢?点燃蜡烛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个好呢? 3.它指代:下面一段话。4.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 薛奎

9、识范镇【文段译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作四川地方长官时,初次见面就很喜欢他。把他拉到官府,让他给自己的孩子讲授学问。范镇自己愈加谦让,每每走过薛奎的府门便小跑而过(以示恭敬)。过了一年,人们都不知道他是地方长官的宾客。等薛奎从四川回调的时候,用马车载着范镇一同返回京城。有的人问薛奎在四川有什么收获,薛奎回答道:“得到了一个不平凡的人物,应该会以文章才学为世所知。”【文言知识】“阳”与“阴”。古代山的南面叫“阳”,山的北面叫“阴”。上文“华阳”,即华阳县,它当在华山之南;又,“华阴”,当在华山之北。而水的南面称“阴”,水的北面称“阳”,恰与山相反。江苏省的“江阴”市,当在长江的南面;“淮

10、阳”县当在淮河的北面。 【评 说】范镇十八岁之年,偶遇成都知府薛奎,接谈之间,赏识其才,惊谓“此乃庙堂之人也!”遂聘至官舍为子弟讲学授课。范镇却不因此就稍有傲气,他坚持独自步行进出,既不乘车坐轿,亦不许迎送,如此一年有余,守门人尚不知他乃府台上宾。后来薛奎还朝,随带范镇入京,欣然向人夸示在蜀中“得一伟人”,并预言范镇“将以文学名世”。果然范镇赋诗论文,迅即蜚声京华。被评为像司马相如、陈子昂那样;一出剑门即表仪一代,领袖百家的人物。为人处世,我们该向范镇学习,要懂得谦虚谨慎,对人对事的态度不要骄狂,不要乱摆架子,否则就会使自己处在四面楚歌之中,被世人讥笑和瞧不起。只有不居功自夸、不肆意张扬、平易

11、近人的人才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受到别人的欢迎和拥戴。【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使更加退让到、前往超过 2.翻译:薛奎在蜀地做郡太守;等到薛奎回京城,便带着他一同走;必然凭文学出名。芮伯献马贾祸 【文段译文】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攻打戎,得到一匹良马,芮伯想把它献给周厉王。芮季劝阻说:“不如舍弃这主意。大王贪欲无厌,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现在在军队回来的时候献上马,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得到一匹好马,就都要向你索求。你没有东西应酬他们,他们就会在王面前说你的坏话,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芮伯不听劝告,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 荣夷公果然派人来向芮伯索求东西,没有得到,就

12、在大王面前诬陷中伤芮伯。说:“芮伯还有藏私啊!”周厉王大怒,将芮伯逐出。 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有过错。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引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文言知识】伯仲叔季:“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老大往往取名为“伯”。上文芮伯,看来是老大。老二叫“仲”。孔子排行第二,故取名仲尼,后人亦称之为孔老二。老三叫“叔”,老四叫“季”。上文“芮季”看来是芮伯的小弟了。月份则是以“孟仲季”排列的,如春季第一个月为“孟春”,第二个月为“仲春”,第三个月为“季春”,夏、秋、冬以此类推。【评 说】芮季头脑清晰,冷静,对事物的看法入木三分,他劝诫芮伯不该献马,会遭致祸端,但芮伯居功自喜

13、,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并不接受芮季善意的劝告,他明明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引他的贪欲。从芮伯的角度看,虽然他的献马有个人邀功的嫌疑,但我们不能否定他对大王的好意,但好心却未必能办成好事。要想办好事,只有美好的愿望是不行的,光靠一颗火热的好心是不够的,还要有表达和传递好心的方式,要有办成好事的谋略技巧,有循序渐进的步骤。狗的主人在教训他的狗,你为了保护动物去打人家主人,你想救助的狗反过来会咬你,你能怨狗恩将仇报的咬你吗?地震中刚救出来的伤者,你不懂救护知识,上去就背走,被救出的人,没被地震压死,可能让你折腾死了。好心不一定能办成好事,有客观的原因,但更多是主观的原因。在办好事前,一定细想下,你要

