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园林绿化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时期园林绿化发展规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十四五”时期园林绿化发展规划一、主要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十四五”时期园林绿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本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55个市级一般专项规划之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共八章,主要制定了四大目标、四大系统建设和八大发展指标等。表1四大目标一二三四园林绿化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园林绿化资源质量有效提高园林绿化惠民成效更加彰显园林绿化资源更加安全表2四大系统建设一二三四园林绿化生态系统建设园林绿化创新系统建设园林绿化惠民系统建设园林绿化资源保护管理系统建设表3八大发展指标编号12345678指标全市森林覆盖率(%)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全市林木绿化率(%)城市绿化覆
2、盖率(%)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全市人均公园绿地(按常住人口统计)(平方米/人)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亿元)2015年41.625594867.216167069382020年44306048.58516.517707455任务值2.4510.517.80.5100517(一)规划发展指标完成较好“十四五”以来,以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提升生态容量和服务民生为重点,加强保护、落实生态优先,紧紧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定位,把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不折不扣落实于园林绿化全局中,各项目标全面推进,园林绿化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园林绿
3、化资源质量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惠民成效进一步显现,园林绿化资源安全进一步提升,群众绿色获得感和好评度较高。全市森林覆盖率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截止2022年底达到43%,完成进度良好,已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58%,超过“时间过半,完成过半”的要求。与群众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密切相关的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2022年底达到77%,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55%,快于规划要求。全市林木绿化率、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2022年底分别达到61.01%、27.81%和1748万立方米,明显快于规划进度要求。(二)重点任务进展顺利重点任务是规划中的四大系统建
4、设,即生态系统建设、创新系统建设、惠民系统建设和资源保护管理系统建设,通过本次中期评估工作,各个系统建设中的任务完成进展顺利。1.园林绿化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完成造林绿化38万亩,新增城市绿地1253公顷,完成留白增绿568.76公顷,新建恢复湿地4684公顷,全市森林面积达到76.77万公顷,绿地面积达到8.35万公顷,湿地面积5.14万公顷;荒山绿化完成18.25万亩。开展沟边、路边、河边、渠边、村边等“五边”绿化美化建设,组织了835个村完成村庄绿化1.16万亩。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面积4万亩,冀合作水源林建设20万亩,保地区造林绿化合作试点建设4万亩。(1)生态宜居的城市园林绿化环境随着
5、首都城市发展,紧密结合疏解非首都功能、全市棚户区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规划绿地建设。城市绿地生态结构不断完善:持续推进一道绿隔公园建设,启动公园建设项目13个,“一环、六区、百园”的规划目标加速推进。启动二道绿隔郊野公园建设项目4个。中心城楔形绿地建设进一步推进,实施率提高。南中轴楔形绿地实施25.3公顷,河道、道路绿化,机场路完成绿化景观提升,新增改造绿化面积251公顷;西北方楔形绿地完成园外园生态环境提升工程一、二期工程,新增改造绿化面积225公顷;高速楔形绿地完成8.97公顷绿化建设;通楔形绿地完成公园改扩建工程(一期)8.1公顷;东北部楔形绿地完成公园改造48.8公顷。同时启动了
6、城市森林和永引渠(石景山段)河道绿化建设。百姓身边绿地不断增多:在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盲区及其周边综合施策大力开展公园绿地建设,不断提高公园绿地的均好布局,新增城市公园801公顷,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盲区进一步缩小。实施多元绿化,建设小微绿地237处,新建屋顶绿化20.9公顷,垂直绿化130.6公里,新建居住区绿地96处,绿化面积202公顷,改造老旧小区61处。大力推进城市森林建设,建成区新中街、区常乐坊和广阳谷等城市森林,区成功创建森林城市。城市重点区域高水平、大尺度绿化:园外园生态景观提升工程一、二期绿化建设任务225公顷,新增水面及稻田31公顷,种植各类苗木12.4万株。完成大兴
