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春秋时,君主及各级封主均以社为单位来封赐,此时户口仍具有私家性。秦献公十年(前375年),“为户籍相伍”,将户籍编制与人户伍的行政编制统一起来。由此可知,秦国的户籍制度有助于( )A.人口逐步增长B.民众向国家臣民转化C.抑制土地兼并D.民众迁徙和阶层流动2.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均为1人。东汉时期对察举制进行改革,以户口为例,一般州郡每20万口得举1人,但边境州郡例外,每10万口即可岁举1人。这一举措( )A.造成了地区间政治力量失衡B.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C.利于促使官员注重人口增长D.鼓励了官员到边远地区任职3.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
2、一人”,举后直接授官。自东汉光武帝始,举主对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据此可知东汉( )A.选官制度发生变化B.举荐与考试相结合C.注重官员吏治能力D.官员品行不断提升4.汉魏以来,州郡县等地方长官多是自选僚佐、属官。隋文帝定制:所有“品官,皆吏部除授,每岁考殿最。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这一变化表明,隋朝时( )A.地方官员的权力被完全限制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科举制成为重要的选官制度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5.南北朝以来,“婚”“宦”关系到士大夫一生的成败得失;隋炀帝一反隋文帝“前代品爵,悉可依旧”的政策,限制勋贵子弟的政治
3、特权;唐代多次禁止世家大族之间联姻。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使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B.克服察举制弊端,确立九品中正制C.削弱贵族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D.促使士大夫阶层放弃传统的婚姻观6.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唐蕃会盟使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是指( )A.唐朝实现了对吐蕃的有效管辖B.汉藏两族的融合进程大为加快C.唐蕃之间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军事同盟D.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了巩固7.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4、)A.旨在放宽商业发展环境B.体现文武分权的特点C.贯彻汉唐地方行政建制D.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8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表明唐代中枢决策A提高对官员有效监察B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一定程度减少了失误9朱元璋是明初政治的关键人物,就其对君主专制体制发展的影响而言,古代帝王中只有秦始皇、汉武帝等少数人可以月之比肩。这是因为朱元璋A开创了封建内阁制度B实行大臣奏折制度C结束了宦官专权局面D变革行政中枢体制10军机处在拟旨过程中,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
5、,处于皇帝的严密监督之下,不能另立意见与皇帝相抗。故清人有言“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这表明A军机处权力丧失B军机处权力的扩大C中央集权的强化D专制主义达到顶峰11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12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地说封建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
6、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下列符合这些要素的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A封建君主专制B郡县制C分封制D宗法制13“方镇相望于内地, 大者连州十余, 小者犹兼三四。 故兵骄则逐帅, 帅强则叛上。 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 或取舍由于士卒, 往往自择将吏, 号为 留后, 以邀命于朝。” 材料反映的现象()A使唐朝由盛转衰B使唐朝边疆形势开始日益紧张C直接导致唐朝灭亡D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14专制主义制度很容易使皇帝与丞相之间产生矛盾。下列属于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措施的是A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B科举制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C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国政D设立理藩院管理
7、宗教、民族等事务15东汉设尚书台(省),长官称尚书令,品位低微,仍属内廷官署。“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日常行政中心由公府向台省转移。这反映了东汉时期A尚书台和三公分权制衡B外朝已沦为内侍机构C宦官集团干政愈演愈烈D封建专制皇权的强化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思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一一摘编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材料二 武帝一朝只在前期发生了两宗谋反案,谋反案的逐渐减少,其他政治犯
8、罪、伦理犯罪、刑事犯罪的大大増加也变向说明了诸候王国已无造反,和中央对诸侯王控制、处置能力的强化。而这两宗谋反案,即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谍反,都是还未出兵就被告发,胎死腹中。淮南王安自刎而亡,其王后荼、太子和参与谋反的人都被灭族。“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案件中,武帝“为置吏二百石以上”,“诸与衡山王谋反者皆族。国除为衡山郡。”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池星乐平定七国之乱与西汉统治政策的转型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汉武帝实行“推恩”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针对王国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17纵观中国的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
9、趋势,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汉代,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摘编自管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
10、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三 封建的专制帝王是最反动腐朽的势力,众多的昏君荒淫腐朽,专断无能,制造了一幕幕的悲剧。但专制王权在历史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的治理;汉武帝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漕渠、六辅渠、白渠;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太宗派将军李靖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灭亡突厥,在北部边境设立都护府康熙帝派出大批清军进驻黑龙江,围攻侵略我国领土并占领雅克萨的沙俄匪军,取得了雅克萨大捷,迫使俄国签订了对双方较为公正的尼布楚条约商代青
11、铜器工艺技术高度发展,所生产的大量青铜,式样各异,器物上的纹饰瑰丽而深厚,造型生动别致。中国的丝绸、瓷器精关精致、闻名并行销世界。中国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2)根据材料一说明唐初三省的职能。唐朝统治者如此划分三省职权的目的是什么?(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专制王权发挥的积极作用。答案:1-5BBCBC 6-10DDDDD 11-15ACDAD16(1)诸侯权力过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不利于汉朝的统治和稳定;“急削”的方式容易引起激烈反抗;“推恩”的方式更隐蔽,易推行。(2)措施:颁布“推恩令”;处死谋反案主要人物和势力;将诸侯国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将谋反诸侯国除国为郡。 影响: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7(1)专制皇权的强化(2)职能:中书省:制定政策;门下省:审核政策;尚书省:执行政策;目的:分化相权,强化皇权。(3)兴建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工程;开疆拓土,巩固大一统;促进手工业发展,为文明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