14、办的好事,对于被施予者来说,他是不是领情,是不是理解你的用意或者欢迎你的施予。而且你要办的好事,从结果导向来看,不仅是对你有利,对被施者也应是有利的才行。凡事因势利导,不可率性强求。欲求和谐冲盈,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同“率”抛弃满足最终赶走 2.翻译:你没什么用来应付他们;这会招致灾难的;就在周厉王前诬陷他;你明知周厉王贪财却开了口,这是芮伯的过错。及之而后知 【文段译文】接触了实际然后才知道真相,实地做了然后才知道困难,哪有不实践就能够知道的呢?翻阅五岳的地图,以为了解山了,实际不如打柴的人上山走一步;谈论大海的广阔,以为懂得海了,实际不如做海上的商人在海上望一

15、眼;通晓各种佳肴的菜谱,以为知道美味了,实际不如厨师尝一口。【文化常识】说“及”。“及”是个会意字,本指后面的人伸出手抓住前面的人,因此它有“接触到”、“达到”、“够得上”的意思。上文“及之而后知”中的“及”,就解为“接触”,句意为接触它之后才能知道(它的情况)。成语“望尘莫及”,意为看着车后卷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比不上别人。科举考试中的“及第”,从字面上解释是指达到名次,意为及格、录取。五岳,是五大名山的总称。在我国一般指北岳恒山(位于山西)、西岳华山(位于陕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东岳泰山(位于山东)和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评 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唯一源泉。人的一切认识都来源于

16、实践。无论任何人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就必须积极投身于现实的社会实践。在学习中,有不少学生都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但很多时候明知错了,却欲罢不能,一错再错。生命的意义在于改变,因为人只有在不断的变化中才能得到提升。人若想真真正正的改变,除了要有勇气,更重要的是雷打不动的决心。孔子用他的决心从一个平凡的青年走向了一位人人尊敬的伟人。走向的另一个自己,需要的还有执着,这样面对风风雨雨的时候才会有解决一切困难的决心,才能冲破阻碍,迎接风雨后那灿烂的阳光。走向另一个自己,当你成功的蜕变了之后,你会发现,你曾经走过的路,你遇到的困难时那么的长,那么的多,但是看到蜕变后的自己,你不会感到后悔,反而会把这一切当成

17、的长在成功之路上的荆棘,见证你的美丽蜕变。勇敢的迈出第一步,用决心和毅力证明,自己其实可以更好。【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哪翻阅 2.五岳: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 3.翻译:走了之后才知道艰难;通晓各种佳肴的菜谱,还不如厨师的尝一口。 4.启示:实践第一。 管仲破厚葬 【文段翻译】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产的布匹都被用来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很担忧这样的风气,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如何禁止这种风气?”管仲回答说:“但凡人们要做什么事,不是为了名声就是为了利益。”于

18、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得太高档,就把那人的尸体示众,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被陈尸示众的人得不到名声,那些发丧的人得不到利益,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没过多久,厚葬的风气停止了。【文化常识】“棺椁”及其他。上文有“材木尽于棺椁”,意为优质的木材都用在做棺椁上了。“棺”即棺材,装敛死人的器具;“椁”即棺外的套棺,也就是说是棺材外再套一具棺材。古代的贵族,生前富贵荣华,极尽奢侈,死后也希望不朽,且能无穷享受,因此十分讲究丧葬。尸体穿绫罗绸缎,甚至金缕玉衣。棺之外要加椁,棺与椁之间存放金银财宝及生前用具,可惜这些都成了日后盗墓者的目标。【评 说】 管仲对于齐国厚葬这一个习俗了解的十分

19、的透彻,从人们想要厚葬的根本原因出发,告知齐桓公只要抓住了这些根本原因,就可以有效的解决厚葬之礼,让齐国的物资不受到浪费,可以充分的发挥这些物资的作用,为齐国的百姓造福,增强齐国的综合国力。看完了管仲破厚葬的文章之后,我们也应该向管仲一样,学会抓住事物的根本原因。从根本原因出发,才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否则都只能事倍功半,白白耗费财力物力。【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没有什么用回答作为、行动 2.翻译:齐桓公为这事而担忧;用什么办法禁止?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 3.句首语气词,无义;那些董叔攀附权贵【文段翻译】董叔快把范氏娶进门,叔向说:“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董叔说:

20、“想要结交攀附他们。”往后的某一天,范祁(范氏)向(她的哥哥)范献子哭诉说:“(董叔)不尊重我。”范献子抓起(董叔)把他吊在槐树上。叔向经过董叔处,(董叔)说:“你为什么不替我(向范献子)求情呢?”叔向说:“(你)要结交的已经结交了,要攀附的也已攀附了,(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文言文知识】倒置句文言中有好几种倒置旬式。上文“不吾敬”是其中之一。“不吾敬”要按“不敬吾”理解,意为不尊重我。这是一个否定句,有否定词“不”表示(其他否定词如“未”、“莫”、“毋”等),另外它的宾语是代词“吾”(其他代词如“我”、“尔”、“之”等),因为有这两个前提,所以构成动宾倒置的句式。又如

21、“勿之忘”,即“勿忘之”;“未之有”,即“未有之”。【评 说】古代儒家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凡事保持中间态度:既不能不及,又不能太过。这种态度叫作“中庸”。 做人,保持中庸尤其重要,而且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也是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欲望可以得到正当的满足,过分则走向放纵。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能达到顶点,不能走向极端。这样,才能在上下左右的关系中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站稳脚跟,有所作为。 这种观念体现了儒家对人生的基本态度。它是积极的、现实的、进取的,同时又是谨慎的、保守的。千百年来,它对塑造我们民族的人格心理起过重要作用,产生过深远影响,是人生修养的重要思想资源。 无论我们现在如何来评价这种人生

22、态度,事实上它已深入到了我们人格心理的深层结构之中。我们已习惯于按这种方式来待人接物,习惯于寻找历史的和现实的例证来证明傲慢、纵欲、自满、享乐的有害,以及保持中间状态的成功。我们也习惯于以此来品评他人,要求他人。这种传统,恐怕难以改变。【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往后的某一天抓起来 2.翻译: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你为什么不替我(这门亲事)!(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王昭君出汉宫【文段翻译】汉元帝后宫宫女很多,就让画工描绘下她们的相貌,元帝想找哪个宫女,就翻阅图像召唤。宫女中姿色平庸的,都向画工行贿。王昭君容貌姿态非常美丽,但她不肯苟且求画工,画工就把她的容

23、貌画得很难看。后来,匈奴前来和亲,向汉元帝请求赏赐美女,元帝就让王昭君充当出行。召见以后,看到她那么美丽,又舍不得了。但是王昭君的名字已经送往匈奴,不好中途更改,于是王昭君就去了。【文化常识】王昭君出塞。上文说的王明君,即西汉时的王昭君,她名嫱,字昭君。晋朝违避司马昭的名字,故改王昭君为王明君或明妃。王昭君出生南郡秭(z )归(今湖北境内)。史书上说,她早年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单于来汉朝和亲,她自请出嫁。按当时规定,和亲者应是公主,而王昭君是普通宫女,故上文说“充行”(充当而行)。入胡后称宁胡阏氏(ynzh)。阏氏是王后的意思。她对改善汉朝与匈奴的关系起了一定作用。今内蒙

24、古大青山麓尚有昭君墓。【评 说】王昭君因为不愿妥协讨好画工招致远嫁异乡。大多数人都在为这样一位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的美丽女子的悲惨命运。但我却对她尤为敬佩。她本是一位普通的软弱女子,远嫁到塞外之后,那种艰苦而又孤独的生活反而激发了她内心封存已久的一股强大的力量,让她认识到语气天天一泪洗面等死,还不如快快乐乐的享受生活,于是她鼓起勇气勇敢的面对生活。有的时候,人的潜能是因为环境而被激发,但更的时候,这种潜能是源于自己的勇气和想要改变的心。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位沉睡的将军,他需要你来唤醒,所以,不要再等待,唤醒她,让她帮你走向。另一个自己。 【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画只是中途

