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后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后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右图为“封”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的写法,其形似植树于土堆之上,其本义为培土植树,后引申为堆、冢之义。这反映了分封制的内容之一是()A授爵B授官C授土D授民2有学者认为,商代的方国,大部分是由各个早期定居点和族群演化而来,其叛服取决于商王实力的强弱。而西周的诸侯国大部分是由周王室所建立,其权力直接来自周天子的授予。材料主要反映了()A商王对方国的管控受到很大限制B商代方国和西周诸侯国建立方式不同C周王室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西周的君臣统属关系较商朝更为稳定3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官员职能奉常主管宗庙礼仪
2、和教育事务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其外交事务宗正主管皇室事务治粟内史主管国家财政少府主管皇室财政A.充分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B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C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4元朝地方设行中书省,在划区时突破以山川地理自然环境划分疆界的故套,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便于简化行政区划层级 B为了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D抑制割据加强中央集权5“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A等级制度日趋固化 B监
3、察体制正式形成C创立官僚政治体制 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6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现了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政令、上下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A地方宗族势力较为强大 B行政制度比较系统C郡县制在全国范围确立 D法律制度非常严密7西汉立国时的行政区划为郡(国)、县两级,汉武帝设立的“州”原本是监察区。随着历史发展,“州”从监察区变成新一级行政区,行政区划变成州、郡、县三级。这种变化()A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B有利于君主专制C适应了版图和经济的发展D强化了中央集权8下面为某同学在学习三省六部制时制
4、作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应为()A尚书省 B门下省C中书省 D皇帝9“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材料中所述的机构应是()A枢密院B中书省C内阁D军机处10.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11下面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根据
5、图示回答问题。(1)依据图示,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2)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优缺点。1.C周代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根据材料“植树于土堆之上”可知,材料未涉及爵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培土植树”可知有设置新政权的含义不是官职,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培土植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有授土建立新政权的含义,故C项正确;材料“植树于土堆之上”表明不是授予人民,故D项错误。2.D根据材料可知,商代方国的叛服取决于商王实力的强弱,而西周诸侯国权力来源于周天子,这说明西周的君臣统属关系较商朝更为稳定,D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商王对方国管控能力有限,而
6、非受到很大限制,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3.B秦朝的中央官制中,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宗正主管皇室事务,这些职务既是皇室事务,同时也是国家官职,故选B项;仅从表中秦朝的中央官制设置无法体现皇权至高无上,排除A项;“秦朝的中央官制”官员职责分明,没有明确的权力制衡内容,排除C项;仅从表中“九卿部分官员职能”不能体现政府的办事效率如何,排除D项。4.D材料表明元朝的行省划界人为地打破自然区域之间的山川之险,实行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使山川之险消解,使割据的地理基础丧失,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简化行政区划层级,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行政效率的问题,排除B项;元朝行省划界的
7、做法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5.C依据题干“太尉主五兵以统地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取代了以前的贵族政治,官僚体制建立,故选C项;A、B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出现,排除D项。6.B根据材料“其中有政令、上下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可知,秦代的竹简包含了皇帝的政令、中央和地方的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和官吏的任免等翔实的行政内容,因此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行政制度比较系统,故选B项。7.C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变为三级,这种
8、变化适应了版图和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对地方控制,排除B项;行政区划变成州、郡、县三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更多的是为了适应汉武帝后扩张的版图和发展经济,排除D项。8.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起草政令的是中书省,故选C项;尚书省负责执行,排除A项;门下省负责审议,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对皇帝负责,排除D项。9.D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军机处。“南书房”是清代官署名,A、B两项时间不符,排除;由“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可知该机构成员是由皇帝的亲信组成,应是军机处,排
9、除C项,故选D项。10.C题干材料反映了汉高帝十二年到汉武帝元封五年,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增多,而且从只有郡到郡、国都有,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逐渐增多,甚至包括了一些封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缩小,A、D两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B项错误。11.(1)方向: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中央权力向皇帝集中;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2)优点: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加强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文化等的交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一般能够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遇有自然灾害,可以调动全国人力和物力救灾、减灾;能够迅速增强国力等。缺点:把全国的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造成中央决策失误,导致全国范围的大灾难;权力的过分集中也容易形成暴政,不利于调动中央、地方等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