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重点背诵内容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重点背诵内容 .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的发展。);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
2、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使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其天赋允许范围内得到健康、完善的发展。);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从而内在地要求教育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体现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
3、、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全体性基础性(让受教育者接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行为规范等的一般学识,是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奠定的基础性教育)开放性(教育场所和教育内容)全面性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终身教育。4、素质教育的内容: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缺一不可。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
4、方法的教育;德育为五育指明方向,发挥导向作用,保证各育效果的性质。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机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智育为各育目标实现提供必要的学科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体育是传授给学生健康的知识、机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和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体育为五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是全面教育的升华,为五育的发展提供审美保证。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机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五育全
5、面发展的手段。5、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8 页 -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6、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转变学生观,认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从以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转向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
6、会创造和学会审美。加强教育改革: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重在普及;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注重课程结构的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建构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增加教学途径,扩大教育视野,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强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正确运用评价方法,实行使学生个性健康、完善发展的评价。提高校长、教师素质:教师要掌握素质教育观,了解素质教育的本质,掌握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成为真正的素质教育者。第二节学生观(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的、和谐的
7、、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发展。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观念,促进其身心的各个方面全面、充分、自由、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性(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对个体而言,既要保证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又要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对群体而言,既要保证全面和谐地共同发展,又袁旭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发展存在相对差异性)主动性(要把学生看作知识的主人,更要把学生看作包含认知方面的非认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主体)和谐性(要安排灵活与组合适当的、生动活泼的开放性教育场所,积极开拓获取知识的来源和发展空间,重视利用课外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开展丰
8、富多彩的活动)充分性(要满足学生个体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及潜能,使其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充满创造的活力)可持续发展性(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缺一不可。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德育为五育指明方向,发挥导向作用,保证各育效果的性质。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机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智育为各育
9、目标实现提供必要的学科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体育是传授给学生健康的知识、机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和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体育为五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是全面教育的升华,为五育的发展提供审美保证。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8 页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机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五育全面发展的手段。4、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和教育的
10、目的,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和措施,二者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素质教育不仅坚持对学生进行应用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并重,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真正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教育是提高个人和社会整体素养的重要手段。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实施多方面的教育,促进个人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统一。素质教育不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针对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展开教育,使人的全面发展与其兴趣爱好结合,让个人的特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二)“以人为本”的
11、学生观1、“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时间能力。2、“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体现和尊重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在发展的主体位置,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互补性等规律,教师要依据这
12、些规律开展教育活动;中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正处于人生上升期的关键阶段,要求教师要有乐观的学生观,充分信任学生;学生还是一个发展中的人,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教学实践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看到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重要性,把学生培养成全面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需求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动发展可能性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要讲学生作为整体来看待:完整的认识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人的完整性还体现在人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具体构成,教师在教育中要注意对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各方
13、面内部各部分的全面认识。学生是独特的人: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承认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同可能性;全面发展的学生观还要承认不同人发展的差异性的同时,还重视人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作甚的福特性,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该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学生与成人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实现途径:以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身心发展状况而歧视学生,公平不是形式上的公平,应该在个别教学和集体教育中做到教育公正。在兼顾全体的基础上给个别学生个别的关照,以
14、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的发展。尊重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承认即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爱而不溺,严而有格。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8 页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年龄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寓“以人为本”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第三节教师观1、新课程背景的下教师角色: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核心);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课程参与意识、了解掌握课程知识、提升课程建设能力、形成课程
15、开发能力、培养课程评价能力);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2、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不断增长专业能力,成为合格的专业人员的过程。3、教师的职业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师德修养: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对教育基本问题的认知、理解,是教师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观念,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教育理念是教师行为的基础,直接影响并决定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建立在教师个人良好道德品质基础上的职业道德修养,积极的教育实践活动和主动的自我反思会促进教师师德修养的不断提升。教