25、2.翻译:想要召哪个宫女,就翻看容貌图召唤她。 3.容貌平常;画工魏收改武学文【文段译文】魏收十五岁,已经很能写文章。等到随同父亲到边关,爱好练习骑马射箭,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荥阳郑伯和他开玩笑说:“魏郎你用的戟多少重啊?”魏收很惭愧,于是回过头来读书。夏季,坐在木板床上,跟随着被树遮蔽的影子移动背诵书。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而精力充沛不懈怠,(后来)他凭借凭文章华丽而闻名于世。【文化常识】“戟”及其他。上文郑伯嘲笑魏收说:“魏郎弄戟多少?”其中“戟”泛指所有兵器。“戟”本是青铜制成的兵器,它将矛与戈结合在一起,既有“矛”直刺的功能,又有“戈”横劈的作用。杜牧在赤壁诗中写道:“折戟

26、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其中说到的“戟”就是这种兵器。除矛、戈、戟外,古代进攻的武器还有刀、斧、箭、炮等。【评 说】 人们都想在事业或学业上有所成就,但是,只有一部分人取得了胜利,而相当一部分人却陷入失败的若痛之中。这是为什么呢? 俗语说“功到自然成”。按理说那些失败者完全可以尝到胜利的喜悦,但他们往往缺少一种胜利的必要条件,那就是坚持。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上边的俗语中所提到的“功到”其 中已经隐含了“坚持”的意思.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学业上或事业上的成功,除了个人的 努力之外,坚持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 【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等到停,此指懈怠 2.翻译:很能写文章;想通过

27、练习武艺求得功名;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凭文章华丽而著名。 3.A千轴不如一书【文段译文】 柳开年轻时很任性气盛,说大话傲视他人。参加科举考试时,在考官办公处的门前把文章投赠给主考官,一共有一千轴,用独轮车装着。面试那天,(柳开)穿着圆领大袖外套亲自围裹着车进入(考场),想要用这(方法)使其他人害怕来取得功名。当时(有个人叫)张景很能写文章而且有名气,(他)只袖藏了一篇文章在考官办公处的门前进献了它(指张景的文章)。主考官非常称赞欣赏(张景的文章),提拔张景为优等。当时有人为了这件事说:“柳开的一千轴书卷,比不上张景的一篇文章。”【文化常识】说“物”。宇宙中客观存在的都称“物”。山、

28、水、书、衣、车等人们视为“物”。那么“人”是否是“物”呢?文言中“物”也可指“人”。上文“大言凌物”中的“物”,即指人,意为说大话傲视他人。“物议”、“物论”即为他人所议论批评,“物故”为人死。成语“待人接物”,其中“接物”也是“待人”的意思。小说、戏剧中的“人物”,并非“人”与“物件”,而是“人”,因为“人”与“物”同义,它是个双音同义词。【评 说】这是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的一件真人真事,虽然是千年之前的一则旧闻,今天读来却仍然不乏新意与启迪。衣服豪华,着装气派,并不能说明这个人身份高贵;文章千轴,车载斗量,也不能证明他肚里有多大学问。文章与衣着外表无关,学问与书籍厚薄无碍,一个人的才华,不在

29、于富丽而更在于实质。当然,前提是这位主考官得拥有一双聪慧的眼、一颗正直的心、一杆公平的秤,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倘若把柳开和张景比喻成地方官吏,把主考官比喻成手握评价政绩、任用干部大权的领导,联系时下一些现象,倒是一件颇有意味的事情。考核干部有一套标准,所谓德、能、勤、绩。而在实际工作中,德、能、勤这三个方面都很难量化,没有一套真正可操作的标准,因而对于德、能、勤这三方面的考评或模棱两可,或含糊其辞,或避实就虚,或遮遮掩掩。所以,干部任用中起决定作用的,则非绩(所谓政绩)莫属,在排除掉裙带关系、故旧关系、贿赂关系等等因素之外,政绩也就成了干部升迁过程中人人必须面对的硬性指标。于是,那些奔波于仕途

30、的地方官吏职位稍一履新,便会像应试的柳开一样,围绕如何做出这样那样的政绩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或改变旧的来创新,或创造新的来立异;有的着装华丽,先声夺人;有的车载斗量,引人注目;有的建高楼大厦,有的修宽路大桥;有的造农民新村,有的建城市公园。而这些所谓的“作品”与“政绩”不是大得出奇,就是高得吓人:不是钢筋成林,就是水泥满布,看似别具一格,实则千篇一律。尽管追求政绩的手段花样百出,但目的却只有一个,无非是希望吸引领导的眼球、引起领导的注意,好在激烈的政绩比拼中脱颖而出。而作为评价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领导颇像主考官。考官的口味决定考生的前途,领导的喜好,也往往决定部下的命运。倘若领导在干部任用