7、新机场区域造林4.5万亩。世园会周边绿化项目总面积10648亩,目前完成9796亩,占总任务92%。城市副中心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进展顺利:高质量完成城市副中心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完成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并全面开展城市副中心相关专项规划研究。完成先行启动区45%的绿化建设任务,千年城市守望林完成86%的绿化建设任务。在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及其外围,2021年至2023年累计启动实施77个绿化建设项目,新增林地绿地7万亩,改造提升10.26万亩。区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的28.4%提高至2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5年的9.6平方米提高至12.75平方米,公
8、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由2015年的69.8%提高到80%。城市绿地生态功能和景观水平不断提升:建设集雨型绿地20余处,664公顷,较好地发挥了城市绿地在集雨节雨方面的积极作用。结合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和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等,推广集雨、节水科技成果,建设示范区13处。对城市公园绿地过密树木进行调整。(2)平原地区绿化生态空间进一步扩大平原造林工程进展顺利:顺利推进平原地区38万亩造林绿化任务,共完成20万亩建设任务,10万亩规模化苗圃超额完成,森林空间不断扩大,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7.81%,基本形成“两环三带九楔多廊”的空间布局,显著提升了城市生态承载能力。启动了新一轮百
9、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完善平原地区森林资源养护管理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养护管理现代化,全面提高养护管理能力水平,全市平原地区共有160余万亩纳入专业管理,建立了“市区乡镇专业队”四级管护责任体系,累计建立专业管护队伍620余支。美丽乡村建设有序发展:开展沟边、路边、河边、渠边、村边等“五边”绿化美化建设,组织了835个村完成村庄绿化1.16万亩,占规划任务总量的55%左右。创建首都绿色村庄125个,首都绿色村庄总数达901个。(3)山区生态修复不断加强山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共计完成荒山绿化18.25万亩,其中绿化工程3.65万亩,风沙源治理工程11.9万亩。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万亩,低效
10、生态公益林改造完成32.5万亩。完成森林健康经营130万亩,完成封山育林42.7万亩。(4)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不断加大湿地保护恢复加大力度:加大湿地保护恢复建设力度,重点推进实施重点区域和地段的湿地恢复与建设,截至到2022年底,全市共完成保护恢复建设湿地4684公顷,其中:恢复湿地3394公顷,新增湿地1292公顷。湿地公园建设积极推进:积极推进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建设,重点落实推进湿地公园的建设,完成新建湿地保护小区示范建设。到2022年底已累计建成10个湿地公园和10个湿地保护小区。(5)生态建设协同发展成效显著在水库上游重点集水区营造生态水源保护林20万亩。编制完成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
11、绿化建设实施方案,完成造林4.95万亩,完成森林质量提升3.3万亩,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建设新增湿地1200亩。2.园林绿化创新系统进一步提升新优乡土植物优株选育85种,建设节水型园林绿化示范区13处,技术推广20项,建立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区2处,制修订标准80余项,建立园林绿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示范基地2处,引进国际专家25名,培育青年技术骨干50名,建立国际合作示范基地2处,建设增彩延绿繁育基地7处,建设增彩延绿示范区14处。(1)全面加大深化改革力度建立了生态服务价值监测评价机制,每年与统计局公布相关数据,对各区试点进行差异化考核。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一批,清理了一批,合并简化
12、了一批。清理园林绿化非许可审批事项13项、取消许可审批事项4项、下放4项;落实公共服务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会三函”制度,制定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用园林绿化用地管理的意见,精简了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程序;调整公布了园林绿化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完善山区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促进发展机制政策,会同市财政局、市农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调整山区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促进发展机制有关政策的通知,提高了资金补偿标准,优化了资金的使用分配和发放程序;推进山区生态林管护机制改革,提高了管护员岗位补贴标准。加强对生态林管护工作的监管,建立年度管护员台账,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专业化管护队伍
13、,确保山区生态林资源的安全。贯彻落实国务院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开展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调研,印发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工作方案,为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相关制度制定奠定基础。开展了国内外政策研究和碳汇效益摸底,开展了碳汇确权制度调研,并提出了基于碳汇权的生态效益补偿途径思路。国有林场改革顺利推进:基本完成全市国有林场主要改革任务。全市34个国有林场全部理顺了管理体制,落实了公益一类属性,发展重点从过去多种经营为主向保护生态资源、加强森林经营为主转变,36个企业与国有林场实现了事企分开;基本完成京煤集团林场移交工作,正式成立了全市面积最大的市属京西林场;编制完成了全市国有林场发展规划、国有林场空间规划和三