16、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本体性知识(任教学科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课堂情景知识以及相关的学科学法知识)文化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基本的艺术素养)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实践能力(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检查评价能力)反思和研究能力4、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5、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三阶段理论福勒、布朗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五阶段理论伯林纳新手熟练胜任型业务精干专家6、教师终身学习的
17、意义:终身学习是新课程对中学教师的要求;终身学习是中学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中学教师通过终身学习积累知识,提高教学水平;终身学习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探究创新精神;终身学习是中学教师的职业责任意识的体现;终身学习使中学教师适应实验新教材的教学。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第一节教师权利和义务1、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2、当教师不服学校做出的决定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可以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诉。如果教师仍不服教育主管部门做出的申诉处理决定,由于其申诉内容是有关教师工作的安排及工资待遇等问题,涉及人身权、财产
18、权及其他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教师有权向做出申诉处理意见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8 页 -的教育行政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教育部门申请复议。可见,教育行政复议本身既是一条独立的行政救济途径,同时也为另一条教育行政救济途径教育申诉提供了救济,可以更切实地保障教育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3、根据教师法第七条的规定,我国学校教师享有以下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项权利可以称为教育教学权。这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
19、充分发表意见。这项权利可称为学术活动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这项权利可称为指导评定学生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这项权利可以称为报酬待遇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这项权利可称为参与教育管理权。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这项权利可称为进修培训权。4、教师法第八条集中对教师应承担的义务做出了规定: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这项义务可称为遵纪守法义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
20、工作任务。这项义务可称为教育教学义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这项义务可称为思想品德义务。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项义务可称为爱护尊重学生义务。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这项义务可称为保护学生义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这项义务可称为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义务。5、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
21、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第二节学生权利和义务1.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权作为学生非常重要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入学权;学生上课学习权;学生受教育选择权;学生升学权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
22、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8 页 -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2.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身权: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禁止搜身或搜查学生个人物品;禁止非法利用学生的肖像;保护学生隐私权,禁止私
23、自查阅信件、电子邮件或日记等。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教师在教育
24、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3.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财产权:禁止没收学生物品长时间不予发还;禁止损坏学生物品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核心:“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的爱国主要集中体现在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育事业和献身教育事业。首先教师要努力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上。其次教师要依法执教,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义务,不得违背党和国家教
25、育方针政策,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要用相关法律法规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再次,教师要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效国之行。落脚点就是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教师的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具体的体现为热爱自己选择的岗位和热爱自己的学生。爱工作,表现着对教育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和不悔的追求;热爱学生就意味着对学生人格和生命的尊重、对学生的潜能和自觉信任、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理解、对学生缺点和不足的宽容。教师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尽忠职守、尽
26、职尽责,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1)关心和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努力挖掘、仔细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才能找到适合的教育切入点和启动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尊重和信任学生。有尊重才有理解,有理解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师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3)严格要求学生。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教师要掌握合理、适度的分寸
27、,做到严慈相济、严中见爱。(4)公平对待学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8 页 -生。关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每个学生,教师应公平、全面地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价、要求每个学生。(5)教师要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
28、要求。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教师的修养情操、道德人格、学识水平、言谈举止、精神气质等诸方面都提出了高于一般人的、高于其他职业的较为理想化的要求,即“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另一方面,教师职业也承载着社会成员对良好社会风气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人们对教师抱着尊敬和信任的态度,对教师给予了更多的期望。所以教师必须“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由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规范1、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主要涉及五个方面:教师思想
29、行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教师人际行为规范,教师仪表行为规范,教师语言行为规范。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素质教育观下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及严格要求学生五个具体的方面展开。关心和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努力挖掘、仔细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才能找到适合的教育切入点和启动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和信任学生。有尊重才有理解,有理解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师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严格要求学生。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对学生
30、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教师要掌握合理、适度的分寸,做到严慈相济、严中见爱。公平对待学生。关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每个学生,教师应公平、全面地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价、要求每个学生。教师要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3、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教师和家长都是以教育好学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共同目标的,应该建立彼此信任、相互支持的平等关系;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首先,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建立联系,通过家访、家长会、联系手册、电话、通信、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互通
31、情况,共同商讨、协调教育方法、步骤;其次,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尊重家长,全面、客观地介绍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的情况,热情、耐心地与家长进行沟通,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最后,教师要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教师和家长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教师不仅要身体力行地尊重学生家长,还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父母。4、教师与同事的关系:教师在自己的专业性活动,对于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同事,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应对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8 页 -给予尊重。教师在教师集体中开展工作,由于工作任务和性质的差异,教师集体中也会产生矛盾冲突,需要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支持。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