31、中以貌取人,只关注表面文章,便会带来无数名不副实、徒有其表的所谓政绩工程,既不利于发展,也不利于民生,甚至对于资源还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和浪费。多年前,安徽阜阳原地委书记王怀忠耗资3.2亿元建设的国际大机场,因客源严重不足,在勉强营运一年后被迫关闭。又比如最近,湖南省新晃县决定斥资 50亿元重建“夜郎古国”,又是一个足以震惊中外的大手笔。据说新晃目前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可千万别把这样的工程建成一个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因为对于国家级贫困县来说,老百姓底子太薄,实在经不起折腾。领导的喜好,不但决定部下的命运,而且还常常决定地方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状态。回过头来再说说那位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柳开。自从他

32、考场失意之后,痛定思痛,不再追求外表的华丽和文章的数量,开始反对华靡文风,作品努力展示文字的质朴、意境的深远,最后不但高中进士,而且还成为了宋代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奠基人,影响当时,泽被后世。柳开的转变,不能不感谢那位主考官,正是他的公平与正直,给以为通过花拳绣腿、表面功夫能拔得头筹的柳开一记当头棒喝,让他从此知道了故弄玄虚是没有市场的,只有扎实读书、踏实作文,才能博得考官的认可、时代的认知、历史的认同。有怎样的考官,就有怎样的学生。同理,有怎样的评价标准,就有怎样的政绩,就有政绩下怎样的生态。【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年轻时共选拔2.翻译:只用袖子装了一篇文章献给主考官。3. 质与量的问

33、题。答苏迈书【文段译文】您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受,看了(您)自己所说的从师学习和做官(的事),就知道(您的)弊病的所在之处了。(我)体察了您学习询问的用意非常美好,只是自身已经在官府,便难以得到老师和朋友,阅读书籍的时间又少,然而人的一生又什么时候能够自由自在,有充分的闲适散淡呢?“三人同行,肯定会有我的老师”,这是担任州官或县官的拜求老师的方法。阅读书籍的时间,也是从骑马乘车(出行)的时间中抽取的罢了。【文化常识】说“顾”。“顾”解释为“看”、“回头看”、“拜访”等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它另外两个义项要特别注意:一、指“只是”、“但”。上文“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意为只是自身已在官

34、府,便难以得到老师和朋友。又,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又,促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上述两例中的“顾”,也解释为“只是”。二、指“反而”、“却”。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评 说】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缺乏耐心去读书。国家旅游局在重庆首次发布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人用于休闲的时间仅3.156个小时,占全天的13.15%,用于工作的时间 是9.249小时。国人休闲时间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8个国家平均值5.736小时(占全天的23.9%)。除此之外,脱胎于传统农业

35、社会的中国人,还有一种微妙的“熟人社会”心态,爱群居不爱独处,讲究圈子文化和人脉投资,耗时耗力维护人脉,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有限的几个小时休闲时间,大把扔在应酬、交际中,而读书需要一个“独处”的空间,在读书期间内无法社交,这也让国人无暇静心读书。其实,就像黄庭坚书信里所说,阅读的时间都是从平时忙碌的时间里一点一滴抽取的,生命的长度有限,但我们却能通过阅读来拉长它的深度,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而珍贵。马塞尔蒲牢斯特(Marcel Proust)说”不要坐等智慧的到来,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它,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去进行避免这种历程。【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苦恼谦词,私下好学求问(指学习态

36、度)2.理解:骑马;坐车 3.翻译:人生到底何时能自由自在,并有充分的闲散时间呢? 4.论语;孔子。答李几仲书【文段译文】天才不是天生的,但才子是需要仔细思考,潜心钻研,以成就相对较晚的大器不能成材的,不能去怨恨上天现实世界需要人才,但是人才未必被任用,可君子不曾因为不被任用就荒废学问;那些自己荒废的人,就不能归咎于现实世界了凡是能够被你称道的人,都是那些在中朝的时候有机会听到了那些年长的有学识与德行的官员的言论的人,你如果也觉得是这样的话,应该借这次机会把他们调到你的身边去帮助你。【文化常识】说“就”。“就”在文言中多作动词用。上文“以就晚成之器”中的“就”,解释为“成”或“成为”。“就学”