14、年行动计划,国有林地面积净增8万亩。实现公益属性明确到位、管理体制转换到位、事企分开落实到位、财政预算保障到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安排到位、发展方向明确到位“六到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印发并实施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促进首都林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生态林生态促进发展机制和管护员标准进行调整。开展完成了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和全市家庭林场试点工作。持续开展森林保险工作,全市10个区和5个市属国有林场的1155万亩山区生态公益林统一纳入了保险范围。有效吸引社会资本:通过推进规模化苗圃建设,吸引社会资金60亿元;果树产业发展基金正式运行,通过创新型担保方式,对5个家庭农场、4家专业合
15、作社、18家企业总投入1.2亿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93个,推动了果树产业规模化经营。林业碳汇工作扎实推进:制定了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实施了区碳汇造林等碳汇交易项目。建立了16家组织合作交流网络。(2)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效果显著:完成85种增彩延绿新优乡土植物的优株选育研究,筛选保存优良单株1000余株,繁育苗木近40万株;出版城市树木栽植技术、城市树木管护技术、城市树木整形修剪技术等专著3册;邀请加拿大、荷兰、日本以及国内知名相关领域专家完成6次国际化园林景观和育苗技术培训,培训人员累计达200余人次;建设完成12处新优苗木繁育、中试和展示基地,面积累计1470亩,收
16、集优良种质资源200余份,保存优良单株3000余株,繁育苗木150余万株;建设完成园林绿化增彩延绿标本库1处,面积1800余平方米,收集制作蜡叶标本150余份,液浸标本100份,昆虫标本100余份;建设完成复兴门桥绿地、明城墙遗址公园、延庆冬奥会场馆周边等不同类型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示范区等27处。节水型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工程等顺利推进:推广集雨、节水科技成果,建设完成示范区13处。研究制定并印发了园林绿化局关于严格禁止焚烧园林绿化废弃物的意见,建设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点13处,占总任务的43.3%。组织开展了杨柳飞絮科普宣传活动,实施了优良雄性毛白杨良种繁育及在绿化中的示范推广项目,繁
17、育雄性毛白杨30万株,开展优良长寿乡土树种的研发工作,利用新优技术治理杨柳飞絮20万株。初步制定“园林绿化局关于促进园林绿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开展相关推广技术20项,开展了平原森林节水保育技术规程、城市森林营建技术导则等80项园林绿化标准的制定工作,完成了森林多功能经营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国家牡丹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国家圃林一体化绿色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果品矮化砧密植标准化示范区全面建设工作。智慧园林建设等工程取得成效:完成了园林绿化资源动态监管平台建设,完成了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改版,突出了网上办事功能,加强了移动端应用,实现26项园林绿化行政审批事项
18、网上全流程办理,市民可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提交办事申请。建成远郊森林增汇经营示范区、城市低碳园林社区技术示范区各1处,建设面积分别为2400亩和5900平米,开展园林绿化适应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研究,于十四陵林场蟒山分场启动了300亩山区森林适应气候变化示范区建设工程,推动区东郊森林公园和河北丰宁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区建设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示范区的建设。积极推动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建设工程,形成监测站点的最终分布方案和项目申报材料;实现了林地动态“一张图”管理;完成了全国野生动植物调查、全国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等地区调查复查工作;建立了资源监测和监督检查体系,有力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努力扩大园林绿化国
19、际合作:引进25名专家来京开展咨询;培训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技术骨干50名、培训国际合作人才500名;新建国际合作示范基地2处并完善已建基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系并建立合作关系。3.园林绿化惠民成效进一步显现高效节水果园面积达到10.8万亩,全市新增规模化苗圃达到11.5万亩,全市苗圃面积达到25万亩,全市规模达1000亩以上苗圃53个,林下经济新建13.54万亩,累计保存面积达20万亩,新发展蜜蜂蜂群数3.6万群,建成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69个,蜂农入社率达80%,森林旅游游客量突破1100万,市级健康绿道达810公里,建设森林文化示范区6个,义务植树521.3万株,自主知识花卉品种选育(
