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后习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后习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 A.促进了北方边疆地区与内地的交往B.加速了国家统一进程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D.使匈奴分为南北两部2.经此三役,“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而汉廷也疲于征战,出现了“匈奴虽病,远去,而汉亦马少,无以复往”的局面。这说明()A.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B.汉朝被迫采取和亲政策C.匈奴全部内迁,逐渐汉化D.匈奴对中原的威胁暂时解除3.下图是河南省三门峡市唐墓中出土的一个男侍陶俑。他身着小翻领外衣,具有明显的少数民族风格。这体现了唐朝()A.制瓷业非常
2、发达B.城市繁荣兴盛C.民营手工业发展D.民族交融加强4.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实行和亲政策,该少数民族政权是()A.辽B.吐蕃C.西夏D.金5.唐朝时期,日本曾经派遣大批遣唐使到唐朝,这些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与中国的政治联系B.促进中日经济交流C.协调中日两国的对朝政策D.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文化6.“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管理这一地区的中央机构是()A.中书省B.西藏行省C.巡检司D.宣政院7.中国民间流传:“明修长城清修庙。”明初统治者陆续修筑长城,其目的是()A.防范蒙
3、古骑兵的南下B.防御后金政权的袭扰C.阻断蒙古族与中原地区的经济联系D.摧毁后金政权的经济基础8.“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该条约内容出自()A.尼布楚条约B.瑷珲条约C.北京条约D.伊犁条约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华帝国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其辽阔的疆土及多元的族群。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族群的人在政治上联结起来,但是,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性”仍然留存了下来。这些地域文化的多样性非但没有妨碍人民生活,相反其意义对于帝国而言是至关重要
4、的。摘编自美陆威仪哈佛中国史早期中华帝国 秦与汉材料二贞观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室,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太宗说:“诸部落悉归化。我略其旧过,嘉其从善,并授官爵,同我百僚,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授受四夷官爵试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族群的人在政治上联结起来”的主要举措。用一句话概括这些举措对中国的深远影响。(2)根
5、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致远(朝鲜著名学者崔致远)少精敏好学,至年十二,将随海舶入唐求学,其父谓曰:“十年不第,即非吾子也。行矣,勉之!”致远至唐,追师学问无怠。一举及第,调授宣州溧水县尉。考绩,为承务郎、侍御史,内供奉,赐紫金鱼袋。及年二十八岁,有归宁之志。朝鲜金富轼三国史记材料二(唐朝)大梁连帅范阳公得大食国李彦昇,荐于阙下。天子诏春司(礼部)考其才,二年以进士第,名显然。或曰:“梁大都也;帅硕贤也。受命于华君,仰禄于华民。其荐人也,则求于夷,岂华不足称也耶?”曰:帅真荐才而不私其人也。苟以地言之,则有华夷也,以教言,亦有华夷乎?
6、夫华夷者,辨在乎心。辨心在察其趣响。陈黯华心(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的哪些社会现象?(2)根据材料二,说明争议的问题及其两种不同的观点。(3)你赞同哪种观点?简要评议之。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据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延袤万余里。”这里的“戎狄”是指()A.乌桓B.匈奴C.越族D.羌族2.汉书记载:“孝武(武帝)之世,图制匈奴,患者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西,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这说明“河西四郡”的设立()A.削弱了匈奴的势力B.目的是开通丝绸之路C.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D.目的是控制南羌等少数民族
7、3.“戊己校尉属下的屯田吏士,作为常驻西域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在抵御匈奴,镇压诸国叛乱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谓寓兵于农,亦兵亦农。”据此可知屯戍政策()A.减轻了汉朝政府的财政负担B.提高了汉朝军队的战斗力C.有利于巩固西域都护府的统治D.彻底解决了匈奴的威胁4.冼夫人被隋朝政府册封为谯国夫人,备受岭南人的尊敬。下图是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的冼夫人陵墓,冼夫人备受岭南人尊敬的原因是她()A.促进了岭南棉纺织业的发展B.为隋朝在岭南的治理作出了贡献C.促使岭南纳入中央政府管辖D.是岭南地区相夫教子的典范5.“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唐诗陇西行描述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之后的影响。这
8、种影响主要是指()A.加强了唐朝政府对吐蕃的管辖B.促进了民族交融C.唐蕃之间不再发生战争D.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6.“蕃客朝贡使至,鸿胪寺勘风俗衣服、贡献物色、道里远近,并具本国王名录报。”这说明鸿胪寺的职责是()A.负责外来宾客接待礼仪B.负责处理少数民族事务C.负责对外交往事务D.对宾客“出蕃册授”7.理藩院是清朝设立的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该机构的设立()A.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B.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C.造成民族矛盾激化D.牵制军机处形成权力的制衡8.永乐年间,明政府制定了西藏的僧官制度。各级僧官由朝廷授予不同的品级和职位。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
9、法王奉朝廷敕命,行使地方职权。这说明明朝()A.加强了中央与西藏的经济文化联系B.有效地对西藏行使管辖权C.在西藏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D.不干涉西藏的地方管理9.元朝设立了宣政院,清朝在中央设立了理藩院。下列属于宣政院和理藩院职责的共同之处的是()A.管理西藏的佛教、军事、行政事务B.管理全国佛教事务C.管理西北地区的军政事务D.管理西南地区的茶马贸易10.右图为1784年出土于日本的“汉委(倭)奴国王”金印,此印现被珍藏于日本福冈市博物馆。其价值是()A.黄金制作,价值连城B.发现较早,保存不易C.证明了中日两国早期的关系D.反映了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1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表述,
10、正确的是()A.西汉时期,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到达非洲东海岸B.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中国造纸术传到阿拉伯地区C.宋朝时期,开辟了从泉州出发到日本和朝鲜的航路D.明清时期,官方主导的对外贸易由衰落走向繁荣12.中国古代史中记载:“在沙俄军队遭受重创、守城士兵只残存几十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的情况下,沙俄被迫同意和谈。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双方于尼布楚正式谈判。”这主要表明()A.清廷在尼布楚谈判中处于主动地位B.康熙年间中国国力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C.康熙帝对俄国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D.中俄斗争的焦点在尼布楚地区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针对众多的边疆民族,唐王朝确立了羁縻