37、、“就业”、“就职”中的“就”,均作动词用,意为“走进学校”、“踏上工作岗位”、“走上职务岗位”等。成语“就地取材”,意为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事不就”,即事不成。【评 说】 答李几仲书是一封劝勉后辈的社交信。李几仲是一个小有成就但又很自负的年轻人,他给黄庭坚写信,并附上自己得意的文章,既是求教,也有炫耀之意。要劝勉这样一个有些自傲的年轻人,黄庭坚是花了一番功夫的的:其主要手段就是明褒实贬,劝他不要自负,不要怨天尤人;勉励他要勤奋学习,超越前人。文章措辞得体,语气委婉。【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德高望重的人对的 2.翻译:求学好问与钻研磨炼 3.理解:大器晚成 4.翻译:那些自暴自弃与懒惰(

38、的人)。 5.D黄庭坚论书法【文段译文】我的弟弟幼安喜欢写草书,拿着笔到别人家里的墙壁上乱写乱画,把人家的墙壁差不多都写满了,因此大家都称他为“草圣”。他很想让自己的名声传遍江西,所以来向我请教写毛笔字的诀窍,但我平常写字本来是没有什么诀窍的。然而世间的万事虽然纷繁错杂,如同蚊子聚集起来又飞散开去,但我从来不让他们横亘在我的心中以乱了真气,所以我写字是不在乎笔墨的,碰到什么纸都可以写,把纸写完尽兴就停止,也不在乎是写得好还是写得坏,不在乎别人的品评与讥讽。就如同木人舞和着节拍,人们都惊叹他的高超的技巧,结束后表演者和观众就又都一切如前。幼安你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文化常识】说“工”。“工”指“

39、工作”、“工匠”、“工艺”,古今同义。而它在文言中又指“好”、“精妙”、“擅长”,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上文“亦不较工拙”与“人叹其工”中两个“工”,均指“好”、“精妙”或“巧妙”。成语“同工异曲或“异曲同工”,是指曲调虽不同,但同样美妙,比喻所做的虽然不同,成绩却一样好。“工书、“工画,即擅长书法及擅长绘画。【评 说】 黄庭坚论书法是黄庭坚教他弟弟写草书而写的一篇谈论书法的文章。黄庭坚论书法中所说的,又何尝不是他自谦的说法呢?不过仔细想想他说的却非常有道理,我们在写书法的时候就该集中注意力。他还谈到写作时用的纸张,他没有直说,其实换个说法就是:难道好的书法一定要用好的纸才能写的出来吗?他是在提醒

40、后人不要太过份追求写字用的是何种纸张。人应该要努力提高内在的功夫,而不是表面的功夫。【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章程停差符合 2.翻译:事前从未在胸中有个计划;幼安弟(你)认为我的话对吗? 3.理解:字写得好。强弱之辩【文段译文】 强的不是自己很强,由于依靠弱陪衬出它的强;弱的不是自己很弱,由于依靠强显出它的弱。所以弱被强制服,强被弱推崇,彼此互相制约,这是自然的道理。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所谓弱者,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怯懦的人吗?可见在于有德,不在于有力。金属是天下最刚强的;水是天下最柔软的。金属虽然刚强,折断它却不可以续接;水虽然柔弱,斩断它却不可以使它断开;那么

41、水的柔弱能成就它刚强的一面,金属的刚硬不会消除它柔弱的一面。【文化常识】“然则”及其他。“然则”在文言中是个固定词组,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上文“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意为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又,“虽然”,相当于“虽(这么说),然而”,如“虽然,其事有本有原”,意为虽这么说,然而那事情还有本源。又,“于是”,相当于“在这个时候”,如“于是暴雨,人皆避之”,意为在这时候突然下雨,人们都躲雨了。【评 语】 老子哲学不仅讲无为,还讲贵柔,讲处弱。贵柔处弱,是老子哲学的第五个基本观念。在老子看来,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反而相成的,柔与刚、弱与强,都是相比较