20、种)100种和品种推广(种)50种。(1)兴绿富民大力促进果树产业向高效节水现代化迈进:启动了果园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果园大数据调查;加强了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全年抽检主产果品样品合格率达98%。创新了果树产业经营机制,建立了果树发展基金,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高效节水果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93个,推动了果树产业适度规模经营,高效节水果园达10.8万亩,全市年果品产量达8.1亿公斤,年收入43.5亿元,全市从业果农达到28万户,户均收入突破1.5万元。落实“两田一园”空间划定,全市果园面积达到204万亩。花卉产业转型升级:全市花卉种植面积7.8万亩,产值12.7亿元,大中型
21、花卉交易市场20余个,花卉零售店1500个,花卉生产企业200余家,花农1000余家。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100个,推广应用50个;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600个,极大丰富了园林花卉种类。培育繁推一体化育种+种苗生产企业2家;10余家新型家庭园艺花卉生产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全市花卉生产结构转型。开展“互联网+花卉”专题研究;重点打造“花田”4块,搭建创新展示、经营体验、产品推广、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开展“花卉扮靓”系列花事活动30余项。组织筹备全市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花卉园艺师竞赛等活动20多次,培训3000多人次。种苗产业快速推进:超额完成10万亩规模化苗圃建设任务,形成了大兴
22、、延庆等4个重点建设片区,漷县镇、永宁镇、旧县镇等3个万亩镇,以及53个1000亩以上苗圃的总体布局。苗圃企业不断壮大,大型苗圃数量快速增长,特色化园林化苗圃逐步形成。有序开展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考核,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提出实施“林木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筹备建立“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联盟”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落实新种子法规定的各种制度,开展林木种苗质量监管,加强林木种苗执法检查。林下经济稳步发展:全市林下经济新建面积13.54万亩,累存面积达20万亩。林下经济总收益约达4.50亿元。全市林下经济规划中期任务基本按要求完成,在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面积上都达到了规划中期要求。扶
23、持与保护蜂产业取得成效:加大对蜂产业的扶持和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推广力度,发展蜜蜂文化旅游。新发展蜂群3.6万群,全市养蜂量达到28.6万群,建成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69个、蜂产品加工基地6个,建成蜂业专业合作组织71个,蜂农入社率80%。年实现蜜蜂授粉覆盖面积85万亩;增加农业产值10.6亿元;在密云、建设2个优良种王本地化繁殖基地,3个蜂产品检测中心,2个蜜蜂文化旅游基地,蜜蜂病虫害发生率减低到4%以下。(2)新兴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森林旅游发展:成功举办了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森林文化节,游园内容丰富,满足游客观光游憩、休闲健身等多种需求。推动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组织各公
24、园举办丰富多彩的森林文化活动,森林旅游游客量逐年递增。森林疗养示范区建设:建立了全市森林疗养技术、管理和认证体系,建设24个森林疗养示范区,培训150名森林疗养师。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森林疗养理念和技术体系,开展了松山、密云长峪沟、八达岭森林疗养基地建设工作,并尝试在松山和八达岭开展了认证工作,建成了森林疗养师远程培训系统,培养了53名合格森林疗养师。(3)市民休闲游憩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积极推进森林公园和浅山森林休闲游憩景观带建设,全市山区森林游憩环带建设规划和怀柔区浅山森林游憩环带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完成温榆河绿道、新凤河绿道、运潮减河绿道等相关建设,共330公里,累计完成810公里。继续推进市级
25、绿道建设,完善各区绿道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大力推动各区级绿道建设。(4)园林绿化生态文化全面弘扬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传统优秀园林文化发扬光大,开创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NGO助力”的良好局面,打造森林文化品牌,其中森林音乐会15场、森林“悦”读74场、森林大蓬车174场、森林大课堂10场、森林夏令营2场、关爱残障儿童66场。森林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绿色首都建设,让市民享受到了森林文化的绿色福祉。森林音乐会、海培计划项目、大众环湖长走等各类活动,得到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并且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认可。公众对森林文化活动满意度达到了90%以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编写森林体验教育发
26、展规划,引进并编译了韩国国立自然休养林教育课程1套,出版了自然体验教育活动指南书籍1册,编制了针对森林公园、苗圃、浅山社区的森林体验课程7套完成了地方标准2部(森林体验教育基地认定导则和园林绿化科普解说标牌设置规范),填补行业空白;在浅山区和平原区建设并完善了森林文化示范基地6处,培训了自然解说专业人员35名和园林绿化行业管理和技术骨干330名。审核认定园林绿化科普教育基地34家。积极推进野生动物保护“进学校、进社区、进景区”的“三进”工作,进入65个学校、14个社区和23个景区;积极推进“十佳生态旅游观鸟地”和“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高标准举办了2021年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大会
