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检测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检测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一做法旨在( )A.建立中央集权B.维护宗法制度C.加强地方管理D.削弱贵族势力2.史记记载:“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从该材料中得出的主要信息是( )A.禅让制未被突破B.禹将天子位传启C.王位世袭制开始D.禹将王位禅让启3.“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
2、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 )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D.规范了“和而不同”的秩序4.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反映了皇帝制度的特征是( )A.皇帝独尊B.皇权至上C.皇位世袭D.中央集权5导游介绍古城西安民俗时说:“古代本地男子都自称为朕,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男子用此称呼,只有他自己才可以自称为朕。”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B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6集解引苏林曰:“秦时无刺史,以御史监郡。”秦始皇三
3、十六年,在华阴平舒道有人对使者奉璧并诅咒“今年祖龙死”,于是始皇大怒,“使御史观望”。材料中秦御史的主要职责是()A负责监察工作B行使行政大权C掌握司法刑狱D组织史书编撰7嬴政登上王位时只有13岁,大权操纵在相国吕不韦手里,他在22岁那年除掉吕不韦后,才真正掌握了秦国的政权。这段痛苦的经历在他心中难以抹去,为此他设置了()A御史大夫B太尉C郡守D县令8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9.东汉末年以后,朝廷都是由丞相总领政务,兼录尚书事
4、,皇帝身边没有内朝;隋唐整合以往制度,形成三省六部中书门下体制。这一变化( )A.扩大了宰相任用范围B.打破了汉晋以来的门阀贵族政治C.加剧了豪族干政局面D.强化了君主对中枢决策机构控制10.唐代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多时至十几人,最少则只有两人,即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开会时有一主席称为执笔,由他综合记录,讨论结果。有时一人轮十天,也有时一人轮一天。执笔大臣综合记录大家的意见,也有最后的文字决定权。政事堂会议这种议事制度(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B.防止了丞相擅权加强皇权C.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正确性D.有利于决策人员的稳定性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
5、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太祖自诛胡汪之后,遂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布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故解缙与胡广诸人,皆以讲读入阁办事,杨文定亦但以太常少卿入。不兼部臣,亦无散官。故其权甚轻。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后三杨在阁既久,渐兼尚书,其后散官加至保傅,虽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矣。明何良俊四友斋
6、丛说卷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皇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与以前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什么主要区别?(2)根据材料二指出内阁逐渐“势重”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阁阁臣是否真的“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1.C2.C“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表明由禅让制转变为世袭制,也就是王位世袭制的开始,C项正确。启是禹的儿子,其即天子位,表明突破了禅让制,排除A项;“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表明禹将天子位传给了益,排除B、D两项。3.D根据材料“则贵贱等矣则上下和矣”,可知礼乐制度规范了“和而不同”的秩序,D项正
7、确。礼乐制度实质上是等级制,规定上下有别,A项错误;根据材料“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可知作者主张以乐求同,以礼存异,并非集体认同的问题,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明确社会等级对维护社会和谐的作用,C项错误。4.A5.A只有皇帝一人能用“朕”,体现的是皇帝的独尊以及皇权的不容逾越,故选A项。6.A“使御史观望”就是派御史去观察和监察。7.A依据“大权操纵在相国吕不韦手里”“这段痛苦的经历在他心中难以抹去”可知,秦始皇为避免皇权被丞相架空或操控,设置官员监督丞相、限制相权。秦朝具有这一职能的是御史大夫,故本题选A项。8.A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
8、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行。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给事中隶可以驳回诏书,反映了门下省的职能,故选A项;宋朝枢密院主管军政,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没有驳回皇帝诏令的权力,B、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9.D东汉到隋唐时期中央行政机构的调整,强化了君主对中枢决策机构控制,反映了君主专制加强,D项正确。A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豪族干政的信息,排除C项。10.C材料“唐代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多时至十几人,最少则只有两人”“执笔大臣综合记录大家的意见”体现了政事堂会议的充分讨论,有利于决策的正确性;材料“也有最后的文字决定权”体现了权力在一定程度上的集中,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故政事堂会议的议事制度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正确性,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B项“防止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多时至十几人,最少则只有两人”“有时一人轮十天,也有时一人轮一天”体现的是不稳定性,排除D项。11.(1)制度:郡县制。区别: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官员由中央任免并向中央政府负责。(2)主要原因:有了“票旨”权(票拟权)。分析:不是。内阁是协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并没有宰相的地位和权力。(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