11、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广置都督府和州、县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军、城、镇等皆有使职专领,镇下又有戍。军、守捉、城、镇、戍都有兵力配备,并可随时调派边疆民族军队作为补充。唐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也采取过武力讨伐的政策,但从总体上讲唐王朝的边疆民族政策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
12、疆治理材料二会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元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治理边疆地区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材料二表明元初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争执?其实质是什么?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元明清中央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行土司制度,由中央政府指定当地少数民族的部族首领充任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级官吏,以统治少数民族,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护中央王朝在这些地区统治的作用,但其弊端也日益显露。土司的世袭性造成割据势力的事实存在,土司间为争夺领地、承袭权而仇杀、内讧,于是明朝廷在一些矛盾比较突出的
13、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改土归流的主要内容是改土司为府、州、县,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流官的任免、升迁、调遣均由中央政府决定,不能世袭。同时丈量土地,额定赋税,设兵防守等。但明朝在推行这一政策时,由于受到土官的抵制而不断反复。清雍正帝时,管云贵总督事鄂尔泰上奏折,建言改土归流,并拟定了实施方针,雍正帝全部批准他的建议。在雍正帝的指导下,鄂尔泰、张广泗、哈元生等督抚提督努力推行改流政策,到雍正八年(1730年),云贵地区基本完成了改土归流,湘、鄂、川地区,到雍正末年、乾隆初年亦告完成。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土官与流官的区别。(2)根据材料并结合
14、所学知识,简析改土归流的历史作用。基础巩固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可知此时秦朝已经建立,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项;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D项错误;题干材料表明,修筑直道加强了都城咸阳与北方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北方边疆地区与内地的交往,故选A项。2答案:D解析:“此三役”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汉朝也无力再大规模地出击北匈奴,匈奴对中原的威胁暂时解除,D项正确。3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男侍陶俑的服饰具有少数民族风格,可知唐朝时民族交融加强
15、,故D项正确。4答案:B解析:7世纪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故选B项。5答案:D解析:遣唐使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因此他们来华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等,D项正确。6答案:D解析: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7答案:A解析:明朝陆续修筑长城,防范蒙古骑兵入境袭扰。故选A项。8答案:A解析: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处于清朝前期,B、C、D三项都是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689年,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这是清朝政
16、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A项正确。9参考答案:(1)举措: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2)以军事征服为基础;授予少数民族首领官职,纳入官僚系统;设置州县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重视民族的平等与交融。10参考答案:(1)唐朝实行科举制度,由于中华文化影响较大,许多外国人来华参加科举考试。唐朝的对外政策比较开明。(2)争议问题:是否可以推荐外国人参加科举考试。两种意见:有人认为不应该举荐外国人;陈黯认为,在文明教化与举荐人才方面,不应该按生活地区划定华夷之分。(3)
17、赞同陈黯的观点。举荐外国人参加科举考试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唐朝政府选拔人才。能力提升1答案:B解析:秦朝周边生活着众多民族。秦朝北逐匈奴,修筑长城,B项正确。2答案:A解析: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有利于遏制匈奴对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的控制,削弱了匈奴的势力,A项正确。3答案:A解析:由于交通不便,汉朝边疆地区的驻军物资供应非常困难,财政压力大。汉朝政府在边疆地区推行屯戍政策,可以就近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减轻了汉朝政府的财政负担,A项正确。4答案:B解析:589年,百越首领冼夫人迎接隋军统帅韦洸进入广州,她被册封为谯国夫人,为隋朝治理岭南起到了重要作用,B项正确。5答案:B解析:文成公
18、主入藏加强了唐蕃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故选B项。6答案:A7答案:B解析: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的重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B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民族矛盾激化,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得到强化,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8答案:B解析:僧官制度是明朝管辖西藏的重要制度,各级僧官实际上是明朝的地方官吏,这表明明朝有效地对西藏行使管辖权,B项正确。9答案:A解析:元朝设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故选A项。10答案:C解析:“汉委(倭)
19、奴国王”金印反映了东汉时期中日两国的交往,C项正确。11答案:B解析: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故B项正确;汉朝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故A项错误;宋朝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由于推行“海禁”和闭关自守政策,官方主导的对外贸易逐渐走向衰落,故D项错误。12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沙俄军队遭受重创、守城士兵只残存几十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的情况下,沙俄被迫同意和谈”,可知清廷在与沙俄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在尼布楚谈判中处于主动地位,故A项正确。13参考答案:(1)特点: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羁縻府州制度)和防御体系(军镇屯戍制度);边疆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通过开发边疆、促进发展来稳定边疆地区。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交融;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唐朝政府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2)争执:旧俗与汉法之争。实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与交融。14参考答案:(1)区别:土官由当地少数民族的部族首领担任,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土官可以世袭,占有领地,享有特权,流官由中央政府任免、升迁、调遣。(2)作用: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