27、共有来自国内外31个城市、70余家单位参展,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大会带动大兴发展了13个以月季为主题的特色产业园区,从事月季产业农民年收入增长2.5万元,实现了由传统农业镇向“月季小镇”的转变。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建设已圆满竣工,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建设正在顺利开展。高水平参加历年历届绿博会。全市圆满组织第32个首都义务植树日活动,掀起绿色建设新高潮。全市累计完成义务植树521.3万株、抚育树木3252.73万株。4.园林绿化资源安全进一步提高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扑救队伍建设,完善预警监测和应急指挥体系,完成了航空护林站、国家物资储备库和视频监控系统等
28、重大项目建设,建设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259套,全市新增专业森林消防队伍10支,全市专业森林消防队达到126支3000人,实现了“两个确保”的工作目标;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应急防控、社会化防控水平不断提高,无公害防治率达到了99%以上,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目标。加强征占用林地绿地和林木采伐管理,实现了林地动态“一张图”管理;实施了古树名木隐患排查,完成古树名木复壮4200余株。打击破坏林地绿地违法行为、野生动物市场整治等专项执法行动,集中开展了全市园林绿化资源保护专项检查、森林督查、风景名胜区执法检查、鸟类市场交易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有力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1)资源保护
29、力度不断加大森林防火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日趋完善,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已修订印发森林防火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0年),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森林防火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全面提升。全市建设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259套,实现重点林区森林火灾的自动监控、自动报警,确保第一时间处置,有效降低森林资源损失。建设电子语音宣传杆1530根,加大重点林区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完善通讯指挥系统建设,增建通信基站4套,购置车载台40台、手持台320台、移动背负式基站5套。加强平原造林地区成果保护,增加10支森林消防队伍及相关设施设备。增加高科技灭火机具,储备充足灭火物资。新
30、建、改建防火公路53.01公里、防火小道64.038公里,开设防火隔离带783.3公里,防火隔离网4.83公里,实现分割火险区、有效控制林火蔓延,林火阻隔系统得到进一步加强。有害生物防治科学推进:对百万亩平原造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及山区生态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重点生态区等区域林业有害生物及时进行了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扎实做好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等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动态日报(报告)工作,适时指导各区、各有林单位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全面组织开展以美国白蛾为主的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日常巡查和精准测报工作,及时发布全市美国白蛾等有害生物发生动态,指导全市开展精准防治。大力推进
31、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试点工作,在7个公园开展绿色防控试点工作。首次启用了飞机防治精准化作业监管平台和第三方流量测控设备,开展了有害生物使用农药减量工作,飞防已实现精准定位、精准施药、精准监控、精准调查等;全市累计推广绿色防控15.3万亩次,减少使用化学农药4.64吨。有序开展政府向社会化防治组织购买疫情除治、监测调查等服务的试点工作。在全市16个区546个市级监测测报点启动了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认真做好破坏园林绿化资源违法行为投诉举报的查处工作。共受理破坏园林绿化资源违法行为投诉举报的案件线索267件,其中林木、林(绿)地类案件82件、野生动物保护类案件185件。在全市范围内组
32、织开展打击破坏林(绿)地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检查共发现全市高速公路两侧违法侵占林绿地现象101处。全市高尔夫球场违法占用林地问题整改工作正在依法跟进,东五环路段绿化带专项整治工作逐步落实,对全市滑雪场违法占用林地情况进行查处整改并开展督导检查;通过“绿盾”和自然保护地大检查等专项行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自然资源等违法行为。自然保护区工作取得进展:优化自然保护区布局,完成了松山国家级和玉渡山区级两个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划调整后续工作,有序开展了延庆水头区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工作。对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数字化综合管理并编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对百花山国家级自