42、而存在的。事物发展到它的极致,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所以,反者道之动,柔弱可以胜刚强。老子提倡柔弱,认为柔弱也是达到自然的一种途径。老子哲学的第五个基本观念,是“贵柔处弱”。一般人推崇强,老子则推崇柔,推崇弱。老子所说的“柔弱”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指“人道”应当效法“天道”,一是指要有包容天下的宽阔胸怀。老子认为,人应当“知其雄,守其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思想认识是消极的,但从事物的辩证发展角度分析,它却时时提醒世人不要张扬,保持头脑清醒,谨防事物向坏的方面转化,把握“道”的大体,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也许这并非消极悲观,而是一种清醒剂!【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句首发语词,无义推崇金

43、属极 2.翻译: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柔弱的人吗? 3.观点:强与弱是相对的。邴原戒酒【文段翻译】邴原从前很能喝酒,自从出门游学之后,八九年里,酒不沾口,独自徒步背负着书箱,凭体力支撑实在疲倦的身体,到了陈留以韩子助为师,到了颍川,便拜陈仲弓为师,在汝南则结交了范孟博,在涿郡则亲近卢子干。分别的时候,师长朋友以为他不会饮酒,拿了米饭肉食来为邴原送行。邴原说道:“我原来是会饮酒的,但是怕荒废了学业,所以就戒掉了。今天就要远别了,因为看见你们赐予酒为我送别,值得喝一次。”于是和大家一起饮酒,喝了一天都没醉。【文化常识】互文见义。它是一种文字表达方法。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其中“受任

44、”与“奉命”、“际”与“闾”都是同义的词或词组,作者交叉运用,使句子有变化,这就叫“互文见义”。上文“至陈留则师,颖川则宗,汝南则交,涿郡则亲”,其中“师”与“宗”同义,“交”与“亲”同义,它们也属互文见义。又,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其中“席卷”、“包举”、“囊括”、“并吞”为互文见义,同时,“天下”、“宇内”、“四海”、“八荒”也是互文见义现象。【评 语】 本文用顺序的记叙方式,把邴原幼小家贫,泣而求学;得到上学机会后,勤学苦读,仅用一个冬天,就能熟练背诵两本经书的事交代得清清楚楚,一个立志求学而且成绩显著的幼童形象活灵活现地站立在我们面前。 它告诉我们要

45、想成功就要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因为能够战胜自己弱点的人,必定能自强。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邴原正是以极大的毅力戒了酒,才最终使自己自强,并走向成功。人要有自制力,要学会克制自己,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聚集了 2翻译:背着书箱步行;只怕因此荒废学业。 3B4说明邴在是能喝酒而且喜欢饮酒的人,不喝是强制自己。金农与苍头【文段翻译】金农的仆人都多才多艺。其中有一个仆人就善于雕刻砚台,他所构思的砚台式样很高雅.金农每次得到好的砚石,就让那个仆人作成砚台。只是那个仆人要不是喝数斗酒,就不肯下手做砚台。即使勉强他,他也不愿做。金农不喜欢喝酒,然而以为这个仆人的缘故,常常去打酒

46、。砚做成后,金农就在砚的背面刻字,这个砚台看起来古气盎然,那个仆人一边大杯喝酒一般观赏这个砚台。【文化常识】说“攻”。“攻”是个多义词。一指“进攻”。如“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二指“治”。上文“其一善攻砚”,意为其中一个苍头善于治砚。“治”在这句话中要灵活解释为“雕刻”。三指“研究”。师说:“术业有专攻。”意为学问有专门的研究。【评 说】仆人的技术高超我们不难看出,但即使像仆人这样的千里马也是需要伯乐来识别的。姜太公若无周文王赏识,就会终老在渭水河畔;百里奚若没有被秦穆公用五张羊皮赎回,则会以放牧的方式度过一生。这些人才正因为有了明主的赏识才会一展宏图,铸就辉煌。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一味的消极等待伯乐的赏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竞争体制。我们不能像文中的仆人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