33、然保护区实施宣传教育项目。编制完成了地方标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规范(DB11T 1500-2022)。完成了冀自然保护区协同发展体系研究课题。组织开展了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专项检查。出台“园林绿化局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抓好延崇高速、高山滑雪场、综合管廊等冬奥配套项目服务、技术指导以及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服务于2019年世园会和2022年冬奥会。开展“绿盾2023”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前期工作。古树名木保护进一步加强:的古树名木极为珍贵,要很好保护,并健全机制,加强宣传,讲好古树名木故事,让古树名木活起来,本市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不断提升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能力和
34、水平。完成全国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地区调查工作。组织开展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在海淀、昌平、门头沟等区,抢救复壮古树名木2500余株。组织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示范建设,共建立保护示范点15处,涉及古树名木160株。启动了古树名木隐患排查工作,对分布在十四陵特区、戒台寺、故宫博物院、中山公园、景山公园等区域的600株油松、国槐等易内部腐烂的古树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设立古树名木认养点91处,认养侧柏、桧柏、国槐等古树2103株,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在区级层面启动了古树名木双随机抽查,及时发现并制止有关损坏古树名木的行为,切实提高古树名木监管水平。京冀津联防联治不断完善:加强环京8县及2个自然
35、保护区基础设施、县级森林防火指挥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配备各类防火物资;指导冬奥会周边地区加强指挥和扑救体系建设,保障国际重大活动顺利举行。开展冀森林防火联合演习。区域合作有新进展,2021年成立冀防治协同工作领导小组和冀林业有害生物协同防控联动指挥部,将冀毗邻的51个区、县、市、单位所辖区域分为京东、京南、京西、京北、津南和津北片区6个冀林业有害生物协同防控联动区域;举办相关应用培训,加快冀林业植物检疫合作进程,每年的5月25日开展“冀协同发展林业植物检疫检查专项行动”,共同做好松材线虫病、苹果蠹蛾等检疫性有害生物预防工作。野生救护防护能力不断增强:建立野生动物园、野鸭湖湿地公园和密云不老
36、屯野生动物救护站;完善全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全面推进全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标准站建设;开展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主动预警工作。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培训,提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能力建设。(2)资源管理和养护水平不断提高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有序推进:配合相关部门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林政资源管理不断完善:制定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提出关于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和园林绿化用地的最新相关要求。开展了全市园林绿化资源保护专项检查工作,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加强对资源的监测监管;加强林地用途管制,推进和优化征占用林地定额、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等制度实施,减少资源损失;组织开展全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范
37、围核实调整工作和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成果数据按时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入数据库;严格落实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全力配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开展的年度检查、抽查工作,并在全市范围内按年度开展自查。推进城市绿地管理精细化:制定了城市绿地和全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加强了城市公园绿地的精细化管理,年均完成1600余公顷城市绿地的等级评定,建立了城市绿地信息化管理台账;继续推行“一制度六台帐”公园管理模式,加大了郊野公园的检查整治,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加强了对公园景区的监管。持续开展了园林绿地“灭死角、除盲区”和公园景区“春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不断加大园林绿化执法力度。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部
38、署,持续开展了公园会所治理、高尔夫球场清理、打击破坏林地绿地违法行为、野生动物市场整治等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平原地区林木资源管护:2021年平原造林工程养护一年移交面积31.7万亩,全市累计达到100余万亩,连同纳入完善政策范围的44.19万亩平原生态林,平原地区共有160余万亩生态林纳入专业管理,建立了“市区乡镇专业队”四级管护责任体系,累计建立专业管护队伍650余支。推进食用林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全市主产果品抽检任务指标5060批次全部完成;受理新申报无公害食用林产品产地认定237个、产品391个;组织培训安全管理从业人员622人次,发放从业资格证书521本,制作发放无公害认证宣传册17000
39、份。二、存在问题本次中期评估工作表明规划进展情况良好,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与“十四五”园林绿化发展规划目标及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一是园林绿化发展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全市人工纯林比重仍然较高,林分密度偏高,中、幼龄林的面积比例高,处于亚健康状态林分较多,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较低,需要进一步提质增效。城市绿化方面,可用空间少,需要采用多元绿化的方式进一步挖掘绿化空间,其存量资源的景观、生态、民生等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目前园林绿化资源占市域面积的60%以上,资源保护管理面临巨大压力。精细化管理水平不够,违法侵占林地绿地、过度修剪等现象时有发生。三是
40、在落实新发展理念过程中,相应的一大批相关建设标准、技术导则、建设模式等支撑还不健全,成熟的成果示范带动效应还需要突显发挥。四是总规绿化空间的落实需要进一步强化,绿化空间的扩大和落实需要土地的及时供应,目前虽然推进力度空前大,保障较强,但是可供发展的绿化空间余地不大,地块落实困难,多数存在拆迁和协调,且绿化栽植难度大,导致规划绿化空间的落实滞后。三、完善和落实规划的对策措施“十四五”后期园林绿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对接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以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为带动,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加注重建设
41、与管理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保护与利用并重、生态与民生并重,切实抓重点、补短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一)加快园林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落实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是园林绿化新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客观要求。要更加突出科学发展,坚持绿水青水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新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要更加突出规划统筹,全面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和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园林绿化生态布局、约束性指标和重点任务,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网络体系。要更加突出生态质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着力提升生态功能、生态质量和生
42、态系统的完整性、连通性和生物多样性。(二)突出精细管理,建立资源养护管理机制要更加突出精细化管理,建立更加科学的资源养护管理机制,大力推动精治、共治、法治。要大力加强林木绿地资源养护管理,制定城市绿地精细化管理意见,编制城镇绿地养护管理定额,完善公园景区三级智慧管理平台,健全完善平原地区林木资源管理办法和分级分类养护技术规范。要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提升市民绿色福祉,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加强资源监管,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要全面加强园林绿化资源监管,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大检查、森林督查等专项监督检查,强化园林绿化资源监测,构建园林绿化资源管理大数据平台。要推进
43、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管理。要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控制线管理,对划入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的森林、湿地等园林绿化资源,研究制定保护管理政策。要全面提高森林安全应急能力,加快实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保首都生态安全,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智能化、信息化、社会化、自动化水平。要全面加强规划管理,编制完成全市绿地系统规划、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总体规划,加快编制湿地保护、风景名胜区体系建设、森林城市建设等专项规划,推动重要绿色空间落地。要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城市森林系统建设、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森林绿地土壤污染防治等重大课题科技攻关。(四)加强绿化空间落实,进一步实现新生态格局以新一轮百万亩造林为契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落实绿化空间,加强城市外围成带、成片大尺度绿化空间的谋划;通过疏整促,切实解决“落图不落地”等问题,采用多元绿化的方式进一步挖掘绿化空间;创新政策机制,解决好土地流转、拆迁腾退等问题,确保造林有地;强化重点地区造林绿化,抓好乡村绿化美化,并注重其生态功能,提升周边居民的亲近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